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科学

为什么在唐朝以后陕西尤其是西安就再也没有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

2021-02-24科学

公元10世纪初,世界大都会长安,丧失了中国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的地位,开始沦为一个区域性城市。

在之后的历史中,这一中心地位再也没能得以重建。

国都作为朝廷的所在地,是整个王朝的核心所在。所以,国都的选址必须极具战略高度。

自然环境因素,也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历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

关中地区,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下游冲积平原。

自古以来,关中地区土地肥沃,物产富饶,河流众多,森林茂密,气候较为怡人。

数十万年前的蓝田人和大荔人就生活于此。

关中地区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形成了最早的农耕、房屋建筑、织布、制陶等生产技术,甚至最早的文字也诞生于关中。

关中平原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文明摇篮,也是整个亚洲最重要的人类起源地和史前文化中心之一。

这一切,都要得益于关中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

关中平原

对于一个王朝来说,国都的所在地,必须拥有严密的防御体系。

冷兵器时代,兵家都讲究拒地理之险,不仅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守土之能,更要有进可攻、退可守的攻城之利。

关中之所以叫「关中」,就是因其位于四关之内。

东有潼关、函谷关,西据散关,南拥武关,北坐萧关,形成一个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特殊有利地位。

关中又有秦岭、黄河等山河屏障。

所以,战国时,关中地区就有「四塞之国」的说法。

关中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是一个极具政治、军事、经济意义的优良地区。

西汉初,刘邦在定都关中和洛阳之间犹豫不决。

娄敬劝告刘邦定都关中,并对关中的地理形势,以及关中与当时汉王朝的政治、经济的密切关系,作了深刻阐述。

张良也发表了精辟的论述:

「关中左淆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湾维天下,酉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最终,刘邦听从娄敬的建议,定都关中。

正是关中地区这种优越的自然环境,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从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以来,先后有13个王朝建都于此,历经1500多年。

之所以选择长安(今西安)作为都城,也是得益于长安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

首先,长安地处关中中部。

在微观地貌上,长安位于泾渭之交的渭北塬区,以及与之相对的渭水南岸,更是一块地势开阔的小平原,东西长达百里。

同时,长安有渭、泾、沣、涝、潏、滈、浐、灞等八水环绕,是建立都城的理想之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都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必定会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影响经济的主要因素有两个:自然资源与交通条件。

秦汉时期,关中地区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

司马迁曾评价:「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也就是说,当时关中地区的耕地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人口占全国的30%,财富占全国的60%。

关中地区地形平坦,土地面积广阔,风调雨顺。

关中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靠近渭河,灌溉便利。河流两岸,土层深厚肥沃,农业发达。

长安作为国都,最初关中的粮食足以能满足都城的需求。

西汉初期,长安城每年只需要几十万石粮食。

汉武帝时期,随着长安城人口的增加,以及对匈奴的频繁的战争,加上对西域的经营,都需要大批粮食。

此时长安城,每年所需的粮食剧增到600多万石。

这一时期,关中地区修建了白渠、成国渠、灵轵渠、龙首渠等水利工程,以增加粮食产量。

然而,关中的粮食产量仍无法满足长安城的需求,必须从关东地区征收粮食调运到长安。

关中地区虽然在地理上存在天然的山川屏障,在战略上易守难攻。但是和经济相关的漕运,却是关中地区的短板。

当时,想把关东地区以及南方的粮食运到京师长安,唯有两条路。

一是溯长江而上,转以汉水,再陆运至京师。

然而,这条运输线路过长,而且中途多次折转,故只能作为辅助性运输线。

另外一条运输线,是借助于自然河道航运,采用木帆船逆黄河而上,进入渭河水道,再西运至长安城。

这条漕运路线的砥柱山三门峡段,运输十分艰难,经常会发生舟覆粮溺的惨剧。

关中渭河的航运,始于春秋。

秦、汉两代,咸阳和长安先后成为渭河运输关东漕粮的终点。

西汉时,关东运来的粮食,可直达长安城下。

但是,渭河的运力非常差,不但水浅、沙深,不能走大船,而且河道蜿蜒曲折。

从长安到黄河,直线距离不过150多公里,而当时渭河航行路线却长达450多公里。

还存在一个问题,渭河的通航时间短。每到冬天,渭河冰封,漕运停航。

所以,渭河全年通航时间只可以维持六个月。

为了解决漕运的问题,汉武帝命水工徐伯等人,督率数万人,用三年时间修成了以灞水为源,与渭河平行,东通黄河,长达三百里的漕渠。

漕渠修成后,不仅使漕运时间缩短了一半,而且使沿渠万余顷土地得灌溉。

之后,又引昆明池水与漕渠相接,使得关东地区和长安间的漕运更加便利。

经过千年的发展和开发,关中地区能够养育的人口,早已达到饱和的状态,但人口仍在不断地繁衍增长。

随着朝代更迭,新的王朝大兴土木,砍伐树木,以至关中的自然环境越来越差,水土流失,植被覆盖率迅速下降。

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河流的水量大为减少,乃至干涸,水土流失也十分严重。

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一方面人越来越多,需要的树木土地越来越多;一方面环境的破坏,导致所能承载的人口上限越来越少。

