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前,在游侠论坛上,和一众小伙伴们玩251剧本曹孙刘PVP,游戏时间鏖战近十年,现实世界里耗时接近一年,留下了很多难忘的回忆,其中最让我自己荡气回肠的一仗,就是自己操作曹操势力,在长安近郊大败刘备远征军的一仗了,直接引用自己当年写的战报回顾吧~ :)
10.18日更新,没想到有这么多小伙伴给了好评,索性把全文发出来,省得大家转过去看。
曹孙刘马拉松原帖地址: http:// game.ali213.net/thread- 3116814-1-3.html
写在最开始的话:这是笔者单方面的思考与总结,由于曾为玩家,总有些立场问题,难免有不妥之处,望诸位看客理解
第一章 开局战略思考与分析
转眼之间距离曹孙刘马拉松开战之初已经过去了八个月的时间,不禁有些蹉跎,很多事情只能感叹天意弄人,最后以至于此,不过,既然我没能履行好当初绝不TJ的承诺,至少就写一篇总结,将我在这一次PVP大战中的思路脉络整理出来,供诸君一阅,就当是我等小众玩家的自我福利吧。
故事很长很长,让我们从哪里说起好呢?啊,不如就从开局时的曹丞相说起吧。
不知道诸位一直坚持下来的看官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这一把三P开局之初,为什么先主(子糖)要先拿荆南和永安,而不是直接出兵北上,吞灭襄阳,利用蜀汉势力开局的优势兵锋直指上庸,早日在长江以北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呢?看看后面的局势,由于没有能够早日渡江,先主在新野上庸汉中一线几乎被完全封死,无敌的蜀汉陆军连上岸都做不到,若不是后来的汉中协定,蜀汉势力可以说既无法渡过长江也无法走出四川,外交强悍如斯的子糖酱怎么会犯这种错误呢?
理由很简单,当时的曹丞相太菜了
诸位能够想象一个玩曹孙刘3P开局不修军事府而修工房的人么
(小贴士:军事府可以使你所有的军事行动对行动力的消耗减半),实际上你算一算就会明白,开局修工房造冲车成本绝对要高于出骡车小分队放火烧诚,曹丞相本局第一次修军事府是在长安大战前夕,后主的北伐军距离长安只有不到半个屏幕的时候。必须要承认,开局的曹丞相确实是非常水的,再加上曹魏势力又从某种意义上相对弱于孙刘两家,所以在本局刚开始的时候,非常有趣的一幕出现了,孙刘两家不约而同的开始向荆南进军。
从孙家的立场上来看,荆南并不是一片非常值得留恋的地方,唯一需要拿下的就是一个S级的武将黄忠和两个A级武将魏延韩浩(你不理解韩浩为什么可以和魏延排一起?没关系,慢慢往下看),其他的东西都不是非常必要,毕竟孙家的核心利益在于寿春-徐州一线,若想制霸天下,则要对河北动些脑筋,可是荆南也不能白白送给刘备,若是如此,开局本身就是最强的刘家马上就可以获得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势必会对当时最弱的曹家形成强烈的冲击,这是孙家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对于孙家,开局时刻的底线是至少要握有长沙,保持一个突出部对刘家施加若有若无的压力,使得刘家无法放开手脚打垮曹家。反过来,对于刘家,3P之中非常常见的就是最强和次强鏖战,最弱者围观,先主似乎也是秉承的这种思路,荆南作为整体是一片肥肉,但是散开了就食之无味了,既然自己不能得到完整的荆南,那自然也不能让孙家得到完整的荆南,否则江陵立即就会陷入被三面包围的尴尬之中,所以开局之时出兵荆南限制孙家发展,刺探孙家底线。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因为荆南非常的好打,相比之下襄阳和庐江都还是有点棘手——引兵RUSH?那人才跑光了你破城又有什么涵义呢?另外请不要拿某个PVE引兵之神出来说事,那是神级的.......
这样一来,曹丞相可以说日子过得还是比较滋润的,没有任何人在前期来找他的麻烦,暂时也没有人侵入曹家的势力范围(长江以北),可以慢慢走一步看一步来决定自己的战略。当时曹家的战略其实也非常简单,和刘家拼前期,和孙家拼后期,开局伊始,曹丞相就和文台将军达成了协议,曹家承诺不封堵寿春徐州一线,双方携手对抗拥有无敌陆军的刘家,孙家要在必要的时刻出手援助曹家的江北战线。
表面上看来,这桩买卖赔本了,孙家实际上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就得到了一条没有抵抗的通向徐州的道路,可是实际上,当时的曹丞相并不具有两线封堵的操作能力,战略的规划是必须要实际结合玩家的执行能力的,大家后面可以看到,曹家封堵新野上庸汉中一线是多么的吃力,上庸和新野的港口都不止一次的被强行突破过,汉中尽管有栈道天险,可是如果当时刘家放弃南征倾西川之力北进,天知道汉中最后会是什么结果。
尽管如此,孙家还是净赚的,这也无可奈何,柴桑与江陵对峙的地形决定了在前期时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刘家难于下水,孙家难于上岸,唯一可能爆发战争的荆南又是食之无味的鸡肋,完全没有开打的必要,那么好吧,瓜分完毕之后两家便可以各自调头,一个入江东一个入西川去了。顺带一提,假如开局之时,刘家不顾一切要得到「本是蜀汉之臣」的魏延黄忠,那会有什么后果呢?那我们就可以看到以卧龙为核心的远程晕船队和孙家的舰队大海战的场面了,虽然孙家明显赢面更大,但是结局很明显,那就是魏军最后南下扫平两家。
此时的先主对于曹孙之间的默契协定其实也是有所察觉的,他的做法就是示敌以弱,开局明明可以抢占襄阳进逼江北将曹操送上绝路,但是先主忍下来了,因为他敏锐的洞察了一个问题——只要解决荆南问题,孙刘之间其实并没有利益冲突。曹孙之所以表面上联手封锁刘家,只不过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刘备开局时是最强的,可这种最强是有问题的,因为实际上,刘家的成长性也是最差的,从开局一路打到汉中,主力还是那么十几个人,就堪堪从成都和云南补充了几个一二线人才,张任这个西川第一名将还必须杀掉,所以一定程度上的韬光养晦是必要的。而从实际利益上来考虑,曹刘之间的焦点冲突是西北的争夺,可真正最大的利益冲突在于孙曹之间对于河北的争夺,现在表面上孙曹达成了默契,可是迟早有一家要背叛对方,到了那个时候,刘家的外交局面——被双向敌视的氛围才会真正的改观。于是先主忍耐+找碴,一方面示弱,另一方面证明自己制造麻烦的能力,事实上就是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息:谁跟我合作给我好处,我就能让第三个人麻烦不断,无力与我的合作伙伴争夺利益。但是总的来看,无论如何刘家的主攻目标还是会放在曹家身上,因为无论是抢夺AI资源还是争夺地盘,柴桑口都不是一个好去处。
同样的道理,孙家和曹家也都看到了,所以曹家准备前期全力封堵刘备,后期与孙家陆上决战,而孙家则期望早日夺得徐州进入黄河流域一争河北,双方前期的联合可谓是真正的同床异梦。
想归想,做归做,历史在这一刻逼迫三家做出自己的抉择,前期不着边际的和平发展期已经基本结束,再往下走三家都要图穷匕见暴露自己的战略意图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各自的战略与执行力的对拼了。
总的来看,文台将军的开局战略期望应该是最高的,吞徐州而进河北,曹魏其次,锁蜀汉于山川之外,战孙吴于中原之内,先主最低,保有荆川之地,四下寻衅,在曹孙矛盾爆发之际寻求突破口入主中原。具体执行起来后效如何,又为什么发生了变化,下一章继续分析。
第二章 文台将军幸福的酱油生活
随着荆南几片瘦肉的瓜分完毕,先主立即主动与文台将军达成了和解,双方在荆南暂时形成了势均力敌的和平对峙局面。
另一方面,曹军开始进入宛城,这立刻让先主感觉到了情势的不妙,虽然先主是希望不做出头鸟,避开两家的仇视,但是一旦汉中-上庸-新野防线稳固,那蜀汉连打酱油的资本都会失去,于是一场竞速赛在曹刘两家之间拉开了,谁能够更快,才能在日后的战略磋商之中占据主动地位,毕竟,外交谈判是以实力为筹码说话的。而孙家看到曹军进入宛城地境则大大松了一口气,这说明曹家确实将执行放孙家北进徐州的策略,于是文台将军开始悠闲地打起了酱油。
坦白来说,先主对于曹魏在这一点上可能失算了,他没有想到曹魏会敢于全面让出徐州——毕竟那里有san11仅次于周瑜的神级武将(鬼门被禁)飞将军吕布,孙家已经有了黄忠魏延,再得到了吕布张辽等一批陆军系的武将,孙家将成为水陆双向的霸主。大概在先主原本的看法里,曹魏不会死死锁住上庸方向,而是会直奔徐州,最少也应该将孙家控制在小沛以南,所以他才没有急于北进,就是怕刺激丞相,促使曹家西进。可是现在刘家的麻烦大了,曹家主动的彻底的放弃了徐州,选择了锁死刘家,于是先主只能立刻调兵北进,要在丞相立足未稳之际突破长江防线,不然以后的酱油都没法打了。
而从当时的力量对比上来看,曹魏的经济能力要远弱于孙刘两家,尽管兵进神速,在襄阳落城之前就吞没了宛城与上庸,可是军事实力仅仅只有刘备的一半不到,能否据守长江实在是让人忧心忡忡——说到这里,丞相当时犯了一个大错误,襄阳落城之前本来有一支刘表的远征军跑到了新野,文台将军当即提出要丞相让出新野给刘表,等先主拿下襄阳以后再尽收新野的刘表系人才,当时丞相考虑了两件事情,一个是新野已经有了一定的建设,而当时曹魏经济很窘迫,舍不得,另一个是襄阳有不少水军系的人才,丞相拿了暂时没什么用,先主拿了也许会考虑进军东吴的问题。现在反过头来看,丞相当时的想法实在是二B得无以复加。
当时反倒是正在打酱油的文台将军经济军事双优,兵力是丞相的两倍,金钱是丞相的三倍......
可就在曹刘长江流域剑拔弩张,即将一战之际,文台将军做出了令人震惊的举动,这也成为了本局的第一个转折点——孙家主动放弃荆南两城了。
没错,虽然截图得比较少,但是顺序并不是黄书首先进攻,文台将军不能抵挡然后撤军,而是文台将军首先就没有对荆南有任何建设,而后更是撤走了大部分的部队与将领,黄书发觉了这种情况,派兵试探,结果孙家真的不做任何抵抗就交出了荆南。实际上,这是孙家战略的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就是孙家将彻底放弃与刘家在荆州的对峙,全力北进,誓要夺取河北。柴桑口尽管还有驻军,可这只是装装样子,或者说担心曹操一触即溃,基本上,孙家不会对曹家施以援手了。可叹的是,丞相一直到了很后面才想通这个节点。
得到了荆南的刘家心领神会,襄阳的部队立刻整装待发,随时准备冲击上庸,另一方面西川远征军也即将抵达梓潼,直接威胁当时还不在丞相掌中的汉中。无可奈何之下,丞相兵行险招,在刘家发动对上庸全面进攻的威胁之下调走了上庸的一部分主力进攻汉中,故意向孙家示弱,并表明如果没有援兵,长江防线将马上崩溃。文台将军没有办法,他不能坐视丞相被拦腰斩断,于是派出了一支没有携带兵装的舰队威胁襄阳以东,做酱油状。先主响应的派出了一部分部队应对,可是对上庸的压力丝毫未减,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是他最后的上岸机会,否则日后即便再登陆也收不到任何AI资源了。
三家的算盘都打得很精,先主希望一击致命,以弥补自己之前所做出的误判,文台将军希望继续酱油,给予刘备一定的压力但又不阻挠他的进攻,丞相则故意示弱,诱使先主来犯之余也迫使孙家派出援军。可惜,最后的战斗结果是黄书败退,尽管赵云队俘获了郭嘉甄姬两位重要谋臣,但进攻上庸的计划被全盘粉碎了。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曹魏早早的研究了强弩科技,而蜀汉却练投石都还不能发射,一级科技的水军与三级科技的弓弩完全无法对抗。
在这一轮的三家博弈之中,先主可谓有得有失,得是指孙家主动放弃了荆南,天上莫名地掉下来了一块馅饼,得到了完整荆南的一块大后方根据地,经济实力更上一层楼,失是指没有看出孙家弃地的行为实际上标志着东吴对蜀汉彻底进入酱油阶段,他绝对不会真正的开战,即便是后来派出来的援军也没有携带任何兵装,这种错判以至于黄书将为数不少的部队布防在东面,严重削弱了对上庸的进攻能力,导致了最后房临港的败退;孙家主动放弃荆南利益,全力北向,目前来看也可谓有得有失(实际上是有失无得,不过这要结合后面的情况了),失去的是荆南的实际利益,得到的是全力北伐无后顾之忧的局面,但是在柴桑口援军派遣的问题上被丞相投机了一把,算是一个无奈的错判;曹家在这一轮中则赚到了不少,一方面成功投机,将大批部队北调迫使孙家来救长江防线,另一方面又成功击退了来犯上庸的荆州军团,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说是「最弱」的地位带来的好处。
第一次房临港之战先主含恨以后,三方各自开始向自己圈定的势力范围进军,刘家开始远征云南,曹家收下了洛阳与陈留,孙家则开始进军小沛下邳与吴中三郡。同时,文台将军看到了丞相日益壮大的实力,意识到了自己开始的救援其实有些没有必要,反而是使得曹军得以腾出手来夺取北方,此刻曹孙两家在中原仅仅也只有濮阳这一座城作为缓冲带了,于是文台将军立即撤走了原本驻扎在湖阳港用以掩护新野的水军,彻底放开了刘家北上的道路。
可是为时已晚,此时的黄书已然错失了上岸的良机,大批部队聚集在长江沿线港口外围仅仅只能游行示威却没有发动攻击的能力,反倒是吸收了司马家的丞相还有余力能够北进邺城,抢占河北的滩头阵地,真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但一支具有威胁性的部队已经入驻了剑阁,汉中以西的定军山也即将开战。
在这一阶段的博弈中,综合来看,最弱的曹家赚到不少,孙家和刘家则基本维持不赚不赔,开局以来的均势局面并没有被打破,不过很快,曹孙刘之间的均势就要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了。
第三章 定军山之盟
很快,随着曹刘两家在汉中-上庸-新野三线全面拉开阵仗,三家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复杂而微妙。
当时的曹刘两家都看出来了孙家希望酱油到底的心愿,对于先主而言是欣喜,他可以专心致志的对曹魏发起全面战争,对丞相而言则是五味杂陈,因为这与当初曹孙之间协定联手抗刘已经相去甚远,文台将军等于就是利用曹家被拖住的良机准备火速登陆河北。
于是,当时在曹孙两家之间拉开了一场艰难的外交谈判,丞相向孙家开出的条件是河北中分,邺城晋阳莉归曹家,平原南皮北平壤平归孙家,但是孙家必须立即派出部分主力部队反攻荆南。现在来看,孙家估计暗自觉得好笑,文台将军若是想继续牵制刘家,那当初平白无故放弃荆南干什么?更何况,此时的曹家有没有和孙家谈判的资本已经是一个值得质疑的问题了,封死了先主全部的出路之后,刘家几乎必定会不顾一切的向北进攻以寻求出路,而在中原一带,孙家抢夺AI资源的速度是要更胜于曹家一筹的,同时兵力也远远强于曹家,当时即便是曹家抽风式的闪电战抢先攻占了平原,也没有办法在漫长的黄河沿岸阻拦孙家一点突破。
所以,文台将军开出的条件就注定不会那么好,他同意了丞相中分河北的建议——因为按照这种分法,丞相的战线将绵延千里,几乎城城临敌,处处开战,完全没有后方可言,一旦来日曹孙翻脸,河北旦夕即可易手——那么现在就把那三城当做稳定丞相的一块小蛋糕,毕竟河北最大的AI资源袁绍是在平原南皮两城的。可是另一方面,孙家否决了丞相关于柴桑口出兵攻打长沙的提议,文台将军认为顶多只能酱油一下示威一下,上岸作战是要慎重考虑滴,因为无论黄书在长沙抵抗与否,这种做法都会令本已没有矛盾的孙刘两家之间产生新的问题。如果黄书在长沙不抵抗,那么当初放弃荆南,放弃孙刘矛盾的构想就被打破了,等于回到原点,重新拾起烫手山芋,如果黄书激烈抵抗,那么丞相就可以大大的松一口气,可问题是松一口气之后曹军会不会直指河北呢?
