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於正的影視作品是不是在挑戰觀眾的底線?

2019-04-08影視

於正的影視作品一直都是跟著市場走的。於正是一個很有網感的人,知道如何迎合市場,取悅年輕觀眾,他很聰明,知道怎麽讓自己出名。

從阿寶色的【宮鎖心玉】到高級灰的【延禧攻略】,於正並沒有變,變的是觀眾的喜好,而不是於正的審美。

於正劇既有觀眾的熱切關註,又有幾乎一邊倒的差口碑,既有碾壓般的收視率,又有漫天的非議和吐槽。於正劇像是一個煉丹爐,把不同的演員放到裏面錘煉,有的能煉出金光,像趙麗穎、楊冪之流,有的只能被錘得越來越黑,如袁姍姍。

所以我們今天從於正審美,來聊聊大多數觀眾的審美到底是什麽樣的?

1風格設定:阿寶色vs高級灰

跟風夠快就行了,反正觀眾看得都是表象

制作人於正是合格的,他也是很有原則的,「見風使舵」嘛,市場的風刮向哪邊,他的船就能往哪邊開。 觀眾愛看什麽,他就拍什麽。

【美人心計】火了以後,就打造出【美人天下】【美人無淚】;【宮鎖心玉】火了以後,就接著做【宮鎖珠簾】【宮鎖連城】;【陸貞傳奇】火了以後,又緊跟著寫了【班淑傳奇】,還在微博上稱「誰演誰火」。

於正劇不需要炒什麽熱點,畢竟他本身內建熱度,是編劇界的頂級流量。觀眾一邊炮轟他的劇「腦殘」「狗血」,一邊樂此不疲地追劇。同行一邊諷刺他的審美,一邊又模仿他的配色。

在形形色色的視覺影像的沖擊下,人們越來越重視對視覺感官片刻快感的追求。 而於正劇中華麗的服裝,艷麗的撞色正好滿足了觀眾對視覺快感的追求。

從【美人心計】開始,於正對阿寶色運用得越來越成熟, 大紅大綠的服裝,金燦燦的宮殿,粉色的塑膠桃花林,和人物臉上顯眼的兩團腮紅。 滿屏的花哨感、撞色帶來的沖擊感、人物之間強烈的視覺對比,成了於正劇的特色,並且延續了多年。

直到【瑯琊榜】橫空出世,追求最大程度的場景還原,註重構圖和色彩搭配,畫面低調卻有高級感,被觀眾贊嘆是良心制作,曾經霸占小熒幕的阿寶色變得越來越不受待見,影視劇流行起了高級冷色調。

對市場風向極為敏感的於正開始拍攝【朝歌】、【鳳求凰】、【延禧攻略】,一舍從前的大紅大綠艷麗掛,嘗試暗灰色調,走起性冷淡高級風,不再一味追求視覺沖擊,【延禧攻略】的布景和服裝搭配上還用上了當年備受稱贊的 莫蘭迪色

【延禧攻略】確實火爆,精致到了服裝上的刺繡都是繡娘親手縫制的程度,女性角色一耳三鉗、點絳唇、旗髻發式也還原了歷史真實,但是這種程度的還原終究不夠深入。

歷史上的乾隆皇帝更偏愛濃墨重彩的器物,打造過著名的【各種釉彩大瓶】,更偏向於花哨的設計,按乾隆的審美,宮中的嬪妃不會只穿暗灰色調的服裝,皇帝寢宮中的裝飾也不會過於簡單素凈。

【各種釉彩大瓶】

不可否認【延禧攻略】很出彩,但還是像一個把妝容發型打理得一絲不茍,卻忽略了毛衣起球了的女生。

知乎網友青雀的高贊評價是這樣的, 「於正沒變,他始終都是那個什麽賺錢就做什麽的於媽。於正只是看碟下菜的商人,是意識形態和審美水平的一面鏡子,他能成功,還不是因為有人喜歡看。」

所以,與其說於正棄用了阿寶色,不如說觀眾看膩了阿寶色,他只是根據觀眾的喜好換了一種濾鏡。這種濾鏡在【延禧攻略】裏用得好,他也會用在別的劇上,已經拍完,正在等待播出的【朝歌】就是個例子。

2選角邏輯:正女郎vs正男郎

不是高級臉,但也不再是甜姐兒臉

從楊冪、趙麗穎到吳謹言、白鹿,從陳曉到許凱,不得不說於正選人方面很大膽,敢啟用沒有名氣的新人,並且給新人的角色都很貼合他們本人的形象。

從前的於正選人就看美不美,從主角到配角,顏值都得線上,比如【美人心計】裏各式各樣的後宮女子,林心如、楊冪、王麗坤、戚薇、鄧莎、蘇青、張檬等等,個個都是現在叫得出名字的大美女,擔得起「美人」這個稱號。

初代正女郎最大的共同點就是美,符合大眾審美。 楊冪靈動的大眼睛和又高又挺的鼻梁,有一種洛晴川的鬼馬機靈;趙麗穎的眼睛大又圓,配合肉肉的鼻頭和小圓臉,有一種甜而不膩的可愛。如今兩人都是娛樂圈的中花頂流,也證實了於正當年把籍籍無名的她們從一眾新人中挑出來的識人之力。

這個階段的於正選角偏向於迎合當下流行的審美,追求雙眼皮大眼睛、高鼻梁、巴掌臉,而不是備受吹捧,更受時尚圈偏愛的高級臉、厭世臉之流。

次時代的正女郎當然也很美,但更有辨識度,原因是觀眾的口味變刁鉆了, 不像當年還發生過粉絲把趙麗穎認成楊冪的烏龍事件。雖然吳謹言並非甜美軟萌的長相,但她有幾分古典美女的端莊,屬於清淡疏離掛,長相在一種女明星中稱不上多出眾,卻不會跟人撞臉。

