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娱乐

【你好,李焕英】为什么贾玲意识到妈妈那时还不会在补丁上绣花时突然崩溃?

2021-02-15娱乐

说是一个双穿剧情,我更偏向于这是以李焕英为核心的梦境,原本来穿越的只有李焕英一个人,但是实际上暗埋了一个贾晓玲。

我为什么说它是梦,因为它逃避了每一个穿越故事的基础逻辑:过去和未来。

如果穿越是真实的,那么贾小玲的穿越应该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后续的未来,因为电视机、女排比赛、以及王琴的人生,都应该被改变,最起码,贾小玲的爸爸应该见识过贾晓玲这个人,虽然电影并没有交代穿越是否改变了这个时间线的结果,但是从最后贾晓玲的父亲坐在门外哭,贾玲趴在母亲已经去世的尸体上哭,现场没有任何抢救的医护人员的镜头下,我更偏向于,穿越的是一个和现代贾晓玲并不同的时间线,或者这一切只是李焕英和贾晓玲共同营造的一个梦境。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贾晓玲离开之前有预感自己要离开梦境,场景也在变色,但是一直到最后她重新见到的李焕英才哭着回到现在,我更偏向于,她俯在李焕英腿上哭的时候,其实贾晓玲已经确认了李焕英在现代时间线的去世,他们共同营造了一个梦境或穿越到了某一个时间线,要解开这个时间线,必须两个人同时放手。

因为他们穿越之前,都怀抱了非常大的执念,贾晓玲痛恨自己没有给母亲长过脸,李焕英也不舍得与自己的人生就要结束,于是从贾晓玲趴在床上的那一刻开始,这个梦境就展开了。有一个细节,就是昏迷中的李焕英最后把手放在了贾晓玲的头上,而回到现实的贾晓玲镜头里,俯在床上哭泣的时候,李焕英的手也依然在贾晓玲头上,这里导演故意在给了一个镜头,我认为就是为了交代这场穿越的逻辑。因为穿越剧很难做到自洽,如果刻意的去自洽,比如最后还是王琴先买到了电视,那故事就不够感人了,动机大过了行为,那贾晓玲的角色就会立不住,所以抛弃这种辩证的自洽,反而更容易将观众带入,反正本来故事的场景也非常封闭,只在化肥厂内部,并不牵涉其他社会题材和现象,观众的重点也不会要求这种自洽。

相对的,比如大家比较得比较多的夏洛特烦恼,因为故事的开放性,以及对穿越时代的特色的一些还原和借鉴,对故事自洽的要求反而提高了。

因此,梦境或者平行世界穿越反而就是更好的选择。说回题目的问题,所有人都能理解贾晓玲意识到妈妈那时还不会在补丁上绣花,就是意识到了其实现在的李焕英就是穿越过来的妈妈,自己笨拙而幼稚的所作所为,其实都是来源于妈妈的成全,不是贾晓玲过来给妈妈长脸完成心愿,而是妈妈依然在这个世界里也在哄贾晓玲开心,她其实知道一切。

但我更倾向于这只是第一层,第二层的崩溃点就是在于穿越来这个世界的贾晓玲已经知道自己不得不离开了,而她也知道李焕英不能和她一起走,因为一旦走了,这个世界就没有李焕英了,那这个以李焕英为核心的世界也就崩塌了,所以她那个时候也确认,妈妈是真的去世了,她会永远留在这个世界或梦境里,而现实中,她就真的失去妈妈了,所以她崩溃,她无能为力,但她必须走了,她是一个活人,她不可能和李焕英一样永远留在这里。

所以最后伴随着心脏监听的蜂鸣,现场没有医护人员抢救,贾晓玲也不呼救,只是兀自的趴在尸体旁边用力的哭泣,而门外父亲的哭泣,也是暗示着这个结局。窗外那茂密的树林中坠落的树叶,就是李焕英落地生根的一生。

换句话说,最后的那个刺绣的补丁,就是李焕英想要启发贾晓玲的一个信号,甚至于现实中可能不存在的冷特问出来的那个问题,也是李焕英在自己的梦境里控制好了的,大限将至,如果能告诉女儿:「我一直爱着她就最好,如果不能告诉她;就让她知道她也给我长过脸了,她应该也不会因为我的离开那么遗憾了吧」,我觉得李焕英当时可能就是这么想的。

这大概就是母亲的爱吧,这大概就是那句:我希望我女儿健康快乐的终极表达吧。真的太让人的动容了,不得不说最后这张牌翻得很好,编剧和导演都很有想法。

看完出来的时候,我朋友说双穿的剧情很像那个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不是说穿越很想,就是在这种反转讨论很像(那个好像最后也是反转,给了男主之所以那么照顾女主的理由),所以他看到中间就想到双穿了,所以不觉得那么惊艳,我当时就觉得虽然能理解我朋友的话,但总觉得李焕英这个哪里更高明一些,现在想来,可能是感情的拿捏方面层次更深,所以代入感才更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