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娱乐

为什么卧龙凤雏一词现在成为了用来讥讽别人的话语呢?

2020-12-22娱乐

十分有幸跟沈腾老师合作过,只可惜那时候我太傻,没有留下很多照片。

先交代一个前提。开心麻花有非常强烈的属于自己的编剧风格,以至于出来的每个演员都自带编剧能力。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沈腾老师和我们排练的时候是带着笔的,对于剧本会在征询了编导的同意后,大刀阔斧的重塑台词乃至是核心冲突。

举个例子,沈腾老师饰演一个刚刚感染艾滋病的患者,在天台企图自尽。他的母亲赶到,之后按照剧情安排,这里要走一段苦情戏。沈腾老师要求,她在知道儿子患艾滋病的时候,先垫一句:「那你不会传染妈吧?」然后情感要立刻从关心儿子,转到担心自己,而后注意力再转回来。这就等于是把这个「慈母形象」完全推翻了,这个角色因为这一句自私的表演,立刻就辛辣、讽刺了起来,十分立体。但是反过来,再辛辣、再讽刺,这又是人之常情。关心儿子的健康安全是真,那有凭什么不关心自己的健康安危呢?

所以你看,这里就是双重讽刺,在每个观众被这个包袱逗笑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个新的讽刺。居然有人在嘲笑「一个人追求健康和安全的权利」,这可是自然法的最最基本原则,可见人类本身是多么双标和善于在他人痛苦上建立快乐。看客皆是戏外人,张口一笑陷居中。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开心麻花的编剧也好、演员也好,都带着开心麻花的编剧风格——辛辣。

和德云社的损不一样,麻花善用双重讽刺,每一个包袱翻出来都赤裸裸、血淋淋,直击人心并拷问人性。找时间我也想出一篇关于麻花电影和话剧的包袱解读,其中很多甚至让人拍案叫绝,另有一些让人笑过之后自惭形愧,当然这是后话。

回到「卧龙凤雏」。抛开电影本身,难道你不觉得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讽刺吗?

姑且认【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罗贯中可不是一个省油的灯。有些人只看电视剧而不看书,就只会朦胧的认为【三国】是一部古书,规规矩矩的。非也,罗贯中确实写动作戏有两把刷子,但是他写「虐文」也是一把好手,读原文就会有非常强烈的感觉,他非常会拿捏人心,或者说,他非常会伤害读者。

曹操杀吕伯奢一家,阴差阳错间恩将仇报,世间最虐不过如此。刘备吃刘安的妻子,以亲人性命款待英雄,可读者却痛英雄落得两难下场。华容道最终关羽放了曹操,常说这是布局鼎立,可当时确实觉得好几章的铺垫,胜利悬之一线最终付诸东流。更不消说大意失荆州、兵败五丈原,当时就是嗡一下,「啊?!」所以说罗贯中本就是拨动读者心弦的高手,绝非善男信女。

「卧龙凤雏」自古也难成佳话啊。大家听过「高山流水」,也听过「管鲍之交」,每个都有自己的佳话——故事。可卧龙凤雏这个没有啊,从来都是谁是卧龙、谁是凤雏,就没有了。甚至卧龙可以单独使用,有人以为网名,却鲜有人以凤雏自居。这个词从出来就不对等。

当年读三国,看到「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今得二人,何愁天下。」正以为要开始一篇波澜壮阔的新史诗,结果翻到第二篇——落凤坡。多短暂呐?多猝不及防啊?现在三国已经不存在剧透了各位不觉得,如果你把它当第一次读,这个艺术处理绝对是心肌梗死级别的难受,仅次于吕伯奢。这放在童话故事里就是,公主和王子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翻开第二篇,王子发现自己被传染了梅毒——闹心啊。

结合了开心麻花,这就又变成了双重讽刺。「卧龙凤雏」的聚首,在三国众人眼里原本是好话,却给刘氏集团带来了损失。在电影里,庄强和大聪明的「卧龙凤雏」,王多鱼是当好话来说,实际上引申着它原本的含义期待着两位像古人一样为自己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但结果却又验证了历史什么叫做事与愿违。反转、反转、又反转。

为什么这个词火了,因为以前「卧龙凤雏」这个词不好用,倘若真的有商务人士客气:「二位真实卧龙凤雏啊。」可能是好意,但是难免引人猜疑,谁是卧龙谁是凤雏,你什么意思?所以说这话等于说错话。若是阴阳怪气的用呢?也似乎达不到效果,毕竟卧龙的名气有确实响当当。

通过电影【西虹市首富】,丰富了「卧龙凤雏」一词的内涵,那就是——甭管您俩谁是卧龙谁是凤雏,反正我肯定是倒了血霉了。

此后,这个情感色彩暧昧的词算是在这个文化圈里盖棺定论了,可以大大方方的当讽刺性的贬义词来用了。这就是语言发展的魅力,更是讽刺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