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旅行

重庆三峡博物馆中有什么特别的藏品?

2021-04-29旅行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西南博物院,西南大区撤销后更名重庆市博物馆,2000年为承担三峡地区大量珍贵文物的抢救、展示和研究工作,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设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从更名的历史可以看出,三峡博物馆收藏了几方面的特色藏品——

1.作为西南博物院时收藏的西南地区文物,比如巴蜀地区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石阙、陶俑,西南少数民族的物件等。

2.作为重庆市博物馆收藏的重庆地区文物,比如古代巴国等考古发现,近现代城市发展以及作为抗战大后方中心的重要文物。

3.作为三峡博物馆收藏的三峡地区考古发现,和2的内容有些重合。

详细的游览体验,之前已有回答,这篇侧重讲文物部分。

镇馆之宝

三峡博物馆官方发布的导览中,列出了博物馆收藏的十大镇馆之宝,它们分别在哪里呢?

一进博物馆,最先看到的一件镇馆之宝是东汉乌杨石阙,出土于忠县乌杨镇。阙是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的一种纪念建筑,一般左右成对,流行于汉代。乌杨石阙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汉阙,它就在三峡博物馆1楼大厅楼梯两旁,由于不在具体展厅中,可能容易被观众忽略。

经过复原,乌杨石阙为重檐庑殿顶双子母石阙,从下到上由台基、阙身、楼部和顶盖4部分组成。造型简洁挺拔,其上雕刻有青龙、白虎、凤鸟等纹饰。

接下来进入三峡博物馆的精华——壮丽三峡展厅,这是介绍三峡地区历史、人文、自然的综合展厅,今年博物馆日刚完成展陈升级,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有6件都在这里。

从展厅一侧的历史长卷篇章进入,见到的第一个镇馆之宝是巫山猿人左侧下颌骨化石,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0万年前,是迄今所知中国最古老的古人类遗存之一,可以说是重庆第一人(虽然和现代的智人差别很大)。考古学家在巫山龙骨坡发现了包括猿人在内的120种脊椎动物化石,以及上百件远古石器。

之后是三件古代巴人的青铜器,距今3000多年前,巴渝地区进入青铜时代,当时重庆、川东、贵州一带生活着骁勇善战,擅长制盐的巴人。几件巴人作品中最古老的是商代末期的三羊尊,出土于巫山李家滩,造型带有商代末期特征,虽然造型和做工不及著名的四羊方尊,但它是迄今所见巴人故地最早的大型青铜容器,其相对粗犷的铸造风格,以及模糊的底纹,体现出巴人的地方特色。

一看,樱桃小嘴

春秋鸟形尊,出土于涪陵小田溪巴人贵族墓地。鸟形尊受中原鸟兽尊影响,造型非常融合,鱼嘴、鹰喙鼻、兽耳、凤冠、鸽身、鸭脚,通体装饰有细密的羽纹,表面还镶嵌有绿松石,是研究巴人审美和工艺水平的佳作。

换个角度看,诶,有点像猫

战国虎钮錞于,出土于万州。錞于是种打击乐器,流行于战国至西汉早期的长江中上游地区,特别是巴国故地一带,可在战争中指挥军队进退。巴人崇拜虎,可以说,虎纽錞于是最具巴国特色的青铜器之一。三峡博物馆收藏了好几件虎纽錞于,这件器型大,做工精致,刻有多种纹饰以及巴蜀图语,无论艺术还是历史价值,都是其中最高的一件。

秦灭巴国后,在其地设置郡县,三峡地区此后迅速融入中华大一统进程,壮丽三峡展厅最后2件镇馆之宝,来自汉代。首先是西汉偏将军金印,汉晋时期流行金制官印,但流传下来的,全国只有26枚,其中西汉的仅15枚。偏将军虽然不算最顶级的军官,但级别也不低,三国的马超、赵云、张郃都当过偏将军。

东汉景云碑,出土于云阳旧县坪。这块石碑是东汉朐忍令雍陟为纪念70年前的朐忍令景云而立的。碑文记载了景云祖先迁入广汉等地,以及为官深受百姓爱戴的情形,是三峡地区出土的唯一一块汉碑,被誉为「西南汉代第一碑」。

2楼的重庆:城市之路展厅主要介绍重庆近现代史,这里也有件镇馆之宝,那就是江竹筠烈士的遗书。江竹筠就是江姐,她的故事大家应该很熟悉,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在重庆军统集中营电台岚垭英勇就义,次年,西南博物院发现了她的遗书,将其征集入库。遗书一般放的是复制品,我见到的也是。

还有2件镇馆之宝,一般在4楼。

其一是明代何朝宗制观音像,在4楼历代瓷器展厅。何朝宗是明代福建德化窑的瓷雕大师,不少博物馆都收藏了他的瓷雕作品。这件观音像质地洁白细腻,造型流畅大方,曾参加过全国精品文物展,就是没那么有地方特色。

其二是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寅,唐伯虎临摹的韩熙载夜宴图卷。三峡博物馆收藏了很多明清书画,由于书画比较脆弱,不宜长期展出,所以可能要等书画类的特展才能看到,特展一般应该在4楼的临时展厅。这幅画是唐寅对五代顾闳中的名作【韩熙载夜宴图】的临摹作品,设色明丽,笔触精细,对顾闳中的原作又有所调整,我在之前的回答里贴过高清图——