于是最后两家堪堪谈成了中分河北,酱油荆南,保留濮阳作为缓冲地带三个条件,处于弱势地位的曹丞相几乎毫无办法,因为按照目前的MF速度,曹家是无论如何来不及阻止孙家登陆河北了。可惜,上苍有时候就是那么希望和大家开玩笑。
这里只有这一张截图比较能够说明问题了,当时的情况是,孙家的徐州兵团主力已经全部挤在下邳以西的那个狭窄路口,静待下一个回合全军突击冲到下邳城下,可是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吕布居然主动反击了,下邳军突然出击,一个回合就将堵在路口的吴军杀得七零八落,同时北海还派出了一支偏师夹击小沛!
飞将军实在是威武啊,虽然这次反击不会改变他最后被消灭的命运,但是却大大改变了曹孙刘之间的博弈格局。因为这次反击,吴军登陆平原的时间至少要被拖后三个月之久,对于曹丞相来说,一个充满诱惑的选择出现了——曹刘和谈,独霸河北。
不妨让我们来看看当时丞相面临的具体情况,一方面是被逼到绝路而咄咄逼人的先主,一方面是财大气粗而疯狂酱油的文台将军。西北与河北都是肥肉,不过明显河北略微更肥一点,其实如果单看人才的话,西北与河北是差不多的,西北有张鲁(是的,别怀疑,他没灭,在西北活的很滋润)、马腾、董卓、韩遂等人的武将,华雄、李儒、王双以及马家军不可谓不精锐,河北则有袁绍、公孙、韩渠为首的三大势力,主要武将就是袁绍军团和白马系。可是若看看经济产出能力,双方就不可同日而语了,比起河北来,西北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不毛之地,仅有武威一城具有发展空间,这对于当时经济实力处于三家最弱的曹丞相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是,马腾系的武将全部都是仇恨曹操的!天杀的的光荣,251假想剧本居然没有取消这一点,你们老子还在呢,关丞相嘛事?所以即便丞相拿下西北,也只能效仿先主在成都城下处斩张任一事,将马家杀个干干净净,那这样的话,就真是赔本买卖了。
那么,丞相有没有可能一边占住西北,一边攻占河北呢?
坦诚的说,有难度,但是并不是做不到的。如果真的这样做了,要面临两个困难:
第一,巨大的操作压力——如果当时操作曹家的是3ss或者是现在的丞相,也许真的会放手一搏,赌一赌能不能鱼跃龙门。抢占平原双面宣战最大的难点在于濮阳,后来曹丞相与先主缔盟之后大大咧咧的开进了濮阳,文台将军也没有敢于正面对抗,那是因为丞相近半数的主力部队都集中在了那里,可是如果双向作战,文台将军几乎可以肯定的会去火速攻占濮阳。濮阳的位置太重要了,如果濮阳在孙家手上,曹丞相的河北军团与中原军团就被彻底斩断联系了,尤其孙家水军还能控制黄河航道,可攻击的选择面实在是太宽了,其中最好打的就是陈留,吕布和周瑜率领陆战系武将走南面、吕蒙和陆逊率领水军系将领走北边,这要守下来实在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尤其更重要的是,如果屯兵陈留过多,孙吴调头去打洛阳怎么办?去打邺怎么办?去打平原怎么办?孙家甚至可以从邺城南面的白马港登陆,而后两面夹击平原。后来濮阳在曹丞相手中而仅仅是北海在孙家手中时,黄河航道上都非常难受,如果濮阳真的在孙家手中,后果完全不堪设想。相比之下,黄书这面能够给予丞相的操作压力就小得很多了,在黄书没有三级水军科技之前,新野上庸可谓固若金汤,即便有了三级水军科技,也只有一个张允是水S——蔡瑁都督被杀了,你们懂的——唯一能够制造麻烦的构想点在于自剑阁长途奔袭天水,这也是后来先主在反复考虑的问题。不过实打实的说吧,长途奔袭天水绝对不是什么好棋,因为我们都可以看到,本次3P之中,凡是长途奔袭的作战,基本上都失败了,理由很简单,给予对手反应和准备的时间太长了。
第二,巨大的心理压力——人们都希望自己是站在多数派一边的,一旦沦为少数派,便极有可能被联手打击到high,比如,万一文台将军像吴后主一样从江夏出兵帮黄书打新野......比如文台将军提前和黄书做那笔人才交易,在这种巨压之下,第三方如果没有绝对的优势,很容易顾此失彼。
当时丞相的心情可谓相当复杂的,孙家已经明确拒绝了与曹家的全面合作,只同意这种脆弱的临时和平协议,那么与黄书缔盟呢?
是个人都想得到,如果要与先主缔盟,必然要交出汉中,可是汉中这座城池实在是太重要了。首先,只要城内还有人,这座城池没有任何被攻占的希望,其次,对于黄书而言,一旦拥有汉中,就意味着他彻底走出大山了,原本川中的军资粮草都必须历经漫长的蜀道辗转而至荆州,方能化为战斗力,现在可以直接北上汉中了,那么接下来无论进攻西北、长安还是上庸都是可以考虑的选择。同时,如果放出汉中,这也就意味着丞相前期封堵黄书的战略全盘报废,黄书得到了汉中之后,实际上也不会真的调头南下,去攻打柴桑口,只有一个水S的蜀汉是无论如何无法挑战孙吴的。所以到了最后,黄书还是会来打丞相的长安,那么到了那个时候,丞相能不能抗住三城合击呢?
即便是真的与黄书缔盟了,丞相随后也面临两种不同的思路。
其一,火速攻占濮阳平原,而后平定北方,迫使孙家接受既定事实,再回头与孙家缔盟反击西北汉中,同时协助孙家攻占荆州,彻底废掉刘家以后再利用汝南的天然优良地形与孙家决战于寿春城外——有那么一点理想化,但是如果能执行确实是最优方案。
其二,直接进攻小沛,从孙家手上抢夺吕布系的人才,同时将孙家彻底锁死在寿春以南,而后与黄书决战长安——执行难度非常大,还要需要刘备配合才能打死孙家。
那么现在摆在丞相面前的就有至少四种以上的选择了,丞相当时是很不甘心的,继续找文台将军磋商,无奈文台将军并没有因为吕布的反击而改变自己的条件,他依然死死盯着河北并不愿意和黄书产生矛盾。好吧,既然孙刘之间无法产生矛盾——刘家是没办法,孙家是不愿意——那么最后迟早是要联手来消灭曹魏的,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一搏。可以当时丞相的自我认知水平,双线开战几乎是没有希望的事情,那就只能与黄书结盟了。
就这样,本局的第二个转折点,也第一次强弱易手的【西北协定】就这么诞生了。
1.施放甄姬、郭嘉
2.三虎和孔明不准调往西北
3.汉中换襄阳
4.荆州主力前往进攻江夏柴桑
5.长安必须在西北四郡前拿下
6.绝对停战期一年零两个月 254年1月11日—255年3月11日
7.陈泰队坚守至汉中换防,军乐台主动撤除
协定之中需要解释一下的是第四款,汉中换襄阳,汉中交给刘备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为什么要襄阳呢?这是基于以下两种考虑,首先是当时的襄阳建设的非常不错,是黄书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汉中给了黄书是没办法,但是至少小小的削弱一下黄书的经济来源。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一旦将来孙曹再度结盟,襄阳就是协助孙家进攻江陵的最好跳板——是的,不要怀疑,曹丞相帮助孙家夺取荆州的心是非常坚决的,因为这是完全符合曹家利益的。可惜后来襄阳没能发挥任何作用——这是后话了。
在这一轮的外交博弈之中,黄书是不折不扣的人生赢家,和荆南的情况一样,也是几乎什么都没干,就坐在那里等着曹孙矛盾爆发,天上就掉下了馅饼,不但得到了汉中这个重要的战略据点,同时还可以坐看曹孙之间爆发河北大战,简直就是笑到抽筋;丞相的情况目前还不好说,放任蜀汉出川的恶劣影响一时之间还无法体现,和黄书缔盟抢占河北能否成功也还需要观察,不过从整体战略预期上来看,还是赚了不少的,毕竟西北换河北是一桩比较划算的买卖,如果能够集中全部主力与孙家的北方军团一战,赢面也是不小;而对于孙家来说,这一轮外交博弈可谓是人参餐具,没有及时看到曹魏方的方针变化,在利益分割上过于强硬,导致曹家转向刘家,这不但意味着河北的局势将变得扑朔迷离,同时也意味着之前放弃荆南的行动很有可能是打了水漂,如果不能与曹家一战而争得河北,孙家就将会从最强沦落为最弱。
定军山之盟的签订使得孙刘之间强弱易手,曹家尽管依然垫底,但是得到了独霸河北的机会。不过外交条款的影响力始终是依赖君王们的具体执行而定的,下一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最后三家在定军山之盟的影响下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第四章 丞相的二B酱油生活
定军山之盟签订以后,先主非常守约的重整了荆州军,尽管极度缺乏水S,但是依然派出了大半的荆州部队进逼江夏城下,声势浩大,场面颇为壮观。反倒是文台将军对于先主摆开的阵仗颇为不以为然,一开始仅仅派出了部分杂牌和少数一线武将与之对峙,后来才逐渐对夏口港和陆口港增兵。
San11的某些特点注定了这是一款防守方巨大优势的游戏,当然,不能否认的是,现实战争中防守方也是占优势的,可不见得有San11里面这么大。愚人节期间丞相曾经做了一期欢乐的蜀汉大败特别娱乐节目,可是必须要指出的是,当时吴蜀的交战结果在蜀军首先发起攻击的前提下真的是蜀军大败,败得一点脾气都没有。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部队数量过多,蜀汉智囊团的战斗力大打折扣,比拼的更多的是双方互相火船敢死冲锋;其二,蜀汉的水军适性实在是太低了,大家可以自己切进游戏看一下五虎将下水以后攻防比低到一个什么样的地步;其三,防守方后手优势太大,尤其在这种十万人左右规模的战斗中,一轮后手优势往往意味着对方数以万计的士兵丧生。
退一万步讲,就算江夏被黄书打下来了又怎么样呢?一旦将来孙家主力兵团反攻,在这座水畔城市里,蜀汉没有任何挣扎的余地。
想通了这些节点就可以看出来,当时的文台将军比曹丞相不知道要厉害多少倍,可即便如此,被人家数万大军逼上门来牵制住也不是什么很愉快的事情,牵扯的兵力武将资源都不能算少,更重要的是,对于长江局面的反复考量会分散文台将军的注意力及并不宽裕的行动力,这才是要害所在。
另一方面,拿到了汉中的黄书自然是马不停蹄的直奔西北而去,因为此时的西北正在不断派部队进攻已经被丞相收入囊中的长安——这不等于给丞相送武将送P值么,黄书断断不能容忍。
在黄河两岸,终于能够聚集起主力部队的曹魏则两路大军同时开出,直指平原与濮阳。而此刻的文台将军还没有能够剿灭飞将军入侵小沛的余孽.......
本来文台将军是打算与丞相会猎濮阳一决雌雄的,可是撇开操作水平不谈,当时的徐州军团真的没有与曹魏陈留军团决战濮阳之外的资本,不说别的,陈留军团5K人四级科技S适性的精锐弩兵就有六队,带队的还都是一帮子变态。吕布都还没能够吞掉,孙吴能够抽调西进作战的部队实在是不堪一击。而且更严重的是,如果这些部队损失在了濮阳城外,那么小沛就很有可能被曹丞相一波逆推带走,这种情况是孙家无论如何都要避免的。于是思量再三,孙家放弃了对濮阳这个「河北之匙」的争夺,全面龟缩小沛城,做出战略守势。曹刘联盟的意义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黄书继续牵制丞相,曹魏是断断无法聚集如此之多的部队双向东进的——当然,这也与丞相操作能力不足有关。
占据了濮阳和平原之后丞相可谓局势相当不错,是为开局以来最佳状况,紧接着,一个开始没有能够确定的问题被摆上了台面——对于此时的曹魏而言,究竟是要北上逼迫拿下河北全境制造既定事实,还是要继续东进,与孙家彻底翻脸,将其赶出徐州?
