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娛樂

你最討厭什麽梗?

2019-01-02娛樂

世界上本沒有梗,開玩笑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梗。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些玩笑,有些隨口而出的玩笑話,真的很令人討厭。

「三年起步,死刑不虧」「你都胖成這樣了還吃」「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這種爛梗,能不說還是別說了吧。

你開的玩笑,是對我的傷害

玩笑,是一種特殊的語言現象。很難說玩笑話是禮貌還是不禮貌的,它更多的是介於禮貌和不禮貌之間。

換句話說,開玩笑其實不太好把握。玩笑開得恰當,能給人留下幽默風趣的好印象。但如果玩笑過頭了,它可能讓人感到被冒犯。

對於被調侃的物件來說,你所開的玩笑在他們聽起來更像是戲弄和侮辱,這個時候,玩笑就真的不好笑了。

那麽,什麽樣的玩笑話會讓人介意呢?

數讀菌爬取了相關微博和評論後整理出一份「最讓人介意的玩笑話Top20」的榜單,發現裏面有不少都是直接對身材、外形的調侃,有些玩笑還非常針對女性。

點選檢視大圖

但和這些相比,在開玩笑冒犯到對方的前提下,開玩笑者面對被開玩笑者生氣反應的回應,某種程度上比玩笑本身更讓人惱火。

別介意嘛,小氣什麽,我麽又不是故意的,都是朋友發這麽大火幹嘛

你真開不起玩笑

這樣就生氣啦?算我錯了行了吧,你不會這麽玻璃心吧?

這三句話,相信每個人都再熟悉不過了。明明自己是被開玩笑的物件,最後反而被嫌棄「小氣」「開不起玩笑」和「玻璃心」,換誰聽了都會更加生氣。

點選檢視大圖

本來開個玩笑可能是出於緩和氣氛,把玩笑搞砸後的回應可能也是給自己一個台階下,但沒想到這麽說更讓人感到膈應。

玩笑本身帶有一定的消解意味,就好比是一塊「免死金牌」,如果你面露微辭,感覺到被冒犯,顯現出不高興的神色時,對方回應的一句「我就是開個玩笑」,反倒是讓人反思是不是自己過於嚴肅,開不起玩笑了。

但還真不是我們太敏感,除了這類讓人「氣不打一處來」的回應讓人介意,還有許多玩笑話本身就不太禮貌。

「屁股大好生養」「一看就能生男孩」「沒讀書的話,早就當媽媽了」,這類對女性生育的調侃本就帶有性別歧視的意味。

「願用我三年牢獄換她一生陰影」「三年起步,死刑不虧」「喜歡就追,追不到就下藥」這種言論已經遠遠超出於玩笑的範疇,可以說是性騷擾了。

還有的玩笑話雖然沒有這麽嚴重,但言語間透露出的「指手畫腳」也顯得不合時宜,例如「你的衣服不適合你,這個鞋子不適合你,這個包不適合你」「我天,你怎麽會喜歡他,沒眼光」等等。

這些玩笑,不要輕易說出口

「所有的玩笑帶著三分真」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玩笑並不是信口拈來,多多少少都帶有現實的依據。如果將這些讓人介意的玩笑話歸類整理,可以發現這些傷人的玩笑話大致有幾種類別。

在大家介意的玩笑話中,外表被提及最多,占45.73%。除此之外,拿喜歡的偶像來開玩笑也不被一些人接受,占比超過了27.27%。

拿父母/家人、缺點/痛處、夢想/信仰、名字,甚至於用開黃腔的口吻來開玩笑,這些都可能是對方的禁忌。

點選檢視大圖

在提到最多的拿外表來開的玩笑中,用胖來調侃的不在少數,「你都胖成這樣了還吃?」「你好胖啊」都是高贊評論。

男生個子高沒事,矮點被說「殘疾」,女生長太高則被調侃「沒人要」。另外,還有一些玩笑更是直接,「你怎麽好像又變醜了」,非常傷人。

很多介意玩笑的點,本身很可能也是這個人平日裏感到困擾的事。拿這些開玩笑,無疑是戳人的痛處,就像有些網友說的,「拿外表開玩笑,哪怕是於你而言極其普通的玩笑,都是一字一句戳我的心。」

