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数码

SENNHEISER MOMENTUM In

2014-11-25数码

印象中Momentum系列算是当年森海一改传统的傻大黑粗的外观,华丽转身之作(我实在编不出什么词了。。。)在那个beats风靡一时的年代,森海的Momentum系列不但外观让人眼前一亮,而且即便和Beats的外观比,也是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不过拿到手上,有一点让我比较惊讶的是这个耳机的外壳居然是塑料的,但是看上去却像金属的。。。塑料的好处是特别轻,戴着不累,但是能做到这样的外观还是不多见的。

废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测试环节。测试设备为Sean Olive博士同款G.R.A.S RA0045人工耳。

Momentum in ear 频响曲线

额。。。

一个可以预测入耳式耳机主观音质/听感的算法

总之,这个曲线200~500Hz能量过多,3kHz左右能量不足,7~10kHz能量过多,好像没有多少频段是正常的。。。

不过。。。

Momentum in ear这个耳机的亮点在于非线性失真非常低,尤其是THD,低到丧心病狂让人怀疑人生。

1kHz 94dB左右下最大THD不过0.25%,甚至绝大多数频段不到0.05%。

而即便在1kHz 104dB左右下,THD依然没有什么明显的缺陷。

而对于日常听音的ITU国际标准音量,有些频段的THD更是低到0.02%左右。。。

很久以前就听同事说,这款耳机的单元是爱尔兰进口的,果然很厉害。

这对于一款动圈产品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

主观评价环节

上面的客观测试环节我们也能大致看出,其实这个耳机的声音是有很多问题的。主观听感而言,首先是低频的量过多,由于佩戴等因素,比曲线中的低频量还会更多一些。并且中频人声部分明显偏厚。但是低频的下潜比较完美,并不会像频响中那样下潜不足。低频整体的音质都比较一般,归根结底还是量太多的导致的,应该属于线性失真引起的而非非线性失真。人声偏厚的情况并不会随着音调升高而减弱,人声整体都是偏厚的,而且有些浑浊。高频部分的乐器也比较奇怪,整体高频的量可能还算均衡,只是稍微有点少。但是有些乐器比如说打击乐器明显感觉失真,钢琴也有比较强的音染。吉他也有可闻的失真和音染。。。

总结一下,Momentum in ear这个耳机不但顺应了当年Beats引领的外观风潮,也顺应了当年Beats的调音风格。。。

如果你很喜欢这个耳机的外观的话,买一个也不错,但这款耳机据说有假货,我还是推荐大家去有保障的店购买(我的是京东买的)。

当然,我买这个耳机也不是为了听歌,而是因为这款耳机就是Sean Olive博士的虚拟耳机实验中的复制耳机,Sean Olive博士使用这款耳机作为虚拟耳机的复制耳机也是因为这款耳机的非线性失真特别低,只需要通过FIR滤波器加载其他耳机的频响曲线和最小相位响应就可以模拟其他耳机。并且主观盲听有非常高的相关系数(r=0.98),说明这种虚拟耳机的方法是可行的。

所以你们手头上如果有这款耳机的话,也可以期待一下我自己的虚拟耳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