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翟天臨事件」的本質,是促進中國研究生教育發展的契機

2019-02-28影視

撰文丨大胯

聲明

  • 如果你現在內心浮躁,請關閉這篇文章;
  • 本文需要逐字逐句地閱讀,否則難以理解文中的邏輯;
  • 如果你能順利看完並理解全文,很榮幸!我們是同一類人。
  • 「翟天臨事件」發生之後,網上更多彌漫的是對於翟天臨和相關高校的聲討,網友的評論往往都被引向了情緒化。從表面上看,這樁事件貌似帶來的是負面影響,但是如果換個角度來看:

    「翟天臨事件」又何嘗不是一次促進中國研究生教育發展的重大契機?

    2019年2月27日,教育部釋出通知要求進一步規範和加強研究生考試招生及培養管理工作,文中明確提出: 對於行為失範的導師,一票否決。

    從教育部釋出的原文來看,的確是直到根本。

    表面上,「翟天臨事件」的表現形式是:

    一個演員試圖透過「高學歷」來搭建自己的「多維競爭力」,最後搞砸了的故事。

    既然是故事,大多數人當然會把最多的註意力投射到最具戲劇性的一幕上,比如,「翟天臨不知知網」,「40%造假」等細節上。

    實際上,如果我們深挖一下會發現:

    站在翟天臨的角度來看,他選擇「高學歷」突圍的這條路,從概率上看,是明智的。因為娛樂圈自古以來,普遍學歷都不太高。同樣選擇「高學歷」突圍且較為成功的典範也有,比如,清華出身的李健。但總體來說,數量並不多。

    所以,可以說,翟天臨起初是做對了「選擇題」,即方向選對了。

    但俗話說:

    所謂的成功,就是解答題高手做對的選擇題。

    乍一看,翟天臨選擇題的確做對了。但問題是,這句話成功的大前提是,首先要成為一個「解答題高手」,但從「不知知網」就可以看出,翟天臨並不符合。

    有句話說得非常好:

    如果瞬間給一個普通人1000萬粉絲,第二天,這個人最有可能「進監獄」。

    因為很多人只是看到了巨大粉絲帶來的利益,卻沒有親身體驗從0到1000萬這之間的點滴辛苦和感知。

    你能夠理解多少人的不同觀點,你就能夠收獲多少受眾。

    這是「混跡江湖」的基礎知識。

    一個普通人瞬間擁有了1000萬受眾,卻對他們沒有任何感知的積累,在這種「無知」狀態下釋出的每一句話,都可能傷及「無辜」,甚至導致巨大的災難。

    當翟天臨對外宣布自己是「高學歷」,但自身卻從未親身走過一遍「高學歷之路」,這個惡果就已經埋下了。之前沒有爆出,只是缺了一根「引線」罷了。

    站在中國高等教育的角度來看,「翟天臨事件」不失為一次發展的契機。

    前段時間我還寫了一篇題為【那些年,被我們過分高估的「美式教育」】的文章。 在文末,我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從長遠來看,我挺看好中國高等教育的未來的。

    有趣的是,中國應試教育的所謂「古板」的反面恰恰是:「充分參與到細節當中」。而這些細節必須是你親身經歷才能深刻理解。

    甚至,網上有句話值得深思:

    中國的應試教育,實際上是一種「社會管束體系」。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還未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之前,透過「管束」的方式,給他有價值的東西,雖然他當時並不一定覺得有價值。但本質是在傳遞一種「延時滿足」的品質。

    這不正像我們平時所說的「父愛思維」麽?通俗的解釋就是:

    把你手裏面那破玩意兒扔掉,爹給你好東西。

    本質是: 愛,但是有邊界。

    而我們平時所過分推崇的「美式教育」,則恰恰相反,它更多表現出來的是「母愛思維」。通俗的解釋就是:

    想要什麽,媽給你更多。

    本質是: 只要你能幹掉對手,要什麽都行。

    最後的結果就是,恰恰因為我們能夠充分參與到這些細節當中,哪怕是被迫參與其中,我的經歷就好像被「數據化」了,存到了我們大腦的潛意識中。

    就好像是你早已忘記了一整首古詩,但當別人誦起,你就知道它曾經在那兒;當你升起某種情感卻無以言表的時候,才發現,某句詩詞卻能與你產生共鳴。

    最可怕的不是問題暴露,而是問題潛移,眾人默知,卻無人敢提。

    它就好像是房間裏的一頭大象,大家都知道它存在,卻假裝看不見,時間久了,就真的看不見了。

    網上的一條評論很有意思:

    「翟天臨事件」是打響中國研究生教育學術打假的「第一槍」。

    正如上文所說:

    很多壞事在變為好事之前,大家都不知道,只是缺了一根「引線」而已。

    祝吉安!

    題圖: 大胯Keynote自制

    往期回顧:

  • 換個角度再看「自欺」
  • 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目標」
  • 那些年,被我們過分高估的「美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