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一代宗师】里已经到了香港的宫二为什么坚决不肯再迈出一步,传承六十四手?

2022-12-04影视

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看完全片后,你怎样理解【一代宗师】的片名?宗师单指叶问吗?宫宝森和一线天算宗师吗?一代宗师能不能理解为,是一种通过叶问展现出来的武学精神?亦或是,以这种武学精神为标准的一种生存方式?

【一代宗师】有四个版本,时常重看的是111分钟的3d重制版和130分钟的大陆原版。看了重制版,会更容易理解宫二为什么坚决不肯迈出这一步。

【一代宗师】原版的立意太高,试图描摹民国武林的众生相,描述的侧重点摇摆不定。宫宝森和师兄、叶问和宫二、宫二和马三、宫二和一线天,四组人物的不同选择交织在一起,导致叙述结构上有些散乱,过于写意跳跃。且在小沈阳和赵本山的使用上稍显突兀(不包括「蛇羹」那场戏),与电影气质不符。

相较之下,3d重制版对小沈阳身份的编排更加合理恰当,赵本山的出场时机尤其意味深长。像这样一部电影,我个人倾向于她是顺畅整洁的。因此更喜欢3d版本,只将原版作为内容补充。

宫二奉道,要从宫宝森所说的武学三大境界讲起。把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分别对应电影中宫二的三个阶段,就能读懂宫二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见自己是相遇、见天地是复仇,阻碍宫二见众生的是武学精神的其中一种——守诺。

相遇

切入这帮武林人士时,王家卫选取的节点是他们的黄金年代。1936年,是历史拐点前夕。宫宝森的退隐,是有意送新人上青云。这是他宗师风范的体现:不要把武学当作好勇斗狠争输赢的工具,不要止于「赢的站着,输的躺下」这样的高下之争。拳有南北,国无南北。

宫宝森的隐退,是目光越过高山的开阔,是老前辈对新人的勉励和付托,老爷子乐于看到叶问这样的新人出头。但宫二的神情言语里,在意的都是宫家的面子。宫宝森和叶问争的是门派之见,南北之争,最后扩散到整个天下。但宫二的目光只落在一时,于是金楼再斗。

这是二人性格的展示。

宫二眼看就要摔落
镜头仰拍,突出立体空间,表现出宫二即将面临的危险
叶问伸手去救,反被宫二拿住手腕,搂住脖子,一副同归于尽的架势。在空中二人再次交手,宫二借力回到楼上,叶问踩碎了台阶

她的赢,建立在对叶问品德的考验之上。

赌一把,我从这里摔下去,你会不会拉我?叶问当然会救,于是她立于栏杆处,笑意微不可察,像小孩诡计得逞。交手后,叶底藏花不再是宫家六十四手的招式,成了两个人发乎情的起点,从此结下一段缘分。按照后续的剧情进展,这段缘分显然成了宫二的心结。

复仇

见天地,见的是比输赢更重要的事物。比如家国、生死。

二人均出身名门,各有各的纠结与克制,可终究抵不过梦里踏雪几回。就在叶问说不清是为了武学还是为了人,准备北上的时候,就在张永成察觉到丈夫反常的时候,就在那张彩色的全家福按下快门的时候。照片碎裂,叶问的人生以及无数中国人的人生,进入了灰白的冬天。

武学是修身养性的去处,爱情是排遣寂寞的游戏。安稳点是相濡以沫,贪心点是琴瑟和鸣。在北方的冬天,我打八卦你打咏春,终究是宫二的一场梦。现在这场梦,被战争轰醒。抗日战争,拦腰截断了宫二和叶问的缘分纠葛,将他们扔给各自的命运。

抗日战争时期,叶问见识到了生活这座大山,妻子生离,女儿死别。1951年中英两国宣布封锁香港边境,佛山叶问成了无法归家的游子。从此只有眼前路,没有身后身。定居香港,开办武馆传艺。

生在宫家,是宫二的幸运,因为她找到了让她着迷的东西——八卦掌;生在宫家,又是宫二的不幸。因为宫家的门槛高,气节和人生标准也高。在所有的武侠小说里,师门叛徒都是大忌,是必须要清除的污点。何况马三,叛逃的不仅是师门,还有国门。

