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甄嬛传】中智商低到能排前五的人都有谁?

2019-11-14影视

夏冬春、妙音娘子必须榜上有名。

两人都是短线人物,疯狂作死后快速下线,但我认为,两人有相似,又各有不同。

夏冬春家世显赫,却一手好牌打得稀碎,余莺儿草根逆袭,结果丢掉性命。

对余莺儿这个小宫女来说,在倚梅园中偶遇皇上,是上天赐给她的翻身良机。

可没想道,她心胸狭窄,目不识丁却又狂妄自大,最终白白浪费老天爷的好意,落得被赐死的下场。

可我看了十几遍【甄嬛传】后,发现余莺儿这个小人物,更像现实生活中的我们。

很多时候,无数普通人都像余莺儿一样,始终在最底层挣扎,本以为可以一步登天,最终却得不偿失。

我想详细聊一聊余莺儿之死。

01

余莺儿出身卑微,不过是倚梅园中的一个宫女,大年夜,别人围炉夜话,她还要出来摘梅花。

从这一点,不难看出她在宫中的地位。

想必正如她话中所说,其他人欺负她是「新人」的情况必定不少。

此时的余莺儿,和现实生活中那些初入职场的小白差不多,什么脏活累活都要干,钱还拿得最少。

任谁遭遇这种情况,都会忍不住满腔怨恨,希望自己有一天出人头地,让那些瞧不起我们的人高攀不起。

就算是我遇到这种情况,我也想发奋图强,以后让那些「坏人」啪啪打脸。

那么,从这点来看,谁是余莹儿眼里的「坏人」呢?

答案很简单。

就是那些和她一样,身处社会最底层,但是又稍微过得比她好一点的太监、宫女们。

人性就是这样,可以容忍那些够不着的人比我们过得好,比我们更富裕,就是不能容忍身边人,强过我们。

因为够不着的人本来就够不着,起点差不多的人站在同一阶层,可以互相攀比。

只要谁比别人强一点,就能收获无数羡慕的目光,自己也能感受到践踏别人的快感。

所以,横向对比,和同阶的人作对,比纵向对比,和那些本来就很强的人作对,成本更低。

就从余莺儿得宠后,她对眉庄和华妃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也能看出来这一点。

眉庄当时身份地位不高,余莺儿垫垫脚就可以够着,而华妃就是「最强王者」,就跟全国首富差不多。

她再怎么「仇富」,也不会记恨、贬低华妃,反而只会找华妃当靠山。

我想余莺儿的心态是很正常的,任何一个身处底层的人,但凡有点志气,都想往上爬。

但错就错在,她往上爬的手段不怎么光彩,事后又「德不配位」,不知收敛。

至少她在除夕夜,目睹皇上和甄嬛相遇过程后,冒名顶替甄嬛这件事,我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对她来说,这种天赐良机,错过这一次,可不一定会有下一次。

说到这一点,我又不得不佩服余莺儿,她胆子很大,又粗中有细,如果放在现代,绝对会成为一个职场女强人。

试想一下,一个大字不识的人,要记住这么一句句文绉绉的话,会有多不容易?

可余莺儿记忆也不错,硬是和苏培盛对上了「暗号」。

从这点来看,余莺儿刚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必定已经想过前因后果,她明白那个出现在梅园的男人是谁。

她暗中留意,作为一个处心积虑的「有心人」,才会硬生生地把这句话记下。

再加上一点,余莺儿本身条件也过硬。

她长相不错,又会唱昆曲,才能被皇帝封为「官女人」,日日宠幸。

其实,我觉得余莺儿虽然是因为冒名顶替甄嬛,才被带到皇帝面前,但她后面得宠,全凭自己的本事。

不然的话,皇帝一句「玉楼金阙终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就让她露馅了,她为何还能嚣张这么久?

就说果郡王,他心知肚明,想提醒苏培盛找错了人,结果听到余莺儿唱昆曲,就把已经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聪明如果郡王,他当然明白,无论余莺儿是真的还是假的,只要她特点,能让皇帝高兴就行,其他的都不重要。

就比如甄嬛,她和果郡王孩子都生了,但就因为她有女主光环,本身段位又高,还不是照样当太后。

如果余莺儿「聪明」一点,抓紧弥补自己的短板,她会是另一个版本里的大女主。

不过,在这件事上,果郡王的处理方法堪称教科书。

他明明什么都知道,可以拆穿这一切,他一开始也确实想这么做,却又及时刹住车。

对果郡王来说,他想通了其中关窍。

一方面,他说出来,苏培盛讨不着好,但苏培盛又是皇帝身边的红人,未必会受到重罚,肯定还会留在皇帝身边当差。

比如后来苏培盛和崔槿汐的事情曝光,这么严重的事情,苏培盛都从慎刑司出来了。

果郡王就很聪明,如果他拆穿此事,让苏培盛受罚,原本对他还不错的苏培盛,说不定马上就成为他的「仇人」。

出于对苏公公的保护,果郡王怕说出来,让皇上觉得苏公公没有办好差事,或许还会受到惩罚。

另一方面,才学这种事,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学会的,余莺儿自己如果不注意,那迟早会露出马脚。

