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劉擎教授在十三邀裏提到的推薦學生必讀的24本書是哪些呢?

2021-01-22影視

很喜歡聽劉擎老師的課,收集了他的一些書單:

馬克思.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音樂社會學】【儒教與道教】

馬克思.韋伯: 百科全書式的學者,研究領域非常廣泛,包括社會學、經濟學、宗教、政治、哲學、歷史、音樂。 25歲就獲得法學博士學位,30歲就成為正教授, 因為患上了嚴重的抑郁癥,離開了大學,有幾年的時間完全停止了學術工作,病情緩和後才恢復學術研究。 1918年, 重返大學。可是回到大學才過了兩年,韋伯就染上了當時肆虐歐洲的西班牙流感。1920年的6月,剛滿56歲的韋伯英年早逝。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韋伯曾前往凡爾賽會議代表德國進行談判,並參與威瑪共和國憲法的起草設計,在當時德國政界影響很大。同時,韋伯也是公認的古典社會學理論和公共行政學的創始人之一,被後世稱為「現代社會學奠基人」、「組織理論之父」。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韋伯認為,制度的產生是偶然的,但制度的演變、制度能不能向理性的方向發展與文化有很大關系。在這本書中,他致力於解釋不同宗教所包含的經濟、政治倫理,以及它們不同的理性化程度。而他所論述的新教倫理,其核心就是一種理性化的能力。

如果要了解馬克思.韋伯建議先去讀一下美國作家萊因哈特·本迪克斯的【馬克思.韋伯思想肖像】

彼得.沃森【20世紀思想史】

劉擎老師推薦語:在歷史背景中呈現思想發展的脈絡,一張極好的地圖。

彼得.沃森這位英國的心理學家在1966 年發明了一種測試,現在叫「沃森選擇任務(Wason selection task)」。幾十年來,幾代心理學家不知道拿這道題做過多少次實驗,現在它是最常用的認知心理學測驗題。有一種紙牌,它的正面是一個數碼,背面是一種顏色。現在桌面上有四張牌,它們向上的一面分別是 :

* 第一張牌是數碼 3
* 第二張牌是數碼 8
* 第三張牌是紅色
* 第四張牌是棕色

規則:「如果紙牌正面的數碼是偶數,那麽背面的顏色就必須是紅色」。現在我們想知道桌上這四張牌中有哪些牌違反了這條規則,那麽你至少需要掀開哪幾張牌?

答案是你應該翻開寫著數碼 8 的那張牌和棕色的那張牌。8 是個偶數,根據規則它的背面必須是紅色,我們要檢視一下是不是紅色,這沒問題。棕色那張牌,我們需要檢視它的正面是不是偶數,是的話就違規了。而另外兩張牌,3 是個奇數根本不在規則討論範圍之內,怎麽都行;紅色那張牌其實也不可能違規:它的正面就算是個奇數也不違規,規則只要求偶數的背面是紅色,沒說奇數的背面不能是紅色。當時答對率只有 10%。

錯誤的原因就是題目問的是哪張牌違規了,而人們想要驗證的是有哪些牌合規。這是兩碼事,這是邏輯錯誤。

彼得.沃森在藝術、文化、科學和哲學等領域的思想智識非常豐富多彩。

他還有一本書【思想史:從火到弗洛伊德】 也值得讀一讀,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彼得·沃森的另一種發現,他發現人們思考歷史時,經常會用到「三分法」,比如三個思想、三個時期或者三項原則。所以在這本書中彼得·沃森選擇「靈魂」「歐洲」「實驗」這三種觀念,作為自己的研究原則,重新組織了復雜的歷史材料。

例如第一種觀念——靈魂

為什麽選擇靈魂,不選擇「神」(God)呢?
一個理由:如果沒有來世,那麽任何類似靈魂的獨立存在的意義都會減弱,實際上並非所有宗教都信奉來世;
另一個理由: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也會關註自己的內在世界,這說明靈魂的概念可能會比神更豐富。
彼得·沃森認為隨著歷史的發展,神的觀念開始搖搖欲墜,但靈魂的觀念卻沒有經歷相似的危機,人們仍在尋找更好的自我,這種努力也延續了下來。

布萊恩.麥基【思想家:與十五位傑出哲學家的對話】

這本書組譯了50位哲學家在英國廣播公司【思想家】節目上的對話,是1975至1977年編排錄制、1978年1月至4月在英國廣播公司(BBC)播放的十五集電視系列節目。 從中可以了解20世紀西方哲學思想的源流、發展與現狀。

作者Bryan Magee曾就讀十牛津大學,獲得過史學、哲學、政治學和經濟學學位,做過牛津公學的主席。1956年,他獲得了耶魯人學哲學系的獎學金,之後,他離開學院,成了一名獨立撰稿人、批評家和播音員。1970年,麥基重返大學,當上了牛津人學巴瑞奧學院的哲學教師,同時在媒體領域繼續勤耕不輟(包括為【時代】寫專欄)。1984到1994年,他成為倫敦大學國工學院 思想史的榮譽高級研究員,如今,他還是這個學院的客座教授。

