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娱乐

一个战术动作,炸出多少国产影视剧的「文艺废宅」?

2024-09-01娱乐

2018年4月,【 人民日报】刊发【丢人!这些神剧火到日本居然被当…网友真的怒了! 】一文,原文大意是日本人岩田宇伯汇总了21部抗日神剧的【 抗日神剧读本:出乎意料的反日·爱国喜剧 】在日本发售,居然还被当做中文教材。

岩田宇伯表示一次偶然的机会「邂逅」了「抗日神剧」,觉得「特有魅力」,于是一发不可收拾,开始「跟着抗日神剧学中文」,现在基本可以在名古屋市内中国人出没的店里「以假乱真」。

然后,日本观众在观看时指出了神剧中许多关于日军与日本服饰的错误,对于中国人「漫天飞舞」的「神话」表示不解——

无论服化道还是情节刻画、战术细节,都超越了碳基生物的定义。

后经过有关部门的介入,「神剧」略有收敛,但并未消失。

注意,岩田宇伯汇总发售的21部抗日神剧注释是「 反日爱国喜剧 」,就是说从日本人的角度理解,这些表现浮夸、剧情雷人的作品都属于喜剧范畴。然而在中国(内地)国内,一般都以「正剧」示人。

或许因为官媒发声带动了一批原本就对神剧十分不满的各界人士的一致批评,而早在2010年前后,「横店每年死两亿鬼子」就已经成为网上笑谈,总之业界「神剧」看似少了一些,但少得不够多。

神功护体,爱情神话

结合国内互联网的某些不可直言的情绪,笔者曾亲见在某部神剧中展现了黑人美军在中国抗战的感人故事:

某黑人(按「正确」的说法应该称呼为「非洲裔美国人」)美军士兵于沦陷区负伤被中国军民救助,期间他勇敢地向一位中国姑娘表达了爱意。经过一番你来我往欲拒还迎的拉扯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然后当两人面对日军围剿时,为保护爱郎,中国姑娘跳崖自尽,临了不忘回头告诉这位黑人小伙「别忘了,爱我!爱中国!」

眼见心爱的姑娘死去,黑人小伙同样喃喃道:

「爱你!爱中国!」

网友时有评论:

「这是在哪儿抗的日?广东还是山东?」

不得不说,评论比剧情更精彩。

似这种貌似宣传「友好」,展现「人民力量」的剧情在许多神剧中均有体现,包括但不限于——

神功护体,中华儿女人人转基因。

怒诛日寇,天照大神折戟富士山。

而某些剧方采用移花接木的方式,将「青春偶像」「都市言情」题材引入抗日神剧中,类似「霸道师长爱上我」「三个军妹都要嫁给我」这类另类「女频」和「男频」剧时有「开花」。个别演员在剧中频频塑造「油王」形象,和「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文艺青年们一样,他们也永远穿风衣,永远把领子立起来。

这些剧情设置和人物表现,既无法凸显战争的残酷性,也让本应警醒国人、守护和平的主题遭到严重侮辱:

当日军的轰炸机飞到中国人的头顶上投掷炸弹时,却总有一个军装整洁、头上抹了六斤油的年轻军官在貌似别墅的指挥所里坐在沙发上淡定地捧着咖啡说:

「糖放多了……」

那么,剧情和人设已然不堪入目的情况下,服化道也就无从谈起「认真」二字。

数码迷彩作训战斗服、红外护目镜、智能电脑控制台等这些科技感满满的道具时而出现在「奇侠」和「义士」出没的1930年代-1940年代,甚至更早。

即便在某些知名演员主演的关于抗日题材的影视剧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定型生产于1940年代末的苏制AK47自动步枪和1980年代中期生产的美制凯夫拉头盔等,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战斗场景中。

即使是一些著名的经典抗战剧,观众同样可以看到一个在军迷圈广为流传的明显的、一直存在又屡教不改的衣着错漏:

抗战爆发后至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接受美国军事援助的国军部队从军官到士兵,军服样式也从来都是立领设计,而非二战时期的美军西服式敞领设计。