当时丞相考虑了很久——因为某人当时一直不上线,也只能想想而已——如果北上夺取河北,孙家自然是对我无可奈何的,但是现在来看,曹孙两家已经不是翻脸不翻脸的问题,而是吕布这块最大的肥肉究竟谁来吃的问题。外交谈判是以实力为基础说话的,如果吕布势力全部被曹丞相吞并,再加上河北剩下的袁绍公孙,再占据了汝南小沛两个战略要点,孙家对于曹家就基本成为一个无害的愤怒看客了,剩下来需要做的就是与黄书决战大西北。反之,如果这块肥肉让孙家吃掉了,那么曹孙之间就很有可能形成在徐州的对峙——就像后来发展的一样——孙家只要能够获得一个出海口,当然濮阳最佳,北海其次,下邳最次,那么曹丞相的黄河两岸将永不得安宁。如果想避免这种情况出现,那么就必须说服孙家,在徐州被消化殆尽以后承认曹家对河北的掌控权,而后双方将主力转移至荆州主战场,同心协力对抗刘家。当然,这有些理想化,但也绝对是曹家最希望出现的场面。
于是,又一场新的外交磋商开始了。不过,这一轮曹孙之间的磋商交流的内容非常简短,基本就是曹丞相对孙家表达了承认孙家在徐州的支配地位,并同时希望能够帮助孙家出兵夺取荆州的意愿,孙家的反应很含糊,表态并不明确,似是而非。
接着,丞相开始犯二了,首先是飞调了一批武将离开濮阳前往襄阳布防——这就是不想开战了嘛——紧接着,在看到孙家出兵下邳之后,在QQ上某人的鼓动之下又改变了自己之前的战略部署,在没有做好充分战争准备的情况下,从濮阳调遣了一批部队进攻小沛。
这是一次彻底败家的军事行动,而且还是从两个方面来败的,首先是外交格局上,可以说完全不用考虑打不打得下来小沛城,从出兵的那一刻起,曹丞相自汉中协定以来的酱油红利就彻底报销了。先主看到丞相出兵的反应是暗喜,因为这意味着曹孙之间的矛盾全面铺开了——那么,蜀汉的长江军演就可以结束了,总得公平一点,让曹孙主力能够硬碰硬的来一仗嘛。这也就意味着,曹丞相的外交格局从最佳的酱油围观地位变成了被孙家敌视并且与之开战,黄书成为了新的酱油围观者。
其次是军事格局上,这一仗败得一塌糊涂,部队覆灭姑且不论,要紧一线武将被抓者甚众,差点就摧垮了曹家的整个濮阳军团,还好当时文台将军没有意识到虽然禁杀俘虏不代表不能流动监狱招降,没有像丞相后来在长安和濮阳一样制造天牢,而是简简单单的关在了城里,否则孙家将因此一战逆转天下大势。同时孙家在此战中看到了曹家的真实战争水平,更是坚定了夺取河北的信念,而曹家则因为损失过于惨重,以至于整个濮阳都丧失了对小沛的威慑能力,最后若不是平原城下成功的阻击战,整个河北都将因此易手。
那么小沛到底能不能打?实际上是可以的,当时丞相面前也确实是一个攻占小沛的良机。作为一个城防科技以前只有2200耐久的城市,小沛是san11里少数几个易攻难守(仅针对自濮阳陈留下邳三个方向,不包含寿春)的变态之所在。只要攻方能够迫近城下,达到可以使用火球烧城的位置,守方将无比艰难的面临一个选择——究竟是以运输队的形式将城内兵装物资撤出现场补给,还是以部队的形式全部派出?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其实无论哪一种做法,守方都已经丧失了防守的近距离出兵优势。可是有那么几个先决条件必须被确定,第一,攻方要在部队数量和总兵力上双项占优,第二,周火神不能在城内........所以,当时看到周瑜入驻城内以后,就根本不应该继续发动攻击了,可是丞相冲动了,所以招致惨败。
还来不及停下来反思,很快,几乎就在小沛之战结束的同一时间,双方对于北海这个吕布势力最后据点的争夺就开始了。
从当时的截图中可以看出来,实际上,在小沛之战的同时,双方就已经在北海互相对峙了,但是双方都不愿意首先进入北海地界,因为这样会招致AI的反击判定,从而使得对方可以实现不遭遇抵抗的突袭。
但是小沛战败以后,事实上曹丞相对于北海已经失去了独吞的能力,所以也就无所顾忌了,首先对北海发起了攻击,只求尽可能多的捞到吕布势力的人才。
最后,在双方谨慎的互相斗争之下——没错,这一战双方其实都非常谨慎,丞相也冷静了下来,稳打稳扎——吕布势力中的吕MM张辽张紘落入了丞相手中,其余人等被孙家得到。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小细节,其实吕布已经是孙家的囊中之物了,因为早在小沛的时候,貂蝉就已经被俘虏了。
北海沦陷以后,曹军徐徐撤至临济港,曹孙之间暂时进入了一轮休整之中,同时,先主也已经拿下了西北,正在观望局势,三方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调整。
最后让我们来总结一下,在这一轮的的具体操作中,三方在汉中协定影响之下分别得是有多大。
首先是人生赢家刘皇叔,得到了西北姑且不论,重要的是在长江流域的战略调整,不仅沉重打击了次强的孙家,也让最弱的曹家没有能够酱油到底,围观曹孙鏖战之余更能够置身事外,保持与曹孙两家零利益冲突,更兼拥有目前最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所以无论曹孙两家战况如何,在接下来新一轮的磋商与谈判之中可以说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然后是喜忧参半的孙家,虽然在上一轮的外交中遭遇沉重打击,丧失了对于河北的主动权,但是在战术布局上发挥出色,顶住了柴桑口、寿春、小沛、北海的四线压力,成功的保住了徐州的利益,更沉重的打击了丞相在黄河沿岸的势力,为下一步河北的作战计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是下一步何去何从却是一个疑问。因为此时曹家已经占住了临济港濮阳平原三个据点,拥有随时剿灭袁绍的能力,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袁绍势力必将全盘落入曹家手中,此时是否值得继续全面进攻河北,是需要考量的。
最后是二逼了很久的丞相,汉中协定可以说是一次略带冒险的利益交换,前半截丞相完成的比较出色,中原主力屯集于汝南,威胁寿春,河北军团突袭濮阳,抢占平原,并且在临济港建立了强大的滩头阵地——一直到这里都很完美——接着,小沛一场赌博式的进攻,葬送了之前近一半的胜利果实,不仅仅在外交上葬送了之前的大好局面,更是直接动摇了河北防线的稳固程度,更将丞相战术上的弱势暴露在了孙刘两家面前。
时代的巨轮缓缓转动着,三方现在都在消化之前的果实,反思之前的局势并调整战略,很快,新的大势就要冲击而至。
第五章 长安会战
徐州战役结束以后,孙家的外交局面开始进入了一个非常微妙的领域——此刻曹刘两家都希望拉拢孙家与之同盟。
对于刘家而言,西北三郡已得,尽管上庸这个重要的交通枢纽依然被曹家掌控,以至于荆州和汉中之间无法顺利实现物资调动,但是此刻已经不重要了,当时整个西北包括汉中刘家屯集了约十五万大军,粮草辎重不计其数,而相比较之下,长安城内的曹军不到五万人——不是没兵,而是战线太广。只要孙家愿意合作,刘家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凭自己的实力直接击破长安城。另外顺带一提的是,长江军演实际上传达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给孙家——蜀汉的水军绝对没有能力威胁柴桑口,刘家对于孙家是完全无害的存在,只要孙家不主动进攻荆州,刘家愿意一直与孙家和平到底。
对于曹家而言,此时此刻,刘家才是真正的心腹之患,由于地理因素的制约,曹家此刻绝对是不愿意两面作战的。河北肯定不能退让,但是长安也不能轻易失去——如果长安失守,曹丞相最核心的经济区域关中一带就将彻底沦为战场。所以此时此刻,曹丞相最希望看到的是曹孙合作,曹家甚至可以主动帮助孙家攻打荆州,只求盟约。因为孙刘一旦合作,一者进逼关中,一者横渡黄河,曹家将面临的极有可能就是被肢解的命运。反过来说,一旦曹孙合作,蜀汉荆州势必难以保全,一旦退守永安,就再难出川,到那时,占据上庸濮阳两大战略要地的曹魏再与孙吴决战也不是一件坏事。
所以此刻孙家的态度非常重要,一如当年武涉对韩信的那番话「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但同样的,这也暴露出了孙家目前最大的一个问题,从硬实力上来说为三方最弱,如果不能够及早翻身,将来就真的只能对天下大势作壁上观了。文台将军当时是怎么思考的丞相并不知道,不过从后来的交流和战略中可以明晰两点:第一,孙家对于河北志在必得;第二,当时的文台将军更多的考虑是如何增强自己的实力而不是平衡三方势力。再加上徐州曹魏新败,更是从侧面给予了文台将军信心。更兼之,此时通过外交谈判,已经无法再从曹魏手上攫取任何利益,因为此时任何曹孙交界的任何一座城市都至关重要(汝南、濮阳、平原),于是——文台将军最终还是选择了和暂时对他没有任何威胁的刘家合作。
就这样,新的一轮协定出台了,蜀汉方面同意了与孙家的合作——没错,外交上又是蜀汉占据主动权——同时双方还进行了一次人才交易,孙坚流放了贺齐、全综、孙瑜三个水S以及名声张邈,而黄书流放了能吏蒯越。
紧接着,孙家开始全国战争总动员——完全就是下了破釜沉舟的决心——将寿春以南的物资几乎全数调动至徐州一线。这里不得不提到的是,文台将军比丞相更敢于豁出去,当初曹刘之间汉中协定之际,曹家尚且不敢调走上庸的驻军,而此刻柴桑口已然接近空城状态。
另一方面,双方在寿春和临济港更是爆发了小规模的对峙与前哨战。
在荆州,由于曹孙之间无法达成协议,所以丞相主动放弃了襄阳城收缩防线,希望继续利用长江来堵截黄书的无敌陆军。但是此时先主并没有急于发起全面进攻,而是不紧不慢的拿回了襄阳,然后陈兵虎视,打算利用丞相两面作战这个最大的劣势问题来寻找破绽。
丞相一看,既然你们都在备战,那好了,我先去收了南皮再说——于是在暴风雨来临的前夜,袁绍同学不幸的被一刀毙命。
可惜天不假年,就在这个紧要的当口,某糖居然玩起了失踪,兼之前一阵某糖时常失踪的表现,为了战报的继续——啊不对,是先主的生活过于骄奢淫逸了,以至于英年早逝。于是,蜀汉后主华丽登场了。暂时来说,后主的登场一点影响都没有,此时的丞相甚至懒得去与后主沟通和平的可能性——因为丞相相信任何一个刘家的当局者都不会在这种局面下与曹魏和谈,即便是丞相自己也不会。不过,实际上,影响很大,非常大,相当的大,此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还来不及哀悼先主的离世,曹孙两家临济港的前哨战就演化成为了大规模的战争,孙家开始出动主力部队进逼,意在争夺黄河渡口。
虽然丞相相较小沛之时已经非常小心谨慎了,但是一个战术错误葬送了临济港的局势。
从图中可以看出来,丞相的布局本来是想利用孙吴两队低智商人员堵住路口,而后利用精锐弩兵及投石舰(丞相没造过船,这是从司马家的洛阳弄来的)在狭长的道路上阻击孙家。可惜棋差一招,杜预队走位过于突前,被弓神+双弓将连续两轮三连击,水军也没有能够发挥作用,以至于在援军离临济港仅仅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被突破了防线。最终,临济港被突破,虽然援军及时撤回,但是王睿吕岱二将所率领的曹魏当时仅有的舰队因殿后不能逃脱而全军覆灭。此战又是一次孙吴战术上的重大胜利,以仅仅不足一万人的代价全歼了临济港三万守军,突破了这个让孙吴如鲠在喉的据点,更获得了一个良好的港口,为下一步进攻平原铺平了道路。
此战不仅仅再次暴露了丞相战术上的弱势,更是凸显了另一个问题——由于主力部队完全无法集中,曹魏在单个战场上面临严重的质量劣势,同样是S级的弩兵,曹魏还有科技上的优势,可杜预与黄忠蒋钦孙尚香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看到临济港的战局之后,筹备良久的蜀汉终于出兵长安了。不动则已,一动则气壮山河.......下图中光是出动进攻的部队就多达十一W人
荆州水师也全面出击,直逼新野,后主利用自己的斗舰砸城,双方主力部队则以湖阳港为轴心激烈交火——魏军精锐弩兵占据树林,蜀军由于缺乏水S,无法使用投石,一度被逼后撤。不过这边只是牵制与反牵制的辅助战场而已,同样的对峙还出现在上庸与汉中之间,双方都没有掉以轻心,上庸当时屯集了八万,汉中也有约五万人马驻守。另一方面,在蜀汉的主力部队进入长安的攻击范围之后,孙吴也完成了主力部队的集结,大批舰队驶离临济港。
曹丞相此刻的局势可以说是危如累卵,翻一翻当时的帖子就会发现,连舆论都是一边倒的认为曹魏此战必败,长达数页的回复中仅有一人认为丞相此战尚存希望。
可是当时的实际情况却并不是这样,有兴趣研究的话,下载当时的存档(原帖首页有下载链接)仔细把玩一番就什么都明白了。为什么从截图中看来如此危险的局面,最后的结果却那么令人差异呢。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非常多,让我为大家一一道来。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此时三家的后勤状况。
曹魏资金收入10467,军粮收入142280,现金存量81653,兵粮存量885675,现役部队475306;
蜀汉资金收入16856,军粮收入142196,现金存量207479,兵粮存量966649,现役部队402584;
东吴资金收入12829,军粮收入75123,现金存量80457,兵粮存量660138,现役部队292357。
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暂且撇开孙家不论,在曹刘两家之间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实力更强的一方军事实力却偏弱呢?是先主后主觉得自己的兵力足够了么?不可能,战争年代怎么会嫌兵多,长安的远征军很多都只是五千人队——是蜀汉的主政者们操作跟不上来?搞反了,当时操作最差的是曹魏,行动力都不太会剩——是因为曹魏能吏名声多?也不对,其实大家都有很多名声能吏,彼此彼此。
真正的秘密在于「委任」二字,PVP打得多的玩家常常会喜欢做这样一种事情,将一座占下来非前线的城市全部种上市场和造币厂,然后留一两个武将偶尔搞搞治安和运输,产出的钱粮全部运送至前线,然后交给那些高政治高魅力的内政人才来征兵或制造军械。不能说这种做法有错,以一种专业分工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毫无疑问有它的合理性,尤其PVP又以小范围的区域作战居多,典型代表就是当年的南中3P,大家打来打去也没有走出四川,城池有限,钱粮稀缺,而行动力相对富裕。可是本场PVP情况发生很大的变化,san11这个游戏里,当拥有的城市超过一定数量之后,行动力的增长就远远比不上钱粮的增长速度了,行动力和钱粮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变化。这种时候,钱粮开始变得相对富余,行动力相对稀缺,用经济学的语言来阐述的话既是指行动力的边际产出开始变得高于钱粮——如果你不明白,那我举一个例子,开局的时候大家还会造人才府用搜索来消耗掉自己过多的行动力换得一点点钱财,而打到了后来,一座城市里即便一个高政治人才都没有也可以不断征兵造军械,完全不在乎一点点钱粮的损耗,这便是由于行动力和资源稀缺性发生变化而带来的不同做法。
