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遊戲

如何評價【古劍奇譚三】的音樂?

2018-12-10遊戲

先立個我認可的觀點:不是每個系列作的新作都無權大量使用前作配樂。古劍初代駱集益老師的配樂占絕大多數,而古劍二當中駱集益老師的配樂應該占一半左右。古劍三的新配樂則是周誌華老師的配樂占大多數,但遊戲當中用到的駱集益老師前作配樂也不少(占據了全域使用配樂當中的幾乎四成左右)。我個人體驗讓我覺得這些配樂都用得恰到好處。

雖然之前我也吐槽過為什麽周誌華老師在本作當中的最強戰鬥曲〈赦生骨〉要被用給獍妖這種前期最菜的 Boss,但後期倒數第二個 Boss 也就是強化版獍妖登場時的戰鬥曲也是這首(巫炤也在這場戰鬥內以影子的方式出現)、效果非常出眾,所以我收回這個吐槽。

鄭雯老師是這次的音樂企劃外包統籌。雖不是配樂專業出身,但其人非常謙遜,加上邵蕓老師與林淩老師的音樂設計,這次與周誌華老師的外包合作非常順利。

本次〈千秋〉等交響實錄的曲目首次在古劍配樂當中用到了周誌華老師的團隊制作。古劍三的結局人員名單當中的〈千秋〉分為前後兩部份:後半部份是周誌華老師自己作曲編曲的原樣(故意做成室內樂的樂器陣容,方便與交響版做出氣氛偏差),而前半部份的弦樂部份則是由管弦樂法師鄧皓羚老師針對真人樂團演奏進行覆寫過的、由北京首席愛樂樂團演奏。整個交響版〈千秋〉作為音樂音響作品的制作品質把控則由黃偉哲老師擔任制作監督。我有幸在〈千秋〉的錄音現場(北京唱片廠九紫天誠錄音棚)見證了他們的錄音工作場面。

攝影師:孫誌貴(哀鳳 7 機載鏡頭)。左起:黃偉哲老師、鄧皓羚老師、周誌華老師。

錄音結束之後,錄音棚內的 Pro Tools 錄音專案包會被直接轉交給楊敏奇老師(宗師級別的混音師,駱集益老師與周誌華老師的長期合作物件)那裏進行混音制作。( 我也是因此才知道:在交響實錄之後要向錄音棚索取 Pro Tools 錄音專案包。這在台灣的配樂界是工業常識。

古劍三的大多數新配樂仍舊是 MIDI 配樂為主、輔以少數獨奏國樂器的實錄演奏。由於配樂量大,所以「在固定的短時間內把每一首都做得超優良」其實是一個挑戰。周誌華老師早在 90 年代就被譽為在台灣的 MIDI 教父,自然有他自己的 MIDI 經驗與方法、來應對這種挑戰。這其中一個方法就是 MIDI 電吹管──將人對呼吸的控制導致的風速流量變化資訊捕捉為 MIDI 演奏表情數據:

這一招(特別是對合成器采樣音源而言)非常好用。周誌華老師經常自己制作采樣音源,搭配使用也方便。

之前的回合制 RPG(軒轅劍三至軒轅劍六外傳穹之扉、仙劍二至仙劍六、古劍一與古劍二)因為戰鬥系統本身的特性、需要讓戰鬥配樂變得「非常燃、且不能為燃而燃」。這一類回合制的戰鬥配樂是曾誌豪老師最拿手的。到了仙劍七、軒轅劍柒、古劍三這一代,曾誌豪老師在完成了針對 ARPG 這種新戰鬥系統的戰鬥配樂轉型的同時、也完美繼承了他之前的戰鬥配樂當中的諸多優勢。 古劍三這邊的話,周誌華老師之前寫的古劍戰鬥配樂其實更適合與 ARPG 搭配使用。而這次周誌華老師為古劍三新寫的戰鬥配樂則充分發揮了他的長處。 因由古劍三本身特殊的劇情氣氛特徵,周誌華老師的戰鬥配樂在風格方面也是與曾誌豪老師走不同路線。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新曲(戰鬥曲)有〈斬詭〉、〈卻邪〉、〈鎮厄〉、〈赦生骨〉、〈淩雲覆空〉等。 特別是〈淩雲覆空〉配合畫面觀賞才叫震撼(17:23 秒開始)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 Live 版〈紅蓮劫焰-變奏〉可能為了因應大天魔戰鬥場景音效多低頻的原因、而將 BGM 本身的低頻削弱了不少。我不知道古劍三在用的 FMOD 音效間體(又稱音訊中介軟體)是否有像 CRIWare 那樣可以根據遊戲內的音效自動讓 BGM 削弱對應頻率的功能(乾脆俗稱為「頻段躲閃」吧),只覺得這樣會使得 Live 版〈紅蓮劫焰-變奏〉不適合單獨拿出來欣賞。 希望古劍四的配樂企劃可以註意這一點:讓樂師們直接按照正常的頻率曲線來做配樂即可,後期針對遊戲音效上下文的 EQ 調整可以交給 FMOD / WWise / CRIWare 這種音效間體來處理 。這裏給出巢穴音樂的寧承信老師對在 CRIWare 音效間體當中利用 SideChain 實作頻段躲閃的講解(02:54 開始):

說一下場景配樂:某些場景配樂用到了周誌華老師之前在仙劍與古劍系列配樂當中很罕見(卻在他的電視劇配樂當中常見)的周氏洋樂風格(特別是對小提琴的運用,非常加分),這其中當以光明野與天鹿城的場景配樂為典型。陽平的地圖場景配樂在劇情前中後期(以及是否是夢境)都有不同的配樂劃分:同樣的場景,在不同的劇情階段下,襯托主角不同的心境。至於氣氛配樂,特別是緊張氣氛的配樂,在作曲與編曲這兩個特徵方面也同樣完美地達到了襯托效果。

我能講的大概就是這些。

$ 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