這本書以BBC節目為基礎,融合了以下四個問題:

  1. 回答一些問題:那些著名哲學家是什麽樣的人?他們正在做什麽?他們所做的工作為什麽很重要?
  2. 介紹有地位的思想學派,如法蘭克福學派、存在主義、語言分析學派。
  3. 對哲學學科的某些相對獨立的分支做一番介紹,如道德哲學、政治哲學、科學哲學等等。
  4. 提供許多相關的背景知識,尤其是涉及到馬克思、維特根斯坦和邏輯實證主義的知識。

本書的角度獨特,可以讓我們透過人物了解那些影響世界的思想。

錢永祥【縱欲與虛無之上: 現代情境裏的政治倫理】(中央編譯出版社,2016)

劉擎老師推薦語:錢永祥先生的一部文集,其中許多篇章討論了我們課程的主題:現代性問題、韋伯、伯林、馬爾庫塞、羅爾斯、桑德爾等。錢先生能夠用對讀者非常友善的文字,探討復雜的學術思想問題。20多年前第一次讀到錢先生的文章,心想,有一天我能寫出這樣的文章就好了,在今天這仍然是我努力的目標。

錢永祥,1949年生於蘭州,台灣大學哲學系畢業。現任台灣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政治哲學、政治思想史、黑格爾及馬克思主義哲學,旁及動物倫理學。著有多篇學術及評論文章,譯有【學術與政治】、【動物解放】等書。

【縱欲與虛無之上: 現代情境裏的政治倫理】

庸俗者沒有懷疑,所以無所擔當 ;無聊者缺乏熱情,所以不求擔當。庸俗者以為意義與價值的問題業已解決,生命不過是隨著主流逐波弄潮;無聊者則根本不識意義與價值的追求包含著徒勞的悲劇成分,以為生命本身原是輕松幸福的盡興一場。
——錢永祥
【目錄】

第一編 袪魅之後——現代式倫理的艱難
黑格爾——西方古典哲學傳統的最後一位大宗師
走出神話國之後——讀劉大任【走出神話國】
空氣中的叛逆精神——馬庫色與1960年代的消逝
歷史與傳記——讀瑪麗安娜‧韋伯的【韋伯傳】上冊
韋伯與盧卡奇——消散在時代風暴中的友誼
水晶般的精神——喬治‧威爾與西班牙內戰
馬克思主義的原始動力與現代課題
在縱欲與虛無之上——回顧韋伯的【學術與政治】
紀念伯林之死
美國自由主義的髑髏地
「我總是活在表層上」——談思想家伯林
權力與權利的辯證——【聯邦論】導讀

第二編 自由主義——平等與多元的倫理
個人抑共同體?——關於西方憲政思想根源的一些想法
自由主義與政治秩序——對【自由中國】經驗的反省
「分而治之」——從黨派與代表試論【聯邦論】中
政治領域的獨立性格
社會整合與羅爾斯自由主義的政治性格
社群關系與自我之構成——對沈岱爾社群主義論證的檢討
霍布斯是自由主義者嗎?——談自由主義的一項必要成分
自由主義的政治性格——殷海光與羅爾斯的對照
自由主義為什麽關切平等?——當代的一個看法
自由主義與國族主義——兩種政治價值的反思
現代性業已耗盡了批判意義嗎?——汪暉論現代性讀後有感

第三編 眾生平等:回避不得的動物倫理
動物福祉與社會進步
貓與我——一段道德啟蒙的經驗
一個「論述」的裏程碑——【我的猩猩寶貝】序言

第四編 責任與自制——知識分子的倫理 417
學術權威如何善盡社會角色

略談「公共型」的知識分子 邁克爾·桑德爾【公正】(中信出版社,2012年)

劉擎老師推薦語:這是桑德爾教授著名的哈佛公開課的講稿。同時推薦這門課程的影片「公正-該如何做是好?」

作者在書中將與「公正」有關的觀念歸納為三種:

  • 追求福利最大化的功利主義
  • 族中個體權利的自由至上主義
  • 提倡公民德性和共同善的政治觀
  • 桑德爾說:「我的目標不是試圖用什麽理念去說服學生,而是把他們訓練成有頭腦的公民」。

    桑德爾教授關心的問題是:

  • 在一個社會中,我們如何對公正做出道德評判?(這一問題之所以重要,一是關系到每個公民的道德自省)
  • 關系到每個公民對社會分配的看法,即你覺得在一個社會中應該怎樣分配財富、權力、機會等。
  • 書中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

  • 功利主義思想在面對現實事件時,往往可以從多個方面對一件事情的未來發展進行推論,那麽,功利主義考慮的方式不同,得到的結論就會不同嗎?
  • 快樂能否被量化?是否存在更高級的快樂?如果存在,我們如何(以什麽標準)區分高級與低階快樂?
  • 如果人們更偏愛低階快樂,從中收獲到更多的滿足感,我們追求高級快樂的意義又是什麽?
  • 如何做到理性,理性是否存在標準?
  • 幸福的標準是什麽?
  • 如何理解「允許大多數人使持異議者保持沈默或抑制自由思考者,可能會使目前的功利最大化,可是從長遠來看,這會使社會變得更壞——更缺乏快樂?」
  • ......

