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健康

致死率高,年輕人也會得的黑色素瘤!這樣的痣要當心!

2023-06-16健康

文 |MarvinP、代天醫、黎小球、木易楊楊、謝恒

編輯 | odette、奇奇

本文正選在公眾號「果殼」。

據媒體訊息稱,【中國好聲音】第二季亞軍張恒遠因病去世,年僅37歲,而奪去他生命的疾病叫「黑色素瘤」。

張恒遠因黑色素瘤去世丨新聞截圖

這不是黑色素瘤第一次進入公眾視野。在電影【非誠勿擾2】中,李香山(孫紅雷飾)腳背上的一顆黑痣,就變成了惡性黑色素瘤,並迅速要了他的命。電影中的這個片段曾掀起了人們對於身上痣的焦慮。

那黑色素瘤到底是種怎樣的疾病?和普通的痣有什麽關系?普通的黑痣,能變成可以致人於死地的惡性腫瘤嗎?

痣是良性的,黑色素瘤是惡性的

我們通常所說的痣,是皮膚的一種良性腫瘤。

一般情況下,人體的黑素細胞較為均勻地分布於皮膚內。黑素細胞是人體內主要產生黑色素的細胞,如果因為一些先天或者後天的因素,黑素細胞聚整合團塊狀或者增殖,就會形成痣。

痣可以存在於身體的任何部位,形狀也多種多樣。據統計,大多數人身上都有10~40個痣。

腿上的痣丨Shifty wind/Wikimedia Commons

黑色素瘤則是來源於黑素細胞的惡性腫瘤,多發生於皮膚,也可以發生在眼睛、鼻、咽喉以及身體內部。

黑色素瘤的發病率不高,西方國家的發病率大概在22/10萬,中國黑色素瘤發病率在0.9/10萬。雖然黑色素瘤是少見的惡性腫瘤,但是病死率高,危害大。

痣可能變成黑色素瘤嗎?

絕大多數情況下,人身體上的痣會好好呆在原地,除了影響美觀不會有什麽危險。

但也不排除一些痣有癌變風險。 研究表明,皮膚黑色素瘤可由痣發展而來,大約有三分之一的黑色素瘤是來自於已經存在的痣。

雖然確切機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是日曬會增加患皮膚黑色素瘤的風險。因此在世界範圍內,黑色素瘤最常發生在陽光常照射的部位,如人的背部、腿部、手臂和面部。

但對於中國人來說,最常見的黑色素瘤是肢端丘疹型,位置多見於足底、足趾、手指末端及甲下等肢端部位。這種黑色素瘤和日曬的關聯相對較小,更可能和反復摩擦、化學刺激等相關。

所以,對於易摩擦部位(如手掌、腳掌)的痣,要多加小心,其發展為黑色素瘤的風險相對高。其他需要註意的部位還有腰部(與褲腰、皮帶摩擦)、胸背部(主要是女性,文胸和肩帶勒住的部位)。

普通人有什麽辦法降低風險嗎?

由於紫外線會增加黑色素瘤的風險,所以日常生活中主要的預防方法之一就是註意防曬,具體包括:

  • 如果條件允許,太陽太大的時候不要出門。

  • 堅持每天塗防曬霜。日常可以選用防曬指數為SPF15或以上的防曬霜,兩小時補塗一次。如果遊泳或出汗時,需要增加補塗的頻率,美國皮膚病學會建議此時使用防曬指數為SPF30或以上的防水防曬霜。

  • 物理防曬。戴太陽鏡或者遮陽帽,穿長袖衣服或者其他防護服都可以保護人體,減少紫外線的照射。


  • 如果痣的直徑較大,就別美黑了。美黑用的曬黑燈和床會發出紫外線,都會增加患皮膚癌的風險。

  • 此外,不要去街邊用藥水點痣,這也會增加黑色素瘤的風險。 如果因美觀等需求想要切痣,手術最為安全可靠。祛痣手術非常簡單,大部份在門診就可以完成,而且可以徹底切除。一旦醫生觀察到痣中組織有惡變,也會通知病人進行下一步的檢查和治療。這種方法也是唯一能夠判斷痣是否為惡性腫瘤的辦法。

    國家衛健委【黑色素瘤診療指南(2022年版)】裏推薦的評估痣早期惡變的方法叫做 「ABCDE」 ,分別是:

  • A非對稱(asymmetry):色素斑的一半與另一半看起來不對稱。

  • B邊緣不規則(border irregularity):邊緣不整或有切跡、鋸齒等,不像正常色素痣那樣具有光滑的圓形或橢囻形輪廓。

  • C顏色改變(color variation):正常色素痣通常為單色,而黑色素瘤主要表現為汙濁的黑色,也可有褐、棕、棕黑、藍、粉甚至白色等多種不同顏色。

  • D直徑(diameter):色素痣直徑>5~6毫米或明顯長大時要註意,黑色素瘤通常比普通痣大,對直徑>1厘米的色素痣最好做活檢評估。

  • E隆起(elevation):一 些早期的黑色素瘤,整個瘤體會有輕微的隆起。

  • 建議大家按照上面的原則定期檢查自己身上的痣,一般建議3~6個月檢查1次,如有異常及時就醫。

    曾經絕望的病,現在醫療在進步

    醫生將傳統抗癌療法歸納為「砍/燒/毒」(Slash /Burn/Poison),分別指的是手術、放療和化療這些常規治療方法。而這些療法對晚期黑色素瘤都見效不大,黑色素瘤遠處轉移的十年生存率低於10%。所以2011年的電影【非誠勿擾2】中,惡性黑色素瘤患者才絕望之下投海自盡。

