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英劇【是,大臣】【是,首相】中有哪些細思恐極的細節?

2018-10-20影視

5.24

鑒於評論區有對我這篇回答文不對題的質疑,特在此說明。5.20當天所寫的內容為:劇中所表現的,處於「歷史的終結」前夜的Soviet依然有著強大的威懾力。而5.21及以後的更新則是我將看到的比較有意思的內容分享給大家,這幾天一直有人看我就一直在更新。

突然看見這問題上熱搜了,那就來強答一下

首先是

沒想到蘇聯根本沒能撐到2020(精蘇落淚)

【Yes,Prime Minister】中,帶英的外部威脅基本來自於紅色陣營,準確的來說是The Soviets/The Russians。

YPM的拍攝時間是1986年,此時的蘇聯已經在大國沙文主義的路上越走越遠,同時內部矛盾不斷加深,離後來的解體只有不到5年的時間。但是,蘇聯一日不倒,對北約國家的威脅就一日不除,由YPM裏各人對蘇聯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來當時老毛熊之強大。

另外一點,Hacker在劇中多次強調要維護民主自由,但是Humphrey提到民主的時候——

開口就是獨裁政權

就我所看的regbear轉譯版本,遇到communist、Marxist基本轉譯為左翼,YM裏曾出現過一次Maoist,轉譯為左翼激進分子。我並不好判斷他們轉譯的對錯,僅在此提及。

然後再就是YM與YPM裏集中表現的英國公務員系統(civil servants),這是以Arnold,Humphrey為首的利益集團的立身之本。

公務員事實意義上地把持了大不列顛的朝政,秘書們隨心所欲地操控他們所屬的大臣,公務員的最高點——內閣秘書的權力甚至超過了首相。除權力外,公務員還可以獲得女王封爵,退休後還能謀個另外的肥差(比如Arnold卸任後成為資訊自由協會的會長,Humphrey計劃接任牛津大學貝利學院的院長)。可以說,劇中Arnold,Humphrey所做一切事情的首要目標就是維持這個利益集團。

意識形態什麽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維護公務員系統的利益

還有一點很有意思。與現在的美劇動不動f**k,s**t不同,在劇中,大英的紳士們不說臟話。非要泄憤的話,基本上就一個bloody,堪稱十分儒雅隨和。

5.21 更新

英法兩國自古以來就是爭鬥的物件:

如果你要聽英國的笑話,最好找個法國人;要聽法國的,最好來個英國佬。不過法國人戰勝英國也是有條件的——最好在一個女孩或者矮子的領導下。

英國對於其他英語國家口音的吐槽:

聽多了American喊麥式的嘴炮之後再聽英國人講話,簡直就是如聽仙樂耳暫明。特朗普的幼兒英語已然不再,我恐怕只有聽聽女王歷年來的新年致辭才能重拾對自己英語水平的自信了。(當然再過四年特朗普重回巔峰也值得期待)

高貴的倫敦佬對於愛爾蘭的態度:

仔細想一想,愛爾蘭國土面積等同於英國所有面積的三成左右,人均GDP比帶嚶高得多,但是國際影響力遠不及英國,可能這就是日不落作為聯合國五常之一的底蘊吧。

5.22 更新

作為記者出身的Hacker,對於西方記者那一套了如指掌:

不僅僅是政界,在其他的領域內,如果一個身居高位的人不想因自己的言語而被口誅筆伐,那麽最穩妥的方式就是像Hacker一樣——說廢話。

早期的龐氏騙局珍貴錄像:

5.23 更新

每日一個英語小知識:

china與porcelain都是指瓷器,但又略有不同。china突出瓷器產於中國的內容,同時也可以作為修飾詞表示產於中國的瓷器所特有的內容(比如china blue表示的就是青花瓷般的藍色);而porcelain則特別地表示富有光澤的高級瓷器,就如上面一般轉譯為「白瓷」。

高級動保人員&&激進運動領導者:

這位lady在劇中扮演一個非常糾結的角色:一方面關心貧困人口、流浪漢、失業人員,領導著激進運動希望構建完全民主的體制;另一方面又認為廣大民眾愚昧不自知,需要靠少數精英人士來領導。參照蘇聯笑話的內容的話,這時候就得請她坐到主席台上來了。

5.25 更新

關於教育的意義

這裏我想起了羅老師對於法律意義的解釋:從功利主義的方面來說,法律需要引導人向善;從現實主義的方面來說,法律又需要滿足人們對於維護正義懲治壞人的需求。這裏討論的教育也相似:功利主義上說,教育需要培養人才;現實主義上說,教育需要為教師提供工作。本集中Hacker想要取消教育部,家長們可以自由地為自己的孩子選擇學校——他們當然會選成績最優、聲譽最好的學校,但是如此的話,條件較差學校的教師就會失去工作,這是教師工會不願意看到的。

教師工會對於教師的利益當然有幫助。但是一個利益集團從成立之時開始,無論今後形勢變或不變,目標都只有一個:維持自己的既得利益。

5.27 最後一次更新

「請問英國人是與俄國人更親密還是與法國人更親密?」

在劇中,俄國簡直就是完美的敵人:軍事實力碾壓,情報摸得透徹(指知己知彼),攻破英吉利海峽不需要十二小時,可對於英國的威脅依然比不過高盧雞。

來自Jim Hacker的又一個應付采訪小技巧:

總的來說,將【Yes, Minister】與【Yes,Prime Minister】這兩部劇的內容濃縮為一句話,那就是:Yes, and... no. 所有的事情似乎都存在於一種似是而非的狀態——大臣是,秘書非;民眾是,政府非;明面是,暗地非——從個人的角度出發,人人都有自己的謀劃,從集體的角度來看,一個群體有一個群體的算計;短期的利益不利於整體的未來,長期的規劃又會觸碰到部份人的逆鱗。矛盾由此激發,戲劇性也由此產生。

感謝各位的閱讀,YM與YPM固然是兩部優秀的電視劇,但正如劇中所說:「民眾第二不喜歡看的,就是諷刺政府的劇——第一是贊揚政府的」,完整地看下去需要很大的耐心。在下更新到這裏也付出了不少時間,麻煩各位給我點個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