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設計師的角度,對於「有沒有必要買電視」,我的答案是「有必要」。
至少我經手過的設計案例,很少有主動要求「不要電視」的,一般都是拿著一些家居博主分享的照片,來問我說能不能完全照這樣復刻一套。
這種情況下,如果是「去客廳化 」弱化客廳空間的設計風格,我就會再專門問下客戶,平時會不會有朋友拜訪?一般有朋友來,在家裏除了吃飯,會幹些什麽?
不少客戶這個時候就會告訴我說,朋友來了就是看看電視喝喝茶,坐著聊聊天,吃點零食。
於是我心裏就有數了。
客戶並不是真的不需要電視,而是不喜歡傳統那種「以電視為中心」的客廳布局——一台電視,再加一排沙發,中間一個茶幾,看著確實沒什麽創意,容易審美疲勞。
現在做家裝設計,更多客戶會重視「空間感」和「氛圍感」,要求空間足夠開闊(哪怕是小戶型也會要求通透),同時還兼具質感和美感,在家也能有種類似在精心設計的咖啡廳或者是在藝術館的「精致範兒」。
所以從今年開始,我給業主朋友做設計也好,或者是做軟裝預算也好,一般都會重點推薦桌布電視 ,這個建議就很容易被大家所接受,不少業主對於方案裏的創維桌布電視A7E 或者是Q8E都表示很滿意,後續反饋也不錯(這應該也是為什麽創維能在桌布電視品類做到銷售第一的原因吧,桌布電視確實很符合這個時代的審美)。
接下來,我就以創維的A7E 以及Q8E兩款桌布電視為例,來給大家聊聊2024年了,選擇電視該關註哪些重點,以及怎麽安裝電視才流行,才好看。
我們不是不需要電視,而是需要更具有美感的「桌布電視」
說真的,站在設計師的立場,我挺能理解那些在裝修中不想要電視的業主朋友的。
主要這幾年流行的侘寂風、鮮奶油風或者是中古風 、新中式風,它們是真的沒給電視留「活路」啊。
你腦補一下:走進客廳,左邊是帶有砂石感,微光閃爍的仿砂石質感玄關吧台,配上原木色的矮櫃;右邊是大葉面的綠植和雲母屏風 ,稍遠處是米白巖板餐桌,這就看起來很簡約也很「天然」。
然後,你一擡頭,迎面是一台100吋的大螢幕電視,沒開機的時候螢幕黑洞洞,像是一面「黑鏡」擺在那裏,開機的話是各種奇奇怪怪的廣告,要不就是簡單的時鐘或者塑膠感很重的待機桌布,看起來是不是就像在精心裝修的家裏,貼了張農村趕大集時買的印刷粗糙的塑膠畫那麽違和?
隨便找張圖啊,你們看個大概——
所以說,業主朋友不想要這樣的電視,我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桌布電視呢?
它不一樣,真的不一樣。
我們可以繼續腦補:像我剛才描述的客廳裝飾風格,掛上一幅梵高的「向日葵」或者莫奈的「睡蓮」,是不是一下子調性就對了?
或者說用了黑胡桃木 和大量精致的桌旗、屏風、盆景的新中式風格,配上一幅崔白的水墨飛鶴圖或者千裏江山圖,是不是就有畫龍點睛的感覺了?