在这种情况之下,一心一意种市场的城市就显得略有些不合时宜了。丞相开始采取另外一种做法,也就是很多玩家在PVE中经常使用的做法——在一座城市中,建好近乎等量的三级市场和三级良田(当然是环绕造币厂和粮仓的),再建一座三级兵营一座三级锻造厂,再依据城市特点补充其他建筑或者不补充(比如军马特性的城市必然要补充一个三级牧场),留下大约十名参差不齐的武将,而后单独建立一个委任军团。这样你就会发现,丞相接下来要做的,只是定期来这座城市收租既可,AI由于判定问题,并不会去摧毁丞相事先的布局,又由于单城市军团,也不会调走武将至只剩三人(多城市军团中常见情况),AI只会在这座城市里不断造军械征兵巡查等等。
这对于当时的曹丞相来说帮助简直太大了,在损失十几行动力和少许钱粮收入的情况下,曹丞相的军事实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扩充,尽管没有从收入来源上解决问题,可是曹魏一方资源转化为战斗力的效率却要远高于蜀汉及东吴。这也就是为什么曹魏一方部队数量最高,可现金存量偏少的缘故。当然,当时的丞相还仅仅委任了陈留、许昌、邺三座城市而已,随着战局的进一步深化,这种做法的助力在后面将得到更大的体现。
其次是战略思路的问题,此时,三方的思路都还受制于现实中的军事思考,没有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到san11这款游戏的一些特性。比如,当时三方采取了一些在战略上几乎是相同的做法——曹魏屯兵汝南压制寿春、蜀汉屯兵汉中提防上庸、孙家屯兵小沛提防濮阳,甚至包括蜀汉对新野的攻击行动,实际上也是一种牵制。可问题在于,这些做法实际上大部分都是接近于没有必要的,当然,更多的是指被牵制和被压制的一方。
为什么说有些没有必要呢?因为san11这一款游戏注定了一点,这是一款防守方占有巨大优势的游戏,对于大多数城市而言,如果进攻方不集结两倍左右的兵力优势以及武将质量优势,你会发现根本就无法落城——为什么?有很多因素,结合这次长安之战来说,蜀汉部队从汉中出发之时,如果我没有记错,长安的兵力尚且只有四万余人,武将十余名,可是当蜀汉的部队抵达长安城下时,城内的守备部队已经急剧扩充至八万,武将五十余人,那你说蜀汉该怎么做?继续从后方增兵?那前线部队就在这里干等着?那如果曹魏也一起增兵呢?没有战争迷雾、武将飞调速度快、兵力征召速度快、部队移动速度相对缓慢,这一切的一切注定了进攻方必须集中压倒性的优势才能取得胜利。
结合这种思路来看,那么在其他相对不太可能发起战事的战线上屯集大量部队就显得没有必要了,典型代表就是当时的汉中和汝南,以汉中为例不仅仅驻扎了大量的部队,居然还驻扎了以诸葛孔明为代表的众多一线武将——所以后主才能对上庸发起一次独立的进攻。可是这毫无疑问的、严重的削弱了长安远征军的实力。
那相对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其实后来即位的北地王在这方面的战略思路上大有突破,我们以后再说。
再次一点也是最直观的一点,就是部队搭配的问题。后来有玩家指责群弩战术是一种非常IMBA的战术,理当禁止。我不否认群弩战术确实有他强悍的一面,可是,大家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一个问题,群弩战术有一个很明显的漏洞——杀敌一千,自损一千。试想一下,一队500人的弩兵,算上点火伤害,一回合能够打出多少损伤?能超过500么?恐怕也就是接近500吧?而诸如像黄忠严颜这类角色,消灭一片弩兵需要多少功夫?诚然,群弩一方可以通过排兵布阵来减少对手的AOE伤害,但无论如何也不能掩盖之前那个战损比的问题。
那么,劣势的一方使用弩兵战术真的划算么?毕竟我们之所以劣势不就是因为兵力上的劣势么?你现在还要做这种一换一的买卖?
至少本次长安之战中是非常划算的,因为后主本次出征只带了严颜王平两队弩S!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只要歼灭这两队弩S,蜀汉剩余的精锐部队将拿群弩毫无办法。实际上,这只是一个侧面,真正问题的核心是后主对于部队的搭配过于随性。比如同样为弩S的罗宪竟然单独带了一队投石车——所以他本次战斗中一直被伪报,没有发挥任何战斗力,另一名弩S的李恢更惨,仅仅带了500人骡车队。比如门神张飞带了一队枪兵——带枪兵不是不可以,但是丞相真正的噩梦莫过于张飞/明镜/踏破带大队戟兵,当然,这样有点容易被曹彰带骑兵控制住,也是另一个问题。再比如那两队攻城车,由头至尾就没有发挥任何作用,仅仅是逼迫丞相稍微控制了他们一下。再比如,蜀汉没有及早派遣各色小编队的灭火队和计谋队——所以罗宪被伪报以后,不得不调动另一支五千人队前往镇静。
后来有人认为丞相使用弩兵战术胜之不武,应当堂堂正正一决死战,我只能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只要稍加观察就会注意到,蜀汉远征军是由单队作战能力极强的骑兵为主力的,假如曹魏以主力编队对主力编队应战——事实上,曹彰确实带了几千骑兵出去了,但是被张飞一直晕到蜀军撤离都没有醒来——如果真的以大单位编队应战,那么长安的结局就会改写了,甚至搞不好,张颌的悲剧会提前上演。相反,蜀汉如果带足了弩S,丞相就不会以群弩战术应战了。
最后一点,也是让蜀汉很烦的一点,那就是行动先后的问题,这也是群弩战术大放光彩的一个重要助力。
此时的蜀汉是最后行动的,而曹魏是倒数第二行动的,也就是曹魏先二蜀汉后。这带来了两个问题,第一,每当曹魏大规模防火之后,蜀汉总是不得不面对汪洋火海,从而被迫调动一部分部队灭火。而蜀汉放火之后轮到曹魏行动时,总有一部分火焰由于时间改变的缘故已经熄灭,从而使得曹魏的部队得以发挥更大的战斗力。第二,每次严颜老将军一阵乱射送走大批弩B弩A的武将回家之后,曹魏总能在下一轮的第一时间将他们重新派遣出来——假如是像后来那样蜀汉先行动而曹魏后行动的话,曹魏很快就会发现自己不得不准备两批次的武将轮流出城作战,因为之前被消灭的部队指挥官们要在下一个回合才能进城。
最最后再补充一点的就是.......丞相在长安建起了曹魏的第一座军事府........
将之前这些因素全部考虑清楚以后你就会发现,其实丞相的胜利一点悬念也没有。战局的发展也非常明确,在全歼了丞相的前几波群弩之后,蜀汉的两队弩S被消耗殆尽,局势立刻逆转,随后其他的远征军部队被淹没在一片汪洋箭雨和火海之中。
让我们先把主战场放到一边,此时此刻,另外两个战场也同样值得玩味。
初看此图,相信大家都有一个感觉——新野完了。
可是实际上相去甚远,新野稳得很。而魏军之所以敢于让出港口退至后方丛林则是因为荆州军没有带兵装.......这毫无疑问是另一个重大失误,假想此时二哥如果带着枪兵上岸了........新野就真的完了。由于没有带兵装的缘故,原本希望发生的消耗战牵制战转变成了双方无意义的对峙——对蜀汉来说损失更大,因为实际上新野方面没有任何曹魏的主力武将。
高唐港之战,表面上看来,只不过是一次小规模的军事冲突而已,但是实际上,这是一场彻底改变了吴国命运的战争——标志着吴国彻底沦为最弱。
文台将军为了能够登陆河北其实是下了很大的血本的,在战略和外交上不惜拒绝曹家的橄榄枝并主动让利于刘家,敢于将寿春以南彻底放空,全都是为了这一场河北登陆战而服务。但是两件事情改变了这一场志在必得的战争。
第一件事情可谓真的是运气太差了,在登陆部队布局完成之前的一个回合,由曹夫人和郭嘉的一次远程遥控放火之配合,吕布队被炸晕了。当时大家都没有发觉这件事情有多么重要,曹丞相也仅仅是出门放个火而已,没有考虑到那么长远。可是当次一个回合到来之时,吕布队被晕的恶果立刻凸现。从图中可以看出来,非常明显,此时的吕布队尚且处于被晕眩后的镇静状态,是默认跳过这一个回合的行动的!假如吕布队没有被炸晕,会发生什么事情?那么张合队左侧的火焰位置有可能将会被飞将军无视ZOC强行登陆,击晕一队人马后,黄河舰队只要集中火力击溃一队人马,东吴舰队的登陆就极有可能可以顺利完成!
可惜,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了,另外一个小插曲是,由于当时文台将军同时在进行华夏的PVP,所以电脑上使用的是华夏的MOD在运行san11,以至于在他那边判定中,水军行动力大大提高,一个回合便可全面登陆,后来证实是因为MOD超前,从而被迫重新行动。
当战局进行到了黄忠将军被晕眩于岸上这一刻时,东吴的败局已经无可挽回了——黄忠队副将是周瑜,本来文台将军认为他们不可能被控制,也不可能被消灭,但是他忘记了平原城里有个叫孙礼的家伙,还有一个小枪将,这也就意味着,猛者50%的判定概率,叠加计算,两人完全不受伤只有25%的概率,那么无论谁受伤,这队人马都将彻底报废。如果黄忠被伤,则用枪将晕之,如果周瑜被伤,那么就像图中一样,曹魏智力第三的荀尚书亲自出马。即便这一个回合两人不伤,孙礼下个回合再来一次就行了,反正弩兵要抓住孙礼是几近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黄忠尚且可以不谈,但是周瑜一旦被俘......这种损失是无可估量的,作为san11PVP首席战神,一己之力占到东吴战斗力至少30%以上的男人,你认为曹丞相会放他走么?
那么敏锐的观众应该会发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此刻孙家不调头进攻邺城或者其他黄河沿线城市?毕竟此时曹魏已经五线作战(长安、上庸、新野、汝南、平原),后方不可能再有余力了。
这就是第二件改变战争命运的事情,此刻图中浩浩荡荡的黄河舰队里,只有四队人马是有兵装的!如果仅仅是为了进攻最贴近黄河的平原,毫无疑问是足够了的,但是如果调头奔赴其他城市而去,就算不考虑长途奔袭曹魏是否会有更充足的准备,四队人马不足两万兵力也很难攻进任何一座城池,更何况,一旦越过平原,曹魏驻扎在平原的部队是否会截断黄河舰队的归路,甚至反攻临济港都是必须考虑的问题。而此刻再撤退临济港重整人马配足兵装则是无论如何都来不及了,长安醉战正酣,曹魏五线作战的天赐良机是不会等待的。
在绝望的局势之下,文台将军就这么遗憾的弃子离局了。
至于随后后主自汉中发起的针对上庸的进攻就已经显得毫无必要了,双方都仅仅有少量的损失,对大局已经完全无关痛痒。
就这样,以长安之战为标志的第一次声势浩大的反曹操同盟失败了。曹魏成功的保卫住了大汉都城,击溃蜀汉远征军之余更抓获了不少武将,另一方面也成功的防守住了孙吴对河北的攻势,确立了曹魏对在河北不可动摇的统治地位,实力由最弱一跃成为最强。蜀汉由于长安城下的惨败,损耗严重,更兼被捕获了为数不少的二线武将,遭遇双重打击,实力大大下降,由最强沦为次强。孙家虽然在之前的徐州战役中表现出色,但是一招棋差,最后止步于高唐港外,这不仅标志着之前放弃荆南的努力完全付诸东流,更意味这孙家从此沦为三家中最弱的势力。
另一方面,由于文台将军的离去,新一代的吴主桓王登场,新人们的时代即将拉开帷幕。
第六章 新旧交替
桓王登基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与魏国缔结了和约。
当时的丞相对此的反应是非常不解也非常开心——不解的缘故是,蜀汉此刻已是强弩之末,这一波攻势眼看就要被曹魏反推回去了,这个时候东吴跟我停战究竟是什么目的呢?开心的缘故是,无论东吴此刻是怀着什么目的,能够集中主力部队一线作战总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
于是,周黄二将被放回家了——其实丞相也不想放他们走,要知道,周瑜的重要性不亚于整个徐州——可是比起能够得到孙吴这个盟友来说,还是值得的。
同样,高唐港外的吴军也陆续撤军。
在另一个面的战场,后主做了两件事情,其一是发动由汉中对上庸的攻势,另一方面是重新调整了荆州水军,携带兵装后再次全军压上。
先来看看上庸之战,由于森林地形的因素限制,双方都没有携带大量的弩兵,蜀汉方面是以诸葛丞相的计谋队及玄德公的遁走冲车队为核心,附带大量投石车。曹魏方面的思路与之相仿,司马太傅带着一员明镜和自己的义弟典韦一马当先——这里顺带一提,其实武将结义也是有讲究的,比如丞相把司马懿和典韦、羊枯和许褚、张角和胡车儿等人结义,再将几个弩S弩A互相结义,都起到了非常良好的效果,不过东吴方面似乎就没有考虑过这样的问题,陆逊、陆抗父子的结义对象并没有在乎部队的组成——押后的同样也是几队投石车,可以说双方都是一个林地机械化作战的思路。
虽然思路相同,可是其他方面的问题立刻凸现了出来。为什么一直在被多线施加压力的曹魏至今仍然没有崩溃呢?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一些因素了,不过上庸之战体现出了一个新的因素,如果大家看战报看得仔细就会发现一个问题,上庸之战图中的汉中军团以及新野之战图中的襄阳军团都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个别神将带队,大批废柴尾随——这可以说是制约蜀汉多线作战能力最重要的因素了,极度缺乏二线武将,尽管在神级武将的领域里,蜀汉笑傲群雄,唯有奉先公瑾可以与之一战,但在那一批神级武将的阴影下是大量的三线武将在瑟瑟发抖。所以,尽管孔明、庞统、刘备等人奋力死战,但无奈整体火力不够,加之上庸钱粮兵马实在是过于充盈,打着打着汉中军团就陷入了危险的境地,其后庞统被俘,虽然为蜀军全力集火击破牛金大营救出,可也着实吓出一身冷汗。
南方的襄阳水军此刻也逼近了房陵港,可是由于部队整体协调性的问题,此时为数过少的他们已经对北边的战局产生不了什么影响了,不过倒是产生了一些小插曲,当时由于上庸治安过差.......导致由宛城奔赴上庸的运输大队突然遭遇了刷新的山贼.......当时曹丞相那叫一个囧啊.......不过还好,山贼迅速被消灭了,襄阳的登陆部队由于实力太弱,没有能够利用起这个机会。
至此,第三次上庸之战实际上已经基本结束,其后虽然双方还一直在鏖战,可是产生不了任何实际意义,基本等同于互相刷P值。
另一侧的新野之战则展现出了另一种不同的状态,同样是二线武将极度匮乏,二爷尽管一马当先抢滩登陆,可是面对上庸和宛城源源不断的魏军增援,终究也是猛虎难敌群狼,在折损了近半兵马后悻悻而退。
几乎是同步的,在蜀军整体放弃了对曹魏一方攻势的情况下,大批荆州军团的预备队开始向乌林、汉津二港集结,毫无疑问的,后主此刻的战略非常明确,趁东吴主力尚在北方之际,发起突袭战,让整个空虚的江东付出沉重的代价。
其实我们不妨分析一下此时蜀汉的战略布局,此时此刻,可以说,是蜀汉自开局以来情况最糟糕的时刻(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最糟糕的记录没有被打破)。在北方的三场战役中,一场溃败,两场撤军,损失武将十数人,钱粮兵马损失超过十五万,在资源上的优势被极大动摇。又由于东吴政权更替,新任吴王采取了倒向曹魏一方的战略,致使战略上的优势也被瓦解,更要命的是,如果吴魏联手来犯,荆州易手只在旦夕之间。
如果你是此时的蜀汉之主,你会怎么做呢?