显眼包

巴蜀之地的人们,似乎经常给人以乐天闲适之感,我在重庆的几天,就感觉这是个充满了e人的城市。其实从古代巴蜀的文物里,也能感受到这种乐观,下面这些基本都在3楼巴蜀汉代雕塑艺术展厅。

三峡博物馆收藏了几件东汉击鼓说唱俑,这是巴蜀地区汉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陶俑。体现了巴蜀之地先民的乐舞文化和乐观的精神。当然最有名的还是国博收藏的那一件。

三峡博物馆收藏了很多汉代的石雕以及陪葬陶俑,虽然面目模糊,但看起来都面带笑容,神态轻松。

摇钱树是另一种极具巴蜀特色的东西,也许和三星堆的神树崇拜有不为人知的传承关系。虽然没有像绵阳博物馆那样收藏了那么多完整的摇钱树,不过三峡博物馆里有不少摇钱树的底座。上面这件摇钱树底座是我看到结构最复杂的一件,虽然标注说是藏于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不过平时可能也在三峡博物馆展出。

三峡博物馆收藏了不少画像石,其中有一件比较特别,用毫不回避的态度直观描绘了男女之事……

其他文物

比起上海、南京、陕西或者山河四省等地的省博,三峡博物馆可能确实没有很多令人耳熟能详的重器,不过还是有不少具有当地特色的东西值得一看,还是按展厅来。

首先还是1楼壮丽三峡展厅。

巴人长期生活在战争频繁的环境中,博物馆里陈列了大量巴人的青铜武器。虽然之前在上博见过一些,但其丰富、多样程度,自然远不如原产地重庆。上面分别是春秋战国时代巴人的青铜矛、柳叶剑和青铜戈,形制都和中原地区有所不同。上面铸刻有独特的虎纹、竹节纹等纹饰,有些还有类似文字的特殊符号,学者称其为巴蜀图语,这些符号究竟代表着什么,是否是文字,我们不得而知。

巴蜀符号,也称巴蜀图语。

战国巴人船棺,出土于九龙坡冬笋坝墓地。船棺葬是战国到汉代巴蜀两地共有的丧葬习俗,三峡地区船棺以整根楠木为原料,体现了三峡古人对江水和舟船的依恋。巴人希望以船送魂,船棺也被视为载魂之舟。

一组战国到西汉早期的玉佩,出土于涪陵小田溪墓地。这是巴文化区首次发现的完整玉组佩,彰显了主人地位的尊贵。

三峡地区英雄辈出,中国古代史上唯一进入正史列传的女将军秦良玉就是其中之一。秦良玉是明代人,图中这套铠甲,标牌里说是秦良玉甲胄,不过风格怎么看都过于清朝了。

相比之下,这方秦良玉的太子太保总镇关防铜印,应该更靠谱一些吧。

白鹤梁石刻之刘冕阶【白鹤时鸣图】、刘镜源题记题诗、文德铭题记。白鹤梁题刻位于涪陵长江江心,刻有从唐代到当代的165段石刻,当地建有世界首座非潜水可到达的水下遗址博物馆,就是离市区比较远。

汉代大梁岩画,来自云阳县,充满着神秘的原始气息。

2楼重庆:城市之路展厅,有一些带着重庆地方特色和历史记忆的文物。

晚清石朝门,由重庆陈家桥地区搬迁而来。这是重庆地区大户人家的院落大门,一般为石制,越高大,越显示出主人门第之显赫。

北川铁路蒸汽机车,1943年试制成功,全部采用国产零部件制成,抗战期间为重庆的钢铁、军工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雪】,没想到原件在三峡博物馆。不过这首词确实是毛主席在重庆写的。

川军将领郭勋祺在抗日前线使用的警枕

2楼抗战之路展厅,收藏了重庆的抗战记忆,其中作为陪都的历史,重庆大轰炸的物证和飞虎队留下的东西,也算是三峡博物馆的特色。

3楼巴蜀汉代雕塑艺术,个人感觉是三峡博物馆专题类展厅里非常不错的一座,收藏了不少石阙、画像石、画像砖、陶俑等。

羊子山汉墓门吏石墓门

这个展厅展出了大量来自成都羊子山汉墓的东西。羊子山在先秦时期有大规模的祭祀土台,土台废弃后,古人在此留下了200多座墓葬,时代从战国延续到明代,发掘的文物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四川博物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等地,其中画像石、画像砖部分,主要收藏于三峡博物馆。

博物馆专门还原了羊子山汉墓的墓室结构,两边的8件宴饮乐舞车马出行画像石,分别描绘了身为高官的墓主人生前出行的宏大场面,以及主人的家居宴饮、娱乐生活。上面有拓本对应,便于查看。整幅画面人物众多、场景浩大,人物形象生动且富有几何装饰感。

此外还有一些羊子山汉墓的画像砖。其中最著名的是盐场画像砖,从图中可以看到盐井、滑轮、煮盐的釜等,是研究汉代巴蜀井盐生产的重要物证。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