這就是桌布電視能給到我們的「福利」,像創維的A7E pro 以及Q8E,這些桌布電視本身就可以根據家裝風格匹配藝術邊框,像A7E pro就有雪山白和淺胡桃木兩種邊框可以選擇;而Q8E的da Vinci 藝術畫框更是與畫廊的名畫邊框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一眼看過去就是無懈可擊的「畫作」了。
而由於創維為桌布電視搭配的是類紙屏 ,所以無論是A7E還是Q8E,它在展現畫作的時候,是不會「穿幫」的,螢幕的質感可以無限接近真實畫作,無論是油畫還是水墨畫,是濃墨重彩還是輕靈剔透,它都可以模擬出真實而細膩的筆觸,讓電視真正變成有質感的「名畫」。
當然,創維在電視出廠之初,就內建了200+名家畫作,古今中外都有,無論分辨率還是尺寸,都恰好可以與電視螢幕相匹配——相當於是把一整個畫廊都搬回家,隨時根據心情和氛圍感來更換展示的畫作,當然也可以換上自己喜歡的藝術作品或者是當照片墻來使用,這樣一整面墻就既不會無聊,又能很好地融入到整體的家居風格之中了。
順便要劃個重點:前面說創維的類紙屏,它不僅僅是讓電視螢幕看起來更接近名畫的質感,同時也解決了普通電視螢幕容易反光,會受燈光或者是窗外光線影響的問題,哪怕是落地窗透進耀眼的陽光,也不影響我們觀影,完全沒有「看不清」的煩惱。
所以說,創維從「桌布電視」的設計初衷上,就很能切中當代年輕人的想法——平時不怎麽看電視,總覺得電視雞肋,但是不裝電視,那塊墻空著又不知道放什麽,掛幅畫太單調,會看膩。那掛上桌布電視,它本身就是超大掛畫,完全能滿足裝飾的需求,想看電視追劇刷綜藝,它又能提供堪比商業影廳的視聽感受(這點我待會兒會說到),是不是很完美?
對於重視「空間感」的人來說,桌布電視解決的是電視割裂於整體空間的問題
OK,上面說的是「不打算要電視,但是又糾結原本的電視墻該如何裝飾」的問題,那對於原本就打算安裝電視的人來說,為什麽選擇桌布電視更靠譜呢?
因為桌布電視安裝完之後,空間的整體性更好。
雖然我沒有強迫癥,但是每次看到電視掛墻安裝之後那10cm+的大縫隙,也會感覺挺難受的。
積灰是一個方面,線材雜亂地堆在後面是另一個方面,最難受的其實是安裝好之後,電視是懸浮在那裏的,跟整個空間完全割裂,看起來整體就是格格不入的感覺。
以及,為了能讓電視「融入家居」,有些業主朋友還會費盡心思做個軟包或者做個櫥櫃把電視「內嵌」進去,盡力去營造那種極限貼墻的感覺,但是一般做出來效果都不會太好,因為實在是不夠簡約,往往與整體家裝風格割裂,很容易「翻車」。
所以對於註重空間感以及家裝整體性的小夥伴來說,我也是更推薦桌布電視的。像我前面提到的創維A7E Pro或者Q8E,它們本身的機身就做到了超薄無縫貼墻設計,配上超薄的掛架,掛裝完之後機身與墻體之間完全沒有縫隙,極限貼合,從正面或者側面來看,都是無懈可擊的。
我曾經拿A4紙試著插過一位業主安裝完的創維A7E Pro 與墻體之間的縫隙,結果就是真的塞不進去,這點讓我覺得非常驚艷——傳統的電視「嵌入式安裝」,是完全不可能達到這個水平的。
而創維Q8E 雖然在桌布電視本體之外有個獨立的主機,但是主機部份設計的也很美觀,有點像是回音壁的效果,內部還搭載了哈曼聲學系統加持的超大功率的音響,除了提升Q8E的音質之外,也可以作為家居擺設,裝飾性還是很強的。
對參數黨以及發燒友來說,桌布電視能提供更極致的音畫體驗以及護眼方案
前面我說過,桌布電視能能提供 堪比商業影廳的視聽感受 。
這一點其實無需懷疑,畢竟無論A7E Pro還是Q8E,它們本身就是走高端路線的,主打的是「音畫雙絕」。