    然而,進入本世紀第二個十年後,事情有了轉機: 其一,是黑色素瘤靶向藥物的開發成功;其二,是免疫療法藥物的面世。

    目前,黑色素瘤的治療主要包括手術、全身治療和對癥支持治療。其中,全身治療包括化療藥物(傳統細胞毒性藥物),以及上面提到的兩類新藥物,這些治療為患者換來了更多的健康活躍時間,也延長了生存時間。

    靶向藥物,精準殺敵

    傳統的化療藥物造福了許多患者,但其局限性也很大。一方面,有些癌癥生長不是那麽迅速,那些以增殖速度為區分點的化療藥物對它們有些力不從心。另一方面,人體中正常的毛囊和消化道細胞也更新叠代迅速,會被化療藥誤傷,是以接受化療的病人常出現脫發和惡心腹瀉等副作用。選擇化療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化療它盡力了,它也力盡於此。在黑色素瘤中,化療藥物的有效率僅為10%~15%。

    隨著研究者更深入了解到引發癌癥的深層機制,靶向藥物面世了。這種藥物透過找到癌細胞與正常細胞之間的差異,利用這個叫做生物標記物的視窗,見縫插針地施用能打擊癌細胞卻不太傷害正常細胞的藥物。

    黑色素瘤則有個很好的靶點——突變的BRAF基因。 四分之一左右的中國患者具有BRAF V600E突變。這個基因制造的蛋白質具有調控細胞生長的功能,正常的基因只在需要生長的時候啟用,完成之後就關閉,而突變的基因造出的蛋白質則會讓細胞總是處於準備生長的狀態。維莫非尼、達拉非尼就是用於關閉這個基因,從而幫細胞踩剎車,遏制腫瘤生長。除BRAF抑制劑之外,還有MEK抑制劑及KIT抑制劑可用於黑色素瘤。 一項研究顯示,相對於此前傳統治療,這類藥物將死亡風險降低了60%。

    但靶向藥物也有局限性:首先,患者要有對應突變,該藥才有用武之地;其次,單用一個靶向藥物,對多突變疾病的效果不佳;最後,是靶向藥用藥一段時間後會出現耐藥性,對控制腫瘤復發的效果不佳。

    靶向藥的問世,對有相應突變的患者來說是好訊息,不過還有一半患者並沒有可以靶向的突變。但他們也沒有等太久,就等到了新一代免疫療法的面世。

    免疫療法,不讓癌細胞蒙騙過關

    免疫療法藥物和靶向藥物及化療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們不再直接針對癌細胞,而是透過解除免疫系統的限制(PD-1抑制劑)讓身體的免疫系統來殺滅癌細胞。

    免疫細胞(T細胞)就像巡警,在身體內尋找不法分子加以消滅。但為了不讓其濫用警力,身體也會給免疫細胞加上一些限制。當T細胞給細胞做安檢的時候,它會像揮舞警棍一樣,使用一種名為PD-1的細胞表面蛋白做測試。對方如果是良民,就會以遞上身份證回應,兩個蛋白質一握手,T細胞就會放過它;但如果對方沒有身份證,T細胞就要消滅它。這是T細胞辨識侵略者和不法分子的機制之一。

    問題是,癌細胞偷天換日,有許多也能偽造「身份證」,在T細胞檢查的時候蒙騙過關。T細胞看到那些癌細胞雖然不對勁卻證件完備,也只好迷惑地放過它們。

    PD-1抑制劑這類抗體藥,就是用能結合PD-1的抗體,事先給警棍加個罩子,讓T細胞不再被癌細胞的假身份證迷惑,從而放開手對癌細胞大開殺戒。 一項研究中,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使用這類藥物後3年,仍有近90%的人沒有復發。 同等嚴重程度的患者如果只接受傳統治療,平均生存期通常不到1年。

    黑色素瘤曾經令人絕望,現在仍然威脅著很多患者的生命,不過醫療在進步,希望不再有【夜空中最亮的星】因此熄滅。

    參考文獻:

    [1]國家癌癥中心, 國家腫瘤質控中心黑色素瘤質控專家委員會. 中國黑色素瘤規範診療質素控制指標(2022版) [J] . 中華腫瘤雜誌, 2022, 44(9) : 908-912. DOI: 10.3760/cma.j.cn112152-20220707-00479.

    [2]https://www. mayoclinic.org/zh-hans/ diseases-conditions/melanoma/symptoms-causes/syc-20374884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黑色素瘤診療指南(2022年版). 2022.04.11.

    _________

    上期文章

    帶瘤生存7年,8歲男孩開始拍影片做腫瘤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