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數碼

松下公司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

2013-07-26數碼

謝邀。第一次被邀請,查了點資料。文章有點長,見諒。

一句話評論松下,如果說索尼是曾經的消費電子霸主的話,那麽松下就是電器之王。

中國人對松下的印象大部份源於Panasonic,但是松下的品牌不論是在日本還是在歐美,原來最響亮的是National,香港轉譯成「樂聲」。National 品牌一直是做白色家電的,就是電冰箱,洗衣機和空調。這三者和索尼的3C產品一直形成著鮮明的對比。Panasonic則是做消費電子的,就是3C。後來一直是這兩個品牌在同時運作,1986年的時候才啟動品牌整合,2008年完成全面統一。當時還爭論過要統一成哪個品牌,因為松下Panasonic在香港曾經被戲稱為「怕拿索尼客」,所以導致Panasonic在大陸長期叫做松下。松下一直是白強黑弱。黑電方面,即便是松下引以為傲的電視機,也在自己的不斷失誤中,最後把自己作死了。

這已經不是松下第一次虧損了。松下在2001年一季度虧損達387億日元,這是松下近百年的歷史上從沒有過的。原因就是電視機的經營失敗。90年代初,松下在中國引入高端電視品牌「畫王」,獲得空前成功,松下迅速在中國國內獲得最高知名度,成為高端產品的代名詞。但是日子過得太舒服也不行。到了97年,CRT顯像管由於技術成熟,價格跌了40%,國內家電企業迅速崛起,於此同時,索尼引入「VEGA」電視,這是國內首個大屏平面電視,於是索尼代替松下成為了高端領域的王者。連另外一個日本家電巨頭三洋也開始加入價格戰當中。但是松下自己仍然在吃老本,等到有天突然發現,高端賣不動,低端不便宜的時候,為時已晚。後來電視機行業的發展就是索尼的BRAVIA在主導了。但是04年松下本來有機會重回電視領域老大行列,松下研發了等離子面板技術,希望借由此產品形成V字復蘇。但是由於過於想要壟斷,以及與三星和LG世界上第二和第三大等離子面板生產商的專利案纏結,總之就是想盡辦法打壓對手,形成行業壟斷,最後在夏普液晶技術的帶領下,以及後來索尼加入液晶陣營,再到後來三星和LG在等離子行業的結束,松下自己徹底地玩不轉了。沒有大規模生產的等離子的價格是無論如何也下不來的。再加上金融危機的沖擊,本來大好的形勢被松下自己砸在了手裏。現在大家都知道索尼的影像處理技術好,夏普的面板好,松下則徹底結束了電視機行業這個舞台,14個等離子生產工廠廢棄至今。

索尼從1980年的WALKMAN開始,就確立了自己在消費電子領域的霸主地位。WALKMAN已經成為了「隨身聽」這種器材的代名詞,甚至可以說索尼發明了」隨身聽「這個詞匯。這種成就遠非今日蘋果的ipod可以比擬。1998年,WALKMAN全球銷售2億5000萬台,盛田昭夫在英國受封爵士。當時英各大報紙的頭條是【起身,索尼隨身聽爵士】。1984年,索尼還和荷蘭飛利浦公司主導制定了全球的CD標準,從此世界進入了Discman時代,索尼再次發明新詞匯,開創新世紀。在這個時候,松下公司開始全力跟進,雖然在前期被索尼壓制得喘不過氣,但是在後期,尤其是在MP3剛發明的前幾年,松下的銷售成績已經遠遠甩下索尼幾條街。一方面靠得是松下低廉的價格,一方面靠的是松下多彩的外觀。我記得在初一時,2000元買到的索尼的全金屬超薄Discman,松下大概只要1500元左右。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索尼準備再一次引領時代風潮,全力推廣MD格式,無暇顧及CD。但是這一次,索尼失敗了。失敗在了對品質的過於吹毛求疵上,沒有把握住消費者真正的需要,並且更是失敗在了數碼時代的滾滾浪潮裏。

在這之前的1975年,索尼還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即時錄像器材Betamax,就是可以用錄像帶錄下節目,然後回放收看,這樣的好處是一可以不用擔心錯過電視節目,二是廣告時候可以快進。於是美國的電視播放協會不樂意了,以間接侵權的名義把索尼公司給告了。但是法院最終支持了索尼,理由是這種技術雖然可能造成侵犯知識產權,但是因為其擁有巨大的非侵權用途,並且索尼公司無法控制買家的行為,所以不支持全美電視協會的訴訟請求。自此一個數十億的巨大錄像帶出租市場形成了。最終這個案子作為美國知識產權領域的標誌性案件,到現在仍然影響著美國知識產權法律的審判,雖然支持和批評的爭論都不絕於耳。後來Napster的免費音樂分享網站的敗訴,以及美國國會後來出台的【數碼千年法案】,都深受sony案件的影響。

不過有意思的是,在此後的第二年1976年,松下公司旗下的子公司JVC,開發出了第二款即時錄像器材,由於其畫質低,錄像帶體積比Betamax更大,因此成本低廉(意思就是這個東西和現在思密達的產品差不多),迅速搶占了市場(就像三星和LG一樣)。沒過幾年,Betamax就被徹底淘汰出市場了。不過雖然如此,索尼仍然沒有放棄開發高端攝像器材領域,到目前凡是需要制作高級些的電視節目都要使用索尼的器材。當然JVC也一直占據著低端市場。曾經有國內記者去日本做節目,使用著JVC的器材,被日本同行看到了問為什麽不用索尼的,JVC多次啊。國內記者頓時語塞。