而军事战术和战略的错漏,也是「神剧」之外,「正规」国产军事题材影视剧的重灾区。


长枪短炮,不知所谓

近代中国(清末)军队学习的是日本军事操典,彼时东亚地区军队普遍存在火力不足、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日军大量装备的栓动步枪在战场上通过缴获等形式成为我军装备后,同时继承了在装备基础上发展出的「快速运动」的步兵冲锋原则,单手持(步)枪可以提升步兵的运动速度。

通常在距离敌人过近时才会双手持枪,让枪口(包括刺刀)向上,这样做才能在近战中发挥更好的冲击作用。

而西方军队(美英德)普遍机械化程度高,无需像中日军队需要远距徒步行军,同时又装备了大量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等自动火力,因此西方军队通常强调「快速瞄准、立时打击」的战术。

也就是说,东西方军队因装备原因在技战术上有着不同的演化方式,甚至影响到军服的设计,如东方军队打绑腿,西方军队穿军靴,都源于现实装备对军服实际用途的限制。

然而在很多反映抗战和抗美援朝的国产军事题材影视剧中,观众经常能看到镜头中的中日士兵端着三八大盖(步枪)且枪口向下行军的场景。作为二战时期参战国家中最重、最长的步枪,三八大盖民间通称「七斤半」。假设一个人端着一根重达七斤半且长度可观的木头行走几十米,对体能的消耗是巨大的。

在此友情提示一下:

步枪,是有枪带的。

因此无论二战还是现代,在和平行军中通常采用「背」或「扛」的方式,而非某些影视剧中采取的美式行军,即便如「美帝」,人家也是采用上述方式行军。大家在国产影视剧中看到的这种情况通常只出现在本世纪初美军横行的伊拉克街头,前提是自动步枪无论尺寸还是重量都已经较二战时期的制式步枪有很大改变。

我军(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时期 )在正式创立条令前,采用的是日式持枪动作,这一点在1950年代-1960年代,有大量的经典电影和纪录片可供佐证。

直到1990年代中期,我军换装95式无托自动步枪,长达几十年的持枪动作才彻底改变。CCTV7中每天播放的军事新闻也反应出解放军指战员和武警官兵从「枪口朝上、单手持枪运动」到「枪口朝下,双手持枪运动」的变化。

在此之前,如单手持枪战场快速运动、扛枪或背枪和平行军、迎敌时双手持枪,枪口平端或向上以达到刺杀敌人的目的才是我军正解。

类似【兄弟连】式的西方持枪,只能说明某些导演和主创人员毫无军事知识外,片面抄袭美国军事大片,其中包括某些「军迷」奉为经典的作品。

奇怪的是,明明有那么多存世的解放初期的国产战争片和军教纪录片,甚至还有每天报道的军事新闻,为什么国内某些导演对此依然视若无睹?

要知道,当年拍摄这些电影和纪录片的人,都是从战争年代一路走来的人,其中有些演职人员就上过战场,对军事装备、战术动作和战场环境的感知,可不是眼下一些口谈「爱国的艺术家」们能比的。

如1981年上映的老电影【解放石家庄】,多次表现队伍拉开,刺刀平端突进,大踏步冲锋的镜头,用出品方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主创原话就是「真实还原战场原貌」。

技战术如此,那么战场感知和战略部署,则是下一个探(嘲)讨(讽)的话题。

国人外人,都不当人

笔者在某部大制作的战争片中,看到一个师级指挥部扎营时竟没有安排固定哨和移动哨,也就是「明哨」和「暗哨」,接着敌军部队堂而皇之地进入师部营地展开遭遇战。而近景中一些战士随着枪声应声倒地,厚重的棉袄上竟没有血包炸开……

很多国产主旋律战争题材的影视剧,不能说百分之百,至少百分之八十五以上,都存在用CBQ现代近战战术表现城市战的镜头描写。

所谓CQB,即Close Quarter Battle的缩写,其中「掰头」顾名思义,即针尖对麦芒。

这个词组翻译过来叫「近距离短时间战斗」,是各国军警的战术突击小组和反恐特种部队等特勤单位结合当今环境需要发展出来的一种战术技巧,主要用来应对城市战。它和传统的野战、丛林战不同,多在狭小的室内环境如民居、小巷中展开,要的就是行动快速精准,因此才叫「近距离短时间战斗」。

这是战术第一次被世人广泛认知还是在本世纪初的伊拉克战争,当国人在电视上看到那些美国大兵们「抱枪」行走时,殊不知西方世界已经通过真实的战争开始学习这套近战理论。我军也是大约在2010年代后,才正式引入战术训练条例以应对恐怖主义威胁和城市战。

那么不点名批评地说,在一些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的国产影视剧中,又是如何得以「穿越式表达」这一先进战术的呢?

