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如何评价电影【宝贝儿】?

2018-10-18影视

十天前我就有幸看了【宝贝儿】的提前场。

现在电影上映了,看了一些回答,还是写点什么吧。

首先致敬一下导演刘杰,他导的【青春派】到现在依然是我最喜欢的国产校园电影,看完【宝贝儿】后,也在现场听他说了一些创作的意图,对理解整个故事起到了一些帮助。

电影的故事讲的是女孩江萌(杨幂饰)出生时是个缺陷儿,在寄养家庭长大,成年后在医院做护工时遇到了徐先生(郭京飞饰),一个刚刚出生的有严重先天缺陷的孩子的父亲。

徐先生眼前正摆着一个必须做出的痛苦决定,那就是不得不放弃治疗自己的孩子。

江萌知道后,当即暗下决心要阻止徐先生,哪怕冒着违法的风险把孩子偷走,也一定要「救」这个孩子。

电影的宣传语是一个问句——

「如果我不完美,是否还是你的宝贝?」

浏览电影评论的过程里,我看到好多人把重点全放在了主演杨幂上。

有一些回答的篇幅有上千字,却只说了杨幂如何如何,还有几个电影公众号,标题恨不得只写「杨幂」二字,点开文章,内容就像要为杨幂立传一样...

我不是不能理解。

毕竟杨幂在这部电影里咖位最大,以前也没演过这种素面朝天的角色,大家自然喜欢以此来说道一番。

可别忘了这部电影好歹拍的是个现实题材——【我不是药神】上映的那阵子,虽然大家也喜欢讨论徐峥王传君等的表现,但说完他们,重心也还是会回到格列卫和白血病患者上。

因此,我在这里就不谈杨幂了(也都被大家谈完了),谈谈电影本身吧。

老实说,【宝贝儿】的观感和我的预期不太一样。

记得几年前我到电影院看【亲爱的】,当时就哭成了个泪人...

所以看【宝贝儿】之前,我做好了这部同样讲「救救孩子」的电影很煽情、很催泪的准备。

但我真是白准备了——在观影过程里,我一点不觉得泪腺有被刺激到。

更专业一点地说,我没有在整部电影里看到关于煽动观众情绪的「设计」。

整部电影的叙事十分克制,克制到...不正常。

有时,我甚至觉得是在看一部没有旁白的纪录片。

这是好事,但也是坏事。

在一部现实题材电影里,克制的好处是——能保证呈现的内容足够客观,便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导演的主观立场对观众思考的左右。

但物极必反,极度的克制和客观又让观众很难获得和角色的「共情」——尤其是主角刘萌,很多时候我都感觉没办法深入看到她的内心世界,只能通过电影里的背景铺设来推断她的行为动机,当然,这中间也有杨幂表演的一些问题。

观众情绪没有很好地与角色同步,到最后就很难发泄。

所以,在一小时半的片长结束后,我不禁在想:是不是还有些什么没讲完呢?

这就说明了这部电影不是对所有观众来说都能足够友好和畅快。

可以说,我的情绪是在片尾曲【宝贝儿】响起后,听柔和的钢琴声中吴青峰唱着「我能知道坚持是什么,是因为我从未放弃过」,才逐渐上涌、翻滚了起来。

这时我再回想了一遍电影,在脑海中重新审视了一次这个故事背后想要表达的东西,才得以把压抑着的情绪发泄了出来。

不过情绪带来的倒不是想落泪,而是更想如一个老一辈人那样,长长地叹一口气感慨道——

「唉,这都什么事啊...」

这部电影想说什么呢?

因为电影里的孩子有无肛症,又有诸多细节和当初天津无肛婴儿事件相像,导致不少不了解状况的观众只记住了「无肛」两个字,以为这部电影想说患有「无肛症」的病人群体。

但导演在电影结束后特地跟我们说:你们可能没有注意到,这个小孩除了无肛症,电影里还说了他有心脏(和别的)的问题。缺陷不只有一个,而是全身都有毛病,所以即使决定救他,做了手术,也不一定能活得下来。

