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班裏有中日韓越,最開始自我介紹,日本人南韓人都會用漢字寫自己的名字,我自然也不在話下,直到班裏那個越南妹子上去,她只會寫自己的姓,後面兩個字寫不出來,老師說寫不出來寫羅馬字就好了,可其他人都有漢字名,她大概不像顯得被排除在外,妹子說我也有漢字名,只是我忘了怎麽寫。然後就讓我去協助。
她名字第二個字羅馬字是Xuan,她跟我說了句英語Spring,我秒懂,原來是「春」,我寫出來,她卻一點也不驚訝的樣子。
她名字第三個字是Dang,她說Light,我開始沒明白,light有好多含義,她指了指教室裏的燈,我再次秒懂,原來第三個字是「燈」。
寫完之後,就有種次元壁被打破的感覺,這兩個漢字的越南語發音更像是粵語發音,和日語的音讀有些類似。
後來在民俗課上討論東亞的祭祀習俗。日本和中韓越的差別就很大了。日本現在的祭拜一般都是鞠躬,拍手一到三次,再次鞠躬,禮成。
當我解釋我老家農村的祭祀習俗,需要提前一天做好祭品,有煎豆腐,幹魚,大塊豬肉,年糕等等,當我說到幹魚和年糕時,幾個南韓同學鼓噪起來,說我們也是這樣的。
當我說到擺放祭品,上香,再按長幼次序跪拜,在我演示跪拜動作時,那幾個南韓人直接跳起來了,還演示要擡起雙手至額頭,頭隨著手下降,最後碰地。我說,這和我老家一模一樣。我非常理解他們為什麽激動,我當時也差點落淚。
這麽簡短幾個字實在難以描述那種初次感受到文化相通的沖擊力,那是一種難名的激動,這是東亞千年共同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化,西方化激烈沖刷下倔強的余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