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数码

为什么说微距拍摄更多的用长焦微距?你用长焦微距拍过什么惊艳的照片?

2023-11-13数码

微距镜头有什么用?

聊长焦微距之前,先给新手简单介绍一下微距镜头的作用,专业玩家可以跳过。

下面这张图是我最近拍的一张照片,你可能见过不少类似的图,但如果你尝试过自己用手机拍一张类似的,会发现并不那么容易。

因为一般的手机离被摄物体太近时,画面就会变得模糊,很难对上焦,像下图这样:

这时候必须让手机离远一点才能正常对焦,但离远之后画面虽然清晰了,主体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却变小了,透视关系也没有近距离拍摄时那么有冲击力了。

所以我们很难用普通的手机拍出既贴近、又清晰的照片,这是因为手机的微距能力不够。更准确地说,是手机镜头「最近对焦距离」比较远,只能在特定距离以外对焦,这是镜头的一个光学特性。

一般越是长焦的镜头,「最近对焦距离」越远,如果你手机里有2x或3x的长焦镜头,会发现用它们拍近距离的物体时会更难对焦,必须要多往后退一点才能拍清楚。

而微距镜头的特征之一,就是在相同焦段下比普通镜头有更近的「最近对焦距离」,可以让你的相机更靠近被拍摄对象 。比如同样是100mm焦段,普通的100mm镜头在0.5m的距离可能就对不上焦了,而一些微距镜头在0.26m的距离仍然能对上焦。

这样就很方面我们近距离拍摄一些小体积的东西,比如昆虫、水滴、花蕊、小型菌类等。

为什么微距镜头多是长焦?

严格来说不是所有微距镜头都是长焦,也有广角微距镜头,比如佳能的24mm F1.8、国产老蛙的24mm T14探针微距镜头、松下的14-28mm变焦微距镜头等等。

但总体上确实是长焦的微距镜头比较多,比如摄影圈常说的「百微」,就是指100mm的长焦微距镜头,很多品牌都有类似的产品。

长焦微距镜头受更欢迎的原因有很多,从技术上说,长焦镜头比广角镜头有更大的 「放大倍率」 ,放大倍率是指「感光元件上的影像与原物体尺寸的比例」。如果你觉得这个说法太抽象,可以简单地理解为: 放大倍率高的镜头,拍出来的东西在照片里显得更大。

比如下面这张图,就是用长焦微距镜头拍摄的蘑菇,看上去就像游戏或科幻电影里的巨型蘑菇:

摄影师Damir Omerović拍摄的微距作品

实际上蘑菇的尺寸没变,只是镜头的放大倍率高,使它在画面里显得更大。

除此之外,因为长焦微距镜头放大倍率高,拍摄的时候就不需要太贴近被拍摄对象,这样既不容易遮挡光线,在拍摄昆虫之类的小动物时,也不容易惊扰到它们。

手机能拍长焦微距吗?

手机可以拍微距,但不是所有手机都有长焦微距能力。有些手机虽然自带一个微距模式(通常是个小花的图标),实际上只是帮你切换到超广角镜头,利用超广角镜头对焦距离近的特性,让你可以稍微靠近一点拍摄。

但这样拍出来的画面往往比较平庸,没有专业微距摄影的感觉,还经常因为超广角镜头素质不高导致画质下降。还有些手机虽然有长焦镜头,但它的长焦镜头拍不了微距,因为「最近对焦距离」很远,稍微靠近一点就糊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不买相机就玩不了微距摄影了,其实我开头贴的那张图就是我用手机拍的,用的机型是vivo X100 系列,也是目前少数具有长焦微距能力的手机。

下面这张图也是用X100 Pro拍的,还是同一撮花,我拉远了一点,用100mm焦段的微距模式,保证微距细节的同时构图更紧凑了一些。

其实这几朵花的实际尺寸很小,一朵跟我的拇指差不多大,但是因为长焦微距镜头的放大倍率高,又能近距离拍摄,所以在画面里显得很大。

左:100mm长焦微距镜头拍摄效果 右:花的实际大小

我们再看一个更夸张的案例,下面这张看着有点像火龙果的东西,其实是一个还没开放的花苞,也是我用手机拍的。

而它的实际尺寸只有很小一丢丢,还没有我一个指甲盖大,但是因为我用了等效200mm焦段,所以看上去就显得很大,像个热带水果一样。

左:200mm长焦微距镜头拍摄效果 右:花苞的实际大小

我发的这些图都是手机的1:1直出原图,没有后期处理也没有二次裁切。其实局部放大一下的话,还能看到更多细节。比如下面这张是我用微距模式拍的一些彩色铅笔,看原图就已经有很多细节了。

但如果再局部放大一下,就能更清晰地看到笔尖的材料质感和木材被转笔刀削过的纹理,这种细节普通手机是很难拍出来的,想要对上焦都很难。

局部放大之后能看到更多细节

从这几张照片也可以看得出来,像X100 pro这样的手机是完全有能力拍出好看的长焦微距作品的,不论是想搞一些艺术创作,还是单纯地对细微观世界感到好奇,都可以用它进行一些探索,不一定非要买相机和很贵的微距镜头。

虽然我这些照片都是用X100 Pro拍摄的,但其实长焦微距是X100全系列的标配,标准版也一样能拍,比如下面这张官方样张就是用标准版X100拍摄的,很难想象这是3999块的手机能拍出来的效果。

vivo X100 官方样张

长焦微距对于手机厂商的意义

虽然我拿这手机拍微距拍的很欢乐,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一部「微距专用手机」,X100 pro系列的定位还是全面的影像旗舰,长焦微距能力只是对它全面性的一个补充。

vivo X100 官方样张

以这四颗镜头的素质和所覆盖的焦段,如果只拿来拍微距就有点浪费了,它基本上可以覆盖我日常拍摄的所有题材,风光、人像、夜景、建筑,包括一些长焦的日出日落,都能拍出很好的效果,即便是不带Pro的标准版的X100,在影像方面也是旗舰级的水准。

vivo X100 (辰夜黑)

所以长焦微距只是手机影像能力水涨船高的侧面体现,靠的也是长期的技术积累,先有了高素质的长焦镜头和优秀的算法,才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处可靠的微距能力。就像那些好用的相机微距镜头,也都是出自那些有深厚光学技术积累的器材厂商。

从某种程度上说,今年的vivo X100系列把「影像旗舰」这个词的标准又进一步提高了,明年其它厂商发布自己的旗舰机时, X100系列恐怕都会被拿出来作为标杆进行对比,就像去年的X90系列一样。

这次一起发布的还有一个vivo WATCH 3,亮点是搭载了自研的蓝河操作系统,11月初vivo在开发者大会上就说过这事儿。

这块表我也带了几天了,第一感觉是续航特别持久,充电后连续带了两天还剩73%的电量,一周一充应该问题不大。

智能手表上该有的各种健康监测、运动监测、AOD息屏显示它都有,也可以和手机进行各种联动,比如我之前拍微距的时候,就经常用它控制快门,这样可以减少手机的抖动,让画面更稳定。

总的来说这套组合给我带来的体验还是很不错的,如果打算入手X100系列,或者已经是手机的用户,可以考虑一下WATCH 3,这应该是目前体验最无缝的智能手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