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旅行

研學旅行靈魂三問:該去哪?去幹嘛?怎麽幹?

2023-07-17旅行

古人求知的一種模式是「讀萬卷書 ,行萬裏路 ,「讀萬卷書」後「行萬裏路」,親歷躬行 、參證精思 ,知識水平就會飛躍到一個較高層次 ,古代稱之為「遊學」。現代教育人們也很早關註到兩者的結合 ,研學旅行就是其中形式之一 。

現代研學旅行開端於日本 ,其作用很多。為推動中國研學旅行開展 ,國務院印發的【國民旅遊休閑綱要 (2013——2020年 )】中提出「鼓勵學校組織學生進行寓教於遊的課外實踐活動」,教育部也釋出 【關於開展中小學生研學旅行試點工作的函】,【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要求地理教學「合理開發校外地理課程資源。」研學旅行是一種開發與利用校外地理課程資源的形式 ,教師可以利用起來很好地「指導學生開展觀察 、實踐 、探究和研究活動」。



一諾農旅規劃
,贊9

1

明確主題 ,制定方案 利用校外地理課程資源開展的研學旅行不同於一般的觀光休閑旅行。一般觀光休閑旅行多是獵奇,附加購物等商業活動 。中國地大物博,有著不同的氣候區 、地形區,自然景觀不同,大江大河各具特色,人類活動造就了不同的聚落形態和區域文化,旅遊資源豐富。而學生研學旅行的時間有限,綜合考慮學生地理教材知識的延伸、人身安全、身體承受能力、費用 、時間 、興趣等因素,研學旅行主題必須明確。為明確主題,開展研學旅行之前要進行充分的準備工作,在征集學生感興趣或疑惑的地理問題的基礎上,根據地理教材知識明確參觀主題,制定考察目標,確定考察範圍。

如研學上海,探究河流的堆積地貌和城市發展與產業布局;研學齊魯,探究東嶽泰 山的形成和泉城濟南水迴圈等。

根據研學旅行確定的主題,可擬定詳細方案,選擇行程路線和目的地 。為充分利用好學生寶貴的研學旅行時間,教師要結合每天的行程和考察計畫,在充分討論中篩選 出不同的分主題,這些分主題要與學生在地理教材中學習的地理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相吻合。如從合肥出發「火山之旅——內蒙古艾爾山」研學旅行,可根據行程細化成:

第一段(合肥一哈 爾濱 )探尋南北差異,讓學生在路途中感受不同緯度地 區自然環境的差異和晝夜長短的不同;第二段(哈 爾濱一 海拉爾)體驗地理環境經度地帶性的差異;第三段(艾爾山)體驗滿族別樣風情,領略火山魅力;第四段 (呼倫貝爾)探究草原生態;第五段(呼倫貝爾)仰望星空,定位星座,判斷方向;第六段(哈爾濱 )感受城市的交通運輸和黑土地的魅力。

這樣就將宇宙中的地球 、自然環境的差異性、人口與城市、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山地的形成和選修三【旅遊地理】中的地理知識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學生一路走來,在欣賞美麗景色的同時,目前內化地理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

2

儲備知識 。激發興趣 目前為解決研學旅行的後勤保障,大多學校都委托旅行社組織,旅行社派出導遊詳細講解,導遊雖知識面廣,但畢竟在地理專業知識上深度和廣度不足。為使研學旅行達到預期目標,取得最佳效果,學生除掌握教材上的地理知識外必須有更多的知識儲備。增加知識儲備有兩個途徑,

如一是學生自我收集,現在平面媒體、網路媒體資訊量巨大,學習方便,教師可就制定好的主題和方案,有針對性地要求學生儲備本次研學旅行所涉及的地理知識;二是學校可選派教師或邀請專家在研修旅行前開設專題講座,有針對性地拓寬學生知識面。