抗日战争时期,宫二在火车上遇到被日本人追杀的一线天,将其救下。作为对比的是,师兄马三儿叛国做了汉奸。为了合乎礼节地清理门户,宫二奉了东北武林的「独行道」,不传艺、不嫁人、不留后。火车站复仇后,八卦和形意两败俱伤,只为一句「话说清楚了,不是你还的,是我自己拿回来的。」

值不值?悔不悔?恐怕只有宫二知晓。

守诺

见众生,即是传承。

宫宝森的拳理,电影中重点讲述了两句。无论是马三还是宫二,都没有听取老爷子的教诲。

第一句是:宁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停。

宫二找马三儿寻仇的时候,出现了「宁可一思进,莫在一思停」的两种对话。

在金楼引退仪式上,宫宝森用起名、刀与鞘的关系接引马三,让其醒悟,失败;马三投靠日军,宫宝森以 「老猿挂印」的自我牺牲引度马三,又失败。 [1]

马三说这是他做人的道理,但他理解的「进」是顺应时势,成为日本侵略者的走狗。宫二决心奉道时,也重新念叨了这句话,坚定了复仇的决心。因为「我爹的仇不报,我的日子好不了。」

二人的进都不是老爷子希望的。

第二句是:老猿挂印回首望,关隘不在挂印,而是回头。

马三无法回头就算了,他明白「刀的真意在藏」,但十年之后再成名,对他这种人太苦,他不想停。急于出头,有时候就意味着急于出事。老爷子退隐之前赶马三走的时候,就明白「我藏不住你」,但国破家还未亡,他还是尝试磨了磨马三这把走上歪路的刀。

劝说马三无果后,老爷子留下「不问恩仇」的遗言。希望宫二回头——江湖的事和你没关系,平平安安地过自己的日子,就是尽孝心了。

遗憾的是父不知女,宫二做不到,也不想做到。那不是她的性子。

学戏不学武不是她的性子;坦然接受父亲输给叶问不是她的性子;看一线天负伤坐视不管不是她的性子;放着马三逍遥自在、为鬼作伥更不可能是她的性子。那么,破掉自己向天发过的誓言,自然也不会是宫二的性子。

两个版本对宫二和叶问香港重逢的处理有细微区别,重点体现在1951年冬叶问和宫二第一次重逢。

叶问:你知道吗?民国二十六年我打算去东北,因为那边有一座高山,大衣我都做了,后来因为打仗所以没去成。大衣没留下,只留下一颗扣子,算是个念想。宫家六十四手是一座高山,不该就这样烟消云散。
宫二:武学千年,烟消云散的事儿我们见得还少吗?凭什么宫家的东西就不能绝?叶先生,武艺再高高不过天,资质再厚厚不过地。人生无常,没有什么可惜的。这扣子你拿回去,咱们要见什么不见什么,以后再慢慢说。

区别在于这段对话后,宫家仆人老姜的使用。

原版:

叶先生,宫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六十四手也不是你想见就能见的 。宫家还有人。

提醒叶问去寻觅宫宝森的师兄丁连山。

重制版多了一段对话,对宫二的选择表达得更清楚。

宫二:这人都到天边了。想不见着的人,怎么着都见得着。
老姜:这兴许是天意。这事儿要是真成了,老爷子能乐醒过来。姑娘,到了香港,什么规矩都不成规矩了。再说你奉道这事儿,你不说我不说谁能知道?
宫二:可是天知道、地知道、我爹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别人可以没有规矩,咱们有。

之前觉得宫二是玉娇龙的升级版。现在看,虽说外在沉稳内敛了许多,可内心还是一样孤绝。

父亲劝告不问恩仇,她不听;老姜劝告时势变了,她不听;叶问最后以「你爹讲过,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灯就有人。希望有一日,我可以再见宫家六十四手」劝告到她落泪,依旧不能使她改变心意。

这辈子,我成不了我爹那样的豪杰。可我不图一世,只图一时。
我见过自己,也算见过天地。这条路我没走完,希望你能把它走下去。
所谓的大时代,不过是一个选择。或去或留,我选择留在我的岁月里。

都说人生无悔,可人生若是真的无悔,该多无趣啊。如果事事顺心,我们又何苦生出对「宫家六十四手」、对另一种选择、另一种命运念念不忘的叹惋与哀伤。

参考

  1. ^ 「禅宗」美学视野下的王家卫电影叙事新解——以电影【一代宗师】为例 寻茹茹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7-06-3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