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娱乐

为什么俄语文化现在很少进入到中国?

2020-11-28娱乐

俄国文化在中国很流行的啊,知乎er们问出这个问题,大概是这些俄国元素影响太深远了,以至于天天自己用着经历着而不所知。我就说一个大概99%的知乎众们美天都在经历的俄国元素—住房。

大概绝大部分知乎用户,甚至中国人的居住环境都是类似这样的吧:

以小区为单元组成的生活布局。所谓小区,通常都是一圈围墙,里面是一座座小区楼。中间辅以绿化布景和配套设施。居民先要从围墙上的门走入小区,再走到自己家的楼里。

这就是典型的俄式规划方式。1950年代,朝鲜战争过后,中国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试图开展全面的工业现代化建设,苏联为「一五计划」中的156项重点工程提供科技、设备和人力的直接援助。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大部分城市还处在前工业化的状态,中国很自然地开始向苏联乃至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寻求建筑和城市规划的经验。仅仅在1954年,【建筑学报】上的文章就有将近一半都是讲苏联和东欧的城市规划的译文,影响了当时一批这行的中国专家。

来自苏联的大街坊(superblock)模式首先被用来进行试验,但也很快被遗弃。大街坊模式是斯大林的最爱,它强调对称、围合空间,却有无数缺点,住在里面的居民得面对西向窗户、临街噪音、污染、空气不对流等一系列问题。对当时的人来说,大街坊更为要命的是它具有「资产阶级性质」。曹杨新村是大街坊模式代表作,但它的设计者发文检讨自己没有采用苏联最新技术,而采用了大街坊这种无用的资产阶级理念。

随着中国规划者将关注点移到居住区的经济和效用上,一种被称为小区(microdistrict)的苏联模式引起了规划者的注意。小区模式最早来源于1935年的「莫斯科计划」,在斯大林时代受尽大街坊模式的排挤,1953年斯大林死后得以重新出现。小区面积被定义为75-125英亩,人口则被限制在5000-15000人,小区模式有着更大的面积、更复杂的等级结构,但从空间结构来看它还是「邻里单位」的一种,和大街坊没有本质区别。

不管怎样,小区模式于1956年因一篇俄语译文被引入中国,1957年作为概念性规划方案提交给政府,1958年【建筑学报】第一期上的4篇文章有涉及到小区模式,小区模式的理念还被纳入人民公社的计划中。到了1962年,水亚佑在【建筑学报】上第一次系统解释,小区是「由城市干道所包围,具有较完善的文化生活福利设施的城市住宅居住建设的基本单位」。小区模式逐渐变成了一个居住区规划标准,小区要整合住宅和设施,设施数量要取决于服务多少居民,规划者幻想着可以把全国的居住区都建立在小区模式上。计划经济的失败以及十年文革,造成了严重的住房短缺。1978年经济改革政策实施后,中国政府也实行了一系列对房地产的改革,以解决住房短缺问题。居住开发的任务从政府逐渐转移到私人开发商手里,而中央和地方规划部门也依照尘封已久的小区模式标准,着手制订对商业居住开发的公共设施的规定。

1986年至1990年代末,建设部在全国开展「城市住宅小区试点」及「小康住宅示范小区」等项目,影响力不容小觑。如1980年代的无锡沁园新村、济南燕子山小区,1990年代的北京恩济里小区、上海康乐小区,它们常见形式就是以几个组团相为围合,中心部分按部就班地建设一定尺寸的绿化、休闲等公共设施。

于是演变出了现在广大国内人民熟悉的居住方式。而如果你们看看其他国家比如欧美,其实这种小区并不常见,也不是没有但是很少。他们的城市住宅楼往往是这样

大楼紧挨着大街,人们回家直接推开楼门即可。

当然这类住宅形式国内也不是没有,但是要么就是豪华居住楼,要么就是商住两用,并不是主流。而绝大部分国人们每天最熟悉的家的规划方式,就是典型的俄国文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