也用不着他在里面掺合,免得事后皇帝觉得丢脸,又找他秋后算账。

就比如一开始果郡王想拆穿的时候,也不是直接跟皇帝说的,而是委婉地提醒苏培盛,让苏培盛自己去想,去做。

这整件事,很像我们混职场时,不小心知道了上司的某个秘密,想拆穿又不敢拆穿的样子。

必要的时候,我们不如学学果子狸。

02

前期,余莺儿非常受宠。

因为昆曲唱的好,再加上皇上之前对她的好感,余莺儿被晋升为答应,还被赐了「妙音娘子」的封号。

就连太后讨厌她,也只能委婉地暗示,说她不要半夜唱歌,打扰别人休息。

如果余莺儿有甄嬛智商的十分之一,就会在这步步高升的运气中低调行事,悄悄往上爬。

可惜,我们高估了余莺儿的智商。

她有一点小聪明,光靠这点往上走很容易,可要想走得稳,还能不掉下来,很难。

明知自己文化不够,余莺儿也没有针对皇帝的喜好,恶补文化知识。

而是安安稳稳地躺在舒适区,用自己的好嗓子迷住皇上,并且错误地认为,她可以一辈子吃青春饭。

这点,也是给我们普通人一些警示,做人要低调,不要错把运气当实力,一旦飘起来,就容易「闪到腰」。

后期,余莺儿飘了。

她和沈眉庄狭路相逢,却不下轿行礼,反而让沈眉庄给她让路,欣常在比她位分高,她却把人关进慎刑司。

半夜在宫中唱歌,生怕别人不知道她得宠,就连太后都不高兴,只是顾忌着皇帝不好明说。

苏培盛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后宫谁见了都要客客气气的,可她记恨苏培盛的徒弟小厦子,让小厦子徒手给她剥核桃。

这样以来,后宫妃嫔、宫女太监,她全得罪光了。

余莺儿的形象,其实就是小人得志。

她的行为,充分说明了一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所以,后来她得罪皇帝,墙倒众人推,一点也不稀奇。

我也想过,到底谁才是余莺儿之死的幕后推手呢?

细想之后,我发现余莺儿的死并不简单。

03

余莺儿之死的第一个幕后推手,是她自己。

余莺儿在低谷期,肯定也被别人欺负过,等她有势力以后,第一反应就是把别人以前欺负她的那些手段,全用来欺负别人。

而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有「利他」心态,自己淋过雨,就会替别人撑伞。

可余莺儿是个负面人物,她好的不学,不好的东西很精通,蛮横无理、骄傲自大、阴险毒辣,她占全了。

她死了,没人可怜她,只会说一句死有余辜。

本是苦命女逆袭成王的励志故事,却因为余莺儿双商低下,演成了悲剧。

第二个幕后推手是皇后。

余莺儿还有一个致命伤,就是忙着乱站队。

她本可以靠自己的运气,再加上努力「读书」,牢牢抓住皇上的心,然后再提高一下个人素养,在宫中安然渡日。

可她偏偏是个不安分,却又双商不在线的人。

她站队华妃,不仅得罪皇后,还帮着华妃谋害甄嬛。

余莺儿选择华妃的理由,我也想过,可能就是因为华妃是宠妃之首,对她这种靠恩宠过日子的人来说,华妃就是榜样。

可她没想过,她自己根基不稳,不过是华妃的一颗棋子,贸然得罪皇后,皇后作为后宫之主,想收拾她还不简单吗?

第三个幕后推手是小厦子,或者也可以说是跟余莺儿同阶层的宫女、太监集团。

余莺儿从底层逆袭,又嚣张跋扈,她不知道体谅别人,嫉妒她,想报复她的人,肯定不止小厦子一个人。

第四个幕后推手是华妃。

余莺儿本就是华妃的一个棋子,利用完毕后没有价值,便弃之不用,是死是活,对华妃来说无关紧要。

最后一个幕后推手,是甄嬛小分队。

眉庄忍她,但也劝过甄嬛「告发」她冒名顶替的事情,最终,甄嬛也成为刺向她的一把利剑。

安陵容和她本没有交集,但安陵容肯定嫉妒过她,在她余莺儿临死时,还特意去送她一程。

不过安陵容的嫉妒心,让甄嬛背锅了。

一个小人物,能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从这点看,余莺儿应该也是有她的长处所在。

余莺儿下场悲惨,我不觉得高兴,反而为她叹息一声。

她固然咎由自取,可她不过是个努力往上爬的普通人,可惜她没有好好把握机会。

余莺儿的内心修养,远远跟不上她得到的运气,正应了那句老话: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其实,这也和她的出身有关,她身份卑贱,没有机会读书,没人教她,就不会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

她只看到富贵人家锦衣玉食,却不知道这富贵背后的门道。

她受宠后不是想着如何提升自己,才能得到皇上长久的恩宠,而是拜高踩低,通过陷害、作践他人来显摆自己得宠后的权力。

她内心的卑微是改不掉的,她对事物理解的能力,仅限于通过颐气指使下人,说几句高高在上的狠话来表现出她的权威,不能做到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不要说嫔妃,就连下人都看不起她这样的做人方式,在关键时刻根本不会有人替她出头,也不会有人拉她一把,她也只能恶果自食、以死了之。

余莺人曾经也是下人,却不能体会下人之苦。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终是未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她只能以死结局。

人生在世,一边活着一边修行,身在谷底也不气馁,修炼自身努力向上,终会有出头之时。

品行不端,心中无半点诗书,好运气就算找到你,也会被你消耗殆尽。

人在做,天在看,还是要善良些,才能走得更远。

参考阅读:

PS.大家可以关注我的同名公众号【白姐宫斗】,有更多话题讨论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