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 游戏工作室 ,这道题一定要来答一下。抓了三名技能非常不一般的天美的员工:
员工A
:能把自己「码」成英雄的
游戏策划
。
员工B
:既能研究高分子材料又能说日语的
游戏运营
。
员工C
:从【盗墓笔记】里走出来的
游戏从业者
。
<( ̄︶ ̄)> 快来看看他们的隐藏技能吧↓↓
答者:@人工码字机 (腾讯天美工作室群,游戏策划)
—— 「职业:全职文案/情感分歧终端机/扑街网文写手预备役。」
姓名
:word
称号
:人工码字机
年龄
:未知
星座
:天蝎
产地
:豫章故郡
阵营
:守序中立
职业
:全职文案/情感分歧终端机/扑街网文写手预备役
分路
:上单/辅助
武器
:键盘
特殊能力
:长肉
被动技能:文宅
Tips:当英雄手持Kindle时,生命上限+(500+50*等级),生命恢复+15/秒,全抗性提升50%并免疫嘲讽、眩晕、减速等负面效果;当英雄手持键盘时,物理攻击+120,法术攻击+120,并有15%的几率对攻击目标造成嘲讽,持续2秒。
一技能:看书
Tips:掏出Kindle进入阅读状态,对周围敌人造成100/200/300/400/500点伤害,并根据阅读书目,随机对周围敌人造成减速、眩晕等负面效果。
二技能:码字
Tips:掏出键盘进入码字状态,对目标造成200/400/600/800/1000点伤害,并根据码字内容,随机对目标造成缴械、沉默等负面效果。
大招:书键俱焚
Tips:弃置Kindle与键盘,获得N+1大血包,在5秒内为友军恢复至多(2000+800*等级)点生命。弃置后30秒内处于束手状态,不可使用任何技能,同时失去【文宅】增益效果。
答者:@阿酱(腾讯天美工作室群,游戏运营)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究竟是如何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转投日语语言文学专业,最终再成为一名天美游戏运营的?路线不算复杂。
高考的时候自己没主意,听从老师建议填报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但可惜因为对这个专业几乎毫无兴趣,在经历了努力并煎熬的四年之后,我终于选择了转投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
尽管曾经的老二刺螈那时已经凭着兴趣自学日语多年,然而考研的过程依然是艰辛的,感谢老师们力排众议pick了我,我也由此开启了3年兴趣驱动快乐无边的研究生生活。
求职路似乎也有那么些缘分。原本已经准备好和大多数日语系同学一样应聘高校,投身教育事业了。没想到DNFer竟然凭借兴趣(again)投了一纸简历,通过鹅厂校招,一早锁定,开启了激动人心的游戏运营生涯!
运营的工作紧张刺激,充满挑战,但不得不承认,曾经骄傲的语言能力在工作的前几年几乎没有施展拳脚的空间。当时为了保持语感,好多年上下班路上都会坚持听日语新闻……终于工作室迎来了日本IP项目!
当时我除了本职的商业化运营工作以外,还兼任了监修和商务翻译的工作。原本此处应该播放职场爽剧片段,然而真实的情况是,尽管是两个地理如此接近,文化也一衣带水的邻邦,实际的情况却非常不同。
有时候在我们看来很习以为常的事项,也需要从头到尾向版权方解释起因经过SWOT全套(SWOT是英文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和Threats的缩写,即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语言优势,日本动漫文化的积累,伴随着与版权方一轮又一轮的沟通过程,也让我对项目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除此之外,也感谢这段经历,让原本有些内向的我,沟通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也变得更加自信,语言能力更是进化到去日本旅游不会有人认为我是歪果仁。当然,见到了崇拜已久的漫画家也必须值得一提!
那么原本的高分子专业是不是可以看做是浪费了四年呢?当然不是。现在岗位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数据分析,概率统计的知识,如果没有当年的理工科必修概率统计、各种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相信工作中也会觉得没那么顺手吧。
语言也是一样,尽管现在的工作岗位不会直接用到外语,但是语言优势可以帮助我更深入地了解国外的市场,甚至翻译PTSD也让我在写文档时措辞更加严谨(句子结构必须规整,晦涩的用词和奇怪的句式真是太难翻译了)!
学习的专业能够直接在工作中发光发热的,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能够让人受益一生。
感觉我整个学习工作的过程,都印证了一句俗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答者:@ischtar chen (腾讯天美工作室群,游戏运营)
—— 「就跟游戏制作人都想要有自己的代表作一样,每个考古人都有发掘一座大墓的夙愿。」奇特的青砖棺床、引人深思的千年古尸、黑虫蔽日的古墓尸气、诡异神秘的钟面黑蜘蛛,一众心怀梦想的青年男女,如何踏上一场远赴秭归的寻觅绝旅,而我,又为何最终成为了一名 游戏运营 ......
