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娛樂

如何評價胡歌、馬伊琍、唐嫣、辛芷蕾、遊本昌、鄭愷主演的電視劇【繁花】?

2023-12-27娛樂

這是一部集幾乎全部海派文化精英所打造的電影版電視劇,

是我們的父輩對上海三十年前黃金時代的追憶,

是生我養我的這座城市轉型的時代風華。

整個故事的跨度是1987-1997年十年,由雪芝和阿寶的十年之約開始,由阿寶獨自一人赴十年之約終,重點是1993年。

為什麽要選擇這個時間點呢?

  • 1984年,上海開始發行股票和企業債券,老八股登上了歷史舞台;
  • 1992年春天,總設計師來到上海,提了「南浦大橋」四字;10月11日,上海市浦東新區正式設立
  • 1993年,號稱「中國第一票」、「第二貨幣」的糧票終於完成其長達38年的歷史使命,悄然結束歷史舞台
  • 11月,中共十四屆三中透過【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幹問題的決定】,勾畫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
  • 12月25日,國務院作出【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94年元旦,匯率雙軌制終結
  • 1993年12月14日,上海的象征之一東方明珠封頂;94年2月24日,東方明珠在上交所上市
  • 1997年,香港回歸
  • 對於上海來說:

    1993年是改革開放以來最重要的一個年份

    劇中主要角色的命名和角色設計也都有講究。

    明線上,最重要的一對拍檔是爺叔和阿寶。

    爺叔,除了親人之外,上海人叫,被稱者通常具備的形象是:

    熱心人,老克勒,當家人;

    阿寶,九十年代上海人最為常見的小名之一:

    二人的扮相上,爺叔的扮相是中山裝+自來水筆,是不是很像總設計師;

    而阿寶的衣著,就是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第一批接觸到西方思潮的扮相:

    阿寶與爺叔的告別,

    爺叔乘電梯下去的時候眼含淚光、笑意盈盈的表情來看,他內心的反應應該是:

    小鬼頭,你去吧,我沒啥好教你的了

    是一種對未來的信心。

    另外一條線是明暗線,

    由爺叔-金花-汪明珠三人組成,線索是一本傳承了四代的郵票簿:

    這條線索裏,

    金花,代表了上海市外經貿系統裏絲綢、服裝、紡織、針織、家紡五朵金花;

    汪明珠的,代表了即將建成的東方明珠。

    爺叔跟金花的告別,

    只是回首微笑點了個頭,

    代表著第二代與第一代人的和解。

    爺叔為阿寶設計的「左手抓外貿,右手搞股票」,對應了上海的兩個身份:

    1889年,李合肥在上海開辦的上海機器織布局,由此讓上海成為中國現代紡織工業的發祥地;

    1992年,浦東新區正式成立之後,上海逐漸從中國工業第一城回到了中國經濟中心的地位。

    劇終,

    第一代27號代表爺叔退隱,第二代27號代表金花作為經貿談判代表出國,第三代27號代表汪明珠從虹口搬到了東方明珠,

    三代外貿人的視角隱喻了上海的外貿發展史。

    劇中為什麽「泡飯」和「排骨年糕」最重要?

    上海家庭多雙職工,上下班時間比較緊,所以一般會用隔夜飯煮一下或者開水泡一下,配點鹹蛋、醬瓜、腐乳,一餐飯就搞定了。

    上海人會自嘲:

    「外國人是喝牛奶長大的,阿拉是吃泡飯長大的」

    而「排骨年糕」講究的是中西結合:

    年糕裏,寧波年糕最佳。在上海灘,寧波移民最多,有一句老話,無寧不成席,就是這個意思;

    炸豬排最早是一套維也納名菜。1887年,德商建立了德大西餐廳的前身德大牛肉莊,炸豬排開始走入上海灘。

    排骨年糕,是上海文化糅合江南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象征之一。

    隨後是玲子和進賢路以及黃河路和李李以及的隱喻。

    劇裏,進賢路意味著螺螄殼裏做道場的老上海,讓人有家的感覺,玲子、陶陶、葛老師、菱紅,每天在一起打打鬧鬧;

    而黃河路才是大上海的名利場,各路人馬都想在黃河路上分一杯羹,包括深圳來的李李、香港廚師和台灣的林太。

    劇的最後,

    玲子去香港,陶陶回歸家庭,菱紅去北京,葛老師獨守空閨,知交半零落,就是上海人的現狀;

    黃河路衰敗,李李出家,是非成敗轉頭空。

    當然,

    對於「李李」,我認為還有一層意思: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繁花】播出的時候,上海開埠180年。

    180年來,黃浦江迎來送往了一代又一代想在上海灘打拼出一片天地的人,蘇州河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在上海紮下根的囡囡。

    三十年過去了,

    上一代的「阿寶」和「小汪」的年紀已經或是即將退居二線,

    新一代的「阿寶」和「小汪」又要開始書寫自己的故事。

    就像阿寶真正故事的開頭,【飄】開卷的那句話:

    唯有土地與明日同在

    只要上海在,只要時間在,

    上海的故事、上海人的故事,

    就永遠都不會落幕。

    作為上海人,

    我為阿寶們記憶中的人和事,

    以及生我養我的城市,

    感到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