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鸽子一窝大多数时候下两颗蛋,孵出一雄一雌、双雄、双雌的几率都很大,按照生物学和概率学原理,一雄一雌的窝数应该大致等于双雄+双雌的窝数(三者2:1:1,要问怎么来的,就是一颗蛋孵出来的要么雌要么雄,概率一样大,那么先后两颗蛋,可能有1.雌雄、2.雌雌、3.雄雌、4.雄雄 这四种情况,其中一雄一雌:双雄:双雌=2:1:1),但在实际观测中,就我家这个种群而言,一窝双雄、双雌的比例比理论值高些。
其次,由于鸽子是一雌一雄结成稳定配偶,所以一个种群中所有后代出生性别比例保持雌雄1:1,既符合概率学原理,又有利于种群和谐稳定,刚才说过,同窝两颗蛋,孵出一雄一雌的概率是三种情况中最大的,很好很稳,实在不好嫁娶还能近亲繁殖一下。至于说为什么没有演化出什么机制来阻碍同窝双雄、双雌这种情况的出现,大概是因为难并且其实也没那么必要吧…毕竟整体上看,同窝双雄:同窝双雌也大致是1:1,性别并不会太失衡。
最后,说不能近亲繁殖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近亲繁殖产生有缺陷后代的概率更大,结构越精密,缺陷带来的不利性越大,自然选择是严苛的,这就意味着同样的繁殖投入,近亲婚配的配偶产生的后代中,能成功存活、繁殖的,从概率上看要比非近亲婚配的少,不划算。所以复杂、「高等」的动物种类里,经常存在避免近亲繁殖的机制,在鸽子中,主要机制是雌雄性成熟所需时间不一致,同窝一雄一雌(不考虑早熟、晚熟基因的影响),长大后雌性往往比雄性更早开始发情,而哪怕雄性已经发情,也需要相对更多的时间来积攒脱单欲望和脱单资本(最好有房又会撩),所以如果有选择的余地,同窝的异性一般不会凑到一块儿,并且,最萌年龄差要比一个繁殖周期略小,这就可以尽量避免妹妹和上一窝的哥哥搅在一起。与鸽子采取类似策略避免近亲繁殖的还有孔雀鱼,同一批鱼苗中雄性会更早参与繁殖,刚好遇上别人家的孩子。有人说,在母系社会的时候,女人生的很多孩子,往往都不是用一个父亲,而当代的一夫一妻制,其实就是将女性物化后归属给唯一的这位男性。其实,大家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待婚姻,这「一纸合约」的最大价值之一,就是让大家对自己的身份和自己以外的人有更准确的认识,有效地避免了具有亲属关系的人群走在一起组建家庭。要知道人类社会本就是由无数个家庭构成,大家都为如今取得的社会文明做出了贡献,而人口质量就是社会发展速度的重要基础。
有人说,在母系社会的时候,女人生的很多孩子,往往都不是用一个父亲,而当代的一夫一妻制,其实就是将女性物化后归属给唯一的这位男性。其实,大家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待婚姻,这「一纸合约」的最大价值之一,就是让大家对自己的身份和自己以外的人有更准确的认识,有效地避免了具有亲属关系的人群走在一起组建家庭。要知道人类社会本就是由无数个家庭构成,大家都为如今取得的社会文明做出了贡献,而人口质量就是社会发展速度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