吳謹言這種清淡感中還夾雜著幾分倔強,眼部沒有臥蠶弱化了甜美感,大眼睛小瞳仁增強了攻擊性。乍一看並不突出,反而覺得有些刻薄,看久了才會慢慢覺得順眼。也正得益於這種不犀利勾人的五官,讓她的妝容有很大的可塑性,換上不同的造型就能擺脫前一種形象,重新整理觀眾的固有印象。

這種既有有辨識度,有攻擊性但又不銳利,可塑性強的臉稱為碧玉臉,線條溫潤流暢,雖然不如鉆石堅硬璀璨,但也比鉆石更易打磨,能被雕琢成各種形狀。

她跟白鹿都屬於 露出額頭 更好看的那種,不過白鹿面部骨骼感比吳謹言更強,一雙杏眼迷人,鼻子高挺小巧,下巴尖而不鋒,男裝瀟灑,女裝柔美。

所以,觀眾的需求悄悄的變化了,甜度低位到輕微鹽系的臉可能更適合,具體參考這篇:

美貌鬥獸場 || 相貌平平我也要贏

正男郎被簽約時都是清一色小鮮肉,陳曉有種女性的柔美,許凱臉短,偏嬰兒感,共同點都是古裝比現代裝出彩,眉骨高,尖眼角,眼睛是面部一大亮點,這樣的眼睛可以狠辣無情,也可以脈脈含情,讓人有憐愛感。

正男郎多受益於劇中出彩的人設和自身的高顏值,大概也是於正自身性格的原因,他對男演員的捧是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來,對女演員的捧則近似於捧殺,有點急功近利之嫌,女演員一出名他就會嘚瑟顯擺。

所以正女郎總是比正男郎更容易招黑,但也因禍得福,得以在全網黑中收割一批死忠粉。相比之下,正男郎則大多處於臉熟卻不大火的狀態,總體熱度不如正女郎。

3女主設定:瑪麗蘇vs黑蓮花

一邊愛一邊恨,才會更愛。

因著【宮鎖心玉】的一把火而燒了半邊天的於正劇,多少年都沒改變 瑪麗蘇本質 ,打著宮鬥奪嫡的幌子,本質上還是二男爭一女,女性觀眾更容易掉進這樣的瑪麗蘇陷阱,借此填補生活中無法滿足的遺憾,本就靠寫女人戲宮鬥劇出名的於正深諳此道。

瑪麗蘇女性爽文流行時,洛晴川橫空出世,【宮鎖心玉】一炮而紅。當觀眾看膩傻白甜女主談戀愛,想看有勇有謀的大女人的故事時,黑蓮花魏瓔珞應運而生。

不同於以往影視劇中女主感動天感動地,原諒所有傷害她的人這樣強大的聖母感,魏瓔珞有仇必報, 「我,魏瓔珞,天生脾氣爆,不好惹,誰要是再唧唧歪歪,我有的是法子對付她」 ,這樣的黑蓮花足夠狠,重新整理了觀眾對女主角要麽柔弱無辜要麽純潔善良的認知,顛覆了固有印象。

然而不管是阿哥都愛我的洛晴川還是天生不好惹的魏瓔珞,都是從身份卑微的宮女一路開掛,最後成為寵妃或福晉。洛晴川從現代穿越而來,憑著現代人的思維和花樣吸引了阿哥、太子乃至皇帝的關註,魏瓔珞聰明乖張,憑借打不死的小強精神吸引了皇後、皇帝、禦前侍衛的欣賞。

兩個女主角都是在貴人的庇護下化險為夷,本質上都是女性爽文,這也是為什麽有些觀眾認為魏瓔珞是 瑪麗蘇2.0 。二者都是於正劇帶給觀眾的印象的顛覆,知覺的狂歡。

顛覆向來是於正最擅長的手段,把原本並無關聯的人放到一起,發生感情糾扯,主人公情深緣淺,要麽相愛相殺,要麽相愛而不得。於是呂後愛上項羽,東方不敗變成東方姑娘,梅超風愛上黃藥師,歷史上殘忍的暴君變成電視劇中深情的帝王之類的「瘋癲」情節出現了。

這樣的顛覆越大,沖擊就越大,沖擊越大,帶來的情感狂歡就更旺盛,更容易吸引觀眾。

觀眾認為魏瓔珞是翻版瑪麗蘇也好,認為她是真正的大女主也好,觀眾評價的兩極化向來是於正劇的特點,並且也是於正最不在乎的點。怒罵皇帝、雷劈太妃、掌摑福晉等這些不合理卻讓觀眾看得爽的情節,能接受的觀眾會喜滋滋地捧著看,嫌棄劇情侮辱智商的觀眾捂著鼻子也會看。

於正劇的情節建構一般是多男追一女,這就抓住了電視劇最主要的受眾——年輕女性的心,為年輕人在單調的生活中提供了釋放和表達壓力的方式。顛覆式的改編滿足了觀眾的情感需求,也更能打造視覺上的快感。

於正劇一邊虐戀,一邊深情,觀眾一邊「厭惡」,一邊「享受」。 他了解觀眾的心理,知道怎麽安排情節,調動觀眾情緒,何時該哭,何時該笑,他心中自有節奏。

參考文獻:

[1]巫穎. 「於正劇」研究

[2]王哲.視覺的狂歡與審美的變異—「於正劇」等「雷劇」收視狂潮怪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