在以上數次索尼和松下的較量中可以發現,索尼是技術驅動型的,松下則是行銷驅動型的。唯一的一次技術驅動,由於太想行銷(壟斷),還把自己玩砸了。這就是業內的 技術的索尼,經營的松下 的由來 這句話是連松下本人都承認的。


日本有四大經營之神。但是真正出名的,還得數松下幸之助。他曾經說過最著名的話就是, 「一個哲學家不一定會成為企業家,但是一個企業家一定得是哲學家」 。要把經營管理升高到哲學的高度。隨後才有了 日式經營哲學 一說。雖然日本公司都以模仿起家,但是松下歷來的策略都是模仿加超越。看到別人好的東西,拿過來仿造並改進,做出更好的產品。用現在時髦的話說,叫做微創新,或者跟隨戰略。松下本人把這種經營理念叫做 自來水哲學。國內專門有過統計研究,日本70年代後引領世界風騷的20年中所生產的所有跨時代產品中,沒有一個出自松下公司。 松下的另外一個經營哲學就是低價。松下曾經說過 「100元店的繁榮來源於便宜的那1元錢」 。上面不論是JVC還是Discman都生動地說明了松下的戰略。最後,松下的另外一個戰略就是渠道控制。松下和今天的三星有些類似,松下所有的電器中的零件自有率是全日本最高的,高達80%-90%。松下專門有元器件事業群,松下的元器件事業群是現在松下的三大事業群之一,原來的五大部門之一。並且松下的經營門店非常有講究。在07年收購了三洋機電後(三洋是松下幸之助的小舅子創立的),看中的就是三洋的零配件的優勢,於是在全球範圍內做出門店改組,要做到「 車站出來,右手500米是松下,左手300米是三洋」 。把整機和配件的銷售全部壟斷。


松下能在世界上立足,最重要的兩點, 一是極其豐富的產品線 。電器之王的名聲不是吹出來了。這麽講,只要你願意,凡是家裏用的,你可以使用全套的松下產品。包括但不限於,電視機,空調,冰箱,抽油煙機,燃氣竈,衛浴,熱水器,電話,手機,電腦,MP3,耳機,錄音筆,吸塵器,麪包機,微波爐,烤箱,電飯煲,剃須刀,吹風機,攝影機,照相機,藍光DVD,印表機,投影機,照明等等等等。。。而且每個產品質素都是很好的,松下的電飯煲國內2000多,但是就是比500元的美的做出來的飯好吃。松下的麪包機國內2000多,也比九陽的500元的麪包機花樣多。但是這麽多的產品,沒有一個是能在全世界範圍內進入第一集團的。松下在國內有50幾家子公司,在中國包括合資的有30幾家公司,但是這麽多的公司,這麽多的品牌,自然造成了認知上的混亂。說起松下公司,大家的印象僅僅是松下而已,但是說起蘋果大家會想到ipod,iphone,ipad和Macbook系列。說起索尼會想起隨身聽和VAIO電腦以及索愛手機,但是松下卻什麽都沒有。 二是強悍的成本控制和渠道控制。 松下當年在中國選擇合作夥伴就看市場占有率,看產能。沒有技術沒關系,關鍵的零部件全部由松下公司提供。松下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日本企業,從78年至今的30年間,已經牢牢紮根中國市場。不過這裏還得單獨贊頌一下松下,松下的經營理念中最重要的一條是「讓世界更美好」--「ideaas for a better world」,在長達30年的技術合作中,松下極大地提高了中國企業的技術和管理水平。

現在松下已經開始全面轉型,成為日企中為數不多的開始進行結構性調整的企業,已經付出了27億美元以及裁撤數萬員工的代價,斷臂求生,將以往的5個部門改成3個事業群,一是個人和消費B2C事業群,二是整體解決方案和智能環境B2B事業群,三是元器件事業群。松下現任CEO說,將在2015年,力爭將後兩項的收入從35%上升到55%,大幅降低家電在企業營收中所占的比重。松下現在應該是看清楚自己的優勢在哪裏了,就像當年定位之父特勞特為IBM出的主意那樣。IBM當時和松下一樣也是什麽都做,但是哪個都沒有名氣,後來特勞特說, 你們既然什麽都有,就要想方法讓人什麽都買,找個辦法把你們的產品打包起來賣吧 ,於是就有了現在的IBM。松下也一樣,既然什麽都有,那麽完全可以賣智能小區,智能辦公樓整體解決方案,要照明就給照明,要家居就給家居,提供一站式服務。其次,松下收購三洋時,剛才已經說了,看中的是三洋的元器件,尤其是電池生產能力。松下和三洋分別為全世界的第一大和第二大電池生產商,合並後市場占有率高達60%。目前松下已經將三洋的白電業務賣給了海爾,剩下的就是元器件和電池了。電池作為能源,在未來的電時代中一定會占據越來重要的地位,現在世界上所有的高級電動車,比如豐田,尼桑還有現在最火的汽車特斯拉,用的都是松下的電池,特斯拉還因為與松下的電池合作,廣受好評,股價大漲。所以以後松下非常有可能成為中石油那樣的壟斷企業,既然沒能壟斷電視,壟斷電池看起來好像更好,我們靜待松電池的後續表現吧。

隨著日本的消費電子產業越來越遠離世界舞台的中央,我會越來越懷念日本電子的黃金時代的,因為那裏承載著我的童年。

7.30修改-----------------------------------------------------------------------------------------------------------------------------------

有部份知友在評論中談到了三星世界地位的問題,以及三星和日企的比較。我認為三星和索尼以及松下比較是不合適的,真正的比較物件應該是日本三菱。因為三星集團的前身是三星物產綜合商社,一開始是貿易起家的,後來才開始做制造。附上我另一篇 三菱VS三星 的文章連結。

http://www. zhihu.com/question/2095 7635