这是个非常有趣的问题,首先我们不妨看看当时的局势,北方已经基本没什么希望了,曹魏马上就会组织起一波针对西北三郡的攻势,由于物资输送和人才调配的问题,西北三郡的防守可以说非常令人头疼,不过,至少,守住汉中这个堡垒还是绰绰有余的。南边的局势则非常微妙,此时孙吴寿春以南的全部兵力都比不上江陵、襄阳两城多,武将虽然可以飞调赶回,可周瑜也不会下金鸡蛋不是。
危机既是转机,后主的选择是,一波强推柴桑口。
这么做对么?不好说,只能讲后主是一个将攻势贯彻到底的人。但这种做法并非没有可取之处,我个人认为,在一种情况下,这种做法可以达到奇效,那就是蜀汉调集起整个荆州全部的主力部队和蜀汉的全部精锐武将,一波攻势顺流强攻到底,趁吴后主新人上手,利用部队数量和经验操作上的优势夺下庐江、建业二城。从桓王后来的战术表现来看,这种做法在战术上并不是没有可能性,只是,这也就意味着孙刘以后再也不会和睦相处了,有点白白便宜了曹魏的感觉。而且如果蜀汉不能吃掉吴国相当一部分的人才,那么即便庐江建业到手也会颇有鸡肋之感,毕竟战线太长了谁都不好受。
那么,还有别的选择么?如果跳出当时的局势,从现在的全局经验来反思,其实是有一种更好的选择的——但我必须强调,这是事后诸葛式的总结,并不代表就真的比当时后主做出的选择一定会更好。
想一想就会发现,桓王为什么一上台就放弃和蜀汉的盟约改为倒向曹魏,因为桓王上手的时候正是长安大战刚刚拉开序幕的时候,如果大家还有印象,应该记得,当时的主流看法是长安必失,很多观众已经开始讨论曹丞相第二条战线应该布局在哪里了。作为一个从观众中走出来的PVP新人,毫无疑问的,桓王深刻地受到了这种思路的影响。而此时的东吴又无法继续贯彻文台将军的河北攻略思路了,那么自然的,正常反应就是追求一种平衡,如果蜀汉真的拿下了关中,那么吴国一定会对荆州展开攻势,力图维持一种均势,避免蜀汉过于强大。就是在这种考量之下,桓王才毅然选择了与蜀汉背盟——其实这也可以解释他后来为什么又和曹魏背盟——将徐州军团南调。
可现在的问题是,长安之战蜀汉输了,而且输得非常难看,吴国在整体思路上需要维持均势的前提已经不存在了,虽然还不明确,但西北三郡可以说蜀汉已经有点拿不稳了。这么一来一去,强弱之势很快就会发生逆转,如果此时吴国还继续进攻蜀汉,那么岂非与之前的思路逆道而驰?如果此刻蜀汉选择全面龟缩,然后反复向东吴示弱,并重兵调往西北三郡准备下一场防御战的话,情况会怎么样呢?
另一方面,桓王是典型的吃软不吃硬的性格(很遗憾,当时谁都不知道),所以,后主希望兵临城下逼迫桓王签订新的盟约,只能说是一种反效果的行动,毕竟,柴桑、江夏两座城不是打下来就结束了......还要守得住。
但是不管怎么样,双方都决定先掐一架再说。于是乎.......荆州水师悲剧了,这种优势实在是太过于明显了,尽管桓王是新人,尽管东吴水军的搭配乱得令人发指——陆逊带了个500人队而旁边的孙坚竟然是12000人队——但是一大堆水B的荆州将领们纷纷表示不会游泳.......
就这样,一场充满了娱乐精神的柴桑口之战结束了,不知道当年长江军演的先主们做何感想。
打完之后,大家还是要恢复理智的,该谈的谈,该撤的撤。确认了蜀汉水师都是一群「B人」之后,桓王本着之前撕毁和蜀汉盟约的精神,转头又撕毁了刚刚签订的吴魏和约。不能说这种行为有错,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时曹丞相还是非常不爽的。
思考了一下局势之后,桓王又锁定了曹丞相作为战斗目标,或者说,之前的吴魏和谈本来就只是想换回周瑜黄忠而已,大批物资重新调头北上,临济港小沛城重新进入临战状态。
弄到这个份上,我也没办法再给桓王找什么理由了,在这种时候对濮阳平原发起大规模的进攻其实并不是一种明智的行为——大哥,你要打就打一个城,你要打两个城也要等物资到齐,部队集结完毕吧。
为了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对于濮阳之战的具体分析放到下一章再讲,反正现在才刚刚开打而已。
在吴魏濮阳大战刚刚拉开帷幕的时候,蜀汉后主也龙御归天了,第三代统治者北地王踏入了历史的舞台,至此,又一轮的新旧交替告一段落。
在这一轮新旧交替的博弈之中,实际上获利最多的还是曹魏一方。虽然吴国以与蜀汉盟为始,又以与蜀汉盟为终,可是由于长安大战出人意料的结局,在吴国转向的宝贵时间里,魏国得到了充分喘息的时间,并且得以整合各方资源,组建起了西北军团,对西北三郡发起了攻势。对于蜀汉来说,则是比较倒霉的,吴国本来是想针对最强一方,可是由于反应的时滞问题,已经沦为次强的蜀汉被针对了很长时间,不可谓不郁闷。
不过这一切都无关紧要了,作为一个小小的插曲,这个章节的影响很快就会过去了,接下来,北地王的时代到来了。
第七章 第二次吴蜀联盟
北地王虽然登基了,但是我们暂时还不用理他,因为在这一章里面,他一直在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情——种田。
让我们把目光重新锁定到目前硝烟弥漫的濮阳前线吧。
其实以一个新人的标准来衡量的话,桓王打得已经很不错了,第一次PVP就懂得双城合击濮阳,懂得基本的部队搭配、武将搭配,懂得战略平衡——可问题是,仅此而已还是不够的。
首先,一个最大的,最不可原谅的错误,就是战略思路不明确。
在第六章末尾的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桓王最早点燃烽火的地方是高唐港。起因还是高唐港的部队放火船炸了路过了两队东吴舰队,然后桓王开始借题发挥,说丞相撕毁盟约,于是出动临济港的舰队进攻平原。姑且不论这个谁撕毁盟约的问题,可是实际上桓王犯了兵家大忌——目标模糊,逐次添兵。历史上采取逐次添兵战术获得胜利的军事家不在少数,可是凡事都要因地制宜,在这里,不可以用这种战术。
尽管桓王不断向北调集物资已经说明了自己的战略意图,可是调动物资和真实出兵毕竟是两码事,只要你一直不动,你的对手心里永远都会留一个松懈的空间,至少,不会把彼此之间交界的地带视为最紧急区域。可双方一旦开战,那么这一块战争区域就会成为考虑的重点。桓王在还没有完成整体物资调动的情况之下,为了寻找一个开战的理由,贸然进攻平原,实际上是为曹丞相敲响了一记警钟——东吴要搞你了,赶紧备战——使得曹魏的战争准备得以更加充分。如果此时吴蜀是两路分进合击还好说,可此时北地王种田正HIGH,哪里会管吴魏之间的大战,所以事实上,吴国毫无意义的挑衅行动使得自己失去了先手的偷袭优势。先敲平原一下,然后再慢慢对濮阳发起攻击,再傻的玩家这个时候也能够准备充分的应战了。
那么,究竟是全面宣战还是局部的、有限的、为了实现某种目的的战斗?桓王实际上也没有明确。东吴此时究竟具不具备单独和曹魏全面战争的实力?明显是没有的,即便撇开濮阳不谈,即便拿下了濮阳,孙吴会面临一个什么样的局面?——损失惨重的部队,后继无力的攻势,虎视眈眈的魏蜀二方。也就是说,实际上,无论如何,孙吴作为此时三方中最弱的一方,如果真的想要占些便宜,唯一的选择是和某一方站在一起痛打第三方,单独作战必然严重损耗自己薄弱不堪的国力,导致即便胜利也要面临果实不保的尴尬局面。那么局部战争?可问题是,从濮阳之战的规模来看,总共只有三十万兵力的孙吴出动了差不多十五万大军,这还算局部战争么。
为何而战,战哪里,怎么战,在这一系列问题都没有明确答案的情况下向最强一方发起全面战争,无异于玩火自焚。
第二个问题就是对濮阳的认识严重不足。
这个问题也不妨问问大家,大家自己可以思考一下,如果换你来操作此时的桓王,给你这些部队要你打濮阳,你会怎么打?
濮阳在san11中号称河北之匙,中原碉堡(汝南应该叫日不落之城吧.....),不是没有道理的。要打濮阳,一共有三条通道可以走,一条是濮阳北边的顿丘港,一条是濮阳南边的狭窄渡口,还有一条是濮阳东侧的大道。
首先南边的那条狭窄通道口可以一票否决了,狭窄就算了,里侧路两边居然还全都是树林!还有比这个更适合安排弩兵防守的地形么?然后在弄一个人在路中间丢火球——神啊,恐怕只有吕布+周瑜的联合组队才能冲得进去。然后是北边的顿丘港,怎么说呢,执掌天下最强水军的东吴确实有这个资本从这里发起攻击,无非就是用兵装舰队和人对射而已,当然,如果你楞不愿意带兵装,就没人跟你对射了,不过有个小问题,就是水军进到顿丘港的区域之前要先被平原的驻军骚扰一通,这个是有点让人烦恼的。最后是东侧的大道,表面上看起来,这应该是最好走的一条路了,可是啊,可是啊,同志们,不要忘记了,想要进入那条大道,小沛驻军要先通过一片浅滩!这是非常要命的,浅滩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变相增加ZOC的狭窄路口,大量部队如果要通过这里,需要漫长的排队和等待——兵半渡而击之——还记得么?即便你在枪林弹雨中冲过了浅滩,接下来是一片大大的开阔地,别高兴,凡是城池边的开阔地,基本都是有利于防守的,还记得长安城外被烧得各种凌乱的蜀军们么?唯一一片林地,竟然还是紧挨城池南侧的,并且不向外延伸,那这片林地基本上就注定被守城方霸占了,攻方只能看着林地里的强弓劲弩干瞪眼。
综上所述,有没有觉得濮阳是个很棘手的地方?事实上,它就是这么棘手。后来战争的发展就和上述过程几乎一致,黄河舰队被平原驻军反复袭扰,小沛军团先是在过浅滩时被各种闷棍,好不容易全员集结完毕,又只能站在开阔地外看着树林里的魏军干瞪眼。
那么,对濮阳就真的毫无办法么?也不见得全然如此。曹丞相曾经自己跟自己玩过一次兵棋推演,弄出了一个很可怕的结局。具体做法很简单,重兵屯于白马港,南北双向扼断濮阳补给线,陆逊放火烧掉濮阳各种兵营锻造厂,慢慢磨死濮阳。一方面逼迫曹魏方在陈留、邺、洛阳等城分兵把守,另一方面逼迫曹魏主动出击寻求决战。这个战术比较恶心的地方在于对白马港的利用,白马港和临济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利于本城的防守,反倒是比较适合进攻方做桥头堡,如果掌握水军优势的东吴懂得合理利用白马港作为据点中转,曹魏将痛不欲生——不过我很高兴,直到本盘游戏结束,东吴都没有认识到白马港的价值。
第三个问题则是具体的战术执行了,虽然刚才表扬过桓王作为一个新人表现得比较不错了,但是还是有很多很多的问题。
攻击节奏的问题开始已经提过,兹不累述。另一个是部队构成的问题,其实孙策配周瑜带戟兵是个很不错的构想,可这并不能掩盖黄忠、蒋钦带水军的错误,也不能掩盖甘宁沦为运输大队队长的悲哀。无论是什么时候,人尽其力都是部队战斗力发挥的重要评判标准,至于后来那个吕布+陆逊+魏延的组合,就真的让曹丞相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总而言之,尽管输得很可惜,但是作为一个新人而言其实并不能算丢人,曹丞相毕竟也用了那么长时间才慢慢成长起来,要求桓王上手就能在进攻战中大胜实在是强人所难了。唯一比较无奈的就是,尽管周瑜、吕布、黄忠三神齐聚,孙策、子义、尚香、蒋钦、高顺、甘宁等将星云集,东吴依然铩羽而归,以后东吴就再也没有能力重新聚集起这么华丽的阵容了。桓王最大的失误其实就是不该太急了,像北地王那样,上手之后先种种田观望一下局势又何妨呢?
