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旅行

自駕遊有哪些帳篷、露營裝備值得推薦?

2024-06-05旅行

謝邀。趁那些行銷號推薦各種X路者、X駝之前先說說。

先看題目:

最近跟女朋友打算休息半年,開車出去玩玩,目前打算去川西、川藏、新疆這些地方自駕遊,想要購買自駕遊帳篷、露營裝備,目前考慮的是大概一半時間住帳篷、一半時間住酒店(主要是沒有那麽多錢全部住酒店,車裏也沒辦法住),希望大家推薦一下帳篷應該買那種,有大風、大雨、惡劣天氣的話還是會選擇去酒店,能滿足天氣比較好、小雨、小風、小雪的狀態下使用,盡可能會在露營地露營,也會偶爾在野外露營。

提煉下要點:

1,買帳篷是為省錢,那麽不推薦國外大牌和國內輕奢露營品牌。

2,只在晚上過夜用,天亮就走。那麽防曬要求不高,並且要求搭建快、收納快,別耗費太多時間。

3,但應該會在帳篷內做飯,那麽帳篷不能太小,應該以無底帳為主。

4,自駕半年,從6月開始也得到12月結束,去的還是西部地區,那麽睡袋睡墊也得滿足低溫。

5,有大風、大雨、惡劣天氣的話還是會選擇去酒店,這點其實不由你做主,尤其是在野外突然一陣大風,這個天氣預報是不會告訴你的。

推薦:

帳篷:

買帳篷,一般首先區分開兩大類: 登山帳篷 休閑露營帳篷

這兩大類的帳篷造型和材料有很大區別,重量和體積也有很大區別,效能和使用方式也有很大區別。一定要先想好自己買帳篷做什麽用,先選好大類,再細選型號。

一類是登山帳篷。

這類帳篷是用來 登山、徒步 使用的,其 使用方式 決定了必須要輕,抗風性必須要好。所以大部份造型比較低趴,都是流線型易於抗風、防雪壓:

我自己和朋友們的各種登山帳篷

因為要背著進山,要求盡量輕,現在主流都是20D、15D、10D的 輕薄尼龍 (少數采用滌綸)面料。別看薄,抗撕裂性非常好。缺點是非常不防曬,太陽一出來裏邊就像蒸籠:

看這個透亮程度你也知道有多薄

當然也有一些老款式的帳篷,面料和結構比較落後,不過抗風防雨一般也沒什麽問題:

這類帳篷是抄的國外30年前的款

這類登山帳篷都是經過世界各國戶外人群長期檢驗的,效能沒的說,但是缺點是都 太低矮 ,睡覺沒問題,做飯就很局促。雖然也有些中大型帳篷可以滿足多人聚餐,鉆進鉆出仍然要貓著腰,在裏邊也到處頂腦袋:

另一類是休閑露營帳篷。

休閑露營帳篷的種類 非常寬泛 :有些看起來很接近登山帳篷,搭建和收納還算輕松;有些本來就是登山大本營用的基地帳;有些則完全不考慮任何抗風性,造型直來直去。

都是網圖

這類帳篷的特點就是 ,尤其是 頭部空間好 ,很多在裏邊可以站直身體。一般采用較厚的帆布帳篷, 防曬好 ,但是總體 沈重 ,動不動就幾十公斤,哪怕是自駕遊,搬來搬去也很累。

另外休閑帳篷的造型上很多款式不怎麽考慮 防風性 ,並且由於體型太大,真來了大風一般的地釘也拉不住,再一個是很多帳篷的造型不耐 積雪壓

從題主的使用傾向來考慮,我更推薦中型登山帳篷,而非休閑露營帳篷。

一個中號的登山帳,首先它是登山帳,結構、面料等效能方面除了防曬全都不用擔心,而自駕遊一般要趕路,帳篷只是用來過夜和做飯,不會在帳篷裏大白天睡覺,防曬也不是問題。

一個中號的登山帳,空間也完全能滿足2-4人在裏邊做飯、吃飯,而不用冒著風雨蹲在帳篷外邊。當然其高度還是局促的,人在裏邊只能坐,不能站。

典型的中號登山帳(knot 燃塔)的外部大小與內部空間

結構上,我強烈推薦雙尖塔(又叫A塔)。

雙尖塔仍然是金字塔類帳篷,首先它是 無桿帳 。無桿帳的好處是使用登山帳做支撐桿,一物多用,所有裝備總體更輕。題主是自駕遊,對重量沒那麽敏感,但你要知道無桿帳的另一個極大優點,就是 快速搭建 ,尤其是 大風環境下的搭建

無桿帳的搭建基本是三步,四角地釘、中間一撐、拉緊風繩,完事,熟練的話20-30秒就搭完了。參考我的視訊:

https://www.zhihu.com/video/1781382853692624896

塔類帳篷在中間撐桿之前,就是一塊布被地釘固定在地上,並不受力,而撐桿就是一瞬間的事,從根本上不怕刮風。反之,各類有桿帳,搭建完成一半時處於力學非常不均衡的狀態,在大風裏是極難搭建的。

何況光伺候這堆桿子就夠讓人煩的了

其次,雙尖塔是 無底帳 ,當然登山帳基本都是無底帳。無底帳的好處是適合在裏邊做飯,因為裏邊直接接觸地面,在裏邊做飯的 安全性 遠遠超過有底帳:

我用過的四個不同型號的塔類帳篷

那沒有底,地上有泥有水,四面漏風,睡覺怎麽辦?很簡單,裝個 內帳 ,躺內帳裏。

雙尖塔的內帳是最好安裝和拆卸的,往上一掛就行,做飯時就拆下來騰空間。當然有些比較大的帳篷,內帳不用拆也有很大的空間。

無底帳的內帳

我這個回答雖然是討論天幕的,具體講的卻是雙尖塔的各類好處,請一起食用:

單桿金字塔 相比,雙尖塔空間更大,有效空間也多,畢竟一個是桿子占著中間,一個桿子在兩邊:

單桿塔中間一根桿很煩人,拆裝內帳也很麻煩

從造型上,塔類帳篷是尖聳的,讓 雨水和積雪 自然滑落,這比各種圓頂的有桿帳是個天然優勢,雙尖塔扛雪壓比金字塔稍差,但也比有桿帳強,因為裏邊的支撐桿是豎向受力的:

有桿帳被積雪壓塌是經常的事

所以最終推薦的是: kont 青城6,或者kont 燃塔:

青城6更高,但是沒有配套內帳,但是你隨便買個其他品牌的雙人內帳掛裏邊都能用:

燃塔更矮,但是側面空間更大,投影基本是個方的:

兩者都能滿足題主的需求:

1,便宜。
2,效能無憂,專業戶外裝備品牌,結構天然抗風、抗雪。
3,空間足夠三四個人聚餐,收納體積又小。
4,搭建迅速,尤其是大風天一個人也能快速搭建,並且內帳拆裝迅速。
5,無底帳,直接接觸地面,做飯安全,通風性好,減少煤氣中毒危險。

如果想要更大的空間,還有更大帳篷的方案:

也是我在用的

優點:確實大,不用彎著腰縮著腦袋。後期也可以玩公園露營用。

缺點:在抗風性方面,對合理的搭建有著更高的要求。並且本身的設計細節上就不能應對惡劣天氣。

總之,帳篷的註意事項:

1,任何戶外裝備都需要正確使用才能發揮正常效能,所以要多學習。

2,帳篷內用火還是具有一定危險性,所以要多學習。

3,帳篷的抗風性最大短板是地釘的使用,請觀看此文章學習:

睡袋和睡墊:

鑒於題主的出行計劃長達半年,哪怕是6月出發,也要進入12月了,而且還是去西部地區,露營至少應該準備 舒適溫度在-10℃以下的睡袋 (加上羽絨服可以到-20℃), 以及相應的睡墊

去年截的屏

睡袋 沒說的,我只推薦國產的 冰焰

推薦組合是一條900g 700F的羽絨睡袋,搭配一條標準分體版的羽絨小被子(大概是400g 700F拒水絨)。當然題主是兩個人,那就是一共買四條。

一條睡袋+一條小被子的好處是使用起來靈活多變,適用氣溫能從20℃到-10℃,範圍十分寬泛。因為小被子可以攤開當被子蓋,可以作為無底睡袋單獨使用,可以包裹在睡袋上增加睡袋厚度,還以穿在身上,或者單獨用半個被子當羽絨裙來代替羽絨褲:

我個人使用冰焰小被子時,穿著薄抓絨可以在 0℃ 的溫度下露營。

900g羽絨睡袋+400g小被子+羽絨服+抓絨褲, -10℃ 露營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實際上我是在差不多-30℃的溫度下使用過。如果預算充足可以把900g 700F的羽絨睡袋升級到1100g 700F的,更保險,更適合怕冷的人。

其實之前冰焰還有700g的 雙人羽絨大被子 ,更適合兩口子,可惜現在不做了。

適合一男一女,不適合倆男的

冰焰的700F 鴨絨是拒水絨,在潮濕天氣下表現相當好。

並且冰焰的產品都是收到訂單後才充絨,沒有長時間壓縮存放導致的羽絨蓬松度下降,雖然標稱是700F,實際蓬松度比很多品牌的850F表現還好,是那種一眼能看出的好。

註意,羽絨睡袋在自駕遊時最好使用廠家給的 非壓縮收納袋 ,長時間的暴力壓縮會大大降低羽絨的蓬松效能:

睡墊方面,推薦山之泉的雙人蛋巢:

建議買兩張,溫度高於0℃時用 一層 就行,溫度-20℃~0℃時 兩層疊加 使用即可。

一張雙人睡墊比兩張單人睡墊好在哪?好在中間沒有縫隙,不漏風。

幾年前去呼倫貝爾,晚上0℃以下了,一張沒壓力

泡沫墊 充氣墊 比,好處非常多,比如不怕潮濕不會發黴,不怕火星不怕漏氣,可以隨便裁剪形狀和大小,不會因為熱脹冷縮半夜需要爬起來補氣,不會因為翻身發出砰砰的聲音。

當然個人喜好因人而異,有人喜歡軟的,有人喜歡硬的。你也可以用 充氣墊 ,甚至可以用 折疊床 ,參考這個回答:

總之記住一點: 睡墊和睡袋是密不可封的整體, 睡袋要保暖,睡墊就要跟得上 。尤其是使用無底睡袋。

炊具:

6個月的自駕遊,要露營,肯定要在帳篷裏做飯。

穩妥起見, 卡式爐 就行,安全,便宜,比各種戶外爐頭要穩。

燃料 方面,不要用亂七八糟的酒精爐、柴火爐,就使用者外氣罐。

溫度高於5℃時使用 長氣罐 ,更便宜;溫度低於5℃時使用 扁氣罐 ,低溫燃燒效率高。扁氣罐使用一根轉接管就可以用在普通卡式爐上。

參考這個回答:

如果你對自己的動手能力、安全意識有信心,還有個更省錢的方案, 猛火竈+煤氣罐 ,就是街頭炒餅炒飯的那種,這在西部縣城的市場上很容易買到:

在帳篷內使用還是有點危險的,可以無雨無風時在露天空地使用

一定記住: 戶外用火, 安全 是大事。小心明火,小心煤氣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