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為什麽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稱為小紅樓?

2019-01-29影視

因為【紅樓夢】是中國藝術成就最高的古典長篇小說。

碰瓷一定是往高了碰,再加上【紅樓夢】的國民度,不管爭議有多大,熱度已經有了。噱頭一在,你想罵它也得先看它。

那麽【知否】和【紅樓夢】有相似處嗎?一定是有的。但能因為這些被稱作「小紅樓」嗎?並不。

先看第一個問題,題主問了三個方面,我們就正好從這三個方面下手: 結構、語言、人物形象。

結構上, 【紅樓夢】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糾葛為主線,暗含四大家族的興衰並展現整個封建社會的衰亡。【知否】則以明蘭二叔的愛情為主線,也有多個家族的興衰和皇權的興替。

語言上, 自然不用說。能看出作者在有意模仿【紅樓夢】,有些語言是直接從紅樓夢借鑒而來,甚至直接沿用。 先不討論這樣的程度是否屬於抄襲,相似是必然的結果。 甚至有調色盤可以大概感受一下。

人物形象上,【 紅樓夢】和【知否】都塑造了眾多人物形象, 有意進行群像的刻畫 。不看高低,這樣有意的選擇至少是相似的, 更不要說兩者都是以眾多女性形象為主 ,和【水滸傳】、【三國演義】這樣的男性角色占統治性地位的小說自然不同。

先只看這三方面,一定是有相似的。無論出於作者的有意模仿也好,主動學習也好,表達敬意也好。因為有相似之處, 所以被稱作小紅樓夢屬於意料之中。但屬於情理之外。

為什麽這些相似不足以讓其被稱為小紅樓夢?

這其實是一個不太好說清楚的問題。 高贊答案說了為什麽【知否】比不上【紅樓夢】、哪裏比不上【紅樓夢】。但是「小紅樓夢」的概念還是沒有說清。

按理說,「小紅樓夢」就是比紅樓夢差,但是和紅樓夢有相似之處。

因為【知否】的相似,更多只是所謂「形似」。

我們先來看另一本被稱為小紅樓夢的書——沈復的【浮生六記】

其實【浮生六記】可能是很多人比較熟悉的,因為曾被節選一篇選入初中語文教材。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於空中 ,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於素帳中, 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於土墻凹凸處,花台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台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當然,課文還刪減了一段「有♂趣」的描述,有興趣的可以去搜一搜)

從最表層的相似來說,一定是知否更像紅樓夢。【 浮生六記】甚至不是小說,是自傳性的散文集。【浮生六記】也沒有【紅樓夢】或【知否】的群像刻畫,並且【浮生六記】語言清新質樸,倒是有點歸有光的【項脊軒誌】的余韻。

【浮生六記】和【知否】似乎走在了兩個極端。知否中有大量刻意模仿紅樓夢的痕跡,乃至作者也會參照紅樓夢作為故事發展的依據。而浮生六記幾乎是看不到對紅樓夢明顯的模仿(現僅存四記,都無明顯痕跡,已佚的兩記是【中山記歷】與【養生記道】, 估計也是這樣)。 但如果非要選個作品套上「小紅樓夢」的稱號,一定是【浮生六記】。

因為這裏涉及到的是精神內核的問題。

【紅樓夢】草蛇灰線、伏筆千裏,無論是八十回也好 ,一百二十四回也好 ,每一回間的起承轉合 ,穿插補接 ,順逆變幻 ,明暗呼應 ,敘議交織 ,如細針密縷、天機雲錦一樣散溢著詩情畫意。 尤其是對照、對比的筆墨令人驚嘆。 這一定是知否目前的文本所無法企及的高度,其獨特的網狀結構就已經讓人望塵莫及。不是靠一些大體形式相似能比的。

【浮生六記】雖是一篇篇玲瓏剔透的散文,結構精巧, 但對比的手法也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即使專章的記「樂」 ,在賞心樂事記述過後 ,也常常表示這樣的樂「只是當時 已惘然」、「此情可待成追憶」,接著又回到了現實的愁苦中來。在專章的記「愁」裏 ,也時時突然插入回憶往日的「樂」事 ,這就增加了今日「天上人間」不堪回首的悲痛。

而最重要的在於【紅樓夢】和【浮生六記】的共同思想指向。都無刻意的制造沖突,而是依照生活原樣、日常細節、由細節順著事理系聯、堆積著完成事情結局的敘述,揭示生活悲劇的必然。這是兩個不同階級對於封建社會的反叛,以家庭社會的矛盾、興衰來反映封建社會的「無可奈何花落去」。而對女性命運的真正憐惜、吶喊,對女性命運與出路的質疑更是體現了其內核的人文關懷。

而【知否】,最多是女性成長奮鬥史。所謂的成長,是一種對男權社會試探性的妥協。最終歸順於傳統的社會秩序。這不是反抗,也沒有鬥爭,體現的是一種投機取巧的生活哲學。

從沈復對女性的態度、地方風物的惜愛、植物山石的用心、古代典籍的取舍、寺廟僧人的禮儀等方面,無不情深而近之,只是結構不如【紅樓夢】繁復、龐大。【紅樓夢】是一種繁華過後的淒涼,【浮生六記】則是一種布衣文人的日常哀矜,與普通世人更為切心。

如果說藝術成就是可以靠天分和不斷的修改而逐漸地靠近,連曹雪芹都「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思想深度或許也能隨閱歷的增長而深化,但時間的鴻溝是永遠無法抹平的。

我們距離曹雪芹,距離【紅樓夢】永遠有幾百年的時光。 【紅樓夢】和【浮生六記】都是「當代文學」,【紅樓夢】也被稱為古代生活的百科全書。 【知否】作者也參照紅樓夢來作為故事的背景邏輯。這就存在了一個不可逾越的現實問題。現在的作者,對於歷史只能是基於材料的想象。

小說自然是虛構的藝術,但曹雪芹是透過對現實進行直接感知體認後所形成的文本,而知否是基於這份體認的聯想。最簡單的影響,在於作者自己敘述的歷史,不具可信性。 這是時間所賦予的不可逆的碾壓關系。

其實對【紅樓夢】的學習和借鑒是很常見的現象 ,作品也有很多,比如巴金的【家】也有借鑒學習紅樓夢的地方。 這是紅樓夢作為民族性源泉性的文本的榮譽。 學習紅樓夢一定不是丟臉的事情,學得不夠好不夠透徹也是很正常的。誰又能說自己能完全領會紅樓夢的精妙呢?若因此直接上升到對作者的人身攻擊與對書的徹底批判一定是不好的。 其實將【知否】和【紅樓夢】拉出來硬比,是不太公平的。確實有些欺負人了。小「XX」從來就是噱頭。【知否】也好,【浮生六記】也好。這樣的攀附和碰瓷,放哪一本書都不太好。何必呢?

最後,把【知否】稱作「小紅樓夢」除了是行銷行為,也確實是部份網友、書粉的評價。其實根源還是不良粉圈文化的延伸。 一覺得好,便往最高處誇。粉絲們毫不吝嗇最高的贊揚來稱贊自己喜愛的物件,愛豆也好,書也好,歌也好。滿招損,謙受益。彩虹屁,有些時候,其實不是一個好東西。

所謂捧殺。

以上。

作者:棕櫚大道
更多留學申請/語言考培的問題可直接添加微信 palmdrivezhihu ,一對一免費詳細咨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