这一战东吴输掉的最关键的不是钱粮兵马,而是人才,戟神太史慈,明镜陆凯,犄角陈宫,甚至由于小沛钱不足发工资这样的无厘头失误,致使黄忠吕布两队的副将也投奔了曹魏,以至于自己培养的三个明镜有两个跑到魏国去了,损失不可谓不惨重。不说别的,光是太史慈+陆凯,就等于免费送了丞相一队魔免的高防戟兵大队,这对于多线作战的丞相而言简直就是喜上眉梢。
仗打到这个份上,丞相开始自我膨胀了........
实际上,早在北地王登基之初,也就是濮阳大战刚刚拉开帷幕的时候,北地王就曾经在外交上试探过曹丞相。当时北地王提出的条件是释放几个长安之战中被俘虏的武将,而后蜀魏休战。其实这一次的外交刺探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人才换休战,乍一看非常得益,某种意义上和当初桓王登基的时候周瑜黄忠换和平是一个意思,何况还不需要丞相做出承认北平壤平让出的承诺。可是,对于丞相来说,这是没有任何含义的。还记得我们在第一章里关于孙刘战略的初始分析么?还记得第三次长江大战的结局么?是的,尽管不知道北地王是不是真实的希望蜀魏同盟,但是以丞相当时的思路和判断出发,这只不过是一个骗我点好处的幌子罢了。现在蜀国不可能趁濮阳大战反击西北或中原,之前的三次战役损失了太多的物资,伤口需要缝合,缝合需要时间。而更不可能的是蜀国对柴桑口开战,毕竟........地理优势过于明显了。
在这种判断之下,丞相拒绝了北地王提出的人才换和平计划,因为对于丞相来说思路也一直没有变过——联孙抗刘。
可接下来桓王的外交要求则让丞相完全哑口无言了。
以常理踱之,东吴先是背盟,而后突袭,再后大败,怎么着也该是东吴一方「割地求和」吧?可是桓王完全不这么认为,他一上来直接给丞相开出的条件就是,释放东吴的被俘人才,不然东吴就要继续打你。对此丞相只能表示无语对苍天,并且拒绝。
不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桓王这种心态,其实认真想想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第一点,是我们通常称之为「完美主义」的一种心理倾向。何谓完美主义者?代换到san11的世界里,简而言之,就是那种喜欢追求人才完整性的人,当然,表现形式不只这一种,不如来举个例子吧。大家玩san11单机的时候有没有过这样的心态,如果在一场野外作战中,自己的某个强力武将被AI用骑兵突死了,或者被火烧死了,会觉得顿时万念俱灰,这一把就不想玩了?有没有过这样的心态,每拿下一座AI的城池,都绝不托管,一定要亲手种满三级市场三级农田?这就是完美主义者的侧面心态反应。
而桓王,毫无疑问的,是一个完美主义者。理由其实很简单,在太史慈等人被曹丞相俘虏以后,桓王的思考方向就从利益的计较改换成了东吴人才完整性的计较——换而言之,就是此时桓王并没有把太史慈等人看做一个个数据代码,而是很有历史代入感的,强烈的,几乎是有点不计带价的要求丞相归还东吴被俘的人才们。而东吴如何获得本场游戏的胜利,反倒是退居其次了,又或者说,桓王潜意识里认为,东吴人才如果不完整,自己是没法获得胜利的。
第二点,我想自创一个词,因为我不知道心理学上怎么严格定义的,就是「血酬心态」。我们在现实社会中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的时候,常常会犯下一种错误,就是重「得」而轻「失」。也就是在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认为人是单向逐利的,任何一种行为都应该有利益驱动,或者说至少不应为自己带来损害。可是有另外一种思路否认了前面这条道理,中国有一位著名的社会学家吴思先生曾经有过一本著作【血酬定律】,这里面提出了这样一种思路(我不知道是不是他老人家的首创,但是至少我是第一次从这里系统了解到的)。当博弈的双方或者几方,有一方不是以抬高自己的利益作为主要手段,或者说,是以主动降低自己的成本来抬高自己的利益,那么我们就不妨称之为血酬心态。就比如说发展中国家的很多加工工厂,实际上他们比起发达国家的工厂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差得很远,但是他们愿意主动降低自己的报酬,他们愿意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他们愿意改头换面成为血汗工厂,当成本大大降低以后,发达国家的工厂便不再是他们的竞争对手。
对于桓王来说,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当曹丞相拒绝了他的和平换人才计划以后,桓王开始主动降低自己的成本了。具体思路不妨这样形容——好,曹操你不还我的人才,那我就暂时不管自己能得到什么了,先跟北地王一起搞你再说。
将博弈思路数据化,假设,第一次东吴和曹魏提出的和平换人才计划,对于东吴来说是+4(数据只是一个大概),对于曹魏来说是-2,旁观者的蜀汉是-1~-3之间波动,此时曹魏拒绝,于是东吴决定报复,第二次吴蜀联盟时,东吴变成了-2,曹魏变成了-4,蜀汉变成了+4(为什么我认为此时东吴是-2稍后再分析)。这就很明显了,通俗一点讲就是,你不给我好处,我就要拖着你一起死。
第三点,不妨称之为「单向博弈」心态。这个比较好理解,就是在一种战略考量、外交谈判的过程中,不考虑对手的反应,仅仅以自己的思维为行动依据。以第二点的心态分析为例,此时前后两种比较之中,无论怎么定义具体数值,都很明显,就是吴蜀联盟的后者选择是更不利于曹魏的,那么曹魏是不是应该低声下气来求东吴,并且主动让利给东吴,省得被东吴继续这么不计成本的拖死呢?
很明显,桓王想得太少了。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囚徒困境」模型,来分析人们在双向合作博弈中的选择。如果每一个人都选择绝对利己的做法,那么双方都会有小损失;如果一个人选择利己,一个人选择利他(这个词可能有点不准确),那么利己者小收益,利他者极大损失;如果双方都选择利他,那么双方都有大收益。而在多次博弈中,非常明显的,双方都一直选择利他才是多次合作的最优出路,可是万一有一方贪图小利选择利己怎么办呢?——报复,另一方会一直选择对对方损害最大的合作模式一直到对方改变自己的做法为止。桓王选择了吴蜀同盟,实际上是一种利己式的选择,他想通过这种利己式的选择来从曹魏身上攫取更多的利益,那么曹魏的反应就显而易见了——既然你想要一起死,那就看看我们两个谁先死吧。
更何况,桓王完全无视了自己连续两次背盟带来的恶劣影响,根本没有思考曹魏第一次接受了释放周瑜、黄忠换和平和曹魏第二次不接受释放太史慈、孙尚香换和平的重要区别点在哪里。
基于上述的分析,东吴方的博弈选择实际上并不是一种最优选,那么曹魏方呢?其实也不是最优选,无论是蜀汉也好,东吴也罢,其实当时双方提出的条件都大同小异,既「人才换和平」,可以说当时曹魏在外交上是占据着一个非常主动的地位,任选一边进行抚慰,缔结某种意义上的盟约,然后痛打另一边都会比双向拒绝来得更轻松——当然,这是建立在对方会执行盟约的前提之下。不过历史已经过去了,这一切都只能成为假设,谁也不知道如果当时曹魏真的释放了哪一边的俘虏最后会有什么样的结局。不过很明确的一点是,当时的丞相已经觉得自己有双向开战的实力了,稳妥起见,为了规避毁盟之事重现,于是决定不让出手中的这些人才们(几乎都是没有结义的武将)。
于是,随后的悲剧缓缓拉开了帷幕,吴蜀二国迅速开始接洽,在复仇心切的桓王和休养完毕的北地王之间,一个相对更倾向于蜀国的联盟协议达成了。为什么我觉得是相对更倾向于蜀国呢,看看条款我们就知道了,具体条款大概有这么一些内容,一个是协同作战,这个是必须的,二个是土地分割,当蜀汉打下新野之后——将长沙北部的港口让给孙吴,当蜀汉打下宛城许昌之后,将湘水以冬的长沙、零陵二城让给东吴,汝南无论是谁打下来的,都归东吴。大概就是这么些了,东吴赚了什么?
无论吴蜀双方当时的考量是如何的,但我依然认为吴国大亏,如果我是吴国的统治者,当蜀汉连宛城许昌都拿掉的时候,江陵以南无论如何也该给我吴国了,甚至江陵城本身也要考虑一下归属(宛城如果已经在蜀汉手上,那就意味着上庸也基本上是蜀汉囊中之物了,既然北部通道已经打开,那么江陵的意义就从对战魏国的重要中转点变成了对战吴国的桥头堡),这才是略显公平的一种协议。总之,不太清楚桓王当时究竟是怎么想的,又或者,他实在是过于气恼丞相抓获太史慈等人的事情,已经完全不在乎和蜀国的一点尺寸之利了吧。
就这样,在吴魏双方共同的推动之下,北地王几乎是白得了一个盟友,不可谓不开心。
在这一轮的战略博弈之中,由于濮阳之战的影响,魏国在战术层面上取得不小的收益,吴国徐州军团损失惨重,若不是先前北调的物资够多,几乎要被曹魏反推。在外交层面上,吴国为了挽回在之前战斗中的具体损失,对魏国开价略高,被魏国拒绝,这直接促成了吴蜀第二次联盟,使得蜀汉在几乎没有付出成本的情况下获得了一个战略上的盟友。综上所述,本轮博弈,蜀国为净收益,魏国为有得有失,吴国为净损失。
此时,观望良久的北地王已经准备充分,一波崭新的蜀汉大军即将席卷而至。
第八章 北地王时代
外交桌上的勾心斗角暂时告一段落了,现在要抄家伙见真章了。
北地王确实有气势,不动手则以,一动手气吞山河。以上庸的羊祜等武将被调动前往濮阳为契机——当时丞相制定的作战方针是西向防守、东向进攻,试图先吃掉已经元气大伤的孙吴徐州兵团——汉中兵团南下,襄阳兵团北上,调动的一线部队作战部队接近二十万人,蜀汉所有的一线主力倾巢而出。
与此同时,刚刚败退而归的孙吴徐州兵团既不休整,也不等待,几乎也是马不停蹄的再度出动,从临济港和小沛两个地方双向对濮阳再次发起攻势。
曹丞相的当时的应对是这样的,天水军团立即出兵南下,攻打阳平关,上庸守军前往北部林地布防,宛城、汝南驻军原地待命,伺机支援,新野守军则以沿河树林为依托死守港口,濮阳军团原地待命,应对东吴的本次攻势。
这里一口气牵扯到了很多大问题,要彻底理解当时的局势,必须让我们一个一个来理清他们。
首先说说东吴这一次的主动出击吧。这一次的出击有道理么?如果说孙刘是由同一个玩家操作,或者说,孙刘是属于同一阵营,那么,本次出兵虽然不一定高明之至,但至少也是非常的具有战略眼光。由于这一次的东吴的快速反应牵制行动,整个濮阳军团的主力没有能够抽调出一兵一卒西进支援。
我突然想到了当年孙膑的围魏救韩之战,当时魏军主力围攻新郑,韩使向齐王求救,齐王问策于群臣,众人议论纷纷,主意不定,此时孙膑提出了一条非常毒辣的计划——救韩,但延迟出兵。就这样,韩国知道齐军将至之后,士气大振,在新郑城中殊死抵抗,双方足足死磕了一年。直到这个时候,田忌和孙膑才率领齐军姗姗来迟,于马陵道全歼疲惫不堪的魏军主力,直接促成了当时第一强国魏国的衰败。
假如桓王效法当年孙膑的做法,暂不出兵,只是将主力陈列于临济小沛二地,示敌以弱,做出一幅休养生息的态势来,丞相未必不会在西线战事激烈的情况下抽走濮阳主力。到那时再一鼓作气,直奔河北一线而去,胶着于西线的魏军必然无法及时赶来增援,那么当年吴先帝的河北制霸战略绝对是非常有希望实现的。就算魏军没有抽走主力,但是只要削弱了濮阳——河北一线的驻军实力,对于吴国的攻势而言也是绝对划算的买卖。更不要提,此时吴国新败,小沛临济根本就没有实力再发动一次进攻,休养生息本来就是常理之中的事情。即便北地王以外交条款要求吴国配合,吴军也完全可以开出城外与魏军对峙即可,完全没有必要主动出击。
不过很显然,桓王明显对孙膑的做法嗤之以鼻,大概他觉得这么干是出卖盟友,为君子所不齿吧。于是,吴军秉承着大无畏的国际主义精神,再一次发起了全面进攻。
结局很明显了,对手还是那个对手,又没有被削弱过,上一次新锐之师全力以赴尚且大败而归,何况这一次仓促之间集结的溃败之军?
严格来说,即便以吴蜀同盟的眼光来看。吴国这一次的对于西方主战场的策应行动也应当是利小于弊的,徐州军团再一次遭受沉重打击,如果不是当时上庸新野一线醉战正酣,濮阳几乎马上就可以反推小沛。如果事情演变成了这个样子,那么丧失了桥头堡的吴国将连策应蜀军行动的能力也失去。
第二个大问题就是,蜀魏双方在汉中-上庸-新野一线的博弈究竟暗藏什么玄机?