    【公正】最後一句話:

    「與回避的政治相比,道德參與的政治不僅僅是一種更加激動人心的理想,它也為一個公正社會提供了一種更有希望的基礎。」

    威爾·金裏卡【當代政治哲學】(上海譯文出版社,2015年)

    這本書對什麽是政治哲學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作者金裏卡在書中詳細地考察了活躍在當代政治哲學舞台上的各派理論,批判性地分析了它們對於平等、自由以及建立在兩者之基礎上的正義社會的各不相同的論證和詮釋,不僅闡明了各派理論產生的復雜背景、它們在相互論辯的過程中不斷地超越原點向前發展的歷史過程,同時透過嚴密的邏輯論證,澄清了各種撲朔迷離的正義理念背後的不同利益指歸。

    什麽是政治哲學?

    哲學所關心的,可以總結為「我應該相信什麽」和「我應該做什麽」這兩大類分別涉及認知與實踐的問題。不過,面對這些問題,哲學的主要責任倒不在於提供實質、具體的答案,告訴我們去信任這種或者那種知識(例如應該相信感官知覺,還是理性推論),或者去根據這種原則或者那種原則行動(例如應該追求最有利的後果,抑或不必理會結果而是嚴格遵循規則),而是追問:一種有關知識性質或者行動原則的主張,因為什麽理由才是「對」的或者「好」的,是應該相信或者遵從的?在這個意義上,哲學乃是一種後設性兼評價性的思考:面對一個問題,與其說哲學要提供實質的正確答案,不如說它更關心這個答案為什麽是「正確」的、是應該認可的、是講理的人所不得不接受的。
    哲學接連上政治,管道即在此。在政治領域,一個極為根本的問題,就是要求對各種現實的(或者理想中的)體制、政策進行排比評價,作出好、壞、對、錯的分辨。即使最功利現實、最講求機巧策略的政治人物,只要他還需要為自己的作為找理由(所謂找理由,當然就是認定所找到的理由是「對/好」的),就不得不介入這種涉及比較與評價的思考。評價當然需要標準,標準就是各種政治原則與政治價值。可是這些原則與價值為什麽是對的?是大家應該接受的?是政治制度與政策之所以成為「正當」的好理由?這些考量,構成了政治哲學的核心議題。
    西方古典政治哲學,不僅界定了這個核心議題,處理這個議題的方式也有其獨特處。一般而言,古典政治哲學預設了人的生命有一個應然性的目的狀態,或者來自本性(自然),或者來自某種超越的旨意(天、神),代表一種終極的理想目標,人的完成(perfection)在焉。政治生活在人生裏有其位置,正是因為政治生活跟達成該一目標有某種特定的關系。在這樣的思考架構裏,政治體制、政治價值的正當性,可以由政治生活與該一目標的關聯匯出。
    古典政治哲學的任務,即在於發現這種關聯,進行這種推導。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奧古斯丁的哲學和政治觀點雖然迥異,卻都體現了這個思考架構。簡單地說,這是一種用「目的」來檢討政治體制與政治價值的思考架構。目的論式的思考要有說服力,當然取決於它所標舉的目的狀態能不能取信於人,是不是對的。而目的狀態的說服力,又取決於有關人的天性或者超越的旨意的說法,能不能取得說服力。不過,目的論的實踐性格,是很明白的:以它為典範的政治哲學,始終關切著政治與人生的價值關系,到了近代,這套思考方式逐漸喪失力量。近代人不再從目的論的角度去思考政治問題,因為近代人不再敢預設一個明確、客觀、完美的目的狀態,具有無可置疑的權威,可以直接回答政治領域裏的評價問題。
    奠定近代政治哲學基礎的霍布斯,一口斷言沒有所謂的終極目的或者最高善可言,人的幸福不過在於欲望的不斷滿足。而欲望所指,自是由個人自行判斷的。我們不必接受霍布斯,一口斷言沒有所謂的終極目的或者最高善可言,人的幸福不過在於欲望的不斷滿足。而欲望所指,自是由個人自行判斷的。我們不必接受霍布斯的極端說法,不過到了今天,事實上人類已經沒有理知資源,去主張一套完美的目的狀態;人類在利益、理想、認知上的多元化,事實上也已經無可挽回。不敢面對這樣雄辯的歷史事實,甚至妄想加以改變,當然有失政治哲學的切事踏實職責。
    但是在近代,哲學的評價責任並沒有解除。隨著目的的個人化與主觀化,政治哲學如果還想善盡原先的評價職責,勢必需要另辟蹊徑,改而訴諸程式:政治體制與政策,無論其建立的方式,或者其運作、分配的方式,須要在程式上滿足某種標準,即使人們各自的目的與利益不同,卻都會同意這些制度與政策是對的。可以想象,要找到並證明這種關於程式之正當的標準,並不是很容易的事。近代政治哲學的復雜、豐富與多樣,盡在於此。但我們會發現,這種從目的到程式的轉折,並沒有改變政治哲學對於政治與價值之間關系的關切。

