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科学

曾经HiFi发烧的你是如何退烧的?

2020-05-14科学

没能退烧,玩着玩着玩到了自己动手DIY的程度,而且有着越玩越起劲的趋势。。。

更新一下:

之前没有想太细致的说,因为hifi发烧时间太长,玩的东西很多很杂,也废了不少钱,相关的很多东西都在学习和体验中,所以不认为能很好的总结。回头再看这个问题,感觉可以补充一些,关于发烧一路来的历程和心态的变化。

其实最开始入烧挺机缘巧合的。在初中的时候,那个还没有苹果爆杀的年代,用着第一台已经是非常奢侈和体验愉快的手机:诺基亚N81。这个机型在当时意味着什么经历过的同学应该都懂。也是从这个手机开始,能够在平时除了打电话发短信的时候听听歌玩玩游戏。那会儿风靡的艾薇儿,成了很多男孩心中的女神,在英文听不懂几句的年龄,手机或者mp3里必然要有几首她的歌,时常拿出来听一听,假装自己也很complicated~同时发现了bandari、久石让这些在同学之间非常小众但是自己很喜欢的纯音乐,从手机有听歌功能变成了自己爱上听歌。但是毕竟不是随时都能公放,所以用起了耳机。最初的手机配塞已经完全足够日常使用,某次在学校不小心遗失不自在了一整天之后,不得不冲到附近的电子城去寻找替代。说是替代,其实在奸商小贩的忽悠下,花了重金80买了一副所谓的「绝版」铁三角(完全没有品牌概念但是人就说是日产大牌怎么怎么厉害),贴心的小贩还给试听,在戴上按下播放的那一刻,整个人都震惊了。低音非常震撼,同时高音和人声还更加清晰(当然在多年后意识到了当时的音量很可能对听感造成了很大的欺骗),对毫无经验的我引起了强烈的购买冲动。也就是这副绝(盗)版铁三角,让我踏上了发烧的不归路。

之所以后来发现是盗版,是因为逛论坛的时候了解得知,那个型号为EC7的有着「小塞皇」之称的日产耳挂式耳塞,在当时就已经停产,被炒的价格不菲(最夸张的还是CM7),当然知道这些的时候也没有足够的经验支撑让我明白它为什么能炒的起来。而我手里的那副,品相不完美,配件细节也有所出入,只有单元外壳和原装的没啥出入,很大可能是剪线换单元或者报废的残次品再组装起来的。而且紧接着800块买到的全新EC707和CM707更加证实了这一点,声音上可以说和之前的「绝版」EC7没有任何共通之处,线的细节也是完全不一样,多少有点心疼最初的80块。也不是说不值,而是当年对这个品牌的好感有了点瑕疵。

这段入烧经历可以说是很莫名其妙了,不像是常见的长辈熏陶,同学带坑,而是因为自己喜欢听歌然后误打误撞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但是认真分析当时的情况,现在争论最多的,hifi存不存在,商家有没有营销,答案都是肯定的。甚至在10多年前,初中生都是有机会同时接触到这些情况的。

当然这段经历,相比之后的发烧历程,我自己也更津津乐道一些。

正式开始之后的路程就简述一下好了。

初三毕业前:铁三角CM707

高一:舒尔se315+森海hd428

高二:铁三角EC707

高三:索尼XB1000、JVC FXT90 ltd

大学:包括但不限于:铁三角M50x、铁三角ESW990H、Pioneer Monitor 5、Focal Elear、MrSpeakers Ether 2、Audio64 K10U、Noble Audio U10、Noble Audio Khan、Campfire Lyra 2、Campfire Solaris、AKG N90Q、AKG N5005、Westone UM50pro、飞利浦X2、飞利浦S2、索尼XBA-p、Denon C400、Denon D600、KEF M500、JVC FXT200se、JVC FX1100、JVC FW01、JVC SZ2000、JVC FXZ200、Fostex x Massdrop TR-X00、EMU Rosewood、ZMF Vibro MKII(T50RP mod)、达音科DN2000/DN2000J、水月雨Kxxs、UE 900、森海IE60、森海IE8i、森海 x Colorware HD800s、森海 x Massdrop PC37X、HifiMan x Massdrop HE4XX、HifiMan Sundara、Final D8000、Final Adagio 5、Final Heaven 6、NuForce HEM8、NuForce HEM2、Radius TWF41、Grado Gp、Grado Oreo、Grado SR80(扁平)、Koss PP Gold Edition、Koss KSC75、Koss x Massdrop KSC75X等等。

都是老图了,糊炸

研究生(现在):Grado White、Grado Gp、Grado UN2000e、Grado RS1(方棍)、Grado HF2、Grado HF3、Grado Black Lable 1、Grado Hemp(是的,从那会儿开始变成歌德邪教了bushi)、索尼Z7m2、索尼M9、Koss KSC75(买了不止一副这玩意儿)、原道、Kbear KS1、JVC FW01、Westone W80 V2、飞利浦X3、Grado SR325x、3dio FS XLR、Verum One MKII、VMODA M100 Master、铁三角WP900、铁三角ESW11ltd、AKG K812。

还有一堆自己折腾的DIY,详见这篇文章:

要说退烧,还远远算不上,见到好奇的东西还是会想要试试,但是好奇心已经没有那么重,或者能在衡量之后不会上头而冲动消费了。因为看的越来越多,听的越来越多,心态上其实是逐渐趋于退烧了。现在无论买什么都会研究比较多以后结合各种实际情况再考虑下手,毕竟两只耳朵不可能同时听那么多耳机音箱,取舍显得尤为重要。

曾经会很上头的相信换线如换机、会煲机一周(已经是我的极限,再久就忍不了了)、会折腾各种前端和播放器、会搬来线电和插板等等。但是从第一次换DAC发现调成习惯的音量听不出太大区别以后,都是抱着边上头边怀疑的心态,直到买了个2k+刀的解码后体验了可闻的听感损失,才刹住了好奇心。当然这也是好事吧,至少真的有东西听着不一样,比如羚羊的解码,几乎都加了一个减低频加高频的filter,比如Wyred4Sound,SNR低到影响听感。在知道一些相关的知识之后,发现前端的调音并不是什么特别高级的技术,甚至很多时候并不值标榜的价格,可能电路板加「研发」的成本还不如CNC一个全铝块儿盒子然后电镀或者喷漆的成本高,于是就渐渐对这些东西敬而远之了。不是说所有的都不值钱,而是这个市场相关的很多东西,都附带着声音之外的价值,但是商家往往闭口不提,总说一切为了声音,无论贵的还是便宜的,多少都对消费者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蒙蔽。况且有的商家,本身就对一些东西深信不疑,甚至话术久了自己都信了。

如果自己能看得清,知道自己在为什么花钱,知道一些真相以后还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并保持热爱,都是难能可贵的。对我来说,现在买耳机除了听歌之外,也是研究和欣赏各家的设计和工艺,是一种更广泛的爱好。等到将来有钱了,会考虑买一套外观不错、设计有档次的前端放家里,配一对自己喜欢的、认可声音的箱子和家人共享,发挥功能性的同时也是好看的家具,就算是真的退烧了吧。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