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透过【繁花】,窥见中国初代琴童的隐秘成长史

2024-01-16影视

本文首发自公众号: Yusi音乐审美养成

未经允许严禁任何形式转载


最近,王家卫「下凡」导演的电视剧【繁花】,以8.3的豆瓣高分迎来了大结局,也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彩蛋与遐思。

其中的一个细节,不知道各位音乐爱好者有没有注意到——片中女主角玲子(马伊琍饰)在进贤路住处的一位邻居,是知名钢琴家孔祥东扮演的。

孔祥东1968年出生于上海。上世纪80年代末,20岁出头的他接连在几个世界级的比赛中崭露头角,被当时的西方媒体盛赞为「天才钢琴家」。

▲1988年,孔祥东获美国吉纳·巴考尔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

在【繁花】中,年过五旬的孔祥东饰演一位上海的钢琴老师。在进贤路弄堂隔音很差的老房子内,他满怀激情地教学生演奏克莱门蒂的【小奏鸣曲Op36 No.1】 (据说饰演琴童的是孙俪的两个小孩:等等和小花)。

有一次因为弹琴、唱歌的声音太大,被玲子找来说影响了她的睡眠。

这段戏份看起来似乎和主线情节没有很大的关联,但其实借助一个钢琴老师的角色,真实且鲜活地还原了当时上海市民纷纷送孩子学钢琴的生活细节,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股「钢琴热潮」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呈现。

没错,1980年,可以说是中国前所未有的「学琴热」的开端,而上海便是这股热潮的中心城市之一,号称整座城市有「十万琴童」。

有趣的是,彼时只有12岁的孔祥东,正是这十万琴童大军中的一员。


01 热潮涌动,「琴童 诞生

月工资三四十块,却要勒紧裤腰带购买一架价值两千元的钢琴,是上世纪80年代上海家庭常见的生活情景。

在当时的家长们看来,这是一项重要且必要的投资行为。

后来成为小学语文老师的80年代琴童潘珏,曾这样回忆小时候的学琴盛况: 她所居住的巨鹿路上,学琴的孩子特别多,除了弹钢琴的,还有拉小提琴的、拉大提琴的、吹黑管的…人数之多、种类之全,几乎可以组成一个交响乐团。

这股学琴热潮究竟因何而起?

最重要的原因,是改革开放后,人们从长久以来的文化压制中解脱了出来。 在经历了十年单调的样板戏「熏陶」之后,几乎所有人都对新的文学艺术有着空前的渴望;而音乐作为一门不被文字和语言限制的艺术,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当时最能满足大众需求的精神食粮。

▲上海音乐学院样板戏演出大合影

与此同时,改革开放后国门大开,卡拉扬、小泽征尔、斯特恩、帕瓦罗蒂等一批音乐大师接连访华演出,在国内掀起了一场又一场古典音乐热潮。

▲卡拉扬在北京饭店

1979年,美国小提琴家斯特恩访华时,携带了一支拍摄团队。 他在北京、上海演出和讲学期间,这支拍摄团队记录了当时一部分中国孩子的学琴生活,并发掘了一批颇具潜力、技术出色的小演奏家。

▲斯特恩与中国琴童在一起

两年后,这些拍摄素材被制作成纪录电影在美国上映,片中的小演奏家备受瞩目—— 王健、吕思清、唐韵等如今被大众熟知的华人音乐家,就是以这样的方式首次走到了世界面前,得到了国际音乐界的关注和著名音乐院校的垂青。

▲十岁的王健正在拉大提琴

王健、吕思清、孔祥东等琴童的成名经历,在成千上万望子成龙的家长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越来越多的父母抱着让孩子「成名成家」的愿望,不惜血本,陪孩子走上了音乐之路。

「琴童」这个名词,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诞生的。

可以说,成为「琴童」,大多数情况下都并非孩子的主观意愿,而是家长为孩子的人生所做的设计与规划。


02 升学捷径& 考级的诞生


梦想很丰满,但现实很残酷。

满腔热血的家长们很快便发现,在学音乐这件事上,有天赋的孩子只是少数,想要「成名成家」,并不是父母一厢情愿就能实现的。

先不说成为演奏家,事实上,大多数琴童想要考进音乐专业院校,都是极其困难的。

那么,没有了目标支撑,家长们让孩子学琴的动力又在哪里?

