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我的團長我的團】的核心思想是反戰嗎?

2021-07-09影視

【團長】沒那麽小清新。

故事中展現了兩大價值,一是抗戰之義,二是生活之美。二者拉開一條直線,虞嘯卿、龍文章、孟煩了、張迷龍從左到右一線站開。除了自我洗腦的虞嘯卿外,每個人都在掙紮,尤其是龍文章和孟煩了,既想保家衛國打勝仗,又想和兄弟們一起好好活下去,為此痛苦糾結了整整一部劇。迷龍在家庭和祭旗坡之間兩邊跑。虞嘯卿雖然像個信徒,但迷信他的張立憲何書光終究放不下小醉和禪達的姐妹們。

這是價值沖突,是迷茫、思索、痛苦、糾結,是想做對的聰明人看不清什麽是對的疑惑。劇中不乏背水一戰、血戰沙場的激昂場景,也不乏生活的美好和細膩的感情。「反戰」的說法立場太鮮明,態度太鮮明,價值觀太明確,與【團長】的渾沌張力完全不合。

最想老婆孩子過日子的迷龍,也知道應該「做份內的事」,總唱反調拆台的孟煩了就更是了,他既想和兄弟並肩作戰一起沖鋒,又希望兄弟們能平安快樂地一直生活下去。但沒有那麽好的事,既勝利,又不冒灰飛煙滅之險,這在他嘶吼「你讓我們有了不該有的希望」那段表現得很明白。

但他們不是在侵略,只是在保衛家園啊,為什麽在家園裏平安快樂地生活是那麽不現實的想法,為什麽只能在勝利和和平之間二選一?因為這裏是人間,不是天堂,人間的常態就是充滿了邪惡和侵犯,沒有歲月靜好,只有負重前行。而他們,是軍人。

這幾天河南水災,全國人民牽心動念。人民子弟兵上去了,全國人民為他們祈禱平安。有良心的人都會祝福他們平安歸來,但不會說「別去參與救援了,留在軍營裏多安全」這樣的蠢話。擔子總是要有人擔,風險總是要有人冒,我們縮在空調房裏敲鍵盤的時候,有人沖在一線赴湯蹈火,這是他們的責任,也是他們的偉大。

所以團長殘軍從南天門渡江回來,受到禪達人民最高的禮遇。但仗沒打完,還有更多工等著他們。蘭曉龍不是瑪麗蘇作者,他成全主角的方式是讓他們在精神上和行為上更加成熟強健。所以這些保衛了禪達的英雄們,仍然在被人不滿意,虞嘯卿不滿意,龍文章不滿意,郝獸醫也不滿意。獸醫非常喜歡這些孩子們,因此不希望看著他們像渣滓一樣茍活。孩子們活著是獸醫所欲,孩子們頂天立地更是獸醫所欲,二者不可得兼,用命去換一個頂天立地那就是「值「。迷茫了整部劇的龍文章和孟煩了,最後終於被獸醫點醒,他們不再猶豫,鉆進汽油桶,全力準備進攻。諷刺的是,這時掉鏈子的反而是一直慷慨激昂的張立憲了。更諷刺的是,比張立憲更慷慨激昂的虞嘯卿,比張立憲更掉鏈子。

打鬼子,這不叫狗拿耗子。打共軍,那就西進吧,別北上。什麽仗應該打,什麽仗不該打,這不是「反戰「兩個字能概括的。龍文章常說「對錯很重要」,如果打仗是對的,那就「軍人就應該去打仗」,反之就不該。但分辨對錯是很難的事。【團長】是開放的,它進行了很多方面的思索,也把更大的思索空間留給了讀者和觀眾。它沒有一個結論,沒有確定的價值觀要輸出,它只是覺得對錯很重要,但什麽是對錯又不知道。它沒提供一個探索的終點,但是發出了探索的邀請。

在這個浮躁的、心急的、二極管遍地的短影片時代,「慢思考」是多麽不合時宜啊。因此【團長】冷門,就像故事中的小螞蟻和阿譯一樣邊緣而不被理解,但不被理解的,或許是格外應該重視的,因為其中蘊含了我們需要又缺少的東西。

很久沒回答【團長】問題了,上面的想法也並不新鮮,基本都在之前寫過,如果感興趣,移步我之前的回答:我的團長我的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