    周保松【自由人的平等政治】(增訂版)(三聯書店,2013)

    劉擎老師推薦語:周保松老師對羅爾斯有精深的研究,但他一點也不「學究」,能把堅硬的哲學概念「溶解」開來,因為他的追求,特別是對自由主義及其相關辯論的思考,來自對生命和社會現實的關切。他的文字也非常好,前年出版了一本【小王子的領悟】,真是美妙的讀物。

    建立一個自由人平等相待的社會,是現代政治的根本問題。羅爾斯【正義論】對這一理想做了更為系統、深入的論證,【自由人的平等政治】解讀和評價了羅爾斯的理論,對羅爾斯正義原則背後的道德基礎進行了全面深刻地論析,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索自由主義的道德和政治內涵。作者提出「自由人的平等政治」這一構想,回應了對自由主義的若幹主要批評,並參與中國當下重要的哲學和社會討論。

    作者提出如果人人自由平等,我們應該如何活在一起?這是現代政治的根本問題。法國大革命以降,自由和平等,成了現代社會的基本價值。任何合理的政治安排,均須充分體現這兩項價值。

    自由和平等,是道德理想,是政治實踐,而非自有永有之物。人類的歷史,充滿奴役壓迫,充滿對自由和尊嚴的踐踏。自由主義的理想,是建立一個自由人平等相待的社會。我稱此為「自由人的平等政治」。在自由主義傳統,羅爾斯的【正義論】對這個理想作了最系統、最深入的論證。本書的目的,是解讀和評價羅爾斯的理論,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索自由主義的道德和政治內涵。

    自由人有幾個面向:

    1. 自由人有自我意識的能力。人的特別之處,是能意識到「我」的存在,意識到「我」是獨立的個體,並有自己不可替代的人生。人的自我意識,構成人的主體性。
    2. 自由人有自我反省和規劃人生的能力。人活著,便有欲望,但人不是欲望的奴隸。人可以憑理效能力,對當下的欲望進行價值評估,並選擇認同或放棄某種欲望。人有能力構建、修正和追求自己的人生計劃,自主地活出自己的生命。
    3. 自由人有道德意識,能夠知對錯明是非,並願意服從道德的要求。對自由人來說,道德規範既非外在權威強加於己身的結果,亦非自利者理性計算後的博弈平衡,而是基於良知和對他人的尊重與關懷而得出的合理判斷。道德意識的發展,使我們不僅能從自己的觀點看世界,也能代入他人的觀點看世界,並意欲過一種合乎倫理的生活。

    自由人是具有理性自主(rational autonomy)和道德自主(moral autonomy)能力的個體。要成為自由人,我們必須充分發展這些能力。這些能力界定人的道德身份,並且是我們活得幸福的重要條件。

  • 如果我們不是獨立主體,沒有屬於自己的信仰和價值,沒有完整的人格,我們談不上過著自己的人生,並很容易在各種「大我」論述中淪為集體的工具。
  • 如果我們欠缺理性反省能力,不問緣由便接受社會主流價值,不加質疑便服從外在權威,並任由當下欲望支配自己,我們談不上活出自己的人生。人不能沒有信念而活。信念結成意義之網,人在其中安頓。但這些信念必須是真的、對的和好的。沒有人願意活在虛妄錯誤無聊之中。要知道什麽是真、是對、是好,我們必須反思。經過反思的人生,才是「我」的人生,才值得過。
  • 如果我們缺乏道德能力,將難以展開公平的社會合作,建立彼此信任和互相關懷的倫理關系。要合作,便必須有強制性的人人遵守的規則。
  • 什麽樣的規則才是公平合理? 自由人的平等政治為什麽值得追求? 資本主義最能促進自由嗎?自由主義、寬容與虛無主義是什麽? 等等,這本書還是值得去反復研讀。

    周保松的【小王子的領悟】

    這本書很喜歡,這是一本關於文學的哲學劄記,是周保松寫給五歲女兒的成長禮物。周保松用他的哲思和童心,每章以小王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所面臨的不同的困境與際遇為切入點,結合當下的社會現實,對馴服、夢想、生命、責任提出新的思考與解讀,思索生活的意義與美好,也重新審視了自己的內心世界。

