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对【霸王别姬】的评价如何?

2023-03-03影视

我觉得【霸王别姬】不论是小说还是改编的电影,都挺好的,是对中国戏剧文化的一种展示,也是对戏剧中人的一种展示,让大众看到了戏剧发展的一个侧影,感受到戏剧人的艰辛。

改编自香港作家李碧华出版于1985年的小说【霸王别姬】,上映于1993年的电影【霸王别姬】,今天看来,依然是一部优秀的经典电影。这部影片有着庞大的演出阵容,导演陈凯歌,主演张国荣、巩俐、张丰毅、葛优、蒋雯丽、冯远征等,这些娱乐圈的知名人物的参演使影片很有影响力,影片内容所展现的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京剧文化和京剧演员的多重性格也使影片很有吸引力。

「霸王别姬」这个历史典故出自【史记】,我们都很熟悉,中学语文课和历史课都曾学习过。楚汉相争,楚霸王项羽被刘邦的士兵围困在垓下;十面埋伏之际,项羽和虞姬饮酒悲歌,吟唱出【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舞剑自刎,项羽也自刎乌江。多年来,【霸王别姬】一直是传统国粹京剧的有名剧目,很多名人都曾演出过【霸王别姬】,如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影片【霸王别姬】搬上荧幕后,很受观众欢迎,也荣获了很多奖项。

大学时代,课堂上听老师讲解这部影片蕴含的历史和优伶文化,也去专门看这部影片,只是看的不大懂;毕业后再看这部影片,对影片反映的特定时代历史文化、戏剧文化、演员的多重矛盾心理性格似乎多了一些了解,姑且谈谈对影片的一些感悟。

其一,个人成功的艰难,要想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罪。影片【霸王别姬】以一幕幕视角向观众展示了戏班训练的残酷,训练的时候所有的感情都被隐藏,有的只是无情和冷漠,师傅毒打徒弟早已是司空见惯,那个社会和所有人都习以为常。程蝶衣和小楼成长为霸王别姬的名角,真的就是从小在残酷的训练中和挨打中一点点练出来的,挨了多少打、吃了多少苦、内心藏了多少辛酸,或许只有他们自己才说得清。

影片中,有一幕小赖子和蝶衣逃跑的情节,当他俩在戏院听名角唱霸王,那轰动的场面和场景、名角备受尊崇的待遇让他们泪流满面,小赖子说这得挨多少打啊。影片中,小赖子看到师傅对蝶衣的毒打吓怕了,自杀了;蝶衣在师傅的毒打中,坚强地生存了下来,成名了。我觉得影片【霸王别姬】中戏班的残酷训练,一方面固然是对人性尊严的践踏和情感的扭曲;但另一方面似乎也反映出从古至今的一个道理,成功从来都不是简简单单,成功的背后有着很多艰辛的付出和努力。

其二,对京剧演员特别是旦角身份和多重性格的展现和文化思考。【霸王别姬】比较形象和细腻地展示了京剧演员的戏里戏外的现实人生以及演员的成长经历和心理矛盾问题。京剧中男演员会去扮演女性角色,虞姬这个女性角色为什么非要男子演唱?这其实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文化问题。我觉得影片中程蝶衣这个人物形象有多层意义,特别是戏里戏外他的性别身份的不自觉的转型,深刻展示了人的性格的复杂。

程蝶衣的童年经验很凄惨,贫苦的母亲送他去戏班,狠心剁下他的六指;在戏班学戏,经历的是师傅的毒打和环境的压抑,小孩子最大的梦想可能就是像小赖子那样,觉得能够吃糖葫芦就是愿望。在程蝶衣和小赖子逃跑的那个情节中,当他俩在戏院听名角唱霸王看到那轰动的场面和场景,看到名角备受尊崇的待遇时,他们泪流满面,小赖子说这得挨多少打啊,程蝶衣似乎明白了学戏的目的,作为学戏的人,成名成角就是他们的人生追求。

真的成名后,程蝶衣是如此的入戏,也在环境压力下,不自觉有了性格身份的悄然转变。「我本是男儿郎,不是玉娇娥。」「我本是玉娇娥,不是男儿郎」。这简单的台词背后,是程蝶衣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和转变。男扮女装,男性女性化,男子模仿女子的行为显然在女子毫无社会地位的封建社会文化语境中是一种无法被认同的行为;所以在师傅一次次的打骂中,程蝶衣倔强地坚守自己的男子汉身份。

但是,在强大的外在环境压力下,程蝶衣不得不完成身份的转型,不是因为师傅的毒打,而是因为群体的压力,像鲁迅说的「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剧团的演出就是戏班的生命,关乎每个人的生存,在试唱时,当程蝶衣依然倔强地在唱思凡时说自己是男儿身时,马上遭到了全戏班人的怨恨,眼看演出无望,愤怒的师兄小楼几乎本能地用烟锅捣进了蝶衣的嘴里,似乎要毁掉他,骂他当初逃跑还回来干嘛,也许是大家的怨恨,也许是他视为亲人的师兄的绝情,也许是小楼的一句反问唤起了他心中的成名成角的欲望,是啊,逃跑了又跑回来,明知道是残酷的毒打和折磨,但还是回来,不就是想学戏成名吗,这是他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程蝶衣在这些复杂的因素下,开始角色转型,他化为女性角色在张公公府上的堂会演出大获成功,也是他成为名角的转折点。

蝶衣完成了身份转变,认同于女性身份,他越来越入戏,对戏也有了深刻理解,在戏中忘掉了自我的男性身份,戏成了他的生命的精神支撑。但是,蝶衣对虞姬这个角色的高度认同和痴迷,使他沉迷于戏中,而且对霸王更加依恋,而小楼和他本就相依为命,难兄难弟似的,一块练功,一块挨打,小楼作为大师兄对他照顾有加,在那酷烈无情的单调生活中,这可能是他所获得的最珍贵的情感,当麻木隐忍的师傅一次次毒打他们惩罚他们时,小楼的帮助显然触动了蝶衣的脆弱的情感。当他决定身份转型并最终完成这个转型,兄弟之情可能被他转变成了相依相恋的不离不弃的从一而终的感情。事实上,张公公和四爷这两个权势人物对蝶衣的猥亵是否在另一个层面也引发了蝶衣对男性情感的一种认同。

但是小楼是一个现实感很强的凡夫俗子,唱戏就是为了成角,有钱然后去逛窑子,菊仙这个风尘女子出现了,那么的突兀,他们要结婚了。影片开头处,师傅对蝶衣的母亲说都是下九流,谁看不起谁了。也许身份的自我定位和社会歧视,让小楼和菊仙很快走到一起。小楼、菊仙、蝶衣他们三个人的感情纠葛也是戏里戏外一个复杂的情感伦理问题。

其三,影片对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生活的一种缩影反映。影片的叙事是线性时间叙事,重点描述了1924年、1937年、1945年、1949年、1966年这些特殊年份的社会生活片段,这半个多世纪的中华大地可谓是历史沉浮,生活于其中的芸芸众生也经历着社会历史的风云诡谲,都不可避免地卷入历史潮流中。影片在展现京剧文化和京剧演员的人生历程时,也或多或少展现了特定历史时代背景下,当时的一种社会现状、社会文化和人们的一种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