其实事情是这样的,一切的一切,可以说都是从一个战略错误开始的。
我们前面曾经谈论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就是由于san11这款游戏和现实战争的距离,导致了某些现实战略战术是不能被搬进san11的世界之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分兵威慑。一方如若想要发起攻势,必须在一个短暂的时间之内,既定的空间之中,集中起绝对的兵力优势,瞬间压垮对手。北地王深明此理,于是他选择了曹魏柔软的下腹,新野,作为下手的对象。为了能够拿下新野,他还同时派出了汉中军团作势佯攻打上庸城,牵制新野能得到的最近援军。
而另一面。西线战场上当时丞相一共有一个问题两个错误。
一个问题,是对对手的战略判断问题。如果大家有印象,应该还记得,精锐弩兵配合港口据守的战术,曾经在房陵港和湖阳港分别击败过蜀汉先帝及后主,尤其是第二次的湖阳港之战,可以说是以一群三流武将和劣势兵力据林死守,硬生生击退了荆州水师。于是,丞相心里留下了这样一个感觉——蜀军应当不会再选择水路发动正面攻势了。而另一面的汉中军团,可以说是非常吓人的,五虎将除了赵云其他四人全部到齐,而偏偏上庸北部近城处还是一片林地,弩兵根本无法发挥战斗力,如果让这样高质量的部队逼近上庸城下,绝对是噩梦一样的存在。更何况此时上庸城中兵马钱粮虽多,却缺乏可以率兵的将才,这种情况之下还得主动出城布防,确实是岌岌可危的形势。所以曹丞相主观上判断了上庸才是蜀汉的主攻方向,认为荆州水师迟早会调头直奔上庸而来,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当然,我不是北地王,所以我并不知道他当时究竟有没有南北双向夹击上庸的战略。不过,上庸对于当时的魏蜀两国而言都实在是太过重要了,魏国拥有上庸,则汉中如鲠在喉,不能全力北伐,时时要提防自己的南侧,蜀汉拥有上庸,则益州荆州的物资得以统一调配,协同作战,再也不必搞这种超远距离的双打配合了。于是,基于这种考量,丞相选择了重视上庸而轻视新野。
两个错误,一个是对于新野防御能力的过高估计,二个是对阳平关防御能力的估计不足。
先说对新野防御能力的过高估计吧,我非常想说一句话——既是我军太无能,也是对手太狡猾。其实大家如果对第一次后主进攻湖阳港的战术做一个深入分析,很容易发现当时湖阳港守军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先说说优势吧,一者树林,二者精锐弩兵,三者港口ZOC,四者荆州水师疲软,五者三城联动。也就是说,硬碰硬的强冲是非常难以攻克湖阳港的,不会投石的荆州水师要怎么对付树林里的那些弩兵呢?更何况打消耗战的话,第一次后主进攻的时候就已经见识过宛城、新野、许昌的支援能力了。可是,反过来——湖阳港驻军有两个很明显的劣势,一者将领素质偏低,二者本城后备兵源不足。大家不要忘记了,龙凤组合当时可没有随汉中军团南下,他们到哪里去了呢?
没错,他们隐藏在中庐港里了。那么,进攻中庐港的最佳战略方针呼之欲出了,利用新野驻军将领素质偏低的问题,以龙凤组合为核心,快速突破湖阳港,水师在计谋队的掩护下消除ZOC迅速登岸,一波带走所有守军,不给曹魏重整旗鼓的机会。为了防止出现变数,北地王还特意召来了夏口的吴军协同作战,形成了一个完全的压倒性的局面。另外,曹丞相的一个布局上的问题更是加速了新野的失败,当时为了形成第一波打击力量,新野的大部分驻军都在沿江的树林里——这给了蜀军先手控制的完美机会。北地王则巧妙的耍了一个小手段,让诸葛庞统等人自中庐港中率骑兵编队出击,这样的话,在移动力计算上,他们并不是以走轲的移动力来计算的,而是以骑兵的移动力计算,这样使得中庐港的部队瞬间就抵达了江北沿岸。就这样,在双方此消彼长的动态博弈之下,新野的失守可以说毫无悬念了。
第二个错误,在于天水军团出击阳平关。这个错误实在是太大了,和当年后主攻打上庸几乎一摸一样。
关于这个错误,战术上的分析我不想说什么了......只想告诉大家,打汉中一定要谨慎再谨慎,这座城是仅次于汝南的存在。而从战略角度分析,此时的丞相毫无疑问是轻敌冒进了,对敌我实力的估计不足严重的影响了具体的战术执行。
可以这么说,即便当时阳平关被劳师远征的天水军团突破了,南下上庸的蜀军调头回防又需要多少时间呢?仅仅两个回合而已!可以天水军团抵达阳平关外却走了差不多五个回合。光是这样的时空差距就足以判定这次远征的失败了。而唯一起到的作用,就是让蜀军不敢轻易对上庸发起攻势,仅仅对峙而已。可是即便如此,汉中军团也成功掩护了荆州军团的登陆作战行动,在新野达到了目的。曹魏可以说是用一种非常浪费的手段保卫住了上庸,颇有几分烧房子取暖的意味。
第三个大问题则是关于新野。
新野能守住么?新野有必要守住么?
第一个问题是很难回答的。新野这座城池要守住他的话,必须调动水军扼住湖阳港,防止敌军水师直接投石砸城,如果是和荆州水师作战,还好说,只要能够从其他战场上抽调出足够的物资和将领即可,可如果来的是东吴水师呢?就像这次一样,吴军义务协助蜀军作战?那我们不妨退一步,我可不可以不要新野城,我只要扼住湖阳港,让蜀军无法登陆。毕竟,如果从夏口派遣大量陆军攻打新野,在守军数量足够的情况下,是很难实现的。这种方法在有足够人力物力的情况下也是可以实现的,可麻烦在于,补给点太远,相当于宛城和襄阳在打一场消耗战。蜀军甚至不必冲击港口,只要保证新野不在魏军手上,将对方大量的人力物力拖在这里就可以了。这对于魏军而言是无法接受的,新野失守的根本原因不就是魏国人力物力不足么?如果湖阳港演变成为了一个物资的黑洞,那么保卫这里的代价究竟合算不合算呢?
这就跳到了第二个问题,新野有必要守住么?
这里涉及到一个战略思路变化的问题。第一次房陵港大战的时候,蜀先帝之所以和丞相在此火拼,就是为了打破丞相的沿江封锁战略,使得精锐的蜀汉陆军得以登陆作战。可是问题是,时至今日,沿江封锁战略还有必要么?其实早就没有必要了。一方面是新野守不住,另一方面是就算新野给了吴蜀又能怎么样?拿下新野以后,蜀军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西北的宛城,一个是东北的许昌——什么?你说还有汝南?回去给我把「日不落坚城」抄写五百遍!!——如果要攻击宛城,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从宛城到新野有一个狭窄的路口......你们懂的,凡是有这种狭窄路口的地方,都不是什么好打的地方;而如果要攻击许昌,许昌西郊倒不是不能打,可是那片广阔的树林对于部队移动力而言实在是一个噩梦,这意味着远征军要在林地里辗转一个多月才能摸到许昌西郊的开阔地来。是不是让人联想起了长安会战呢?后来的事情发展方向也证明了这个问题,许昌绝对不好打。
拿下新野以后,蜀军几乎是马不停蹄地奔赴许昌,可是当他们抵达以后......此时依靠五虎将虽然带点人就可以杀的曹魏片甲不留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大家拼的更多是战略以及后勤。
所以,仔细考虑一下,会发现,曹魏此时不但不应该防守新野,还应该主动撤出新野,收缩战线。可惜当时的曹丞相并不是这么想的,所以新野的驻军被毫无意义的牺牲掉了,而阳平关的攻势也由于汉中兵团的回防而非常窘迫的无奈取消。在上庸——新野一线的本轮博弈之中,实际上曹魏与蜀汉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利益转移,蜀汉只是得到了他应得的,曹魏只是失去了他多余的,总的来看,一方小亏,一方小赚。可是此时的曹丞相在战略思考上陷入了一个奇怪的境地之中,由于对自己主力部队的过分自信,认为新野失守是由于主力被对手所牵制的缘故,使得曹丞相此时急欲寻求一次大战来摆脱当前多线作战的窘境。而却没有认真去研究北地王这个新出现的对手和前几任蜀主有何不同,没有仔细思考对手所采取的战略战术方针有什么闪光之处。如果认真思考与总结的话,不难发现当时北地王的闪光之处与自己的失误之处,从而避免后来的大败。这样,实际上,在战略思考或者说心理博弈之上,北地王已经隐隐然占据了一个上风之处。于是,在天水军团悻悻然撤退之后,北地王立即发动了汉中军团的第二波攻势——顺便交代一下,此时许昌之战打得正激烈,宛城、汝南也分别处于对峙之中,唯有濮阳战线曹丞相还是比较轻松的。最糟糕的是,很多地方物资补给都有点跟不上了,尤其是天水的主力部队,几乎要面临断粮。可以这么说,什么叫四面起火,什么叫拆东墙补西墙,这些话可以很好的形容曹丞相现在的处境。
现在猜测,当时汉中军团出击是这样的考虑,趁着天水军团粮草不济,顺势东进,派几队主力骑兵去长安城打个秋风,破坏长安的经济区域,慢慢消耗整个西北地区的钱粮物资,伺机寻求决战。而丞相当时却是迫切的想要寻求西北决战,哪怕大家都把部队拼光也是可以接受的,只要能够暂缓西线蜀军得攻势,就能达到休养生息的目的。于是,在蜀军经过街亭之际,曹魏军团发起了第一波攻势。
当时北地王估计是被吓了一跳,他没有料到丞相会在这种情况下主动出击,蜀军也尚且没有做好决战的准备——最重要的是,现在双方交火的地点并不对蜀军有利,北地王老成稳重的性格这一刻占据了上风,他拒绝了丞相冒险式的决战要求,将部队分成两个部分撤回阳平关。
这样一来,丞相骄兵的心态被进一步激发了。而北地王此时又玩了一手很漂亮的疲魏弱魏之策,汉中军团后撤以后,北地王并没有将他们收回阳平关或者汉中城内,而是将他们部署在阳平关关外,做出一幅随时可以进击长安的态势。这就逼得曹魏不得不将主力部队驻防在街亭一线,凭空消耗大量粮草,而又由于后勤不济,在驻防的过程中曹魏不断被迫削减自己驻防部队的数量。而另一边,北地王敏锐地发现了阳平光的战机,开始不断抽调主力前往阳平关**。而又由于在心态上曹魏急于寻求决战,所以街亭驻军开始不断南移,逐渐逼近阳平关的范围之内。
实力上此消彼长,地理位置上越来越靠近阳平关,战略态度上一方焦躁一方沉稳,再加上北地王此时知己知彼而丞相却知己而不知彼,胜利的天平开始逐渐倾斜了。
终于,汉中军团发起了突袭,张颌将军将星陨落,天水军团局势大乱。
其实有了那么多的战前铺垫之后,这一点可以说是必败的,曹丞相思虑良久之后,还是决定这一战必须打。因为如果此时全军后撤,保守估计,至少有1/3的部队无法安全撤回,如果蜀军裹街亭胜势进逼天水或者长安,整个西北都终将不保。打的话,虽然可能导致全军覆灭,但是至少可以拼掉对手相当数量的军团,阻止蜀军趁势攻入西北。可惜......这一切判断都是在完全不了解北地王作战风格的前提之下做出的,如果是现在的我回到那个回合的话,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也说不定。但是无论如何,从蜀军出击的那一刻起,就是败局已定,接下来的问题纯粹只是败多败少罢了。
于是,街亭之战迅速扩大,演变成为汉中军团与天水军团主力对决。结局我们都已经知道了,虽然从部队的战损比上来看,蜀军只是略胜一筹,可是北地王出神入化的戟兵战术将天水军团几乎彻底粉碎掉了,自孟获徐庶以下为战俘表。
这一战可谓彻彻底底把曹魏给打残了,虽然北地王此时也暂时失去了继续进逼天水长安的能力,但是对于曹魏而言,此时已经彻底丧失了所有战略进攻能力,只能被迫转入完全的战略守势之中了。如果说得新野只是一场小胜,那么阳平关之战可谓一场堪比当年长安之战的大捷,一举拉平了蜀魏之间的强弱之势。
让我们来细细分析一下这一战最大的亮点在哪里,最大的得失又在哪里。
首先不得不承认,北地王是高手,这一战的精彩程度堪比当年南中会战3ss襄阳的经典翻盘,只不过3ss是大举歼灭对手有生力量,北地王是大举擒获对手武将,从意义上来讲还是差不多的。
第一大亮点,对于对手心理的把握。这本身其实是一件很虚无缥缈的事情,有时候近似乎于赌博,就像当年韩信背水一战,你怎么知道人家赵军看到兵营被夺以后一定会军心溃散呢?万一人家部队里有统兵的将才,能够镇住场面,重整旗鼓怎么办?可是历史是不能假设的,韩信就是知道对手心里怎么想的,所以他战无不胜。北地王虽然不比韩信,但是在这一场以新野为始以阳平关为终的大战役里,他不断的寻找的战机,却不骄不躁,反复勾引丞相。比如许昌,见势不妙绝不硬拼,老成而稳重,再比如第一次在街亭时,丞相主动出击,北地王依然没有急于一战。一直反复忍耐,助长丞相骄兵的气焰。还利用粮草问题使得天水军团反复奔波在阳平关沿线,露出无数破绽,终于给人家一战连本带利一起给收了回来,可谓san11兵家之典范。
第二大亮点,在于戟兵战术的出神入化。丞相在本次pvp之前其实接触过的pvp并不算特别多,只是在3ss洞洞糖酱等人的那个群里打过几场,看过几篇论坛上以前的战报,可是北地王不是来自这个传统的小圈子。这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很大。丞相的战术基本上受南中3P的影响,以弩兵为主力,以投石为辅助,以戟兵为盾牌,再加上少量精锐武将的控制技能和放火等等,翻翻战报就会发现,毛毛糖糖洞洞等同样与我来自该QQ群的玩家在具体战术上都是大同小异,可以说我们是师承一脉的。而北地王这种对于戟兵深入运用的战术却是丞相闻所未闻的。当然,这种战术运用的条件有一点苛刻,在熟知这种战术的对手面前会受很大的影响,可丞相对此却一无所知,自然会悲剧。而反过来,北地王对于丞相可谓知根知底,你说为什么?人家都看我打了这么久了,你说呢?可以说,单纯从这一点出发,真的不是我军太无能,确实是共军太狡猾哇。
那么此战过后,大家的得失情况如何呢?
