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科学

22年增长超10万吨!又一种快灭绝生物恢复,降级后可以随便吃了?

2024-04-11科学

又一濒临灭绝的生物重现生机,这无疑是一则喜大普奔的好消息。

它的复苏不仅象征着物种多样性的胜利,更预示着整个生态区域将因此焕发新的活力,共同书写着生物共生的美妙篇章。

确实,生态恢复绝非易事,昔日对生态系统的伤害和资源枯竭的现实摆在眼前。

若想短期内实现显著的恢复增长,我们必须倾注更多努力和资源来强化保护措施。

它的复苏,无疑昭示了这一地区生态系统的深刻变迁。

究竟是何种生物,引领了这一变化?接下来,我们将揭开其神秘面纱。

【又一种快灭绝生物恢复!】

青海湖,位于我国西北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之一,海拔高达3196米。

其流域宛如椭圆画卷,自西北向东南延伸,勾勒出一幅封闭的内陆盆地风光。

这里,生命以独特的方式繁衍生息,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自然奇观。

这个湖泊,作为世界高原内陆的一颗明珠,不仅是众多生物的乐园,更在调节中国西北部气候、增加空气湿度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它因此被誉为「气候调节器」和「空气加湿器」,同时,作为青藏高原物种基因库,保护着丰富多样的生物种群。

青海湖及其保护区域内,鸟类繁盛,共有189种,兽类亦丰富,达41种,两栖爬行类5种,鱼类8种。

令人瞩目的是,这里拥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35种,兽类动物总数更是占全省的四分之一,显示出极高的生态多样性和保护价值。

毫无疑问,当提及这些生物时,我们并非指那些众多的生物,而是特指青海湖中的「鱼儿」——青海湖湟鱼,也被尊称为青海湖裸鲤。

这类鱼类堪称我国内陆地区的标志性生物,它们独特地生活在青海湖及其周边水系中,是这片高原低温盐碱性水域的经济支柱。

该鱼类偏爱滩边、大石堆间的缓慢流水、深潭或岩缝,其适应性颇为强大,无论半咸水(如青海湖水,盐度12~13‰)还是淡水环境,均能游刃有余。

食性杂,摄食广泛,主要食物包括藻类、轮虫、甲壳类、水生昆虫以及小鱼等。

青海湖裸鲤的生长环境独具特色,这片湖泊长期处于低温缺氧、浮游生物稀缺的状态。

因此,青海湖裸鲤的生长过程异常缓慢,平均体重250克的个体需要耗费近10年的时间。

这意味着,一旦资源面临枯竭,其恢复之路将极为艰难。

青海湖裸鲤,历史上曾是一片繁荣的种群。

在20世纪50年代末,其资源蕴藏量高达32万吨,数量更是达到了6.91亿尾。

但随着利益的诱惑,人为的大量捕杀,河道的萎缩,以及繁殖水域的逐渐退化,青海湖裸鲤的数量急剧下降。

至2002年,其资源蕴藏量已仅为2592吨,几乎濒临灭绝的边缘。

这一变化,凸显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的深远影响。

在观察到这一显著变化后,我们深知保护是恢复其生机的必要途径。

因此,我国积极推行「封湖育鱼」政策,经年累月,终于见证了该鱼类种群的明显恢复。

据可靠数据显示,青海湖裸鲤(俗称湟鱼)的蕴藏量自2002年的2592吨,攀升至现今的12.03万吨——短短22年便增长了超过10万吨。

这一显著的增长使得青海湖裸鲤的物种保护等级从「濒危」降至「易危」,其共生生态链也逐渐恢复了平衡。

这一鱼类的成功恢复,无疑是我国生态保护工作取得的一大胜利。

这不仅仅是单一物种的复苏,更是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生态平衡的维护。

这一喜讯,无疑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和信心。

【保护不容易——降级并不意味着放开吃】

青海湖裸鲤的恢复并非易事,这背后离不开我国对青海湖的精心保护。

保护措施的实施,确保了这片珍贵水域的生态平衡,为裸鲤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前文提及,我国针对青海湖实施了六次「封湖育鱼」的举措,这无疑是保护青海湖裸鲤的关键步骤。

唯有在无人干扰的环境下,青海湖裸鲤才能得以延续生存。

我国不仅对青海湖裸鲤进行了人工繁殖,还将其放归青海湖,积极协助其自然繁殖。

这一措施旨在保护和恢复青海湖裸鲤种群,维护生态平衡。

自2004年至2023年,青海省共放流1+龄鱼种2.1亿尾。

从2021年起,增殖放流活动扩展至布哈河海西州天峻段、布哈河下游鸟岛大桥段、黑马河、泉吉河及沙柳河等地,标志着青海湖生态体验区的逐步成熟与完善。

2023年,青海湖裸鲤1龄苗种放流数量达到2000原尾,人工增殖鱼成活率显著提升,由原先的2%跃升至80%。

这一显著进步不仅加速了湟鱼群体数量的补充,更稳固了种群的结构,为青海湖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青海湖的保护工作艰巨,既要禁止捕捞,又要实现增殖,难度不小。

尽管降级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对青海湖的资源进行无节制的利用。

保护青海湖,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关注。

尽管其地位有所下降,它仍是我国备受保护的物种群体,是维持青海湖生态平衡不可或缺的一环。

如果放任其减少,它的数量可能会迅速下降。

就像我国的野猪,虽然已经从保护名录中移除,但由于其数量过多,仍然不能随意捕杀。

这是同样的道理。

【那会不会泛滥呢?】

在此,我要强调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对于种群的扩大至关重要。

尽管有人担忧生物可能会泛滥成灾,但在青海湖这一生物圈中,其庞大的生态系统以及稳定性意味着即便我们持续进行保护,所谓的「泛滥」现象也不太可能发生。

对于我国长江禁渔的举措,观察到大规模且壮观的鱼群活动,人们或许会担忧其可能导致的泛滥。

但事实表明,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这些生物或许能更加和谐地生存。

相反,一旦受到人为破坏,可能会给它们带来更大的生存威胁。

因此,生物圈本质上是一种循环机制。

当某种生物数量增多时,其他生物种群也会相应地作出调整,从而有效地遏制了过度繁殖的可能性。

这种微妙的平衡确保了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持续。

当人类尝试影响生物圈时,是否曾预见到其可能带来的后果?因此,当生物种群出现恢复时,不必过分担忧其可能导致的泛滥。

这种恢复实际上是维护生物正常发展的必要过程,是自然而然的现象。

若未来的确需要,适度且科学的捕捞活动是可以接受的。

但若是全面开放,恐怕保护多年的成果将迅速消逝。

我们必须谨慎行事,以免前功尽弃。

青海湖湟鱼虽然从濒危降为易危物种,但绝不会泛滥成灾。

这种鱼仍是我国重点保护的鱼类,任何不当行为都可能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

请保持尊重,切勿轻举妄动,共同维护其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