    開篇第一章是:夢想可以飛多遠

    或者到某一天,
    你不再想做這個夢,
    沒關系,那就將它放下,
    順著你的心去追尋另一個。
    至於夢想有沒有前途,
    有固然好,
    沒有……也沒啥大不了。
    小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有夢想。這些夢想,寄托了我們對世界對人生最早、最美好的想象。很可惜,這些夢想往往在萌芽不久,就被大人擊碎。我們於是逐漸忘記發夢,並步入所謂的「正途」。大人告訴我們,這叫成長;而成長的另一個名字,叫面對現實,叫循規蹈矩,叫識時務者為俊傑。【小王子】的作者聖埃克蘇佩裏便有類似的經歷(這裏讓我們假定他就是書中的飛機師)。讀者應記得,他在書的一開始就告訴我們,他小時候熱愛創作,曾繪了兩幅蟒蛇吞食大象的作品,並渴望得到大人的欣賞,誰知「大人建議我把肚皮開開或閉著的蟒蛇圖擱在一邊,還是把興趣放在地理、歷史、算術、文法上面吧。於是我在六歲的時候,就這麽放棄了美好的畫家生涯」。這段經歷,徹底改變了聖埃克蘇佩裏後來的人生路,並給他的心靈帶來難以磨滅的影響。
    ......

    邁克爾·萊斯諾夫【二十世紀的政治哲學家】(商務印書館,2015年)

    劉擎老師推薦語:這本書學術性稍微強了些。也是我在學校上課時推薦研究生閱讀的參考書。我們課程中的9位思想家,都在書中有專題討論。

    邁爾H.萊斯諾夫(M. H. Lessnoff):英國劍橋大學哲學博士,任教於英國格拉斯各大學政治系,專長領域為政治哲學、社會科學哲學以及韋伯的宗教社會學。著有【社會契約】(1986)、【資本主義精神與新教倫理:韋伯主題探究】(1994),以及【恩斯特蓋爾納與現代性】(2002)等。本書的目錄如下:

    1.導言
    2.馬克斯・韋伯和20世紀的政治學第一部份:對消費至上資本主義的批判
    3.馬爾庫塞和法蘭克福學派:工具理性的專制
    4.阿倫特:古典共和主義與現代世界
    5.麥克弗森:占有性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民主第二部份:嚴陣以待的自由主義
    6.奧克肖特:理性主義與公民社團
    7.哈耶克:自發秩序的理論
    8.波普爾:批判理性主義與開放社會
    9.柏林:一元論與多元論第三部份:當代政治哲學家
    10.羅爾斯:自由主義的公正
    11.諾齊克:最小國家
    12.哈貝馬斯:話語倫理與民主
    13.結語:歷史的終結

    這本書的學術性的確很強,就像劉擎老師說的,可以當作參考書。

    波普爾的訪談錄【二十世紀的教訓】

    卡爾·萊芒德·波普爾(Karl Raimund Popper)於1902年6月28日出生於奧地利。他的家庭有猶太血統,但皈依了基督教。他的父親西蒙·西格蒙德·波普爾是維也納大學的法學博士,一個擁有自己事務所的律師。同時,老波普爾也是一個積極的社會工作者。作為當時還處於非法狀態下的共濟會成員,他熱心從事管理孤兒院和收容所的社會福利事業。當時的歐洲處於自由主義和專制主義對立的格局之中,老波普爾是代表了激進自由主義主張的英國哲學家斯圖亞特·穆勒的信徒。他又是一個涉獵廣泛、多才多藝的學者:精通希臘文,在歷史學研究中頗有造詣,對哲學有濃厚的興趣。波普爾家中有一個收藏甚豐的圖書館,裏面既有從柏拉圖到馬赫的著名哲學家的著作,也有馬克思、恩格斯、考茨基和伯恩斯坦等社會主義者的著作。波普爾的母親燕妮出生於音樂世家,擅長鋼琴。兒童時代的波普爾就是生活在這樣一個滿屋書香和音樂的氣氛之中。據他在自傳中所說,他8歲時就開始想到有關空間無限性的問題。從12歲開始,試圖閱讀父親藏書室中的哲學書籍。先後讀了斯賓諾莎、笛卡兒、康德等人的著作。雖然小波普爾對這些著作似懂非懂,但他已經接觸到了哲學的真諦——懷疑和批判的精神。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波普爾才是12歲的孩子。在舉國上下的好戰的狂熱氣氛中,他也曾經相信自己的國家正在進行正義的戰爭。兩年之後,他透過思考,得出了自己的結論:這場戰爭是非正義的,奧地利理應在戰爭中失敗。他的父親非常認真地傾聽了他陳述的理由,和他進行了詳盡的討論,最後表示同意兒子的立場。還有一件事發生在他15歲時。當時他按照父親的建議,讀了瑞典劇作家斯特林伯格的自傳。這本書始終強調詞的意義的重要性。波普爾覺得這種過分的強調近乎蒙昧主義。但是,當他向父親解釋自己立場時,他卻不得不澄清自己所用的詞句的意義。結果雙方都為語言纏結不清,討論毫無結果。波普爾把這場爭論稱為「我在哲學上的第一次失敗」。他由此領悟出一條終生都恪守不渝的原則,這就是:決不要纏結於詞和意義的問題。這條原則與當代英美哲學的主流——分析哲學對詞義的偏愛格格不入。因此,波普爾即使在成名之後,在英美哲學界都有落落寡合之感。