如到中國南方喀斯特的代表區域之一——重慶武隆縣境內的喀斯特地區開展研學旅行,就要求學生了解當地的氣候、地形及教材 中自然界物質迴圈、水迴圈 、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 、自然環境的整體性等知識,還要了解喀斯特地形等知識。學校可邀請專家開設喀斯特專題講座,系統分析喀斯特地貌形成發展的地質過程、物理化學變化過程、地表地貌代表景觀——峰林、峰叢 、石林,地下地貌代表景觀——天坑、溶洞、地縫、地下河、石鐘乳、石筍 、邊石壩、石柱,代表地區——桂林秀麗如畫的峰林、昆明突兀奇絕的石林 、貴州神秘莫測 的溶洞 、黃龍豐富多彩的鈣化彩池等。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的「帶孩子們做環球‘旅行’」一文中指出「在進行國內和國外的‘旅行 ’活動時,要防止一種偏向——就是‘餵給’兒童過量的知識和印象。」就高中生而言,多一份知識儲備,會增加他們的期望值,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在不「餵給」他們過量知識前提下,研學旅行之前的知識儲備必不可少。知識儲備過程中,學生一起收集資料、分析整理、探究發現,並將各自的疑問帶到考察中,為即將進行的實地體驗埋下濃厚的求知渴望 。

3

實地體驗 ,情境提升 研學旅行是課堂的延伸,身臨其境的實地體驗只會使知識在「課堂」中的呈現更加生動活潑,對地理原理、地理規律的理解更加深刻。在三亞,當師生一起沐浴在海風椰韻中,聆聽著【請到天涯海角來】的音樂,欣賞著刻有「天涯」、「海角」、「南天一柱」等文字的林立奇石,回味著教材上海水侵蝕地貌的內容,比教師在課堂上透過繪聲繪色的描繪來啟發學生想象而創設的情境更有針對性、實效性 。為避免研學旅行變相成為旅遊活動,實地體驗中不能一看了之,研學旅行中感性感知的同時,要多一點理性思考。學生在研學旅行中是主動的參與,它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式的學習方式。有研究表明學生大多傾向於「實地調查、觀測」的地理教學方法。在雲南大理研學旅行時,面對挺拔雄偉的蒼山,明媚清澈的洱海,結合山峰、河流、耕地、林地、聚落的分布,師生一起認識溝谷、洪積扇、沖積扇、洪積一沖積平原、山地植被的變化,共同探究河流侵蝕地貌與堆積地貌的成因、蒼山植被垂直變化的隱含因素、蒼山擡升與洱海斷陷形成的內力作用。徜徉在深厚歷史文化積澱的大理古城中,面對有著一幅天然水墨山水畫的大理石,思考著教材上巖石圈的物質迴圈過程,認識大理石是地殼中的石灰巖經過地下高溫高壓作用變質形成的變質巖,地殼的內力作用促使原來的各類巖石發生質的變化的過程 。同時可布置學生進一步從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影響探究大理古城及周邊聚落的分布和山地對交通運輸的影響,更深層次地探究蒼山洱海之間的狹窄洪積——沖積平原人口增多及周邊環境的變化,從而認識到人地關系和諧的重要性。在這些自然情景中的實地體驗,強化學生運用教材中地理規律、地理原理分析解決實際區域的綜合分析和知識遷移能力,縮短地理教材與實際地理情境的距離,促使學生從這些現成的地理情境出發,設身處地地認識 自然或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過程和規律,挖掘研究地理的基本方法,也使探究學習方式真正落到實處,有助於提高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4 理性總結 ,反思提高 研學旅行將校外地理課程資源與課本地理知識透過學生的親身感受有主題、有選擇地呈現出來,能開闊學生視野,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學生「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與規律」、「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在潛移默化中提高。為強化研學旅行的成效,在研學旅行結束後要及時總結,其重要環節是學生撰寫研學旅行考察報告,內容包括:擬定題目、考察 目的、考察方法、考察內容、原始資料與野外考察結果對比、得出主要結論、進一步探討的問題等,重點強調考察內容與課本知識的對比。當學生一篇篇站在理論高度的文字配以精美絕倫圖片的考察報告呈現出來時,帶給教師的將是學生地理素養提升的驚喜。教師還可利用多種形式展示成果,進行研學旅行成果交流,透過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專業人士評價、家長評價等多元化評價方式,形成多樣 的地理課程資源,促進地理課程資源多樣化 。「要麽讀書,要麽旅行,人的身體和靈魂總得有一個是在路上。」只要充分利用校外地理課程資源,透過研學旅行,「讀書」與「旅行」會相得益彰地促進學生地理能力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