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這會兒,我堅信【迷霧劇場】上熱搜的原因絕不會是「爛」。
然後,我被打臉了,還打了兩次。

然後,迷霧的新劇【誰是兇手】上了熱搜:
還沒等劇集上線,海報就被扒出像素級模仿【李狗嗨】。

海報的事兒還沒整完, 又曝出劇組拿宋茜的照片當道具。
並且,在沒有被授權的情況下,就給人標成了死鬼。
捎帶手還在同一塊板子上,給了於和偉和王麗坤露臉的機會。
劇情還沒展開,四天內連發三封道歉信,就有點尷尬了。

(圖源網絡)
當然,這種亂搞物料的事本身比較魔幻,如果小夥伴們感興趣,得空我單開一篇聊。
今天,我們暫且拋開這些拉胯的場外資訊,先聊聊劇本身。
誰是兇手

可喜可賀的是,【誰是兇手】終於摒棄了【致命願望】貼地皮YY的花活。
老老實實回到現實,拍起了警匪探案。

話說本世紀初,海舟市流竄著一位變態連環殺人魔,也就是劇名中的「兇手」。
兇手在幾年時間裏,連續殺害數名女性,手法還極其殘忍變態。
每次行兇,他都會用麻醉劑和肌松劑(即肌肉松弛劑)麻翻死者,隨後將其殺死。
由於肌松劑的原因,受害者去世時,都會呈現出一種詭異的微笑狀態,供兇手「拍照留念」。

除了出手下作之外,兇手的反偵察意識也極強,每次作案都幾乎滴水不漏,這導致警方追捕數年,卻毫無收獲。
這天,兇手再度出手,以類似的方式殺死了一位老師夏金蘭。
在兇手作案的同時,剛入隊一周年的警察冷小兵接到報案。

作為一個第一次出外勤的菜鳥,冷小兵意料之中的失敗了。
不僅是失敗,而且是在案發現場撞見蒙面兇手、且掏了槍、且對準了兇手,卻因為恐懼而忘了扣扳機,被歹徒下了槍的那種失敗。

作為警察,冷小兵這回羞恥度爆表還在其次。
關鍵是放跑了近在咫尺的歹徒,並導致趕來支援的戰友被兇手殺害。
自此之後,冷小兵就做下了心病。
直到17年後,已經晉升市重案組老大的冷小兵,依然對此事耿耿於懷。

而同樣跟冷小兵一樣做下心病的,還有夏金蘭遇害現場的小孩夏木。
單親孩子夏木彼時就住在夏金蘭家,他似乎目睹了夏老師遇害,也目睹了冷小兵慫成個蛋的全過程。

突如其來的變故,給夏木種下了心魔,患上了PTSD, 見到血和屍體就會發作。
也是因為這塊心病,夏木發奮努力,成了一名優秀的警察,並調進了冷小兵的警隊。
目的呢,自然就是要親手調查夏金蘭遇害的「海舟案」。

也就在同一時刻,平靜了17年的海舟市,又一次發生了命案。
一名死者,被以處決的方式,死在了森林公園裏。
透過夏木和冷小兵的調查我們得知, 死者十分熱衷於虐殺小動物,並且還要拍攝影片。

根據這條線索,他們很快註意到一位患有心理疾病的狂熱愛狗者肖華軍。
按照慣例,主角團正式亮相的第一起案件,基本都是刷智商的開胃菜。
所以他們沒有查錯,肖華軍就是兇手本手。

根據案卷記錄,肖華軍其人非常復雜,種種跡象都表明,他很可能殺了他爹。
此前還因為有人撞死他的狗,卷入過一場汽車縱火案。
但是,肖華軍每次都能順滑的脫罪,他脫罪的原因很簡單:
背後有高人指點。
而那位指點他的高人,就是咱們的女主,心理醫生沈雨。

肖華軍父親去世時的口供、汽車縱火案的不在場證明,似乎都是沈雨提供。
最終肖華軍殺人後畏罪墜樓,似乎也受到了沈雨影響。
更有趣的是,早在17年前的夏金蘭遇害案那會兒,小沈雨跟案子產生了某種聯系。