    【二十世紀的教訓】收錄了英國思想家卡爾·波普爾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幾篇訪談錄和演講稿。 早在1945年,波普爾就寫出了【開放社會及其敵人】這樣一部激烈批判極權主義的著作, 波普爾以自由主義思想家聞名於世,但他並不從來便是一個自由主義者。17歲,他就參加了共產黨的活動。幾個月後,又與他們漸行漸遠。根據波普爾的回憶,這首先還不是出於思想方面的原因,而來自實際的交往經驗:他的那些左派朋友變得太快,「只要莫斯科來一通電報,他們的態度就可以有180度的轉變,前一天才說過的話,到第二天可以整個倒過來,對人的態度也是這樣」。在他參加的一次示威活動中,六個年輕的群眾被警方槍殺,這促使他直接放棄了共產主義——不是因為畏懼,而是良心的自責,因為他發現,是那些領袖故意把情勢說得很壞,才促使群眾情緒激奮,湧上街頭,「這是革命、大革命必備的要素之一」,卻使波普爾因此陷入歉疚。他認為,一個人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但即使是「政黨領袖也沒有權力叫別人犧牲,叫別人冒生命危險」。

    波普爾不是「純」哲學家,他的思想不是象牙塔裏的思辨,因而對知識界有著廣泛社會影響。西方現代社會的精神是科學和民主。波普爾的科學哲學弘揚了現代科學的創新精神,而他的政治哲學以保衛民主制度、批判極權主義為己任,這兩方面都順應了西方社會的需要,鼓舞了人們的精神。這本書記錄的是訪談和演講,可以深刻的體會到波普爾帶來的精神力量。

    泰勒的著作【本真性的倫理】

    泰勒的書最值得讀的是他講了一個問題:如何成為你自己?

    泰勒說,自我無法憑空創造發明自己的價值和意義標準,這個標準離不開我們共同生活的背景框架,你只能依據這個框架來「選用」和「改造」形成自己的價值觀。所以,我們的自主性,無法憑借孤立的內心來實作。

    泰勒的觀點是,一方面我們不應該放棄本真性,本真性的意思是,我們的道德生活不應只是迫於外部的規範壓力,而應該忠實於自己的內心和良知,因此本真性是一種道德理想,這是現代歷史轉變的一個重要成就。但同時如果要更好地實作這種理想,就要避免唯我論的歧途,不應當把自我的意願看成是獨白的產物,這就很可能把「自主」變成了「任性」。泰勒認為,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依賴一個不可逃避的背景框架,透過這個背景,我們才得以做出有意義的選擇,才有可能做出價值判斷。因此,泰勒認為,需要超越獨白式的自我,在對話和反思中來實作個人的自主性。

    坦納【尼采】(牛津通識讀本,譯林出版社);

    尼采(1844-1900),1889年神智失常。父母都是虔誠的路德宗信徒,祖上五代總共出現20多位牧師。尼采小時候也有成為牧師的誌向,但學習神學一年後徹底放棄,後成為最著名的敵基督者。尼采五歲時父親逝世,童年被五個女人包圍:祖母、母親、妹妹、兩個從未出嫁的姑媽。去世前十一年,皆由母親和妹妹照顧。

    尼采的哲學觀最重要的一點是,哲學的使命就是要關註人生,給生命一種解釋,這為後來的存在主義奠定了基礎。我們讀尼采,往往覺得他是痛苦的,可是,當讀到,「我們和玫瑰花蕾有什麽共同之處呢? 它因為有一滴露水躺在自己身上就顫抖起來」這樣的句子時,又怎能能說他對生命不多情、不熱愛呢?

    尼采是瘋狂的哲學家,是「一個沒有喝過酒的酒神」(木心)。哈羅德·布魯姆在【文章家與先知】中寫道,若要用一句警語總括尼采的美學,那麽該是這一句:我們有藝術,免得被真理逼死。對尼采來說,藝術是一種救助,其中,舞蹈幾乎是生命的必須,「一天中一次舞也不跳的日子是虛度的!」

    該書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論述:

  • 生平糊著述
  • 日神與酒神精神
  • 偉大與善
  • 永恒輪回與權力意誌
  • 高貴的謊言與理智的誠實
  • 此岸與彼岸
  • 尼采與女人
  • 尼采與基督信仰
  • 尼采生前發表了」上帝死了「的著名宣言。上帝是被人們殺死的。人由此必須成為上帝,才配得上這偉大的功績。然而,後現代哲學已經表明:人也死了。尼采警醒了我們的現代性迷夢,卻仍然沒有給出很好的答案。人必須勇敢忍受現實的一切,這仍然是基督教的殘余。海德格爾認為尼采是顛倒的柏拉圖主義;洛維特認為尼采是反基督教的基督教。每個人讀尼采應該都有他自己的觀點。

