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家居

哪些軟件可以模擬設計房屋裝修?

2015-08-23家居

在我作答這會兒,看了近70個回答。我發現大家陷入了一個誤區,促使我必須站出來說幾句。

大家太低估那些低門檻的國產家裝設計軟件了。

要是單純說問題本身,其他回答已經答得很詳盡了:

既能很小白也能很專業的Sketchup;

入門門檻極高的3Ds MAX;

幾乎零門檻的國產軟件,比如愛福窩/酷家樂牌/美間/三維家之類的。

按說這麽列舉,問題也就算回答完畢了。

但是翻翻這些回答以及下面的評論區,很多人難掩對國產家裝軟件的鄙夷之情:

那些效果圖做出來極其虛假,質素粗糙;

只能選用軟件內建的模型,沒法自己建模,靈活度很低。

更有人在表達時難以壓抑自己的憤怒之情:室內設計行業就是被這些破軟件給毀了,業主都以為效果圖就是幾分鐘就可以隨便糊弄出來的,用這種軟件做出來的圖就是垃圾。

其實這樣說,真的大可不必。

室內設計的價值本身永遠在於設計。過度追求設計工具,以自己精通專業設計軟件來自我標榜,其實反而落入「器材黨」的窠臼。

正如攝影領域,你能玩轉昂貴器材當然是件值得驕傲的事情,但這並無法完全說明你的攝影水平。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人家隨便用幾千塊錢的手機網絡攝影機,拍出來的照片,其藝術價值真不見得一定就是低的。

設計工具同理。你建模用3Ds MAX,用Maya,用Rhino,固然很好,確實是專業,科班出身,根正苗紅。但你有沒有意識到,用什麽軟件並不能體現你的室內設計水平?

開豪車的不見得就車技高超,相反,你如果讓人家開個五菱宏光飈出個排水渠過彎,連人家尾氣你都吃不到,是不是更丟臉?

室內設計亦如此,用個三維家,用個酷家樂牌,甚至哪怕就在紙上手繪吧,哪怕就拿個粉筆頭在施工現場的墻面上隨手一畫吧,出來的設計真就一定比你差?

更何況你有沒有考慮到,這些零門檻的軟件面對的使用者,很多都是新手小白和外行的業主?

對於打算裝修的業主們,隔行如隔山,他們表現出新手小白的稚嫩和笨拙,是很正常的事情。

一味批判的人們,可能沒有意識到這種零門檻家裝設計軟件的意義。

對馬上要裝修的業主們來說,並不需要像設計師們一樣,完成一套完整的、精致的商務級別作品。他們需要的,是一個低門檻、易理解、好上手的工具。用什麽工具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擺擺弄弄的過程中,加深對室內設計的認識和理解,梳理與挖掘出自己內心的真實需求。

幾乎自動化的戶型規劃,隨便點個按鍵就可以2D/3D自動切換,30㎡的客廳是個什麽樣子,15㎡的臥室到底有多大,立刻就能有一個直觀感受;

滑鼠一拖拽,沙發茶幾電視櫃,餐桌餐椅小板凳,想放哪放哪,到底自己平時用慣什麽樣的東西,想在哪裏收納和取放,立刻能有一個清晰的思路。

(基礎空間布置操作範例。對於專業設計師,這樣的操作並不高級,但對於業主來說意義非凡。)

業主笨拙地運用這些軟件,可不是為了渲染出什麽照片級高畫質效果圖,去國際上拿個設計大獎;而是透過一番很直觀地操作,梳理出匹配自己生活習慣的內心需求。再好的效果圖,最終不還是要落地成型才有它的價值?

當然,咱也不單說新手小白。就說成熟靠譜的設計師,就真不能用這種更便捷的軟件嗎?我看也未必。

做任何事情,都可以隨意選擇一件稱手的工具。

可以看看一些專業設計師用這類軟件做出什麽樣的效果圖:

(左側為效果圖,右側為落地實景照片)

(左側為效果圖,右側為落地實景照片)

不說這樣的設計水平多高超吧,但至少遠遠沒有很多人貶低的那麽糟糕。

工具而已,又何必一定爭個孰高孰低呢?

另外,作為從業者,一定要對行業內的新技術保持足夠的關註。

新生事物可能會很粗糙,很稚嫩。但如果你在接觸伊始,你就驕傲地對它嗤之以鼻,其實你就放棄了關註它成長與前進演化的過程。

這是非常不明智的。

很多人不是說這類軟件只能用固有模型,沒法自己匯入模型或者建模嗎?

你是自己進行過了解,還是跟著別人鸚鵡學舌、人雲亦雲?

我就不說匯入模型素材這麽簡單的功能了。你可以看看酷家樂牌是怎麽建模的:

這真是你們說的所謂不專業、沒法建模嗎?

你如果願意研究得更深一些,你還可以看到這樣的東西:

已經有人在用酷家樂牌去做陽光房的力學仿真模擬了。

這樣的功能與水平,真的是落後的、粗糙的、愚昧的?真能毀了咱們國內的室內設計水平?

當然了,為這類低門檻的國產設計軟件「正名」,並不意味著認為它們有超越傳統專業軟件的能力。我們需要明確的是,在室內設計行業,它們的專業度依然遠遠落後於諸如3Ds MAX之流的生產力工具。

只不過,我們需要清醒地意識到,任何工具都可以有他的受眾群體與價值,不應該遭受無故的貶低與惡名。

標榜自己不使用這些工具,並不能讓你顯得更厲害。

自己想要探索著玩的裝修業主,可以放心嘗試,使用門檻真的很低;

專業室內設計師,其實也可以試著保持關註與了解,傲慢會蒙蔽自己的雙眼。

最初的紡紗機原型,可能會遭來英國工人們的嘲笑;但當珍納紡紗機面世,可是嚇破了好多手工紡紗者的膽子。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教訓依然深刻,此時此刻正如彼時彼刻,我們可以留意更多行業內正在生長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