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有哪些战争片中细节的错误至今没有被导演意识到?

2021-12-26影视

都能写一篇论文了。比如,敌后武工队到处打仗的神剧们。

武工队是怎么来的呢?

1942年以前,冀中和冀南是八路军(新四军的比这个富,连黄泛区的淮北/路西都比这个富)最富的抗日根据地,号称「中国的乌克兰」。五一大扫荡后,冀中44个县的根据地(22个完全控制)全部变成日占区和游击区,冀中军区骑兵团只有70多个人跑了出来,到达冀南编入129师骑兵团;冀南根据地缩减五分之三,地方党的支部垮了近二分之一, 大部分村政权成了「两面政权」,军区创办的报纸全部停刊。

在此背景下,完全沦陷的冀中只有少量游击队、武工队还在坚持,1944年杨成武走马上任重建冀中,各地游击队、武工队上报的枪支弹药和基层政权掌握情况,差点没把杨司令给吓走:冀中沦陷这两年,大量堡垒户要么被杀绝要么反水,要么彻底寒心不再跟八路来往。由于没有物资和弹药支持,大量的武工队在1942年底只能每天窝在床上,因为吃不饱也没有柴火,大家相互挤着取暖。这样背景下,人员没有崩散就是好事,何谈对日军打击。杨司令走马上任时候已经是日军开始收缩的1944年,但整个冀中地区,八路能够掌控的绝对安全地带仍然不多。抗战前七年基本没脱下军装的杨成武,以至于到了冀中初期都没法穿军装公开活动。最生气的是,游击队居然干不过伪军和民间游杂武装。

背靠山东和太行的冀南稍微好点,但也是大量主力部队地方化。五一大扫荡之后,冀南军区能掌握规模化主力部队,就剩下一个编制不齐的骑兵团,连冀南军区司令陈再道的警卫部队都只剩下一个排。这些地方化的部队,分成以班组为单位活动,在已沦陷的根据地打游击、搞偷袭。说句难听的,每组三五个人、几枝枪能搞多大动静?可想而知,武工队也好,游击队也罢,根本拖不住日军步步蚕食的步伐,也不能筹措太多的物资。物产富饶的冀南大平原,军区机关最困难的时候,每人每天只有七八两粮食。剩下的要靠自己去挖野菜。

在此背景下,日军直逼冀南根据地最后的核心区。而这个核心区有多大呢?长30多公里、宽10多公里,骑兵团训练都不敢跑的太远——因为一个冲锋就跑出了根据地。面对日军的蚕食紧逼,陈再道集中了能集中的部队,逐村拼刺刀、拔据点,连续对着据点打了几次硬仗,才算是稳住了阵脚。直到1944年初,为了太平洋战场和豫湘桂会战,日军大范围抽调敌后战场兵力,根据地才开始往外恢复原有的地盘。直到1944年底,地盘才恢复到1942年初的状态。

按照杨司令、陈上将、陈大将等负责一方根据地的负责人说法,尽量不给武工队布置战斗任务,而是重在发挥情报收集、锄奸、巩固堡垒户、特殊物资(药品)采购、货物交易掩护等作用。

因为他们的作战效果,远低于营连级部队活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