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为什么宝钗写的「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能被当成黑点被一些读者骂那么久?

2021-06-25影视

宝钗所做【临江仙】在此: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如果有人认为这首词中「野心太露」,我献丑把最后一句简单改一下:

好风凭借力,助君上青云。

将「我」换为「君」

我不上天了,送别人上天行了吧?

但这样一改,整首词的意境就割裂了,前面的洒脱豪迈之气到收尾处急转直下,变成了退让畏缩,这与贯穿全词的进取之意截然不同,只能沦为下下之作。

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这首词的,以我的理解,我认为这首词是宝钗这个人物形象的点睛之笔。

全词的妙处就在于最后一句中的「我"字。

我在另一个帖子里说过这样一个观点,红楼梦对于中国文学史之绝妙之重要,就在于红楼梦塑造了文学作品中真正意义上的女性群像,她们不是割肉奉母的某某妻,不是尊奉父母的某某女,她们就是一群天真的闺阁女儿,这种真实展现女性风貌的作品非常珍贵难得的,即使是现在的文学作品里,也有大批塑造失败的女性角色。

在【红楼梦】薛宝钗这个人物乍一看,仿佛是这妙处中的异类。

她劝宝玉读书进益,劝黛玉勿读杂书,雪洞般的屋子,大方得体又仿佛冷漠疏离,更兼「金玉良缘」之阴谋论的高涨,宝钗仿佛已是个提前成熟的成年人,只等着嫁人生子,做一个府邸的主母,相夫教子,贤惠大方。

如此完美的宝钗,服用冷香丸去压抑了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就好像大观园里的「别人家的孩子」,她是寡母的支柱,是体贴的朋友,更是男人心中最标准的妻子。

但正因完美才显得虚伪,这也是很多人认为宝钗「假」的原因,我认为宝钗的本色并不是温柔谦和的贤妻良母,而是潇洒豪迈的蘅芜君。

理由就在这首词上,当读者以为宝钗的人生不过是遵循封建女性的传统相夫教子的时候,仿佛石破天惊般的一首词作了出来: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管什么薛蟠!盼什么宝玉!

四大家族的男子或软弱放荡,或面目可憎

何必把终身寄托他人?

聚聚散散

都是缘分

人生苦短

何处不能生根

难道女儿身,就不能靠自己平步青云

若生做男儿身,何苦困在这一方锦绣天地

或征战商场重振薛家名望,或发奋苦读意气庙堂,不算白活这一场!

如今就算我只是个女子,我也不服输!

有人把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和「宝二奶奶」划等号,我认为是是小看了宝钗的气度,这首词的气势之宏大,恐怕连宝钗自己也没有想好这「青云之处"究竟在哪里。

杜甫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如果有人揪着「凌绝顶」说杜甫是想造反,不是很可笑吗,年轻的杜甫并不知道他人生的绝顶之处在哪里,宝钗亦是如此。

年轻的心里澎湃着热血和期冀,要来这世上做一番事业

杜甫想不到晚唐,宝钗又怎知大雪茫茫,飞鸟尽投林的凄凉

但这一刻,宝钗还年轻,她豪情万丈地表露了自己的愿望

这才是真正的宝钗

有人称之为野心,我把它称之为自我意识的觉醒。

关于红楼梦与女性意识的回答:

最近忙晕了,可能写的不太好,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在评论区指出哦,轻拍~

PS:

多说一句,有人说黑点在于「好风凭借力」

说是宝钗不想靠自己,只想靠别人什么的

啊……这个点真是清奇

首先,这首【临江仙】的柳絮词,灵感应该来自宋朝侯蒙的吟诵风筝的【临江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馀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关于侯蒙有个很有趣的故事,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意思是说,侯蒙年青时,久困于考场,三十一岁才中了举人。他长得难看,人们都轻笑他,有爱开玩笑的人,把他的像画在风筝上,引线放入天空,讽刺他妄想上天。侯蒙看了就在上面题了这首词。后来,他竟真的一举考中了进士,历任要职。

侯蒙男儿之身多年苦读,也没有靠谁的势力,也写下「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总不可能是侯蒙靠了谁谁谁的势力考中的吧,恶意踩了谁当跳板考中的吧,搁这自爆科举舞弊呢

这两首词都是借物言志的,描述必须和物体沾边呀,所以侯蒙写「当风轻借力」,宝钗写「好风频借力」,前半句是咏物,后半句才是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