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数码

为什么中国在明清时没有爆发科学革命?

2022-09-21数码

科学乃至一切学术的发展需要长期的研究作为积累,没有积累还想要成果就是在做白日梦。

我们以科学革命中的动力学为例。【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出版的。但是欧洲人探究「运动的原因」这个问题,最迟也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也就是战国时期。我们再把当中理论失传的时间扣除,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是由1187年去世的克雷莫纳的杰拉德重新翻译的。1187年恰好是赵构去世的那一年。

之后,大阿尔伯特、托马斯阿奎那、罗杰培根、奥卡姆、布里丹等我们所谓的经院哲学家或者神学家全都仔细研究过运动问题,并且提出过各种不同的理论设想。虽然动力学是比较不重要的部分,但是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中世纪神学院的基础课程。之后动力学的理论虽然得到传承,但是几乎没有发展。一直到我们熟悉的伽利略,他非常熟悉巴黎经院哲学家的物理学思想,但是在此基础上作出了革命性的发展。我们折算成中国史,大阿尔伯特1200年出生,也就是朱熹去世那一年。奥卡姆和布里丹都是1350年前后去世,差不多是朱元璋起兵反元的时候。哥白尼比王阳明晚一年出生,伽利略则与魏忠贤年龄相仿。

好的,我们现在假设在中国历史上有一种儒学理论。是胡安国最早提出的,朱熹和陆九渊都研究过。陆九渊去世后,象山学派的传人继续研究和发展了这种理论。这种理论在明朝基本没啥发展,但始终维持着传承,直到王阳明提出了革命性的反对意见,并且引发少量明朝晚期儒生的关注和讨论。到了康熙年间,王夫之在王阳明的基础上写出了集大成之作。大家觉得这个学术传承发展的脉络是不是很合理。反过来,如果朱熹、陆九渊、王阳明以及宋元明三朝的儒生统统没有,你让王夫之在康熙二十六年写出一部革命性的儒学作品,这不就是在做白日梦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