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動漫

宅追二次元,飯圈女孩追星,為什麽同樣是「追」,大家都只罵飯圈,而二次元罵的比較少?

2020-12-15動漫

二者變現邏輯不同,「追」這個過程裏扮演的角色不同,產生的聯系和影響不同,利益關系不同。

先講基本的利益關系。思考一個問題: 二次元人物和你有任何切實利益關系嗎

一個動漫/動畫/遊戲裏的人物,會需要錢這種東西來滿足自己的某些訴求,並因此產生牟利動機嗎?

明星會有。

正因為明星會有牟利動機,所以必然要粉絲的稅。

當然,很多人說二次元也有營運機構,也有利益團體,ok,這個沒問題。

當問題是——當你真的不喜歡某個角色,表達公開觀點,這些團體能如何?

這就是後續的變現邏輯。

動漫角色依靠作品存在,而一個明星的核心是什麽?

輿論影響力。

不同的是即使你不喜歡某個角色,但喜歡一部作品,那麽其實對利益方影響有限。

東方不亮西方亮。

如果是一個明星,特別是沒有什麽拿得出手作品的明星,當你不喜歡,那麽很可能會不關註甚至拒絕其所有作品。

二次元裏,商品的基礎是作品,角色是作品的衍生;追星邏輯裏,商品的基礎是明星(人設),作品是明星的衍生。

如果你簡單的放射圖,那麽基礎就是中間的那個點。

一個核心基礎是明星的的輿論影響力的邏輯裏,如何擴大、維護、控制、變現影響力是重中之重。

二次元不同,一個角色不討喜的話,便當拿去,明星能如此麽?

在影響力是商業核心利益的變現邏輯裏,圍繞影響力的運作必然會不斷的和「路人」產生聯系。

明星的對外擴張是必然的。

在這種擴張過程中,追星的粉絲所謂打榜做數據是數據詐騙,所謂控評反黑是操控輿論,所謂安利是洗腦。

追星的粉絲實際上是明星利益鏈條裏打手的角色,還是自備盒飯順帶繳智商稅的那種打手。

如果你遇到粉絲的安利,會產生三種情況:

  1. 不參與但不明顯拒絕,可能會被重復安利;
  2. 拒絕,可能影響關系;
  3. 參與,變成粉絲。

在這個利益鏈條裏,你的選擇直接關系你的切身財產利益。

有人可能說「我喜歡某個明星但不給他/她花錢」。

也許這人是真的沒聽說過逼氪這種事。

至於罵飯圈,除了基本的利益方面考量,我估計題主沒被反黑過,沒被控評過,沒被粉絲大規模舉報過,沒被粉絲道德侮蔑和政治綁架過。

在我看來,追星粉絲在輿論範疇裏做的那些事兒,和black社會區別不大。

這裏要提一個反駁——追和追之間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