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当演员或者导演真的需要天赋吗?

2019-05-25影视

我的答案和以下诸多回答是一样的。是的,做到「真正有水平的作品」绝对是需要天赋的。

光说是没用,我来举几个例子好了。

我们就从【卧虎藏龙】剧本和视觉化结果这个过程,看李安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

(原文剧本是翻印的王蕙玲的作品,在此表明一下版权出处。以及,请忽视我在剧本上的一系列丑到爆的批注)

1、一位武功盖世的剑客出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首先,第一场和二场戏共同的环境,我们可以看到 场景 是这样呈现的:

2.1 环境,先表明镖局的环境

2.2 人群的反应

这似乎符合一般我们在认知一个新环境和了解故事的基本方式。在对故事环境有了了解以后,我们会带入到对人物故事发生过程中经过。

而我们再看一下,剧本中,对 人物 是怎么表现的:

2.1 剑客先是背对镜头出场。

2.2 人群对剑客的反应。

2.3 给出剑客的称呼,和态度。

2.4 剑客本身亮相。

2.5 熟人之间的关系表明

按照这种逻辑顺序,其实是我们非常常见的,一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感觉。我之所以打引号,是这不同于红楼梦中王熙凤那种强势的出场。李慕白在文中那种张扬的性格也跟随着周围人对其的态度表露的一览无遗,这个剑客,光从文字上看——是个个性鲜明且暗中带有自大的形象。

而是编剧依然通过周围人的反应,渲染出这个人物本身位高功夫厉害的感觉。

那么按照编剧的这个场景描述,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样翻拍这个场景?

【如果有心的话,可以先不用看我下文,自己用五幅图,大概画一下,这一段文字,自己视觉化的分镜图。这可以练习一下自己的导演水平】

好了,那么我们看一下,李安是怎么处理的?

我截图过来。

开篇,李安没有直接给出剧本中第一场戏的街边大道和镖局环境,给出来的先是一副江南水乡的柔和景象——这个景象,本身和卧虎藏龙这个故事的名字是相呼应的,在这个江南水乡之中「卧虎藏龙」,一切刀剑生杀的交错,都藏在这样一个柔和的背景之后。

这里,李安依照剧本的描述,进行了镖局场景的描绘。表明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景。

但是这样的细节仍然是不够的。于是我们看到李安进一步的选择。

此处,注意一下图中后面镖局的牌匾,细节更进一步表明了当前故事的场景。注意一下这个人物的接下来反应。

注意,他是一个人先看到了李慕白,自言自语到一声——呦,李爷来啦。

到这里为止。我们可以发现,导演在安排画面过程的时候出现了跟剧本中不同的选择。他并没有单独给李慕白以骑马背身出现的镜头,的确仍然是周围人的反应为先。而我们再看一下,在李安手里,如何处理剧本中这个周围人的反应的。

到这里为止,我们可以看到,李慕白的出场,并不是像剧本描述中的样子,由一个人的意外发现,使得大家纷纷放下自己手中的东西,而进一步的去恭迎。而是这个画面中这个人物,先发现以后,然后再向里屋告知,通过语言使大家认识到李爷来了。而此处和后面吴妈跑进去告诉俞消息,在剧情上也相互呼应了。

这个地方的处理,明显感觉到,削弱了李慕白本身的锋芒。除去周围人过大的反应,让这个人物通过他自己讲话。

而此处对李慕白人物上的处理,已经有了很大的铺垫,那么再看一下,李安是如何让这个人物出场的——

李慕白没有依照剧本中【骑在马上】的姿态出场,而是【牵着马】缓缓走来的。

可以说,这个表演上的选择,一下子将李慕白这个江湖剑客,武功高手的形象,变得内敛了起来。李安顺从了这个人物本身内谦和稳重的姿态。一下子区别开了和剧本中李慕白略显年少带有锋芒的感觉。这是人物的塑造。

我要说的是——请不要小看这一系列,导演在场景、画面、和表演动作上的选择。

每一帧都是在为一个人物、这个故事、剧情的推动做着铺垫。

在开篇对于李慕白,几个镜头的处理,就让他内敛的感觉树立了起来。这种选择和细节的考虑,对比编剧本身的选择,你能看到李安的厚度和他的深思熟虑。画面和文字展现出来不同的人物重量,这本身是李安的天赋所造就。

一个例子可能大家觉得会是巧合,毕竟这也可能会有后期剪辑的再处理成分在。

那么我们再看一下后面的戏——【请忽视我乱七八糟的文字批注】

先看一下俞秀莲的出场,在剧本中有一个很关键的动作【听到吴妈的喊声,迅速从墙上摘下刀】这种文字处理,能看出来,编剧是为了表明俞秀莲这个镖局出身的小姐的身份,和她习武的习惯。

而我们看一下李安成片的画面是怎么讲述这个人物的出场的。

吴妈飞奔~

整理衣物~好的和剧本是一样的。

吴妈的喊叫,到这里是不同了。剧本中是吴妈先喊叫再扣门告知李爷来了。而这里导演直接用画外音,把这个剧情交待出来。没有再多余用一场戏交代。

说明——吴妈本身的急切感更强了。这和吴妈本身的角色形象,在表演上是符合的。其次,给了更多俞秀莲在听到这个消息以后的【个人空间】这算是我们在表演和创作的时候经常谈到的,给人物以独处空间,得到他们更加贴近内心的反应。

俞秀莲,这个角色,到这里为止,女性的成分更多一些。

紧接着下一场戏——

这场戏的改动其实很大。我们挑最简单的几个点来说——

首先,李慕白和吴妈坐着说话,然后俞秀莲入。李起身拱手。

而李安的处理是

寒暄在吴妈和李入屋的过程中交代了,免去了两人坐下来的功夫。

俞秀莲入的时候,二人站立,这个角度,只能侧面说明,俞秀莲本身想要见李慕白的急切。

所以这两场戏可以看到一个很关键的地方——李安在表演的戏份安排上,是打通全脉的。可以说,俞秀莲一个人的反应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一定是和对手在走位、表演姿态选择上是相互呼应,共同构成的角色形象。

从这个角度来说,李安在布局谋篇上是非常的细致,可以说是接近强迫症了。

有人可能会说这有什么。我需要告诉你的是——这能深刻看出来李安对于表演本身的要求和天赋。

章子怡在李安的电影里是这样的——

这几张图的表演,可以看得出来,章子怡有天赋,表演的层次是很高的。可是她在自己导演的片子中,却是这样的——

截图选自【非常完美】章子怡自己的作品

这段表演本身能感觉到章子怡表演的状态是往下掉的。

所以在业界有一句话叫——一个组的水平、导演的水平,很大程度影响一个演员真正潜力的发挥。

天赋这个东西,有的时候的确是玄学。但是想要做到一定高度的作品,没有,绝对不行。

当然了,各行业在我眼中,做到极致的,都是需要极高的天赋的。任何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