音乐等级考试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音乐考级机制并不是中国首创,最早由英国人创立,后来传入中国香港。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中国大陆琴童数量激增,这一机制也逐步被引入。 大陆最早的音乐等级考试诞生在1987年年底,当时的一些钢琴家和教育家以广州钢琴学会的名义组织了一场钢琴考级活动,共有四十多人报名参加。

1988年,上海也开展了大规模的业余钢琴考级活动,首年考试便有三百多人参加。之后,考级很快覆盖到了大部分的乐器。

从这一年起,考级被纳入了绝大多数琴童的学习规划。 孩子们往往在结束了学校的期末考试之后,又在父母的督促下,投身到音乐考级的筹备中。

与此同时,为了鼓励更多孩子学音乐,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升学政策就开始向琴童倾斜了:一些重点学校为了网罗人才,往往会对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在考分上给予一定的优待。

同样的学习成绩,如果有音乐特长,则会被优先录取。嗅觉敏感的家长们自然不会放弃这个绝佳的升学机会,于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了琴童行列。

而在这样急功近利的心态下,也让学音乐和乐器这件事变了味。 有的家长急于求成,把考级当成孩子升学的捷径; 有家长把比赛当跳板,期待着孩子一举成名。

琴童们每天被迫在高压下练琴,那些重复的旋律和密密麻麻的五线谱,成为了很多孩子童年的捆绑与束缚。


03 市场经济下的机构乱象

随着琴童人数和考级需求的激增,一些业余的音乐培训机构在我国各大城市悄然诞生。

1993年两项政策的颁布,进一步助力了中国音乐教培机构的壮大。

年初,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生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从此,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成为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而这也为音乐教培机构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持。

年尾,政府颁布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式被确立起来。

很快,各种各样的音乐教培机构如同雨后春笋般在各大城市出现。从此,音乐教育不再是少部分人的权利;而是伴随着市场经济,走进了千家万户。

但这也在无形中,为我们今天的音乐教育埋下了一个隐患。

要知道,经过长达十年的文化压制,中国受过专业教育的音乐人所剩无几,根本无法满足数量庞大的琴童需求。 大量的培训机构兴起,却没有足够的音乐老师,该怎么办?——答案无非是降低录用标准。

这就导致很多对音乐一知半解的非专业人才涌入了这个行业。 所以,尽管可以接受音乐教育的孩子越来越多了,但教育质量却参差不齐。

上世纪末,全国各地出现了很多证件不完善的小琴行。在这样的琴行里,大部分的老师都只有业余水平。比起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初期,此时的音乐教育师资团队可以说「实现了」去名师化。

千千万万不够专业的教师进入音乐教育行业,导致平均教育质量明显下降。

其中一个最明显的表现便是:琴童音乐表达能力的退化。

上周Yusi在直播中,带大家聆听对比了上世纪90年代琴童参加比赛和如今孩子参加比赛的表现,大家能明显感受到三十年前的琴童,在音乐表达上是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与风格的。

而反观今天的琴童,除了听起来似乎还不错的技术能力,在节奏与情感表达上,几乎是千篇一律,毫无生气的。

原因正是在于,对于大多数非专业的音乐教育者来说,「演奏技术」是最容易掌握并教授给孩子的,也是最容易让不懂音乐的家长看到教学成果的。

而对音乐背后广阔世界的认知与了解,以及最重要的自我表达和情感交流能力,是这些非专业教育者非常稀缺的。

于是,音乐教育在部分从业者的手中,逐渐衍化为一门「技术教学」,而乐器演奏,也几乎成为了一门「应试技术"。


04 让练琴归回音乐本身

2008年年底,国家明文规定,一切艺术考试成绩不再作为高考中考的加分项 目;今年开始,「艺术特长生」这个在中国教育界火了二十多年的名词,也将彻底退出高考考生的升学舞台。

当学音乐这件事与应试教育解绑后,我们发现,琴童的人数不降反升。

这意味着如今很多琴童家长,对待孩子学习音乐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明显转变。

大家不再追求成名、考级、升学等功利性目标,而是逐渐趋于理智,归回本心:通过学音乐和练琴,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想象力、审美能力等综合素养。

与之矛盾的是:多数音乐教育机构的教学模式还没有实现同步转变,依然围绕复杂的乐理和枯燥的技术练习来进行授课,忽视了音乐审美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培养,导致千千万万的琴童一直在痛苦中挣扎。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品牌从建立之初,就致力于大众音乐审美的普及,希望千千万万的琴童,在埋头苦练技术之前,先认识音乐、了解音乐,从音乐中找到乐趣与共鸣。

当练琴回归到音乐本身,这门美好的艺术,才会真正伴随琴童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