严格来说,蜀汉其实什么也没有得到,还损失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因为俘虏的武将都是结义的,他没办法招降。虽然对于近期而言,汉中军团不得不被迫休整,但是从一个蜀魏长期交战的前景来看,还是非常乐观的。曹魏损失惨重,西线最重要的天水兵团几近全军覆灭,战略进攻能力完全丧失。从此以后,曹丞相开始了彻彻底底的靠着城墙与天险过日子的悲惨岁月。尽管这一战消耗了对手的有生力量,使得西北得以保全,但是这种代价实在是过于惨重。
同时,这一战实际上也暴露出了北地王的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正是导致北地王最后弃子离局的重要原因,那就是——北地王作战过于稳重了。这一战北地王之所以大胜而归,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武将调配问题,仔细研究一下你就会发现,蜀汉几乎所有的主力武将在这一战中都登场了,可曹魏一方却只有一个区区的天水兵团。再加上远离补给城市长途作战,焉能不败?但反过来说,这一战的胜利是野战的胜利,对于蜀汉而言,他们成功消磨掉的其实也只是曹魏的野战力量,如果要强攻天水或者长安或者宛城或者许昌,就目前蜀军的战斗力来讲还是有些问题的。至少,如果丞相真的死不出战,像司马懿当年对待诸葛亮一样的话,北地王没有办法做到一蹴而就。后来的事实完全印证了这一点,北地王抓了丞相一地的主力,却没有办法转化为自己的战斗力或者外交筹码,而自己的主力部队无论调动到哪里,都会被早早察觉的曹魏部队严阵以待。更甚者,由于没有战争迷雾,自己的武将飞调才刚刚动身,丞相就跟着来了。在一个谨慎的和乌龟一样的对手面前,北地王的战略战术被不断弱化。
当然,丞相也拿北地王没办法。可是......我们打的是3P,打不过北地王,还可以打桓王嘛......
不过这些都是后来的事情了,当时,吴蜀联军局势一片大好,前途一片光明,北地王的声望也达到了最高点,风水轮流转,局势又重新进入了蜀汉的天下。
第九章 僵局
随着阳平关外木门道之战的结束,曹魏已经彻底失去了战略进攻能力,被迫转入整体守势,在这种背景之下,东吴与曹魏展开了一次秘密的外交接触。
对于此时的曹魏而言,与东吴接触的目的很明确,正面战场的一场大溃败让丞相意识到了蜀汉无敌陆军的不争事实,击碎了先前丞相以科技对抗神将的构思。更兼天水军团主力覆灭,尽管蜀汉也由于部队伤亡惨重而未能发起后续攻势,但是天水军团战前本就已经处于后勤资源紧张的状态之下,现在要重新招募部队,打造军械,布置防线,统统都是需要时间和资源的,而资源又要从遥远的关中地区抽调。
这里打个岔,这个事情大概就是所谓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吧。阳平关之战的过程中,窃以为北地王犯了一个小小的战略错误,那就是没有及时在汉中及临潼疯狂扩军准备后续进攻部队。以今天复盘的角度来看,当时的北地王实际上有一个更好的选择,就是不待部队休整完毕,甚至可以不休整,直接调动阳平关外的主力部队甚至是留守汉中的预备队强攻天水。当然,这是有风险的,毕竟,天水城东的路口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无论是攻方还是守方都不敢说有绝对的把握,而另外一面的汉中城究竟该留守多少部队也是一个值得慎重考虑的问题。但是毫无疑问的,如果当时北地王选择强攻,在木门道大败阴影之下的丞相甚至有可能会直接放弃连火种都快埋不起的天水,保存实力拱卫西北剩下的两座城池。而即便退一万步说,攻打天水失败了,被抓了几个重要武将,别忘了孟牢头那里一票人,是可以用来做买卖的。无论如何,这一战都是至少可以一试的。不过北地王估计不是这么想的,也不知道当时他是认为胜券在握了还是觉得应当稳妥起见,使得这个不知道该不该称为机遇的机遇就这么悄悄溜走了。
于是,在这种情况之下,丞相又重新拾起了先前的联吴抗蜀战略。但是与桓王简单接触以后,这个战略又一次被无情地打压下去了。桓王的外交条件没有发生质变,简单来讲依然是——把我的人才吐出来,我就暂时不打你,其他的免谈,吴魏联盟别想。悲愤交加之余,丞相也只能无奈的面对现实。于是当时吴魏两国秘密停战了三个月(是三个月还是两个月,反正不长,我有点记不清了),而曹魏一方付出了释放孙尚香、程普以及主动交出陈宫的代价获得了一个喘息之机。
在这种停战的情况之下,双方很有默契的同时派出了部队进剿本场PVP的最后一个AI势力——白马将军公孙瓒。
不过很明显,曹魏一方要略为占便宜一点,毕竟,北海船队抵达壤平在想要进击北平的话实在是路途遥远。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当年在桓王初登基之时,丞相曾经允诺北平壤平归孙吴所有,以换取两家的同盟协定。后来桓王破盟时曾经提过这件事情,他提出了两点,第一点是认为孙吴进军速度没有曹魏快,所以这种割让没含义,对此我表示很尴尬,桓王不守信用不代表别人不守信用,当时那种条件下,说好了给东吴就是给东吴的,曹魏如果仗着自己速度更快而去主动破盟,那不是自抽耳光么;第二点桓王没有明说,但是很明显,在桓王心目中,北平这座城市是没有什么价值的——真的是这样么?
我们不妨来重点讨论一下,北平究竟有价值么?
先来看看北平的经济价值。我们说san11中,一座城市的经济实力是否强劲,基本取决于三个要素。第一,城市地块是否够多,分布是否按六角形规律。洛阳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佼佼者,地块众多不说,还基本形成了三大块六角形区域,那么就非常适合环绕式的市场+造币厂或者农田+粮仓组合,自然能够实现非常高的经济产出。反面典型就是江夏城,尤其是江夏东面的地块,一字长蛇阵......经济价值低得令人发指。第二,城市是否有大量的关隘、港口,关隘港口的产出是非常高的,这也是san11设定中间一个让人略有些莫名的东西——军事要塞怎么会有与主城成比例的钱粮产出呢?正面典型是江陵,虽然本身产出不高,但是一附加上三个港口,立即晋升一流经济大城之列。而反面典型大概就是许昌了吧,本身条件一流,可是却......第三,经济区域是否处于容易被攻击的地段。这个很好理解了,正面典型有下邳、洛阳,反面典型就是长安、上庸、平原。综上所述,北平应该属于一座一流末端的经济城市,和洛阳成都这种地方没得比,但是和许昌一较高下还是堪堪不落下风的。当然,如果北平是握在没有水军优势的曹魏手中,这个一流末端立刻就变成二流末端了,因为南端最重要的九片空地全部处于水军射程之下。
北平的军事价值如何?首先,请明确一点,从壤平发兵打北平,是绝对——绝对——绝对——没有希望的。路途遥远就算了,居然还有个狭窄的口子,有个狭窄的口子还能忍,但是北平城离那个口子居然还那么近,抗爹呢,真是不知道除了吕布+周瑜的组合以外,谁能冲进去。那么从南皮方向攻击北平呢?北平西边的那座大山是问题的关键。从前面曹魏进军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这是打电脑才能这么行军,打玩家你要是这么行军,那就彻底属于找抽了。所以,局面很简单,双方要么再北平——南皮一线和平相处,要么以这个狭窄的山路为分界线,两边对峙,想要越雷池一步,实在是有蜀道难于青天之感。
那么,现在答案就很明显了,一旦北平落入孙家手中,这将成为顶在曹魏背部的一把利刃,让曹魏寝食难安。曹魏本来从开局一直到现在目标就是收缩战线,北平一旦落入孙家之手,战线立刻扩张,北边又多两座城市必须进入临战状态,势必极大的拉扯曹魏有限的资源与人力。而反过来,如果北平落入曹魏手中,则北边可以处于不设防状态——从壤平打北平?您不是开玩笑吧。
很遗憾,桓王没有看到北平的价值,尽管在开战之初还试图快速进击北平,但是很快就发现根本来不及,所以现在北平要落入曹魏之手了。另外一个小插曲,在北平和壤平陷城之前,吴魏之间曾僵持了好一段时间,原因就在于,双方都希望对手先落城,这样自己可以夺取逃出来的公孙家武将——一如当年吴先主建议丞相在新野所做的一般。可是孙家其实吃了一点暗亏,这个暗亏在于,孙家在壤平外的部队远远多于曹魏在北平外的部队,甚至后来曹魏采用围城大法抓获城内所有人才而仅仅将公孙瓒本人晕在城外以后,孙家还是不愿意进壤平,暗暗期望曹魏能够击破公孙瓒队,将其放归壤平。这就注定就要吃亏了,于是,孙家的北伐军团在城外空耗了数月之久,而赢得的仅仅是一个白马将军公孙瓒。
哀悼公孙将军覆亡之余,让我们来看看几乎与此同时,主战场在发生着什么。
这些波澜壮阔的大场面图片比任何文字都更有说服力,吴蜀联军在西北、上庸、许昌、汝南、濮阳南部等五个战场不断发起攻势,可谓波涛汹涌。但是由于北地王战术实力已经暴露,曹丞相选择了慎而又慎的乌龟战术来应对北地王的攻势。具体做法非常简单,第一,仔细观察五虎龙凤每个回合调到哪里了,主力武将跟进调动到相应的城市布防;第二,对蜀国坚决龟缩,绝不远离城市远离关隘天险作战,特别是野战;第三,在所有战场上针对蜀国武装力量保持绝对的非接触距离,尤其是对手的戟兵部队,一定要保持在一个回合可以被攻击到的范围之外。在这种情况之下,本身就是谨慎派风格的北地王只得反复拉扯战线,试图让曹魏露出破绽。
本身北地王的想法是没有错的,可不幸的是,在曹丞相露出破绽之前,桓王先露出了破绽。
这本身并算不上什么很大的破绽,但是毫无疑问,由于具体战术执行能力的差距,再加上本身最弱的东吴又尴尬的处于攻势地位,吴国的一次又一次小败将成为曹魏不断累积优势的源泉。而在另一边,蜀军却又迟迟打不开局面,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本身早就对本场PVP规则流露出了不满的北地王宣布弃子离局。
这实在是不好加以何种评价。北地王认为规则有不合理之处自是有他的看法,可是丞相的态度也很简单,你不能在想进门的时候才要求法律给你配钥匙。任何一种规则的改变必须是建立在不打破当前势力局面的前提之下,总不能在一方需要进攻的时候禁500弩、禁火,而当他需要防守的时候又重新开禁吧?这毫无疑问是不公平的。更何况,局面远没有北地王自己想象的那么不可接受,说一句内心的话,丞相一直觉得北地王的弃子颇有几分不负责任之感。
说归说,但是这毕竟是一个玩家的自由,他人无权干涉。那么我们不如从复盘的角度来看一下,当时的孙刘联军究竟有没有彻底击垮曹魏的可能性呢?
毫无疑问是有的。对于当时的曹魏来讲,最大的劣势在哪里?——行动力。每个玩家的行动力最多也只有255,且每个回合能够补充的行动力有限,在对手是联盟状态之下,行动力总量为曹魏的两倍之多,尽管曹魏在科技、后勤布局等方面赢回了不少行动力,可这不影响根本局面,也就是行动力的极大劣势这一条。只要你行动力比对手少,那么单位时间内,你做出的反应就不如对手多,那么怎么可能面面俱到呢?其次便是后勤补给,曹魏的城市数量确实最多,可能总量上来看,吴蜀经济能力接近于曹魏的两倍之多!这就注定了吴蜀是有底气有资本来发动一次又一次的大规模攻势的,而曹魏只能选择龟缩防御。再次,多线开战,前面已经提到的主战场就已经有五处之多,还有很多没有提到的战场其实也是可以开辟的。
设想一下,吴蜀两国在各个战线上调动大量部队与曹魏对峙——对峙的战线上不一定要有一流武将,只求逼迫对手一同对峙,如汉中——上庸、新野——宛、新野——许昌、汝南——寿春、小沛——濮阳、北海——平原。然后蜀国自阳平关派出一支精锐的主力部队携带大量粮草进逼长安,而后在长安北部调头攻击武威;吴国自临济港派出一支主力舰队携带大量后勤物资进攻白马,进逼邺城、洛阳。只要双方实现足够高的协调同步,大家觉得在这种四面开花,满世界游击骚扰加对峙的情况下,曹魏需要多久才会被逼疯?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攻方必须要有一定的冒险精神,敢于在一种近似可控的情况下将自己的主力部队用在一场赌博之上。要知道,历史上的大胜其实并没有多少是真正的万无一失,敢于赌博,善于赌博是作为攻方必备的素质。
当然,这种超大范围的战略构思实现起来是有难度的,但是绝非不可能。最大的难度来自于吴蜀两国的协调配合度,其次就是桓王的战术执行能力,再次就是要求玩家能够熟练使用二线甚至三线武将去进行战斗——这对于很多熟悉了一支主力部队打天下的玩家而言也许有点难,对于只有一只主力部队的蜀汉更是一种考验,但却绝不是什么不可实现的幻想。可以这么说,只要武威、邺、洛阳这三座城市中任何一座城池被攻破,曹魏的整体防线就会面临崩溃的危险。
甚至,我们还可以在这种情况之下考虑另一种外交政策,孟牢头手上那一堆肉票可不可以拿去换一些具体的东西呢?诚然,由于武将结义的问题,双方对于这批武将的估值是存在一个很大的差距的,但是如果仔细考量现实局面,双方并不是没有交易的可能性。比如,拿全部的俘虏去换西北三郡?或者换上庸?又或者换一些没有结义的武将回来?其实蜀汉此时面对曹魏的尴尬,最大的一点在于,没有一个良好的,适合攻击的突破点,从汉中发兵打长安吧,路途遥远不说,谨慎派作风的北地王还要时时担心天水军团抄他后路,从新野发兵打许昌和宛吧,都有令人尴尬的地理形势(其实个人认为新野打许昌是个可以考虑的选择),总之就是不符合谨慎派的战斗思路。那么,如果想当年蜀后主一样的地理格局,再来一次倾西北之力战长安呢?又或者打通西北荆州的要道,自上庸兵出宛城?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假想了。但这里毫无疑问的提出了一个决策问题——在这种3P之中,损人不利己或者说损人而少利己是一种良好的战略么?如果北地王当初选择了释放那批俘虏换取实实在在的利益,局面会不会有什么改观呢?坦白来说,我对这个问题也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这批武将的估值问题实在是无法具体计算,所以很难讲我前面的那种外交设想是不是有道理的,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吧。
北地王的弃子实在是颇有几分可惜,他并不是无计可施,局面也绝不是不可作为,总之他失去了彻底打垮曹魏,赢得本次PVP的最后机会。本章的最后,为北地王总结一下吧,如果一定要用一个三国人物来形容他的话,我比较想把他形容成诸葛丞相——能够洞悉对手心理、具有极强的战术能力,同时处处小心谨慎绝不涉险,可唯一欠缺的,大概就是诸葛丞相那种矢志不渝、复兴汉室的精神了吧。
最后附上原战报及战报分析网址,以娱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