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遊戲

釋放我有線IEM的無限可能——ifi悅爾法GO pod體驗報告

2023-08-09遊戲

俗話說,日三省己身,學乎信乎禮乎。姑且算是模仿聖人並妄圖朝著他們發展的我給自己定下的不成文的規矩,前不久睡眠前回想起自己在地鐵上一件比較尷尬的事情:7月中旬應吳少之約出發去廣州,出站後坐上了地鐵想要聽一會歌——我是個便攜出街的有線耳機發燒友,如果要聽歌也要拿著自己喜歡的耳機連線著播放器,目的只為了享受一會歌曲的魅力,為了享受一會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

所以那次,在出發站與目的地相距不遠的情況下,我楞是整理線材整理到了終點,歌是一句都沒聽上。

先別談妄想中聽著明菜姐姐的【車站】和朋友見面的場景,光是在夜晚想起這段自己都覺得尷尬的時光,我就快無地自容了,更不要提路人那「關愛精神殘疾少年」般的眼神。啊?你問我路程中為什麽要聽歌,拜托,主角出場都是要有BGM的呀。只可惜線材並不是我出遊時期的主角,與其任它在我包裏「打個中國結」,令我困擾,不如看看今天想要介紹的主角吧:iFi悅爾法GO pod。

2880元的售價對我來說真...不算小錢了,買了估計就要吃土半個月。但是仔細想了想,自己的耳機都觸及旗艦價位了,播放器甚至是線材也都比這副藍芽耳掛要貴一點,反倒是買的心安理得了。不過在如今airpods和buds pro2均價一千出頭的市場行情下,買這種產品還是要明白自己取舍的。畢竟airpods雖便宜,但沒這條VR1好看,聲音也遠不如它加GO pod好聽。身為音樂發燒友,不能光圖方便,還得有點追求。

講明白了自己為什麽會購買這東西,接下來就把目光放到產品本身上吧:

GO pod的包裝體積不大,和iFi以前產品包裝的風格差不多,都是極簡風。通體白色的外觀配上磨砂黑色的本體,倒是頗有一些monochrome的感覺。歷史上單色調風格的藝術品不在少數,在14世紀後期新古典主義建築裏的法國凡爾賽小泰利亞儂宮,算是精彩的一筆。而GO pod這款產品的充電倉設計,就頗有新古典主義的風格。它並不是由華麗的裝飾拼接而成,更像是一塊被精心打磨過的隕鐵,風格的對稱和簡單的幾何圖形的拼接,更顯得這台機器有那麽些許奢侈感,而純黑色的底色調卻帶著些許商務風。

開啟充電倉盒蓋之後,您會發現,GO pod本體在保留了幾何元素拼接設計的基礎上,又頗有一種後現代主義建築風格。在提出不要被定義的同時,擴大了功能性和可用條件,這就有了GO pod本體具備多種可更換介面(耳掛)的操作。包裝內有一對0.78mm 2pin插針的耳掛,還另放著一對mmcx插針的耳掛,相信這兩種介面能相容國內市面上的大部份耳機。

如果這個時候您真要擡杠說,哎我用森海ie600,我用威士頓,我用fitear334。我只能說「您厲害我給您樹大拇哥」。不過iFi官方宣傳說,未來還會推出Pentaconn Ear、T2、A2DC的插針單獨購買方案,想來也很容易覆蓋市面上常見的耳機吧(艾耳樂Elemento X:哈哈你說的對)。

而在藍芽傳輸方面,貴就有貴的好處了:

GO pod支持藍芽5.2,支持高通驍龍暢聽技術,還支持24bit/96kHz的高畫質傳輸。至於對藍芽編解碼器的支持也是一點不含糊,主流的AAC、SBC和aptX,甚至aptx Adaptive和LHDC/HWA也會支持,最有意思的是,它似乎是同類產品中唯一一款支持LDAC的產品(如果手機支持驍龍暢聽技術,甚至能支持至LDAC 990kbps)。在整體聲音訊號傳輸體驗得到了保障的前提下,其內建的Cirrus logic Master HIFI芯片,會將數碼轉換之後的訊號傳輸到全平衡的放大電路中。這種采用單獨接負極,而不是負極和接地混用的連線方式,可以說是在耳邊掛了一個4.4平衡介面。而GO pod在連線到耳機後自動匹配阻抗、匹配輸出功率的操作就更讓我驚喜。當然,這個操作需要您在裝上耳機單元後,讓耳機和GO pod「回盒」,再重新拿出來。這不僅避免了低阻高敏耳機過推導致損壞振膜,以及因為高音量傷害耳朵的可能,還能透過這種智能化的排程大大提高續航水平,而充電倉中內建的1500mAh電池,以及5V 2A的Qi無線充電,更是讓我避免因續航產生焦慮。

