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刚过半,带娃大大小小的旅行差不多六七次了,几乎是一个月出行一次的节奏,其中还有两次是我一个人独自带娃旅行。
最大的感受是,和以前相比,孩子真的明显「长大了」。
我原以为自己一个人带他旅行会鸡飞狗跳,但他出乎意料地配合,还能参与行程规划了。旅行虽累,但总体还是很开心的。
社交能力、适应能力更强了。
上周带娃去重庆坐了长江索道,暑期人真的超多,排队就排了快一个小时。
天气炎热,队伍又长,大人都又热又累,更别说孩子了。
我原以为孩子会像以前在迪士尼排队一样,缠着一直让我抱,甚至都做好了胳膊和腰疼好几天的准备。
结果低头一看,娃居然和排他后面的小哥哥玩起了剪刀石头布。
两人从剪刀石头布玩到手心手背,玩了各种游戏。还一路聊天,把小哥哥从哪来、上哪个学校、几年级、喜欢玩什么都聊清楚了。
就这样玩了一路,排队的一个小时轻松愉快的度过了,最后和小哥哥分开时还有点恋恋不舍。
回来后我问他,重庆之行最喜欢什么?他说是坐索道。
我有点诧异,问他:「你不觉得排队一小时,两分钟就坐完了吗?」
娃说:「是三分钟!」
真令我哭笑不得。不过,恰恰是因为娃的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让本来很烦躁的排队时间变得轻松愉快,甚至还成为了旅行中一段小小的开心的插曲。
观察能力变强了。
今年可以说是看熊猫最多的一年了,去过成都熊猫基地、重庆的动物园,都看到好多可爱的熊猫。
正好最近在看【德国少年儿童动物大百科】里面写到,熊猫一天「干饭」的时间长达15个小时。
这次去重庆动物园,正好也看到熊猫们「干饭」的可爱瞬间。
不过娃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重庆的大熊猫都吃的竹叶,而上次去成都熊猫基地看到的熊猫都啃竹笋呢?难道相隔这么近的两地熊猫饮食习惯还不同?
这个问题还真是问倒我了,不过我们很快在熊猫园旁边的展示板里找到了答案。原来大熊猫的食谱也是会随着季节和山系而有所变化的,又是涨知识的一天!
会参与行程规划了。
独自带娃旅游,其实我不会把行程安排太满,一天一个大的景点就足够,剩下的就随机应变,视体力和心情而定。
比如这次去重庆,去动物园的行程就是娃自己定的,本来并不在我的计划内。
他在一张旅行地图上看到了动物园说想去,和我一起查了地铁路线,于是我迅速预约好了门票,出发。
旅行途中也热衷于帮我导航,还很喜欢研究各种地铁线路。看到美丽的风景也超级捧场,会开心的说:「妈妈你看,好漂亮啊!」
娃渐渐成为了一个超棒的旅游搭子,多次旅行下来娃身上的改变让我欣喜。
未来的旅行中,我也会更他更多的自主权,让他参与到行程规划中来。
写在最后:
有人问,带小孩子去旅游真的有意义吗?他能记住吗?
旅行带给孩子的变化就是意义,这些变化不在于孩子记住了多少,而在于每一次旅行都能拓展孩子认知的边界,锻炼孩子的适应能力、观察力、社交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短期内也许看不到,但长期来看,孩子给父母带来的惊喜,必定是会大于旅途的疲劳的。
@知乎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