*註意這兩個血指紋,可能是海舟案的關鍵
比如,上圖的這個照片信封上的血指紋,目前在沈雨手中。
第一集放出的內容來看,兇手手裏就有個一閃而過的關鍵道具——相機。

同樣的,第一集兇手離場時,曾經順手拿走了一個被害者家裏一枚冰箱貼。

第五集開頭,就指出這個冰箱貼是沈雨爸爸的東西,如今沈爸為了躲避某種災禍逃門在外,而冰箱貼則被沈雨掌握。
至於這些資訊,對案情後續有啥影響呢,咱們暫且未知,等我看完後面劇集再給大家好好講。

故事先講到這裏,接下來談談感受。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誰是兇手】,我覺得應該是「有迷霧劇場內味兒了」。

作為一部探案懸疑作品,我個人覺得【誰是兇手】雖然達不到前輩【隱秘】和【沈默】那種高度。
但整體基調四平八穩,確實有了「迷霧」的感覺。

整部劇的內容,目前來看有兩大疑點:
「誰是海舟案的兇手」和「沈雨是好是壞」。
海舟案兇手,大概率要放到最後,作為關底boss揭曉。

眼下能收集到的資訊看,嫌疑最大的當然就是沈爸。
畢竟老哥手裏一堆案發現場的物件,並且在命案發生後就離奇失蹤,按常理推斷,確實很符合兇手的特征。

以上這種判斷,高潮戲份應該都是找到沈爸。
如果不硬扣所謂「改編自白銀案」的背景去分解。
還有一種發生概率不大,但非常有趣的劇情走向:
即所謂「海舟連環兇殺案」的兇手是兩個人。

因為,以往案發現場都會被清理的很幹凈,但夏金蘭案發生時,卻留下了指紋、身體特征等一堆破綻。
尤其考慮到後面還有十集沒播,就有一種可能,沈爸出於某種原因,模仿海舟案殺了夏金蘭。
而犯下前幾起海舟案的,則是另有其人。
如果這麽操作,那整個案情的結構,就跟我以前講過的【無證之罪】有些類似。

總之,不管未來的走向如何,破局的關鍵都在沈雨。
但沈雨的塑造極其復雜,一方面她有包庇,甚至教唆犯罪的「前科」,且具有很強的反偵察天賦跟法醫學背景。
另一方面,按照國內慣例去看,把女主設定成「純黑」又好像說不過去。
所以,估計後面會有大段篇幅,去拆解沈雨存在的意義,咱們還得再等等。

雖然就現在看起來,【誰是兇手】在探案線的排布還算不錯。
但裏面也有一些讓我有點摸不著頭腦的點,這裏我一並寫出來,求個評論區大神解答。

我最大的一點困惑,就是夏木的PTSD問題。
按照劇情介紹,本就家庭不太平的夏木,是因為目睹老師遇害,從此患上嚴重心理疾病。
嚴重到要靠具有一定成癮性的藥物續命的程度。

而且作為一個省級比武前三甲的警界新秀,夏木見到血和屍體就會病發。
這東西還不限於人,見到整扇的豬肉眼前也會出現幻覺。

那麽,他到底是如何透過的心理測試進入重案組,就比較存疑了。
另外如劇中所言,警察辦案有「當事人回避條例」。

夏木作為夏金蘭案的半個苦主,很明顯對海舟案乃至當警察,都抱有一些負面情緒。

那麽,如何能讓夏木正式接手海舟案,才能顯得合法合規,這也是我看不透的地方。
至少就目前來說,關於夏木人設的兩點疑惑,是徘徊在雷區邊緣的。
如果接下來的劇情沒能做出很好的交代,再加上海報和照片這堆事兒,【誰是兇手】的觀感很可能要打個大折扣。

當然當然當然, 劇集還沒播完,這些問題肯定還得再觀望一下。
只能希望開局不錯的【誰是兇手】,後面能穩住吧。
還有,希望片方也能穩住,把後面的的物料、道具都檢查清楚。
今年的迷霧劇場本來就比較水,再搞這些場外幺蛾子,實在太敗人品了。

不過說歸說,還是推薦大家去追一下原片,畢竟受篇幅影響,很多細節和劇情我確實沒法展開聊。
啊,好久不推薦大家去看【迷霧劇場】,還真有點不習慣了。

拜了個拜。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阿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