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数码

为什么相机特别是机械胶片机,即便是可换镜头的,也是快门在机身而光圈在镜头上?

2023-11-28数码

这是一个相机发展史与相机用途的发展过程。

刚开始感光材料的感光敏感度低,只需要光圈,并不需要快门。

后来需要快门了,但画幅很大,那么镜头在镜头板上,快门在镜头上,所谓的镜间快门。这个时候它与闪光灯同步效果好。另外感光材料还属于低感,对于高速快门的要求也不高。拍摄又很多棚拍为主,同步闪光比较好配合。画幅也不小,移动便携的要求也不高。

不要说更大的画幅,那怕就是8x10这种画幅要做机身快门想想都刺激。

另外就是制作工艺来说,机身快门的难度高于镜间快门,维修也麻烦。直到30年代拍照这事还是属于比较奢侈的。镜间镜头便于维修和更换快门。

到了2战前后,感光材料的感光度提升,感光胶片的颗粒变小,相机便携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制作工艺水平也提高。大画幅相机的graflex speed graphics 以及其它相机开始采用混成的机身快门与机械快门了,加上快拍背夹,闪光灯成为摄影记者们的广泛选择。但它毕竟还是太重太大了。

徕卡巴纳克为代表的很多135机身开始出现机身快门。

到战后,机身快门在135上得到广泛应用,摄影开始进入寻常人家。

6、70年代日本单反相机异军突起,单反的结构让相机匹配的镜头焦段极大的丰富,摄影领域也极大的扩充。而机身对于镜头群的价值反而降低了。加上工艺水平的提升,机身快门成为主流。

但120很多还是保留间快门(比如哈苏500系列)。

现在买哈苏胶片机并不昂贵。但是哪怕在我80年代出国时,哈苏都属于专业摄影师的慢拍工具,普通爱好者很少使用。他基本被局限在一些摄影种类内。它基本不会出现体育,纪实摄影类里。所以这类相机还是保持镜间快门的选择。厂商的基本逻辑是机身可以随便换,其它您可以一直保存。这种选择一直被有些相机厂商延续下来。

那么到了电子时代为什么哈苏之流还是如此选择镜间镜头呢?因为专业摄影在它们适应的题材内,相机属于一个系统,镜头不便宜,也很保值(相对)。但是机身过时的很快,数码后背也可以更换,那么还是个需求与整体成本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