他的意思是,这部电影关注的并不只是「无肛症患者」,而是整个「缺陷儿群体」。

要拍一部「缺陷儿」电影的灵感,实际上就源自导演刘杰自己身边的真实事件。

刘杰有个朋友,中年得子,小孩生下来就重度脑瘫,医生下了通牒三天内不做手术小孩就会死,救不救完全取决于他。

这位朋友事业有成,本该踏入人生新阶段,那时不知所措,只能深夜拉着刘杰到外面喝酒。

中年男人的痛苦没有太多发泄途径,酒精、黑夜,很难缺少的两环。

三天后,刘杰听说,他的朋友最终还是救了这个小孩。

后来,这个朋友把房子车子都卖了,搬到了北京的郊区,同时放弃了有大好前景的事业。

这件事深深触动了刘杰。

正好那阵子刘杰还去了北京郊区的一个福利院,在那里看到了几个残疾的孩子,都是以寄养的方式生活在村子里的各户人家中。

那时候刘杰意识到——这样的孩子可不是少数,虽然他们其中有很少的一些成为了网络热搜、热点,但更多的孩子都在不被人注意到的角落里。这才有了这部电影。

我觉得,虽然这部电影有一些问题,但还是有很大的优点的——追求真实。

之前我就了解,导演刘杰拍电影的习惯一直都是没有剧本和台词,只有故事走向和大纲。

因此我有注意到,电影里杨幂在和福利院长对话时,会一直重复自己之前的台词。

后来经过导演解释才知道,那是因为杨幂当时讲南京话词穷了,只能重复自己说过的话,但其实这很符合江萌当时那种不知如何应对的状态。

这就是演员按导演的要求进入一个情景所得出的真实反应,而不仅仅是按设计去表演,就会让演出更加贴近「真实」。

此外,电影里的很多地方都选择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去拍摄,比如菜市场、火车站,还用了好几位素人演员,比如警察和福利院长,在现实生活也是和电影里相同身份的普通人。

整部电影大部分画面都选择用冷色调,还用了许多手持镜头。

因为导演希望,这部电影呈现的效果是「走向童话的反面,走向现实」。

电影里的菜市场,来自导演微博

说到电影的真实感,不得不说演员在表演上的贡献。

比起杨幂,我觉得两位优秀的男主演更值得一提——李鸿其和郭京飞。

他们都是我过去就非常欣赏的演员,这次在【宝贝儿】里的表演也都非常出彩。

尤其是郭京飞,我是对他粉转忠粉了。

过去观众熟知的,往往是他在喜剧里幽默搞笑的一面,但这次他在演这种严肃题材的电影时所展现出的难以估量的对角色的控制力,让人不禁感慨——果然一个真正优秀的喜剧演员演正剧的潜力也是无限的。

在警局的那场冲突戏中,郭京飞饰演的徐先生此时应当是极度的愤怒,如果换做有些演员来处理,可能就会青筋暴起、大吼大叫,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演戏「用力过猛」。

但我注意到,当郭京飞和杨幂发生冲突时,他明明是用「喊」的方式来抛出台词,音量却没比说话时大多少。

这就说明,这个角色早已在这段时间痛苦的撕扯中精疲力尽,空有满腔的愤怒和苦痛却无法最大程度地大声展示给人们。

据说,郭京飞为了呈现角色的这种抉择困境和困顿状态,曾三天三夜不睡觉。

真的希望还没有看过电影的朋友在看电影时多注意一下这段教科书级别的表演。

郭京飞仅用了两三句台词,就让观众彻底相信,这就是一个身处在痛苦和无奈的巨大矛盾漩涡中的父亲——

「你这是在往我的伤口上撒盐你知道吗?」

「我比你们任何人都爱她!」

当然,既然是现实题材,电影的真实还离不开现实的土壤。

何谓真正的「真实」——数据是最真实的。

一个数据是:中国的缺陷儿占新出生婴儿的5.6%,导致每年有将近100万个新生缺陷儿。

另一个数据是:中国每年约有10万儿童被遗弃,绝大多数是残疾儿童,其中约17.9%的孩子被寄养在非亲家庭里。

数量居然如此庞大。

可问题在于,为什么我们很少注意到这些人?为什么似乎你我身边都没几个这样的人?

这些问题也让我想到曾经在网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标题:

【为什么中国的盲道上总是看不到盲人?】
我国随处可见的弯弯曲曲不知通向何处的盲道

这些问题的答案,从电影里的几位角色可见一斑——

主角江萌,从小围绕着福利院长大,生活圈就是福利院,只有小军这个可以依靠的聋哑朋友,要离开家去找工作都让她感到恐惧。

而小军呢,身边的朋友、生活圈都是同样的聋哑人群,但他似乎也并不指望能拥有「除此之外」的生活,最大的愿景就是对江萌说的「我们以后就一起过吧,能省一半钱」。

在他们吃火锅时,小军的朋友们劝江萌去领残疾证,这样就能做两份工了。这时,其中一个聋哑朋友打着手语说:哪怕自己拿着残疾证,也依然会在面试时被公司拒绝。

从电影里的角色们可以看出,这个人群确实存在且数量庞大,但社会的排斥和他们的自我排斥,把他们和我们分到了两个世界里。

我们,看不见他们,或选择性地无视了他们。

而他们,也慢慢失去了被我们看见的渴望。

这才是这部电影要聚焦的东西。

前面说了,电影的宣传语是「如果我不完美,是否还是你的宝贝」。

其中,「我」是缺陷人群,那么「你」指的是谁?

