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圈子有关。
部分中产圈子的风气是令人窒息的……多年前,有朋友跳槽到老牌500强的外企里,干了几个月,人都快抑郁了。
该外企早些年待遇好,后来竞争力下滑,相当一部分骨干跳槽到了国内企业,于是形成了一个局面:
1 留下的全是养老太太团。外企轻松,上下班准时,各种假期多,适合照顾家庭;
2 她们的老公基本在华为或类似企业中,要么拼命加班,要么常年出差,工资高;
3 这样的家庭,因为发家早,所以上车比较早。在一线城市平均持有至少二套房以上,车就不说了。
我朋友窒息的点在哪儿呢?
攀比。
和想象中的有点不太一样,太太们并不是比「给自己的消费」,比如奢侈品什么的……
她们大部分都是名校毕业,靠着夫妻俩的努力,在一线城市扎下根来,本身既精明,又能干,还务实,所以大部分对奢侈品什么的没有多大兴趣。
比的是经营家庭的能力和付出……
又弄了哪些投资理财啊,保险啊、计划置换房产啊,今年家里又有哪些新计划啊……
其中,尤其善于比拼「育儿投入」。
弄学区房之类的都是基操,私立、国际学校之类的早早就打听好了,除了学校,各种课外也是安排满满,音乐绘画跳舞……各类兴趣班,游学,海外夏令营……
比质量、比价格、比家长投入的时间,比家长投入的意愿。
我那朋友,一刚毕业没几年的小姑娘,哪里融的进去这种圈子?
别人和你聊不来,一来二去,就不和你聊了。
她们在那说的东西,你既不感兴趣,也消费不了。无形之中,还能感受到对方嘴上焦虑实则暗自窃喜的优越感,久而久之,可不就郁闷了么……
在太太团里,按照开支水平,也是分高中低的。
消费水平和意愿相近的才能组成一个圈子……
这时候,其实花钱已不是单纯的消费了,它是门票、是面子、是谈资、是她社交和获取个人成就的重要凭证。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是否理性根本就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一行为是不是能为她在圈子里带来面子,甚至是否能带她进入到更高一级的圈子……
「花一万五逛迪士尼」的真实含义,并不是「冤大头挨宰」,也不是「迪士尼收费离谱」。
而是「X妈为孩子花钱够狠」,「XX家里有这个实力」,「XX嫁了个好老公」……
又或者是其他宝妈对她的改观,「我之前还以为她们家没实力呢……」
「不过一万五花在迪士尼上不太值,其实可以带孩子去国外XX……明天和她说下……」
新圈子找上门了。
……
有时候,太太圈子的确可以带来很多有用的信息,孩子求学成长需要用到的社会资源,其他太太已经进行了大量试错。
但有时候,圈子里的内部比拼,和不同圈子默认的门票问题,又会让很多太太付出惨重代价……
奋斗哥们的其中一大家庭难题,就是如何平衡太太自圈子得到的各类诉求。
这种诉求,往往对于中产而言都是沉重的负担。
不能说全部中产都这样,但的确很多都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