先來說說A7E Pro,它采用的是結合了量子點顯示和Mini LED背光優勢的QD-Mini LED背光技術,背光分區達到2304個,亮度控制更精準,呈現畫面細節更還原,在展現明暗對比時,更能體現出豐富而細膩的細節,包括它的峰值亮度也達到了3500尼特,能更逼真地模擬自然景物,讓電視螢幕看起來更接近肉眼看去的真實場景。
至於色彩表現,A7E Pro的110%DCI-P3量子點廣色域在一眾大螢幕電視中可以說是出類拔萃了,畫面鮮艷而真實,看起來更鮮活也更有質感。
而Q8E更是采用了尖端的Smart MiniLED 螢幕技術,86吋的Q8E桌布電視由8640 顆精細的Mini LED 燈珠組成1440分區的點控光,能夠實作無限接近OLED技術 的像素級背光精準控制,能做到「純凈無瑕的黑」與「無懈可擊的過渡」。從畫質上來說,更是做到了從芯片、背光、演算法、顯示上的全鏈路調校,保證了每一幀影像都完美呈現。
而對 保護視力方面, 我一直覺得目前電視產品還是差點意思,不像手機螢幕那樣有主動護眼甚至是AI護眼功能——但是創維A7E Pro倒是在這方面給了我驚喜,做到了主動護眼。
與傳統的減少藍光或者是過濾藍光的「被動護眼」相比,創維這次在桌布電視產品上套用的是主動護眼方案,也就是在背光系統中增加650nm的有益紅光 ,在看電視時主動幫助眼睛放松,減少眼幹眼澀眼疲勞,哪怕長時間觀影,也不會覺得眼睛不舒服,更保護了視力,這點真的是相當值得點贊的。
順便,對註重音質的「老燒」們來說,一般電視肯定很難滿足對音質的需求,但是創維在音質方面也算是挺講究了,跟哈曼聯手客製的創維-哈曼聲學系統,無論是在立體聲還是在聲場還原方面,在電視產品裏都算是相當高端的,像前面說過的Q8E獨立主機 ,就搭載了24W 超前主音響、20W 左右環繞音響、60W 創維 X 哈曼聲學低音鼓 ,整體音質就很有電影院那種鋪天蓋地的沈浸感。而創維A7E pro 更是行業第一款內建哈曼雙回音壁的電視,可以說即使拿它來當音響播放音樂,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哪怕挑剔的耳朵也能沈浸享受。
最後,稍微總結一下吧
其實說到這裏,我為什麽推薦桌布電視已經很明確了。
一般對於業主朋友,如果希望走極簡風格,一點兒多余的東西都不想看到的,那我通常會推薦創維A7E系列 ,尤其是A7E Pro,安裝完之後完全就是真實巨幅名畫的觀感,十分討人喜歡;而如果更重視音質的表現,希望桌布電視精致美觀之外還能有立體聲的加持,我通常會推薦Q8E系列 ,獨立主機的音質表現真的堪比回音壁 ,聽覺體驗拉滿,業主的反饋也是非常滿意的。
因此,我們並不是真的不需要電視,而是對電視產品的需求標準提高了——不僅僅要畫質好,音質好,更希望它能與家居風格適配,融為一體。
畢竟現在的電視越買越大,98吋、100吋的電視已經不是什麽稀罕物了,只要預算足夠,空間夠大,很多人都會選擇螢幕更大的電視。
但是電視越大,與家裝的違和感也會更突出,畢竟墻上掛這麽一個龐然大物,又與整體風格並不契合,多少有點感覺奇怪。
所以創維釋出的A7E系列以及Q8E系列桌布電視,確實是解決了電視與家裝風格之間的矛盾,甚至用200多張出廠內建的藝術名畫桌布,巧妙地讓電視能夠適配所有的家裝風格,讓人們無法拒絕一幅精致而符合家裝調性的巨幕桌布,不管看不看電視,都需要這麽一款充滿科技感和實用性的「擺設」。
因此,2024年是否還有必要買電視?
我的意見是先別急著拒絕電視,可以先了解一下桌布電視這個品類,創維的A7E Pro或者是Q8E,現在入手都還蠻合適的,只要預算合適+空間足夠,確實很值得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