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娛樂

如何看待男性代言女性化妝品現象?

2020-07-16娛樂

曾幾何時,彩妝類、護膚類的品牌多選擇女明星擔任代言人。時間來到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改變方針,代言人的選擇不再拘泥於女明星,隨之而來的,男明星代言彩妝類、護膚類品牌的官宣也越來越多。

許多網友面對這樣的情況有些不認同,認為彩妝類、護膚類產品的主要針對人群是女性消費者,品牌方這樣做無非是瞄準了粉絲群體,與品牌本身的基調背道而馳,與此同時,更有網友認為品牌方此舉令女明星陷入尷尬境遇,而不停提高的銷售數據進一步加大了男女不平等的問題。

所以,男明星代言彩妝類品牌真的是在搶女明星的工作嗎?

男明星代言彩妝的紅利並不是現在才有

因為男明星代言彩妝的紅利接連占據網友視線,引發了眾多網友的關註,許多網友認為如今男明星代言彩妝類產品的現象並不值得推崇,更有人認為這樣的現象,是市場沈迷於粉絲經濟造成的,但其實,回顧曾經的種種,男明星代言彩妝類產品並不是如今才開始的。

效果最明顯,反響最熱烈以至於時至今日依舊令人印象深刻的,當屬曾經紅透半邊天的日本傑尼斯男藝人木村拓哉。

1991年,木村拓哉所在的組合SMAP正式出道,甫一亮相便收獲十分可觀的成績。與此同時,木村拓哉也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年輕偶像。在名氣與日俱增之際,1996年,木村拓哉代言了嘉娜寶的口紅,在男明星鮮少代言彩妝類品牌的時代,這場合作無疑吸引著所有人的目光。據了解,在那個銷售量超過50萬支就算是大賣的年代,木村拓哉代言的那款口紅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就賣出了300萬支。

與此同時,木村拓哉為品牌拍攝的海報一經貼出便會被粉絲撕走,以至於最後品牌方需要聘請保安站崗守護海報。如此這般的影響力放到如今依舊令不少人望塵莫及,也是因為木村拓哉與嘉娜寶的合作案例,令許多彩妝類品牌開始逐漸轉變合作思路。

彩妝與護膚品牌愈加青睞男明星?

時至今日,這樣的合作早已屢見不鮮。說起越來越多的男明星代言彩妝類、護膚類品牌的現象,在影視行業剛剛走進流量時代的時候,就已經漸漸開始流行。或許是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有如此密集的官宣,而男明星大多代言的都是護膚類產品,因此沒有引起過多的討論。

回顧近兩年來的娛樂圈,大熱流量一批接著一批,男明星代言彩妝類、護膚類品牌的案例與日俱增,時間來到2019年,這樣的合作更是一波接著一波。

根據表格統計以及眾所周知的合作來看,除了許多人早已熟知的王俊凱與蘭蔻、王源與歐萊雅、王一博與植村秀……

新添的合作還有李現與雅詩蘭黛、王一博與悅木之源、肖戰與OLAY、朱一龍與歐舒丹、朱正廷、吳青峰、賴冠霖與完美日記……由此可見,品牌選取的都是近兩年來大熱的話題人物擔任代言人,而他們代言產生的效果,也未讓品牌方失望。

例如,2019年的暑假,演員王一博憑借【陳情令】一躍成為當下炙手可熱的話題明星,而就在這個當口,恰巧遇見植村秀推出全新包裝的新款口紅,該訊息一經公布便吸引了不少人的關註。王一博現身活動現場之後不久,植村秀天貓旗艦店中王一博的許多同款便售罄,與此同時,其他商品的銷售情況也相當可觀,這樣的效果想來無論是哪一個品牌方都十分樂見。

是選擇流量,而不是選擇性別

面對男明星接連開始與彩妝類、護膚類品牌合作,不少網友從「男明星到底應不應該代言彩妝類產品?」,到「男明星此舉是否算是搶女明星工作?」,再到「粉絲群體過多擁躉這種行為是否是在加深男女不平等問題?」等方面開始提出自己的質疑,不少網友更是就此展開了辯論,雙方戰火不熄,一時間,誰都無法說服對方。

不得不承認的是,自從進入流量時代之後,越來越多的資本參與進粉絲經濟的運作。不僅是演藝圈,就連時尚圈、品牌方都想在這其中分得一杯羹,這個想法從某些品牌的合作title以及合作明星越來越多就可見一斑。

但是,這樣的抉擇與競爭,並不是許多人質疑的性別之爭。而是我們早已習以為常的流量之爭罷了。例如,去年,電視劇【延禧攻略】以黑馬之姿占據了許多觀眾的視線,其中秦嵐、佘詩曼等人收獲了極高的熱度,隨著電視劇的熱播,劇中女演員彩妝類、護膚類品牌的合作紛至沓來。

還有,曾經憑借【歡樂頌】、【青雲誌】等作品成為大熱女演員的楊紫,在作品播出的轉年便官宣了與貝玲妃的合作,隨著楊紫熱度經久不息,雙方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今年楊紫憑借【親愛的,熱愛的】再次獲得不俗的熱度,其與蘭芝的合作也在前不久官宣。

與此同時,雅詩蘭黛除了合作李現,也合作了楊冪、宋祖兒等女明星;而OLAY除了肖戰,也還有宋茜、馬思純、高圓圓、何穗等女藝人;植村秀除了王一博,還有姚晨、程瀟等女明星……

由此可見,男明星代言彩妝類產品是在搶女明星工作的言論純屬無稽之談,畢竟大多數品牌在選取藝人的時候,藝人的數據與藝人本身的形象才是重中之重,只要是大熱的流量,無論是男明星還是女明星,都會被品牌方納入選擇範圍。這樣的選擇標準不僅僅是存在於彩妝類品牌中,而是適用於所有品牌方選擇合作藝人時的考量。

畢竟大多時候,品牌選取代言人,自然都希望代言人能夠將擴大品牌的認知範圍,提高商品的銷售額。因此品牌越發青睞流量也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情,畢竟於品牌而言,這樣的選擇標準一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