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科学

食品添加剂的妖魔化问题至今未能解决,有何高招?

2024-10-11科学

感谢 @知乎科学 邀请,也特别感谢陈君石院士能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

因为,我对这个问题真的太有感触了。

作为食品研发工程师和食品科普作者,我这些年来一直在做关于食品添加剂的科普。从我写的电子书 【别慌!食品添加剂没那么可怕】 ,到我在知乎上写的各种食品添加剂相关回答,再到今年年初上线的食品工厂探厂纪录片【科技味蕾】,我创作的很多内容都在致力于消除大家对于食品添加剂的误解。

但是,很遗憾,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不到什么一招制胜的「高招」或者「奇招」。 相信不只是我,各位食品人和食品科普作者们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如果真有容易实现的「高招」,想必也早就整出来了。

但现实往往是「食品添加剂科普好几十年,被辛吉飞一夜打回解放前」以及「你说你的,他信他的」。 我觉得,可能食品添加剂的科普还是一个系统、长期、任重道远的过程,不仅需要各种各样的科普作者,还需要法规部门、食品企业乃至全社会一起参与。

下面说说我的一些思考。


1. 我们食品科普作者可以做什么?

1.1 明确痛点:大众恐慌的是什么?

每个食品添加剂相关新闻事件背后,大家恐慌的点可能不尽相同。

有的事件,大家担心的是 食品添加剂本身的安全性和长期健康影响 ,比如今年关于阿斯巴甜致癌性的风波。大家关心的可能是「阿斯巴甜本身到底会不会致癌?代糖饮料以后还能不能喝?」

有的事件,大家担心的是 商家利用食品添加剂弄虚作假 ,比如去年315晚会曝光的「香精大米」,大家担心的是「我吃到的泰国香米,会不会是商家用普通大米加了香精搞出来的?」

有的事件,大家担心的是 监管缺位 ,比如很多食品谣言短视频里常出现的一句话「这是行业里公开的秘密」、「我们已经这样做很多年了」。到底这种现象是不是如他所说?

得先明确恐慌的来源,才能做有针对性的科普。

1.2 拒绝高高在上,纯理性科普

感觉现在「专家」已经不是褒义词了,它往往会跟「拿钱办事」联系在一起。我在知乎上因为食品添加剂的科普,也没有少被骂过。

因此,我觉得比较好的科普方式是,给大家说清楚这个事情本身的逻辑,用证据来支持你的观点, 并留下让读者自己去核实的渠道

具体到食品添加剂的科普上,如果你想说明某个食品添加剂对人是安全的,你可以简单说一下JECFA是如何对一款食品添加剂做安全性评价的,为什么这套方法是管用的,为什么毒理学数据能证明这个添加剂是安全的(一天吃多少才能触及到安全上限等),然后 留下链接让感兴趣的读者自己去查 。这样的说服力肯定比直接灌输观点要强得多。

1.3 想办法向大众展现食品工业「本身的面目」

目前,「大众认知中的食品工业」与「真实的食品工业」之间存在这一道巨大的鸿沟。我认为破解这道鸿沟的唯一方法是,更多的人能把食品工业「本身的面目」真实地展示出来。

说到这里,很多人想到的可能是「食品行业不为人知的内幕」之类「不好」的东西。我说的当然不只是这个。跟任何别的产业一样,食品产业里确实存在黑心工厂,但也有大量靠谱的工厂。如果只看到了黑心工厂和「不为人知的内幕」,那也是以偏概全。

我去年的【科技味蕾】项目就是一次这样的尝试,通过探访食品工厂和食品研发相关高校、机构等,把一中食品在实验室研发、在工厂生产的过程展示出来给大家看。

当然,纪录片只是一种形式,还可以有其他各种形式。比如,能不能做一档食品添加剂发展史的科普节目?能不能做一档关于食品研发的访谈类节目?希望在未来,类似这样的内容会越来越多。

1.4 将「用/不用食品添加剂」的利弊点展示给大家

现在很多商品都宣称「不使用 XX 剂」。但商家在决定不用一种食品添加剂时,势必会带来一些弊端。只不过有时,这些弊端被有意无意地隐藏了。为科普作者,把这些弊端说出来就显得尤为必要。