笔者观察到,在这些大制作、大导演、名演员共同呈现的影视剧演职人员名单里,明明还有「军事顾问」一栏,赫然写着某某或某某某担任。因此实在不解,所谓「顾问」究竟「顾」到了什么?

可即便在内地,民间也同样拥有数量可观的军迷组织,这些军迷通常不定期自费组织COS活动,对国内外军事装备和军事历史技战术变革如数家珍,哪怕从聘请费用上考虑也可以通过在线请教,线下指导的方式规避很多常识性错误。

有些军迷会很认真地告诉你:

驳壳枪不能挂在腰上,这样在战斗时根本拔不出来。只能挂在腰带上让它悬于大腿,方便随时迎敌。别在腰上一看就是「棒槌」(俗语:门外汉),除了形象好看,毫无实战用途。而这种看似不好看实则最实用的佩戴方式,目前使用最正确的影视剧角色恰恰是「汉奸」和反派角色的……

遗憾的是,这些真知灼见似乎并未进入「艺术家」的视野。于某些人眼中,只要照抄西方战争大片的战争模式,注重氛围烘托,再配上一些煽情、热情的台词和口号,似乎就能赢得好口碑和高票房。实际上他们连自己拍摄需要涉及到的军事常识和历史知识都不愿触碰。

笔者作为准「军迷」,也曾目睹在某个主旋律抗战题材电视剧剧本中写道:

「……这群中华男儿,带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纷纷踏进机舱。在他们身后,一排排C130飞机整齐排列……」

C-130运输机,研发时间是1951年,正式服役时间是1955年,洛克希德公司(现称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发,首批列装美国空军(1947年成军)。

但笔者相信,倘若真的有一天剧本成真,在飞机的轰鸣声中,也许同样会有一个日本人仰望天空感叹道:「特有魅力!」然后「一发不可收拾」,把这一幕汇总进【 抗日神剧读本:出乎意料的反日·爱国喜剧 】中。

毕竟某些编导主创似乎忘了一件事:

中国(内地)观众能看到这些「佳作」,外国人也能看到。

至于别人怎么评价……

管得了中国人,还管得了外国人?

后记——

「中国人是如何在历经艰难后战胜侵略者的?」

笔者设想过一种提问的场景。

「自然是不可战胜的中国人民……」

对方回答。

「停!我要细节!」

笔者说。

「细节?细节不就是不可战胜的中国人民……」

对方又说。

「我明白了,仗是中国人民打的,X是你一个人装的,对吧?」

笔者问……

2024年,一首中文DJ神曲【扛过枪放过羊】在外网爆火,在「我扛扛扛扛扛过枪放放放过羊,别跟我说一起流浪」的歌声中,一群老外卡着点比划手枪的手势跳得手舞足蹈。不知道为什么,日本人特别喜欢这首歌,白领、学生、大叔、妹子……人均舞神。热度高的单条视频在TIKTOK的播放量超过800万人次。

需要说明的是,它应该出自一个抗日后期的民间顺口溜:

「逃过荒、当过兵、扛过枪、赶过马车运过粮……」

所以不少中国(内地)网友调侃日本人跳「抗日神曲」,倒是和前些年日本人「研读」抗日神剧相得益彰。

笔者无意就神曲批评原唱,他们也没有料到自己的曲子在国外火得莫名其妙。而且歌曲是通俗且流行的,它可以很娱乐。

但关于战争主题的影视剧,尤其是自己都表示「这很严肃」的影视剧不是。

然而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完成了「薛定谔的文化输出」。

也许在「废宅时代」,中日两国的年轻人都在双向奔赴。

又或许在一些本该严肃的文艺形象刻画上,我们自己的文艺工作者就很不严肃。

只不过日本的「平成废宅」在令和时代似乎依旧延续,而我们的「文艺废宅」可以打着「爱国」的幌子继续输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