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曹保平的【涉过愤怒的海】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023-11-26影视

【涉过愤怒的海】是一个表面疯狂,内核悲伤的故事。

我个人最伤感的两个情节。

第一个是黄渤饰演的老金,在逐步了解到女儿在日本经历的一切后说,『爸爸不理解,为什么会这样』。

原台词记不清了,意思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就像影片外很多人说片中的青少年矫情、脆弱,但从青少年时期走过来的我深知,我之所以看起来『正常』,只是很多『不正常』被深埋,这些深埋,有可能被消化吸收,亦有可能在时光中深度溃烂。

影片里最深度溃烂的成年人是苗苗的父亲李烈,外表是一个成功人士,和愤怒的老金比起来还显得通情达理、深明大义,但背地里的阴险算计,乃至最后的躁狂爆发,都让人不寒而栗。

李苗苗能在这样的父亲影响下正常成长才怪,他虽然没有杀小娜,却见死不救漠然离开,还有他看见『死亡』与『崩坏』时那种既兴奋又松弛的表情,与其说『疯狂』,不如说『变态』。

只怕很多人对此也是『不理解』的,因为这世上也有那种糟烂家庭出身,最终摆脱心理阴霾,步入正轨的。

我想,有些人其实不是『不理解』,而是『不接受』,不接受一个心灵伤口不处理继续溃烂下去才是正常现象,不溃烂下去,甚至得到治愈纯属运气。

我自己本身的家庭也比较糟烂,糟心事多,可我有一个大运气是,出生在上海+工人阶级最风光的时代,大中华橡胶厂职工宿舍区优良的社区氛围成了我的安全屋。

我有过类似小娜被家人锁在屋子里的经历,在我害怕大哭的时候,会有小伙伴来窗口陪我说话,楼上的广东阿姨会煲好黄豆猪脚汤塞给我喝。

还有一次走丢,我连家里门牌号都不知道,也是厂里老职工带着我一路寻回家。

可惜,影片里的小娜只能躲在壁橱里画太阳。

换句话来说,家庭不能给我的安全感和温暖,通过社会弥补了,因此在我心底,建立一个良好社会的驱动力,要比经营一个良好家庭的驱动力强烈很多。

当然,我的家人应该也不能接受这一点,应该会更希望我把家庭放首位,很遗憾,我的内心情感告诉我,做不到,我可以担负起家庭责任,但做不到真情实感、全心全意。

正如电影里所说,『爱』是双向的,『喜欢』是单向的、自主的。

结尾这一段,也是第二个狠狠击中我的地方。

人类的爱太有限了,我自己不婚不育和网上吵的男权女权一毛线关系都没有,我只是时常在想,假如我没有精力向孩子支付足够的爱,孩子再在社会上遭遇毒打怎么办?

智人这种生物有一个心理特点,童年所得到的精神财富会伴随一生,就好比我虽然工作之后遭遇了不少社会毒打,现在偶尔兼任时评博主也会面对各种社会毒打和阴暗面,但童年时期被工人社区点燃的那份温暖从未熄灭,换句话来说,即便经历了996、P2P、35岁失业,我依旧对社会抱有希望,只是对家庭的组建从未有过一丝热情。

这些年来,所有游说劝说我的人,与其说『不理解』,不如说『不接受』。

回到影片,老金对女儿小娜的认知,和小娜对自己的认知,两者的割裂程度,马里亚纳海沟都不足以形容,恐怕还真是三次元和二次元不在一个次元的隐喻更合适。

因此,不是『不理解』,只是『不接受』,这恐怕才是人类社会的最大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