    韋伯【學術與政治】

    這本書收錄馬克斯·韋伯膾炙人口的兩篇演講:【學術作為一種誌業】和【政治作為一種誌業】,這兩次演講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戰前後,昨日世界業已崩塌,新的社會及政治秩序尚未成型,德國年輕人中彌漫著一股迷惘的集體氛圍和左傾的政治浪漫主義。面對著渴求意義與先知的聽眾,韋伯刻意與紛亂的時事保持距離,將他的主題置放於思想史及社會史的脈絡中,從而對現代世界做出根本性的診斷,並將此診斷運用於德國所面對的政治局勢:在一個祛魅後的世界,學術及政治是否能成為一種誌業?對世界有所知和對世界采取行動之間的統一,是否能在學術中或在政治中實作?韋伯的回答冷峻克制,暗蓄悲情,寄托深遠。而他提出的價值中立原則及責任倫理與心誌倫理的對峙,迄今仍對我們的學術反省與政治實踐具有啟發意義。

    目錄如下:

    導讀: 祛魅時代的學術與政治
    世界的除魅與現代的精神境況
    智性的誠實:誌業演講的背景與基調
    思想的清明:學術之可為與不可為
    信念與責任:政治家的品質與成熟
    未決的難題:現代困境與韋伯的精神氣質
    導論: 韋伯的生平與思想
    導論一 韋伯小傳
    導論二 韋伯的政治關懷
    導論三 韋伯的學術
    增訂版序
    譯例
    學術與政治
    導言 價值中立與責任倫理
    第一章 學術作為一種誌業
    第二章 政治作為一種誌業
    附錄
    附錄一 韋伯兩篇演講發表的日期
    附錄二 韋伯論學者與政治家
    附錄三 韋伯論帝國總統

    本書中講到一個概念「祛魅」,講到世界的祛魅與現代的精神境況

    韋伯對現代世界特征的洞察在他【學術作為誌業】的演講中,有一個被廣泛參照的著名段落:

    「我們的時代,是一個理性化、理知化,尤其是將世界之迷魅加以祛除的時代;我們這個時代的宿命,便是一切終極而最崇高的價值,已自公共領域(Öffentlichkeit)隱沒。」

    「世界被祛除了迷魅」(disenchantment of the world),極為凝練地表達了韋伯對現代社會的根本判斷,也是影響深遠的一個見解。

    「世界的祛魅」就是說:

    現代的來臨意味著一種覺醒,像是世界到了「夢醒時分」,解除了古代迷夢一般的魅力或者魅惑。在現代之前,人們生活在一個魅惑的世界中,相信其中有神存在,有精靈和鬼怪出沒,靈性不只限於人類,動物也有靈性,甚至萬物有靈。這些超越人類經驗感知的所謂「超驗」的存在,是冥冥之中難以言說的事物,卻構成了古代精神極為重要的一部份。因此,古代世界籠罩在神秘的精神之中,讓人難以理解,無法參透,也因此讓人敬仰和畏懼。恰恰是這種神秘精神,將人類與整個宇宙連成一體,並從這種聯系中獲得生存的意義。古代人的終極價值,生命的根本意義,不是人類自足的,而是依托於比人類更高的存在,依賴於宇宙的整體秩序。人們往往透過宗教信仰和儀式,透過與超驗存在的聯系,確立生命的意義與目的,獲得所謂「安身立命」的根基。

    真善美統一性的瓦解

    韋伯講到學術知識的目標是求真,就是發現自然世界與人類社會的事實真相。但在西方傳統的觀念中,真善美是一個和諧整體,發現了事實真相,也就能確立倫理道德的標準,由此分辨好壞對錯,而且還能夠確定美的本質,從而得以鑒別美與醜。但是現代學術的發展表明,真是一種事實判斷,善或美都是價值判斷,三者背後沒有統一的依據。韋伯在演講中談到:

    「一旦學者引進個人的價值判斷,對於事實的完整了解,即不復存在」。

    這意味著韋伯認同蘇格蘭哲學家休謨的觀點,事實與價值屬於兩種不同的問題領域,前者是「實然」問題,關乎「實際上是什麽」,而後者是「應然」問題,判斷「應當是什麽」,實然與應然之間有沒有邏輯的統一性。

    韋伯在演講中說到,善的事物不一定是美的,而且恰恰因為不善才成為美。他舉的一個例子是波德萊爾詩集【惡之花】,惡的東西竟然可以綻放出美的花朵,似乎令人不可思議。但如果你經常去博物館,熟悉千姿百態的「現代派」作品,就不會為此感到驚奇了。真善美是人類重要的三個精神領域,這三者之間沒有統一的判斷標準,沒有同樣的理性基礎,這種統一性的瓦解,被當代德國的大哲學家哈貝馬斯稱作「人類精神總體性的分裂」,造成現代世界最深刻的困境。而這種困境就是生命的意義。

    尼采【偶像的黃昏】

    這本書由的版本有個副標題——用錘子思考的哲學,這出自【善惡的彼岸】以「宗教的本質」為題的第三章裏,尼采第一次使用這個比喻,書裏談到基督教歷十八個世紀,把人變成「精妙的怪胎」:

    「誰要是(……)手持任何一把神的錘子,走向人的這種幾乎是隨意的蛻變和萎縮(……),難道他就不必帶著憤怒,帶著同情,帶著驚駭呼叫:‘啊,你們這些愚蠢的家夥,(……)你們都幹了些什麽!(……)看你們怎樣胡亂敲打和弄壞了我那漂亮的石頭!你們把它都做成了什麽!’」

    第一章就很有意思:

    格言與箭(節選)

    懶惰是全部心理學之始。怎麽?心理學是一種——惡習?

