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旅行

你对江苏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样的?

2012-07-17旅行

去了一趟江苏「太耍强了」,天再冷吃席前8个凉菜雷打不动!

江苏到底是南方还是北方?其实是有一些科学定义的,准确的说一半南一半北!

去了一趟江苏,到淮安才知道,一座城市劈一半分南北,市区的河上有个南北分界球,一脚跨南北,就在淮安城!

自古南北一般以秦岭淮河为界,淮安古称淮阴,后来听当地朋友说2001年才改名的,至今淮安最高学府淮阴工学院还用古名,以前一亲戚考到淮阴工学院,我还纳闷,为啥用区名来命名大学。

提到淮阴,谁都能脱口而出的淮阴侯韩信,我还特地去韩信故居看了一下,说实在话有点难受。

景点有点草率了,周边环境一言难尽!正如淮阴这个名字一样,慢慢的被人遗忘,偶尔有几个游客慕名前去,可惜像我这样的人还是太少了。

南北分界球

整个江苏给我的印象特别的有意思,甚至说有点奇怪。徐州开始一路向南,语言之丰富多变,超乎我的想象。

十里不同音,一点都不夸张,当地朋友说他们小学一般没啥异地口音,上了中学就能听出是哪一撇子的口音了!上了高中那就是南腔北调了,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语言体系,几千年来一直如此!

让我很纳闷,江苏一马平川大平原,也没啥大山阻挡,语言咋就这么神奇,丰富多样,真的不大理解。

就是在淮安,其实淮安北部到徐州跨度不算太大,感觉语言有点相似,可是跨过那个球,神奇的事情出现了。

腔音变化太大了!同样一个意思甚至词汇都不一样。

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饮食用盐量在递减!

奔着淮扬菜去的,软兜长鱼啥的都尝了,真的有点咸,我一北方的都觉得有点咸。

后来去了扬州,再品不一样的淮扬菜,一点都不咸,特别鲜,不知道是味精放的多还是食材本身鲜,反正口感还可以。

淮安那边做的可能是厨师手抖了,盐放多了,总体来说挺好吃,就是小咸了些。

一路向南走,江苏好风光,十里不同音,十里别样的景,这里每个城市相隔不是太远,但是城市文化,饮食,腔音都仿佛出省而且隔了几个省的感觉。

不像我们这边,省与省之间饮食,语言基本都没啥变化,顶多有三两样地方个性菜。

越往南走越有江南味,声音也越来越清脆,柔软,饮食由鲜到甜!

最后去苏州那松鼠鳜鱼,鸡爪子甜糯可口!扬州的比较鲜美,花样刀功,文思豆腐那刀功我想学会了,来东北开个店应该也能小火吧。

南京的口味比较中和,也许是大城市人员流动来往比较大吧,口味比较中规中矩。

在江苏最怕的就是冷空气来临了,暖冬还好些,一场冷空气来了,真的深入骨髓的冷啊。

手脚没地方放啊!还有到人家做客,我发现都是穿着外衣外裤往沙发上甚至床上坐,这得多脏啊。

我们习惯了一进门换成睡衣,也许是江苏没暖气的缘故吧,一整天直到睡觉才脱下外套,感觉有点累人,可惜没办法,不穿着真冷。

过年期间江苏最忙的一件事,也许就是吃大席了!

朋友家好几口人一天不够分的,要去好几个场子随礼吃席!这让人意外的很,孩子十岁二十岁的居然还办酒席收礼,这让我很意外。

我们这66岁了才办酒席收礼,平时生日一家人吃饭跟外人没关系。

而且办酒席还必须要在生日当天,没有说给一家几口子生日挪到过年一天办的说法。

在江苏吃酒席几场,发现一个规律,挺好奇的,明明天冷的很,尤其有人家70岁80岁的,提前一天晚上去吃席,晚上冷的牙齿打架。

结果上来的菜,很意外,前8个凉菜雷打不动,不管有多冷。

而且奇怪的是,这边酒席只有白酒没有啤酒,这大冷天的吃个火锅或者烧烤喝几瓶啤酒多舒坦。

8个凉菜跟吃冰棍似的,凉嗖嗖的。

一开始我还以为真寒酸,一场酒席就这几个凉菜,没想到热菜一个一个的按顺序端上来。

不过不得不说这边人的素质还是蛮高的,不管城里还是乡下,没有人抢大肘子排骨啥的,我没见过一次打包的,现在都没人爱吃肉,大鱼大肉没人动筷子,都抢青菜吃。

最后桌上剩挺多肉类,压根没人抢了打包。

我觉得江苏这边对酒席的规矩还是蛮固执的,这种耍强的性格还挺有意思的!

不管多冷,凉菜先暖胃!

这种耍强的性格,就像不装暖气一样,不管天多冷,挺一挺就过去了,改变一下思路,酒席吃个火锅不也挺好吗?

也许这就是不同的文化吧!习惯了就好了,没有对错,挺好玩的!

我觉得长江以北都应该把暖气给装上,不然晚上睡觉两床被子压身上太难受了。被窝内外温差太大,起来上厕所是需要勇气的!

其实吃火锅的建议我也提过,被当地朋友笑的不行了!夸我有头脑!

他们说会被人骂被人笑!我想不通,有啥笑的,火锅配料整牛羊肉,海鲜,不比那几盘凉菜几碗汤来的贵来的好吃啊!

也许,这是传统文化吧。谁也不敢迈出那一步!

读万卷书,不如走一走,看一看,南北差异真的比听说的要大的多。

入乡随俗也许是最好的选择,请原谅我的瞎提建议,说了玩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