要问我是谁,其实,我以前是个盗墓的。
开个玩笑,我以前是个考古的。此处省略关于考古技能的五万字描述,我还是直接给大家讲一个当年「挖石头」的真实故事吧,精彩程度不输【盗墓笔记】!
03年的时候,导师带我们一行十几个学生远赴湖北秭归进行考古发掘实习。
在那之前我们学了半年的体质人类学,听着高大上,其实就是每节课都不带手套摸着货真价实的人类遗骨,直到能分清骸骨的性别年龄,直到不再上完课食不下咽,不再惧怕骷髅,甚至吵架气极了差点抡起股骨开打。
光着手才能细腻的体会那些黄黑相间骨头上的突起和骨缝,温柔的像在情人的皮肤上流连。百年之后谁还不一样呢。
培训完胆量,接着学摄影、测绘、临摹,考古特别注意培养动手实践能力,这个特质一直到工作都让人受益匪浅。别的专业实习大多是模拟演练,我们就真刀实枪地挖墓去。
一路坐火车到武汉,再坐大巴到宜昌,转小巴到秭归,最后换成面包车一路颠簸来到了西陵峡边。交通工具越换越小,风景却越来越好,难怪这里出了诗人屈原,还有美人王昭君。端的是地灵人杰,却荒无人烟!
因为三峡工程的缘故,居民都迁移了,现在就在水下400多米静躺着。我们是过来抢救性发掘的,学校和三峡工程合作了十几年,武汉市博物馆就是在一干师生的双手下丰满起来。但还是不能跟隔壁省博比,曾侯乙墓的泱泱国宝差点放不下,游人如织。
就跟游戏制作人都想要有自己的代表作一样,每个考古人都有发掘一座大墓的夙愿,这是大墓的魅力。 我也不例外,最好墓里有庞大曲折的地宫,复杂诡异的机关,活蹦乱跳的粽子,琳琅满目的珍宝,再来一段穿越时光的恋爱也不错。
怀着璀璨的愿望,我们住进了一群灰扑扑的建筑里 —— 一座废弃的学校,男生住教室,女生四人一间住教师宿舍。整个村庄的人几乎都搬走了,方圆十里只有零星的水利工人散住着,还有土猫三两只。
想想当时在一个现代化设施缺乏,物质条件极差的乡野,当地流行血吸虫病,饮水都要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热水靠煮,通讯靠喊,再没比这条件更差的时候,却甘之如饴。后来工作生活遇见再困难的情况,也绝不比当时更艰苦。
第二天开始勘探地形,考古里的寻龙点脉,分金定穴是史籍考据和田野调查。此处省略五万字。简单来说,有些地名带有指向性,又在历史长河中侥幸保存,比如北京的公主坟还真的是有座坟,那么这里叫天登包,可不得有老大一个坟包啦。还背山面水,周围山上不少悬棺,看着就像风水宝地,巴不得立刻就扛起锄头开挖。
磨刀不误砍柴工,老师为了锻炼我们的基础功,在江边拉绳打桩按正南北朝向,带我们打了20几个5*5米的探方。留着1米的通道,探方真正大小是4*4米。接着一群富有挖掘经验的农民工到位,他们主挖,我们帮衬,时刻注意着土质土色的变化,一层层往下挖。开始有考古内味了。每天从头到脚一身土渣,挥汗如雨十几天过去,坑挖到5米多掉下去足够摔残,最后我们刨出来个清末民初的遗迹 —— 一个垃圾堆 。
就算老师常说所谓理论就是自圆其说,没有发现也是种发现,依然不免泄气。这时候随行一直默不出声的技工老师出手了。
他掏出一根奇怪的工具,两米长的木杠底部带着钩形的小铲。原来这就是著名的洛阳铲!
虽说盗墓产业遗臭万年,但这吃饭的家伙还真是好用。只见他用巧劲像扔标枪一样把洛阳铲往地下一插,杠子几乎没顶。拔上来的时候就能带上深层的土壤,技工老师只要看一看嗅一嗅,就能知道地底有没货。他就这么一路插着嗅着,来到了我们女生宿舍窗外的一片菜地。
菜地看着平平无奇,尽头是一座旱厕,宿舍里只能解决小问题,但凡遇到大问题都是要往菜地尽头跑的。
前段时间挖不出来什么,晚上精力充沛又无处释放,女生经常聚在卧室聊鬼故事,最吓人的是讲到关键时候窗户突然冒出了鬼脸 —— 男生躲在窗外吓唬我们。还有比较炸毛的是,经常看见钟面大小的黑蜘蛛成群结队爬向菜地。
偏偏技工老师几铲子下去,蹦出两字:「有了」。就靠着他的神乎其技,锁定菜地下面有个墓葬群。还不是一个,是一群!