令我意外的是——【宝贝儿】在国内正式上映前,外媒给出的评价都很不错。

在外国观众的评论里,我还看到了诸如「这部电影展示了独特的中国文化」之类的话。

可能有些观众会一头雾水:这部电影怎么和中国文化也扯上边了?

这又要涉及到电影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寄养。

在电影里,江萌成年后被「强制」要求搬离自己的寄养家庭,正是因为她是被寄养在这个家而不是被收养的,在十八岁后,她和养育自己长大的母亲就没有了法律上的关系。

缺陷儿的寄养其实是一种「中国特色」。

在社会较为发达的英国,寄养主要是针对的是孩子父母酗酒、吸毒、生活混乱,无法承担教养孩子的责任的情况。

而在我国,发展寄养家庭最大的一个动力,是考虑到孤残儿童的情感需求。

在一个家庭环境(而不是福利院环境)中,这些孩子更能体会到家的感觉。

在一些社会环境发展得更完善的国家,想收养孩子的家庭对孩子的要求总体上会更宽松一些,许多孤残儿童也可以通过收养进入一个家庭。

而在我国,一个家庭要收养孩子,往往会有更高的标准——希望孩子是趋近完美的,至少不要聋的、哑的、缺手指的,最好也不要精神有点问题的。

这当然有很多因素的影响,社会环境啊,收入啊,传统观念啊等等,综合导致了中国的家庭没有那么大承担养育缺残儿童的责任的能力。

所以在我国,像江萌和小军这种孩子,几乎不会被收养。

那么解决方式就是——寄养。

在我国的法律里,「寄养」与「收养」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寄养是在不变更监护权的基础上进行,享受政府给予的生活、医疗与教育费用,简单来说,就是不用负那么多责任。

从条文上来看,寄养是一种比收养更淡薄的关系。

但中国人对亲情的理解和处理方式,和西方人不一样的地方就在这里。

中国人,或者扩大到部分亚洲人,对家庭的理解比西方人更深、也更复杂,从最近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也可以看出——哪怕不是血亲而是自己选择的家人,无论哪个在年龄段,上下两代人的羁绊都可以比海还深。

法律没有承认寄养里这段关系的「亲」,但这份「情」却是不需要法律承认的。

中国人喜欢用「相依为命」来形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虽然江萌的母亲嘴上说着「当初就不该把你领进门」,但她和江萌早就是相依为命的母女关系了,这种关系在江萌成年之后也不会轻易被斩断。

所以,江萌才会不愿离开,才会和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吵起来,才会去试图找一份能回家住的工作。

其实说起来,如果不了解江萌的背景的话,看她那么不顾徐先生和孩子面临的压力,只是一味让徐先生不要放弃孩子,会觉得这个人很让人讨厌、很「圣母」。

但她哪里只是在救这个孩子,她是在救她自己。

这个孩子对她来说就是过去的她,一旦否定了这个孩子活下去的意义,就否定了她这十八年来的生命。

人们,包括观众,都容易觉得缺陷儿救活了也「没有未来」,不如死了算了。

可是,当年是缺陷儿的江萌不就有了未来吗 ?

如果未来是钱、房子、高收入的工作,她没有,但她依然有自己坚持的人生原则和对她人的善良。

有人说,这部电影里没有一个真正的「宝贝儿」。

我却认为,江萌就是这部电影对「宝贝儿」下的一个定义——

在看透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这就是一种未来,这样的人就是「宝贝儿」。

也许这种「未来」不是所有缺陷儿都能获得,但我们千万不要轻易否定这种「未来」。

最后,说点题外话。

我是在北京王府井看的【宝贝儿】,那天北京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变得特别冷。

我一个人穿着很薄的风衣,坐了一小时半地铁才来到影院所在的商场,来到影院门口时口渴得不行,接过了工作人员给我递的汽水和爆米花,到最后一排的角落坐下,电影正好开场。

和导演交流之后,我一边走出影城,一边悄悄听身边同场的媒体人谈论起这部电影。

他们说,电影是还不错的,就是不知道观众对杨幂演这个角色能接受多少。

我没有接他们的话,而是慢慢走向地铁站,顺便给我妈发了微信,我说陈老师,我这几个月来真的很不快乐,但我会慢慢来的,我现在就想好好工作赚钱买房子给你住,不用担心我。

我给我妈的微信备注是陈老师。

陈老师很快给我回复:「好,有志气,自己奋斗,以后妈妈也可以帮着一点。但前提是照顾好自己,把自己变有钱的同时把自己变壮变帅。」

我和陈老师就是中国的亲子关系在孩子成年后的一个典型——我想报答她,但我对她来说依然是个孩子。

那么,感谢陈老师给了我健全的身体。

同时,也祝在看文章的各位,父母身体健康。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