    (懶惰是萬惡之始)

    許多事,我永遠不想知道。——智慧也給認識劃出界限。

    這是蘇格拉底「我知道我一無所知」的顛倒。蘇格拉底在他的申辯中,以此解釋了有人背後說他的智慧的話。即唯獨他知道,自己一無所知,而其他所有他問過的人,總是自以為知道些什麽,但其實並不比他知道得更多 。在蘇格拉底的事例中,對於認識之局限的洞見導向智慧,而在尼采那裏,對於認識之限定的意誌是通往智慧的正確道路。

    人可以在他的野性中,最有效地從他的矯揉造作和從他的精神性中復元……

    怎麽?人僅僅是上帝的一個失誤?容或上帝是人的一個失誤?

    來自生命的戰爭學校。——那無法殺死我的,讓我更加堅強。

    面對自己的行為不要怯懦!別事後厭棄自己的行為!——良心折磨是不體面的。

    一頭驢子可能是悲劇性的嗎?——在一種既無法擔當,又無法擺脫的重負下,人會走向淪陷嗎?……哲學家的事件。

    ......

    尼采這本書針對的不是充斥著世界的許多偶像,而是人被不公正地和並非為了他們自己的幸福犧牲給他的偶像。其中「格言與箭」針對的是認識論、道德和心理學之基本準則形式中的偶像,針對的是這些基本準則那長久的效用或者甚至宗教上得到認證的莊嚴,還有讓那些偶像成為不可侵犯的原則,亦即被人不假思索地接受的公利。尼采透過叩問與傾聽的方式進行審視,批判,必要的話還進行糾正。在書中,尼采自稱狄俄尼索斯最後的門徒以及永恒輪回的老師。

    目錄:
    前言
    格言與箭
    蘇格拉底的問題
    哲學中的「理性」
    [真實的世界]如何最終成了寓言 一個繆誤的歷史
    作為反自然的道德
    四大謬誤
    人類的「改善者」
    德國人失去了什麽
    一個不合時宜者的漫遊
    我感謝古人什麽
    錘子說話

    最後的錘子說話

    「為何如此堅硬!——有一次廚房用煤對鉆石說:難道我們不是近親?」
    為何如此軟弱?哦,我的兄弟,我如是問你們:難道你們不是——我的兄弟?
    為何如此軟弱,如此退讓和順從?你們的心中為何有這麽多的否定和拒絕?你們的目光中只有這麽少的命運?
    倘若你們不願成為命運和無情:你們將來如何能同我一起——取勝?
    倘若你們的硬度不足以閃光、割斷和剪下:你們將來如何能同我一起——創造?
    所有創造者都是堅硬的。你們必須以為那是極樂,若把你們的手壓在千年之上,猶如壓在蠟上,——以為那是極樂,若在千年的意誌上書寫,猶如在青銅上,——比青銅更硬,比青銅更高貴。十分堅硬,這才是最高貴者。
    這塊新的牌子,哦,我的兄弟,我把它放到你們頭上:請變得堅硬!

    尼采【偶像的黃昏】、【超善惡】、【道德譜系學】、【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波伏瓦【第二性】

    加繆【西西弗神話】

    薩特【存在與虛無】

    齊格蒙·鮑曼【現代性與大屠殺】、【個體化社會】

    阿倫特【極權主義的起源】、【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精神生活·思維】【精神生活·意誌】

    波普爾【無盡的探索】、【歷史決定論的貧困】、【開放社會及其敵人】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致命的自負】

    伯林【卡爾·馬克思:生平與環境】、【自由論】、【觀念的力量】、【浪漫主義的根源】

    馬爾庫塞【單面人】(【單向度的人】)、【愛欲與文明】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羅爾斯【正義論】

    諾齊克【無政府、國家與烏托邦】

    沃爾澤【正義諸領域】、【正義與非正義戰爭】

    泰勒【世俗時代】

    哈貝馬斯【交往行為理論】

    福山【歷史的終結與最後的人】、【政治秩序的起源】

    亨廷頓【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

    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

    阿倫特&麥卡錫【朋友之間: 漢娜·阿倫特、瑪麗·麥卡錫書信集,1949-1975】

    【責任與判斷】(再版書名為【反抗「平庸之惡」】)

    西方政治哲學史(第三卷:20世紀政治哲學)

    建議大家可以先看看米蘭.昆德拉的作品,這些作品還算比較好讀:

    然後可以看看劉擎老師推薦的一對自由情侶薩特和波伏娃的作品:

    劉擎老師推薦的書都特別好,但是需要一點通識基礎和閱讀功底,我自己也只是讀了一部份,但是讀後確實很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