比如,最常见的弊端,可能是成本变高,产品变贵;也可能是保质期缩短,在保质期内更容易出现质量/安全问题。也可能是产品卖相变差,口味变差等。

也有些场景中,食品添加剂本身在配料表中被隐藏了,但事实上只是被「打包」了,没有展开给你看到,它本身还在食品里面。

把这些利弊点都显示出来,才会帮助消费者进行理性决策。

1.5 接受「人类对于未知的恐惧」

人类对于各种事物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食品添加剂也不例外。我们做科普做得再多,也无法解决大家经常问的问题:

「这东西只是现在没有发现对人体有害,未来如果发现有害怎么办?」

确实,这种情况完全可能发生,而且在食品添加剂发展史中也并不罕见。比如硼砂,近期的脱氢乙酸钠,还有代糖长期健康影响相关争议等。正因如此,各个国家的食品监管机构才会隔一段时间重新评估各个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修改应用范围,添加量上限,甚至直接删除某种添加剂。

但说到底,我们摄入的任何食物,甚至我们干的任何事情,都是有一定风险的。为了规避「可能未来有害」的风险而拒绝一切食品添加剂,这带来的收益有多大,是否值得这样做,这也可能是科普作者可以向消费者传达的点。

2. 法规部门可以做什么?

我觉得,想消除「食品添加剂的妖魔化」,食品法规也应该做出一些调整。

要么明确「零添加」「无添加」定义,要么直接禁止类似宣称。

目前我国法规对于「零添加」「无添加」是没有官方定义的,各个厂商都在「自说自话」。

比如很多厂商会在「零添加」「无添加」右上角加一个星号,用小字描述「该宣称是指XXX, XXX两种食品添加剂含量未检出」,而配料表中你会发现除了这两种外,其他添加剂还是有的;也有的厂家会在配料表后面写个「其他没了」,暗示没有添加剂,但其实「其他没了」是个商标。

因此,厘清「零添加」「无添加」的概念就非常关键了。最好能有个官方定义。

当然,我也会觉得,本身「零添加」「无添加」概念就蕴含了大众对于食品添加剂的误解和不信任。因此,直接禁止类似宣称,也是消除食品添加剂妖魔化的好办法。

这又要说回到好几年没有落地的GB 7718征求意见稿了。

禁止使用「不添加」「不使用」等语言宣传配料或成分,同时对于食品添加剂、污染物及法律法规和标准明确不允许添加的物质或不应存在于食品中的物质,也不能使用「无」「不含」等词汇进行宣传。

如果征求意见稿上的内容能落实,不仅「无添加」「零添加」禁止宣称,「无XX剂」的表述也会一起被禁止。怎么说呢,希望这个法规最终可以落地吧。

3. 食品企业可以做什么?

你很少看到食品企业自己做食品添加剂的科普。除非它是食品添加剂企业。

因为目前很多食品企业都处于一个非常拧巴的状态:一方面它们相当需要食品添加剂科普,因为它们不想因为自己添加了某种合法合规的添加剂而陷入舆论风波。另一方面它们又不想自己出来科普,因为食品添加剂对消费者是敏感点,这样做是把自己往舆论风口推,未知的隐患太大。

食品企业希望对自己含有添加剂的产品尽可能低调处理,最好消费者都别看配料表;而对自己「0添加」的产品高调宣传,这叫「顺应清洁标签趋势,夺取用户心智」。可以说,这些食品企业的行为,与目前食品添加剂被「妖魔化」的现状,其实是一个正反馈回路:彼此间互相增强,恶性循环。

我希望的是,未来可以有更多的企业,能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向「科普食品添加剂」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也许结果并没有那么差。

我举个例子,比如椰树椰汁的配料表中明确写出食品添加剂,并且指出这国家标准是GB 2760中允许使用的。我觉得这其实就算是一个最简单的「食品添加剂科普」了。

如果在此基础上能多说两句为什么添加这两种食品添加剂,如果不添加会如何影响产品质量(分层、结块等)那就更好了。

食品企业的产品本身,以及它们的广告和产品介绍,是触达消费者最多的媒介。如果在这里做食品添加剂科普,其实会比科普作者/专家去科普有效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