这种情况下,关中地区的自然环境优势逐渐丧失。

环境的破坏,也对漕运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渭河及其支流的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河水含沙量过大,河床淤积过深,已不利行船。

汉武帝时期开凿的漕渠,在北魏时因淤塞干涸,彻底被废弃。

环境的破坏,也造成了自然灾害频发。

据史料记载,整个唐朝不到300年的历史中,共有240个年头发生过水、旱、蝗等自然灾害。

渭河

自然环境的恶化,带来的是关中地区粮食的紧缺,即使在丰收之年,长安城的粮食依然不够吃。

为了保证都城长安的粮食安全,朝廷开始大兴水运,重新开凿了漕渠,从东南运粮到长安。

这次开凿漕渠的目的,不是为缩短航程,而是为运输通畅,这便是广通渠。

唐朝中期,安史之乱后,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其后一百余年,唐长安经历了无数次战祸,变得满目疮痍。

唐长安城明德门

这一时期,漕渠一度阻塞,漕粮只得通过渭河运输,有时不得不边挖沙边行船,其艰难程度非同一般。

随着经济中心的逐渐南移,关中漕渠的重要性也不断上升。

直到漕运的运输成本不足以使关中成为政治中心,关中漕渠的历史也就随之戛然而止。

长安城供给线的中断,使得长安无法承载过多的人口。

换言之,这一状况,使得定都长安的成本大幅提高。

首先,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疏浚渭河或重挖运河。

唐以后,没有发现有关运输船只行驶于渭河、漕渠的记载,仅有小舟摆渡,恐怕是渭河水流细小,难以行船了。

唐末,北方的战乱使得大量人口南迁。南方的人口,在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北方。

中国的政治格局,也随着人口分布的改变而发生了巨大变化。

关中地区和南方地区被被山川河流重重阻隔,如果定都关中,朝廷对于人口众多的南方将毫无掌控力。

因此,在南北向的政治格局下,关中掌控全局的战略优势,也随之消失殆尽。

五代时期,战乱频仍,在短短57年的时间里,中国北方经历了五次王朝更迭。

在五个王朝中,地处关中的长安,仅仅作为后唐的陪都西京而短暂的成为国都。

这一时期,中原的各个主要军事集团都处于关东地区。

他们互相征战,根本无力、也无暇考虑迁都甚至重建长安。

北宋时期,西边西夏国崛起,控制了今天甘肃和宁夏地区。

由于西夏和北宋常年战争,北宋对西夏进行长期的经济封锁,直接导致丝绸之路的中断。

北宋动用全国之力,也没能消灭西夏,未能打通丝绸之路。

于是,北宋不得不把经济发展模式,从传统的丝绸之路转向海洋贸易,关中地区的重要性大为降低。

另一方面,北宋都城开封,经过五代时期四个王朝的经营,已经初具规模。

开封虽无有利的地理屏障,但其处于平原之地,交通漕运更加便利。因此,无需花费高昂的成本,在长安或洛阳重建一个都城。

金、元作为一个崛起于东北和漠北的少数民族政权,其都城自然偏北。

关中地区与北方的交通也算不上便利,所以金、元自然不会考虑建都关中。

明太祖朱元璋非常重视地处关中西安的地位,他不但把自己的次子朱樉封到西安为秦王,还曾一度考虑迁都西安。

因此,朱元璋曾派太子朱标考察关中。

随着朱标的去世,朱元璋的迁都之议也最终搁置。

明太祖朱元璋在为太子朱标写的祭文中透露:「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劳民。」

关中长安,又一次失去成为国都的机会。

纵观中国历史,以长安为代表的关中地区,在一千五百多年的时间里,都是国家的政治中心。

特别是强汉与盛唐,曾给予过这里无上的荣耀。

唐以后,随着关中自然环境不可逆转,交通条件的先天不利,以及经济中心的南移。

再加上中国人口布局以及政治格局的改变,使得以长安城为代表的关中地区,最终丧失了其全国政治中心的地位,仅仅作为一个地方政治中心存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