这次开挖探方我们就轻车熟路了,轻手轻脚时刻盯紧了,生怕工人一锄头下去宝贝就毁了。
我照例盯着自己负责的探方坑底,还没多深,就发现一角土色变深了,接着刨出来寸来长的钉子,忙喊老师过来看。
果然有戏。
工人停下锄头,换学生拿小铲子上,慢慢的扩大边界。直到看到白灰,是个墓就没跑了。那钉子是棺钉,木材早朽没了,白灰是防水用的石灰。接着角落挖出了陪葬的粗陶罐子,看形制是唐代的三耳罐。其他坑的同学也过来支援,几双手紧赶慢挖,中间的青砖铺就的棺床和骸骨慢慢显露出来。
起骸骨不能用铲子,要用干燥的毛刷笔,一点一点的把土从骨头上剔出去。精细程度不像在考古,倒像是一笔一道的把骨架从泥土中雕琢出来。
在墓地蹲久了头昏眼花,直起腰来喘口气,才发现一股奇怪的味道,夹着淡淡的土腥味四散开。这并不是错觉,随着骸骨完整剔出,那味道越来越浓,随后在墓坑上方形成一片薄薄的黑雾。四面八方涌来的不知名小黑虫,浮在半空几可蔽日。
原来这就是尸气,和墓砖在太阳下久晒后依然冰凉阴森一样,是种不科学但神秘的存在。
像有些深埋的墓室,刚打开的时候人不能进,用笼子吊着活鸡活鸭下去,过一段时间拉上来看还是活着,方可进入。点蜡烛是不靠谱的,有氧气不代表没毒气。
还好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土坑墓,一侧还能看到封石。地层变迁后离地面还很近。墓主人是个女性,陪葬着几件粗陶,曾经的漆器只留下一点印子,最有价值的是一面四鸟花枝纹的铜镜。
还有个不起眼的银钩子,可能是衣服扣带用的。因为发掘的过程出了这么个小东西,我用纸包住随手塞口袋里就继续往下挖了,后来清点出土文物的时候死活找不着。就因为这个丁点大的小钩子,老师大发雷霆差点把我丢长江里去。
所以认为考古挖出宝贝可以顺手牵羊的朋友请不要惦记了。管得可严谨了呢。
周围的墓葬逐渐出土,可能是块家族葬地,规模都没有我主挖的M6大。M6的主人身份成谜,但肯定不是贵族大户,因为唐代礼制已成型,在那个还流行厚葬的年代,她可能只是个远离汉文化中心的普通楚地女子,生前有些妆奁而已。
最奇特的是她的身高,作为女性按骨架推测身高足有1.8米,在当时也是异于常人的。她发生了什么,过得怎样我们无从得知。在经过庞大的收尾工作和繁冗的记录描绘后,我们收敛她的遗骨另葬。等到大水漫过,她仍然长眠在故土。
中途还抢挖了一个因大雨被冲塌的汉代砖室墓,顶部是西汉典型的券顶砖,底部铺了密密一层鹅卵石。就为了复原这一层鹅卵石,我在阴寒的墓底蹲了六小时,一刻不停地用铲子细细挖土。晚上回到宿舍,从脚指头一直痛到手指头。
有人说你可以把鹅卵石快速掏挖出来,再撒到墓底,看上去不也一样吗?不一样,当然不一样。即便细微的差异,也要完全遵从客观事实。就像数据分析和用户研究,同样是从纷繁的信息中去还原真相,这个过程再辛苦,是不能够图省事而动手脚的。
如今虽然我不再从事考古的行当,而是在天美做起了游戏运营,但是当年这份「挖石头」的精神,依旧流淌在我的血液里。
在中国影视和游戏行业有个现象,但凡涉及古代设定时喜欢魔改,懒得考证还原,美其名曰架空,一切皆可穿越,反正观众和玩家也不想费脑子。貌似大众对历史的审美就是那么面目模糊,千篇一律。忘了我们悠久的历史曾经鲜明生动、丰富有趣,也忘了传承和复原历史的人们,背后有怎样的努力和付出。
我在天美有幸正在参与开发一款新作品,我所在的团队对于其中的历史人物,力求从人设、美设到台词,都在史实的基础上再创造,著名城池的设计也再三考据,力求让玩家在玩法之外可以欣赏更多的历史文化之美。
我过去多年的考古经验,也因此在游戏设计的过程中派上了用场!
所以啊,虽然最终没能从事原专业,也还没有自己的代表作,但我们仍然要有梦想,说不定哪天就实现了呢!
就像霍华德·卡特,挖了两年的石头,终于在甬道底部发现了举世震惊的图坦卡蒙王陵......
还有德国人谢里曼,他坚信希腊神话的存在,还娶了一位希腊老婆,最后真的找到了传说中的特洛伊城......
最后祝大家都能实现梦想,拥有自己独有的技能和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