說回GO pod的本體,充電倉也算是在一眾產品內的大個子,不管是小如meze advar,還是大如jadhifi的鋼筋水泥,都能輕松裝下,真不用擔心說自己的耳機太大或者太小不適配的問題。我平時拿來搭配的耳機有兩條,0.78介面就用VR1,mmcx介面端就用advar,還有一條鋼筋水泥留著備用,

在使用GO pod一個星期之後,我對它的聲音也有了一個更深入的認識。如果要形容的話,應該就是浪漫主義音樂的風格:從不和諧音中的解放。

浪漫主義比起之前的巴洛克或者晚些的古典主義時期音樂,少了復雜的形式和結構,而轉為感情和形象的表現。如果只單純說其聲音是柔和的耐聽的,我更願意將其稱之為掛在耳邊的sr25,但很顯然,雖然同為柔和風的基調,李斯特和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形式也是不一樣的。柔和耐聽方面,GO pod和sr25我誠然覺得有點相似,但在音樂性上,GO pod所釋放的能量感和sr25這台播放器真不一樣。如果聽過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和【天鵝湖組曲】就能明白,在平靜的背後是繼承著古典主義音樂恢弘的氣勢,就如同GO pod對樂曲的情感表達,仿佛是在給你講故事一般;反觀李斯特,我當然知道李斯特同樣是個天才,但是聽他改編的帕格尼尼降b小調第二協奏曲中的【la campanella】,演奏的難度雖然已經到了非人力所能及的地步,但多少是聽不出來作者對其的情感表達的。亦或者說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燒友對sr25的評價同樣也是褒貶不一。「柔和有余,氣勢不足」是一種論調,這一方面,GO pod雖小,表現反而更勝一籌。

如果說輝煌的音樂時代和神聖的維也納離我們太遙遠,不如看回眼前的GO pod吧,下面給大家說說我的搭配。

首先是瑞弦的VR1,一條當年售價要五位數出頭的耳塞,以「換線改變很大」而著稱,當年定版的線材就換了好幾種,甚至差點不帶線,以單價15k出售單元。那這樣一款器材連線到GO pod上究竟會有什麽樣的聲音改變呢?

在搭配GO pod時,VR1那種渾厚的低頻收斂了許多,但是氛圍紮實了不少。人聲的厚度沒有下降,依舊是很紮實的樣子,樂器的結像精準而位置也正確,不過少了低頻的氛圍,聽感可能就沒有那麽爽了。取而代之,更凝實的質感和下潛倒讓耳機的聲音柔和了不少。可能少了一些澎湃的氛圍,有一部份人會不那麽喜歡,但均衡耐聽的效果我還是覺得更符合大眾口味。

其次是meze的advar,也是一條單動圈,看得出來我是多喜歡單動圈這個結構了。在有線的情況下,這條耳機給我的感覺就是中正均衡,略暖而不失素質,連線到GO pod之後,也儼然給了我這種感覺。動圈入耳大動態、高瞬態的優勢幾乎是發揮的淋漓盡致,本就中正的聲音在搭配GO pod時甚至又添色幾分。advar這條耳機給我的感覺就是大氣而不失音樂性,層次感也不會特別差,這種中正耐聽的均衡型耳機,和GO pod搭配更顯得相得益彰。

聽下來,GO pod給我的感覺是直白、透亮的,在一眾藍芽耳掛類產品中,推力其實不算小,而柔和的聽感讓我更有了把其長時間帶到耳朵上的欲望。如果聽流行歌曲,人聲的口型、位置都很恰當,不算貼耳的同時,提供了稍小的齒音和厚實的質感,倒確實像在錄音棚的監聽耳機中感受的那樣。如果聽大編制的音樂,那也算是一把好手了,不論是【戰爭進行曲】或者【六月船歌】輕柔的聲音,都更容易把聽者帶進一個輕松的聽音環境之中,不會覺得疲累。

回到產品本身。GO pod的售價是2880元,確實不便宜,但是如果你真的想解放自己有線IEM的無限可能,這款可穿戴藍芽解碼耳放能做到支持LDAC 990kbps,能做到支持那麽多擴充套件介面,能達到同價位播放器80%的音質體驗...價格什麽的,只不過是自己願不願意說服自己去花錢,以獲得更好的體驗罷了。而恰好,發燒友中大部份都是比較追求極致的人,我又是這群人裏比較固執的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