點選檢視大圖

在學生時代,同學之間就有不少人喜歡用高矮胖瘦來開玩笑。這些玩笑經常說,就很可能變成被開玩笑者身上逃不掉的標簽。一開始是開玩笑,到後面就可能演變成霸淩。

又有多少霸淩和言語騷擾是假借玩笑之口,說是開玩笑,其實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惡趣味罷了。

在中國,逗小孩特別流行。

相信不少人小時候都有這樣的經歷,總有一群大人喜歡一臉壞笑地和小孩說,「你看你爸媽喜歡你的弟弟/妹妹比較多」,「你爸媽只喜歡弟弟,不喜歡你了」。

或者是故意和小孩說,「你是撿來的孩子」,「你不是你爸媽親生的」,如果小孩哭了,就露出一副詭計得逞的神色安慰說:「剛剛是逗你玩的」。

長大了會知道這些都是玩笑話,但小時候真的會當真,會害怕。

點選檢視大圖

這類玩笑,大人覺得好玩,但孩子們無法分辨真假,這些被灌輸的、暗示著拋棄的玩笑話,可能會成為他們成長過程中長時間伴隨的陰影。

即使是親密關系,有些話也不能說

喜歡逗小孩的人中,有不少是一年可能也就見幾次面的親戚。雖然都是親戚,其實並不熟,但他們還喜歡仗著長輩的身份對晚輩評頭論足。

這些長輩,在你小時候可能說些玩笑話來逗你玩。在你長大後,還是不會放過你,逮到機會就要說上幾句。

在長輩的這些話中,最讓人討厭的莫過於「大學生了,怎麽連這個都不會」或者「這都不會,大學白念了」。

點選檢視大圖

「女的不結婚這一生都不完整」「誰讓你是女孩子」「女孩子要麽當老師,要麽當醫生,這樣工作穩定」這類的話,也是許多觀念守舊的長輩會說的。

除此之外,工作、薪金和物件,這些都是長輩跟你談話時逃不開的三大主題。說完之後,還經常以「這麽做都是為你好」「你別不信,我這都是經驗」這類的話作為結尾,讓人無可奈何。

有些話令人介意,是在雙方不熟的情況下,說著不恰當的話。但是雙方很熟,就能無所顧忌了嗎?

拿親子關系為例,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對各個城市學生的調研,作為孩子,他們最不喜歡聽到家長說的話有這麽幾類,一類是催促學習和娛樂限制,而另一類則是同齡比較和直接否定。

點選檢視大圖

在2018年的一集青少年心理釋放表述節目【少年說】裏,一位小女孩站上天台,大聲控訴,「有一個人他十項全能,他什麽都好,他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別人家的小孩永遠優秀,而自己家的小孩則總是「真沒用」,即使是用開玩笑的口吻說出,這些話還是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

當然,除了親子之間,在伴侶之間,有些話也會讓人介意,例如經常把分手掛嘴邊,和前任進行比較,或是拿對方的家庭開玩笑等等。

關系親密中也有可能會握不住分寸,也正是因為如此,在親密關系中說出的一些不恰當的話,給人帶來的傷害可能更大。

說者可能無意,但聽者有心。玩笑話有時不能亂說,尤其是拿對方來開玩笑時,更要把握好對方有哪些痛點是碰不得的。

開得起玩笑不是一個人的基本修養,不隨便開別人玩笑才是。一時的口嗨很爽,但被開玩笑的人可能真的很受傷。

本文正選於微信公眾號「網易數讀」(ID:datablog163)
作者 | 張秋紅,數據 | 諸嶽鋒,設計 | 楊楠 黎旭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