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有哪些令人叫絕的電影台詞?

2014-11-07影視

徐克版的【梁祝】裏有一段台詞非常驚艷,即使時隔多年,這段台詞放到如今也仍有醍醐灌頂之感。

背景大概是:祝英台與梁山伯互許終身後,誓死不嫁馬文才,兩人私奔未成,梁山伯還被祝家痛打了一頓,祝母親自上門拜訪,名為看望,實則勸梁山伯放棄英台。

得到梁山伯依舊不願放手的回答後,祝母用冷漠刻薄的語調質問梁山伯:

你以為憤怒就可以改變跟英台的命運?

你以為很不滿,胡人就會忍讓南邊的漢人?

要怨就怨你們生錯了地方,生在這個我們漢室沒落的時候,人人都這麽虛偽,迂腐和勢力。

要怨就怨你們太多想法,年少無知到了以為你們不喜歡就可以改變周圍的人,以為靠你們兩個就可以改變這個時代。

梁山伯一時激動,口吐鮮血朝她大喊:「夠了,你這不是在說我們,你這是在自怨自艾!」

初次看到這個片段時,毫不誇張的說,我內心的驚訝程度和劇中的梁山伯無異,這段話猶如一記重拳,狠狠地打在我的心上,讓人頓感無力和痛苦。

讓我驚訝的不是祝母言語裏的刻薄,而是她那雙絕望、平靜卻又飽含淚水的眼睛,仿佛她已看透一切,在吃人的時代裏,梁祝的愛情終究不得圓滿。

這是徐克導演在1994年執導的電影,由吳奇隆飾演真誠善良的梁山伯,楊采妮飾演活潑可愛的祝英台。

影片延續了徐克導演的一貫風格,陰郁、沈重又怪誕,在原著的基礎上,大膽增設了上一輩的感情線和填補了時代背景,前期有多歡快,後期就有多虐心。

與以往梁祝愛情故事不同,這部電影全片沒有出現馬文才,沒有愛而不得、霸占強娶的狗血劇情,困住梁祝的從來都是那個吃人的時代。

故事講述的是東晉時期門第之風盛行,漢室衰落,士族互相拉攏,祝英台之父為了鞏固在朝中的地位,決定將英台嫁與身份更高一階的馬家。

奈何英台是個活潑好動的性子,一點也不像個大家閨秀,祝母氣的頭疼,決定讓英台女扮男裝去崇綺書院讀書,以此知詩文,懂禮儀。

在崇琦書院讀書的日子裏,祝英台和梁山伯相識,因興趣相投越走越近。

他們會在敲上課鈴時互扮鬼臉,會在文庫房裏燃燈夜讀,還會在考試期間幫助總記不住詩文的英台作弊,他們一起度過了一段很快樂的日子。

在此期間,他們在後山認識了一位叫若虛的大師,大師也曾是書院的學生,卻因愛上了當時同是女扮男裝來書院讀書的同窗,後有因門第觀念,與愛人遺憾終生。

沒錯,這裏的若虛大師就是祝母曾經的戀人,或許他們也曾掙紮痛苦過,但終究沒能相守此生。所以一個心灰意冷的接受命運做了官家太太,一個斬斷青絲遁入空門再不入紅塵。

長此以往的相處下,祝英台和梁山伯生出了感情,梁山伯深知自己家境貧寒只有考取功名才能改變命運,她辭別英台讓她等自己回來,卻未想他剛走不久祝家便派人尋回英台,讓她準備與馬家聯姻。

英台急忙托人找到山伯,告訴她要成親的訊息,後山湖邊,英台失意的問他:「你是不是以為你剛剛抱著的是個男孩子?」

「我早知道我抱著的不是個男孩子」是梁山伯給出的最好回應。

梁山伯做了縣令依舊夠不上祝家的門第,前去提親卻被羞辱,後欲與英台私奔,卻被祝家手下痛打了一頓。

這對亡命鴛鴦一個重病在身,一個被囚於房,都深深的思念著彼此。

祝英台每日絕望的看向窗外,絕食反抗,直到能看到陽光的最後一個視窗也被封上時,她在陰暗的房間裏等來了山伯的死訊。

至此,影片的高光部份來了,英台出嫁時已昏迷不醒,上妝的丫鬟說她的臉尋常粉撲怎麽也蓋不上。

在那個男人也塗脂抹粉的時代裏,祝父就是每日戴著面具的男人之一,他吩咐下人將他平日裏用得最厚最白的粉給英台化上,英台慘白的臉頰上留下了兩行血淚。

山伯的死已經讓英台心灰意冷,現在的她已經別無所求,唯一的願望就是希望出嫁時能經過山伯的墳墓旁,她想最後再去看一看愛人的墓碑。

出嫁當天本是大喜之日,天空卻很昏暗,祝母滿眼疼惜的看向女兒出嫁的方向,或許是心疼女兒,又或許是在哀嘆曾經的自己。

臨近梁山伯之墓,突然刮起了大風,揚沙紛飛間,英台的眼裏終於又有了光。她掀開轎簾,奮力奔向愛人的方向,這一刻她不再是上虞祝家的千金,也不是被囚於瓶中的蝴蝶,她只是英台,梁山伯的祝英台。

她剝去身上的婚服,脫去繁重的首飾,為心愛之人戴上了白巾,用血在梁山伯的墓碑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而後一場滂沱大雨洗凈了她臉上厚厚的脂粉,質本潔來,自然要潔去。

大風起兮,揚沙翻飛間,梁山伯的墳墓坍塌,祝英台隨即跳下洞穴,與她心愛的山伯葬在了一起。

影片最後,若虛大師撕碎了那張畫著兩只蝴蝶的紙,在他的手裏,兩只自由的蝴蝶向空中飛去。

這部影片非常擅長用鏡頭語言,無論是光線的切換、人物的對話,還是背景音樂,都恰好適宜,非常驚艷。

裏面還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台詞,正如我開頭所說,在這部影片裏,困住梁祝的不是某個人,而是時代背景下,兩個階級不同的人想要相守,本就是癡心妄想的一件事。

原片中雷電交加,光與暗來回切換的鏡頭非常帶感

若虛大師和祝母的結局就是妥協了的梁山伯和祝英台,祝母並非真的心如鐵石,正是因為自己曾經也反抗過,但並沒有改變結局,所以面對女兒的抗爭覺得可笑也覺得可悲。

只是她沒想到,當初她未能堅持的,總有人要以生命為代價,去打破固有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