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遊戲

電子遊戲真的不能被稱為藝術嗎?

2018-04-06遊戲

先稍微回顧一下:

我認為遊戲成為第九藝術,更準確的來說是終極的藝術形式是必然的。
遊戲為什麽會成為第九藝術?是偶然還是必然?
一個遊戲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到優秀,才是你眼中的第九藝術?

「遊戲能稱為藝術」這件事參看上面兩個連結,但我今天想做一件事:

去除一部份人對遊戲,特別是電子遊戲的偏見

遊戲、或者說電子遊戲,其實只是 內容的載體而已

人類早期的七大藝術舞蹈、繪畫、音樂、雕塑、文學、建築和戲劇, 每一種都對應著一種人最基本的表達方式,它們是人與生俱來的基礎能力 ——文學是語言、繪畫是視覺、戲劇對應人性的表演性、建築對應人的空間感
而電影則是一個復合的藝術——電影包含了前七大藝術。戴錦華老師對電影的定義是 一種時間和空間的藝術 。如果把電影放到一個平行四邊形裏和其他藝術來進行比較,這四條邊分別是視覺、聽覺、時間和空間,電影最突出的 就在於它同時具備了時間和空間(時空)的特征
相對而言,音樂和文學是比較純粹的時間藝術,繪畫和雕塑是空間藝術,其中也包含了對時間的想象,比如建築設計裏是要強調時間感的。
而只有電影是在大銀幕上建立了一個完整的時空結構,人物會在其中一直行動。它的美學幾乎建立在了之前所有的古典藝術之上,所以有可能完成前七大藝術都很難完成的命題, 幫助觀眾們在這個時空結構裏思考和體驗人生中的重大問題,形成一道道清晰的生命刻痕

對比電影,遊戲和新技術、新器材的關系會更緊密,除此之外遊戲還額外有了絕殺技:互動。 [1]

所以,如果要嚴格的討論,這些藝術形式都只是載體而已, 本身算不算藝術那得看本身的內容如何,創作者想要表達什麽,創作的內容怎麽樣,是否做到了創作者的目的

要知道,以小說為例。很多現在公認的經典都是當年通俗得不能再通俗的娛樂小說而已。

比如我們可以定義一個嚴肅遊戲:

嚴肅遊戲是, 創作態度嚴肅認真、形式拘謹而內容莊重、並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的,不以商業化為目的,且沒有太多純娛樂要素的遊戲。
嚴肅遊戲透過 遊戲的互動特性來進行藝術表達 ,在傳統藝術形式表達的基礎上,能透過遊戲的互動機制來達到啟示玩家,引發玩家代入、共情、思考,以達到影響玩家世界觀與人生觀這一目的,其思想影響深遠,令玩家玩後滌蕩心靈,感受生活,感悟生命。
具體的例子可見連結:部份遊戲可以與嚴肅文學相提並論嗎?

文字的偏見

之前和朋友聊過文字的影響。在漢語中,特別是今天,遊戲算不上一個好詞。但是在英文裏,game的含義可豐富了:比如比賽、競賽也是game,博弈論是Game Theory。

所以,從語意特別是今天大眾理解的語意上來說,天然的就對「遊戲」有偏見。而英語世界裏這種偏見或許就不存在。

所以國內至今為止很多人(註意不是全部)還會覺得玩遊戲不務正業,哪怕今年的亞運會dota2等幾個電競專案拿了金牌

另外一個有趣的例子是麻將,這個東西無論如何都滿足遊戲的定義了。然而很多成年人一方面自己沈迷麻將,另一方面還瘋狂教育子女,讓子女不要沈迷遊戲。

而他們的眼裏,絕不會把麻將和電子遊戲劃到一類去(也有很多家長手機、電腦打麻將、打牌,可能他們不覺得這是電子遊戲吧...)

人看待周圍的一切總是會下意識的帶上有色眼鏡 ,再次思考這個源於我最近的經歷:

上個月群裏的聊天記錄

Paranoia:從【尋道大千】的新手期看遊戲體驗

最近體驗【尋道大千】,我發現這款小遊戲的設計水平已經把大部份手遊秒了,做手遊的同行太低估小遊戲的設計水平了。

理性一點看的話, 就是歧視鏈又上演了 小遊戲、手遊、端遊只是載體不一樣,就好像說遊戲就是害人的一樣,遊戲本身也就是種媒介形式,和內容本身好不好並沒有強關聯。

於是看到這個問題,就有了這篇回答。

附:如何摘掉有色眼鏡:

從前進演化心理學角度,我們之所以要帶著感情色彩去看萬事萬物,之所以有貪和嗔,是自然選擇給我們大腦的設定。
凡是看上去對傳播自身基因有利的,我們就認為它是好的,就貪,反過來就是壞的,就嗔。把我們從自然選擇給的局限視角中解放出來,從一個更高的水平觀察和體驗這個世界。
「分別心」是個佛學概念,也可以叫「著相」。簡單說, 分別心就是你戴著有色眼鏡去看萬事萬物 ,你說這些東西是好的、那些東西是不好的,非得搞出個高低貴賤乃至敵我分明,看不到萬物的平等性。
分別心是學佛的重要障礙,有分別心就有貪嗔癡,就有漏,就未得圓滿。「色即是空」這個概念 ,就是破除分別心。「色」,是人從主觀視角賦予萬事萬物的內涵;「空」,是對色的超越 見最後佛學淺談的部份

參考

  1. ^ 遊戲為什麽會成為第九藝術?是偶然還是必然?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6748524/answer/2994055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